第25卷 第3期 2013年9月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 J.Zhejiang Wat.Cons&Hydr.College V0I.25 No.3 Sep.2013 浙江省红壤小流域开发治理中的水利措施探讨 夏旦丹 (浙江省农业项目服务中心,浙江杭州310020) 摘 要:水利措施对解决红壤小流域开发治理中碰到的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加强红壤小流域 的水土保持,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红壤小流域的防洪、供水保障能力,是城镇化 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建议通过水土保持建设、灌溉水源建设、发展节水灌溉、建立水利设施长效管护机 制等措施开发利用低丘红壤资源. 关键词:红壤;小流域;水土保持;水利措施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36X(2013)03—0028—04 Water Conservancy Measures in Development of Red—earth Small Shed in Zhejiang XIA Dan.dan (Zhejiang Agricultural Project Service Center,Hangzhou 3 1 0020,China) Abstract:Water conservancy measures plays art important role on soil and water erosion,drought and other issues red—earth small watershed development.The conservation of red—soil in small watershed water with perfect flood prevention and water supply is also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ecoprovince construction,as well as a signifi— cant suppo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new rural construction.It is also suggested that by the constructio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and water—saving irrigation,the red—earth resources be utilized based on the long—term mechanism of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for water conservancy facilities. Key words:red earth;small watershed;conservation of water and soil;water conservancy measures 红壤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面积约200万 km ,是我国重要的土壤类型¨ .据浙江省有关部 门统计,红壤也是浙江省面积最大的土壤资源 , 占土壤总面积的40.1%,几乎遍布全省海拔500~ 壤肥力不足、综合生产力低下等问题.水利措施对 解决红壤小流域开发治理中碰到的水土流失、干旱 缺水、土壤肥力不足、综合生产力低下等问题具有 重要作用.本文根据浙江省红壤小流域的特点及存 在问题,分析了水利措施对推进红壤小流域开发治 理的重要意义;结合金华、衢州等地红壤小流域开 发治理实践,提出解决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等问题 的水利措施建议. 900 ITI以下的丘陵山地,是发展粮食与经济林、经济 作物的重要基地.现有低丘红壤资源总面积约 242万hm ,其中金衢盆地是典型的红壤地区.为有 效治理和开发利用南方地区退化的红壤资源,通过 红壤小流域农业综合开发与治理,发展农村经济和 改善生态环境,1992年,经国家批准立项,我国与世 界银行合作实施世行贷款中国红壤二期开发项 目 (以下简称红壤小流域开发治理项目). 红壤小流域在发展农业生产中虽开发潜力很 1 浙江省红壤小流域主要特点及主要 问题 浙江省实施的红壤小流域开发治理项目位于浙 中金衢盆地、浙西北丘陵山区,涉及全省14个县(市、 大,但也存在着季节性干旱突出、水土流失严重、土 收稿日期:2013-04,02 区),主要分布在金华、衢州和湖州的长兴、安吉县等, 共计29条小流域,流域总面积13 265.23 hm .分析 上述红壤小流域主要特点如下: (1)灌溉水源缺乏、季节性干旱突出.上述红 作者简介:夏旦丹(1965一),女,浙江象山人,农艺师.从事农业 项目管理工作. 第3期 夏旦丹:浙江省红壤小流域开发治理中的水利措施探讨 29 壤小流域所在地区季节性伏旱、秋旱严重,现状基 本无灌溉设施,特别灌溉水源缺乏,农业生产基本 “靠天灌溉”,季节性缺乏现象十分普遍.(2)水土流 失严重.由于上述红壤小流域多为缓坡或谷地,坡 度平缓,植被差,一旦发生强降雨,水土流失严重.据 统计,29条红壤小流域中,强度和中度流失面积分别 为755.6 hm 、2 656.2 hm ,合计面积3 411.8 hm ,约 占流域面积的25.7%.(3)土层瘠薄、土壤肥力不 足.上述区域土壤为典型红壤,存在着“酸、粘、瘦、 板”等特点,有机质含量特别低,大多小于1%;土壤 质地粘,土层瘠薄,田间持水量小,凋萎系数大,易 受干旱.(4)土地开发潜力大,但综合生产力低.据 统计,29条红壤小流域中适宜开发的荒山荒地达到 5 080 hm ,约占流域面积的38.3%,可见土地开发 潜力较大;但是,现状由于土壤贫瘠,水利设施缺 乏,导致农业综合生产力低下,主要种植旱粮作物 为主(如番薯、玉米等),效益较好的经济作物种植 面积仅占种植业产值的10%. 分析红壤小流域的上述特点表明,水土流失、 干旱缺水、土壤肥力不足、综合生产力低下是红壤 小流域开发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而水利措施对解 决上述问题有重要作用,一方面,通过水土保持、灌 溉水源建设、发展节水灌溉等水利措施,可直接解 决红壤小流域水土流失和干旱缺水问题,另一方 面,通过水利措施的间接调节作用,对改善土壤贫 瘠状况、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业综合生产力也起着重 要的作用. 2 水利措施对推进红壤小流域开发治 理的重要意义 浙江是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紧缺的省份,红壤 是浙江省面积最大的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低丘红壤 是一种现实选择和可行之路.在新一轮经济社会发 展中,科学治理和加快开发利用低丘红壤小流域, 水利可发挥更大作用. 2.1 加强红壤小流域的水土保持。是保护生态环 境、促进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 按全国水土流失类型区的划分,浙江属于水力 侵蚀为主的南方红壤丘陵区.根据2009年全省水土 流失遥感普查数据,浙江水土流失面积约1万km , 接近全省国土面积的10%.其中,坡耕地水土流失 面积2 200多km ,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20%.需注 意的是,坡耕地水土流失强烈以上面积占全省水土 流失强烈以上面积的64%,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 重点和难点所在.而且,从水土流失所处的坡度状 况来看,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50%以上分布在25。 以下的区域,其中l5。~25。区域占到30%,是水土 流失治理的重点区域.可见,加快低丘红壤小流域 开发利用,要求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开展生态系统 修复,保护好土地和植被,维系生态环境安全. 2.2提高红壤小流域的防洪、供水保障能力。是城 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 小流域山洪、泥石泥地质灾害是浙江主要的自 然灾害,对当地居民生命财产的危害较大.低丘红 壤地区大多是小流域地区,很多县城、乡镇和村庄 坐落在山间盆地或谷地,河流或溪流穿境而过,保 障防洪安全始终是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同时,低丘 红壤小流域又是水土流失的重点地区,由于跑水、 跑土、跑肥而且输送农药和生活垃圾等污染物,导 致水库淤积,水质受到污染,直接影响到饮水安全. 随着低丘红壤小流域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开展和新 农村建设的推进,加固清淤水库山塘,开展河道整 治和小流域堤防建设,实施水土流失防治和水生态 环境治理,有利于提高区域防灾减灾和供水安全保 障能力,改善居住和发展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生 活质量. 2.3 改善红壤小流域的水利灌溉条件。是发展高 效生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前提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开发治理低丘红壤,实行 坡改梯开垦种植、改造中低产田,发展果茶等经济 作物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都需要水源工程和灌溉 系统保障用水,否则,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浙 江省红壤小流域项目建设实践已充分证明了这一 点.而且,据跟踪调查,有些项目区得益于完善的水 利配套建设,开发出了名茶、名果等优质农产品,建 立起了新的主导产业,使原先产出很低甚至荒芜的 红壤资源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一些地方还依托 水库、山塘和小流域所在的良好环境,发展观光休 闲农业和农家乐等产业,使红壤小流域地区成为了 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方热土. 3 红壤小流域开发治理中的水利措施 探讨 低丘红壤小流域开发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 工程,涉及水利、农业、环保等多部门、多行业,也涉 及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多个方面.根据浙江省 30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 第25卷 金华、衢州等地红壤小流域开发治理实践,水利措 施对科学治理和加快开发低丘红壤小流域有重要 作用.结合近年来我省开发治理经验,水利措施应 重点围绕解决“水土流失”和“干旱缺水”问题开展, 具体措施如下: 3.1 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是红壤小流域的一个严重的生态问 题.由于因水土流失造成跑土、跑水、跑肥,生态环 境脆弱,若不能有效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将直接影响 红壤小流域项目开发成果.为此,世界银行也把防治 水土流失作为衡量项目是否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 素.结合近年来的开发治理实践,应采取“自上而下、 立体型”的水土保持综合措施.通过对上周山、西方章 和黄杜等3个红壤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监测,项目区比 非项目区水土流失量减少32%~117.9%.主要水土 保持措施如下: 3.1.1 山顶封山育林与生态修复 对于坡度大于25。的小流域上部通过封山育 林,做到封育一片,成林一片,达到涵养水源的目 的.在充分利用天然更新的同时,施以人工更新或 人工促进更新.在稀林地及时进行补植,主要补植 马尾松、杉木等速生树种,以在短时间内提高郁闭 度.在树木密集地段进行抚育间伐,促进幼树生长, 注重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加大退耕还林还 草力度,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 力,加快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的改善. 3.1.2 山腰坡改梯 小流域中部的荒坡是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子, 是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也是红壤小流域开发的重 点.主要措施 为:(1)建造等高梯田,种植水果林. 建设等高梯田,减缓了坡度,缩短了坡长,将连续坡 面改为不连续坡面.(2)沟渠配套.在机耕路、操作 道旁边设置排水沟,防止雨水漫流和冲刷梯田、路 面,避免泥沙冲蚀、淤塞山塘和农田.(3)种植护坡 作物.新开的果园由于原有植被破坏和土层松动, 极易引起新的水土流失.在红壤开发过程中,注重 植物措施在水土流失防治中的应用,通过多年试 种,筛选出了香根草、茶苗、黄花菜等作为红壤小流 域新开梯田的护坡作物,在梯田外壁营造植物障 篱,起到了很好的防治效果.(4)园地间作套种.在 果园梯田套种玉米、黑麦草等饲料作物及花生、大 豆等作物,一方面可以拦截和缓冲雨滴重力溅蚀, 减轻地表径流;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根系固土和作物 蓄水能力,减少地表水蒸发,起到固土保水效果.试 验表明,新开发的幼龄果园套种作物后土壤侵蚀量 仅为自然裸露区的30.7%.(5)推广沼气、节柴灶和 使用替代燃料,减少滥砍滥伐. 3.1.3 实施小流域堤防建设和溪沟治理 红壤小流域地区河道、溪流一般具有洪水陡涨 陡落的特点,冲刷破坏力度大,极易造成堤岸淘刷 和冲毁农田,因此,要针对红壤小流域实施堤防加 固和溪沟治理,防止堤防坍塌,拦截下泻泥沙,保护 基本农田和城镇村庄. 3.2 干旱缺水治理措施 干旱缺水是制约低丘红壤小流域开发治理的 另一重要因素.对农业生产来说,水利是农业的命 脉,“有收没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可见水利 设施对红壤小流域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 产力的重要性.针对红壤小流域地区,重点应从加 强灌溉水源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建立长效管 护机制等方面提出措施. 3.2.1加强灌溉水源建设 灌溉水源是低丘红壤开发治理的基础支撑.据 水利部门统计,至“十一五”末,全省已建成大小水 库4 200多座,总库容近400亿m ,可用于农业灌溉 用水65.13亿m ;有1万m ~10万m 山塘17 000 多座,库容近5亿m ;加上历年建设的其它小山塘, 这些水源工程为部分低丘红壤小流域开发治理提 供了一定的水源保障.但是,由于地形地貌、水文气 象条件等因素影响,上述水源条件还不足完全支撑 红壤小流域开发治理的需求.因此,还需要进一步 加强灌溉水源建设,一方面通过对水库山塘进行除 险加固和清淤扩容,充分挖掘现有水源工程的潜 力;另一方面,还需因地制宜新建小型塘坝、高山蓄 水池、提水机埠等水源工程,进一步提高红壤小流 域地区的灌溉供水能力. 3.2.2大力发展节水灌溉 在实施浙江省红壤小流域开发治理项目中,通 过应用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如喷微灌),既节约利用 了水资源,减少了相应成本,也保障了作物的用水 需求,提高了作物品质,同时,又避免了漫灌对水资 源的浪费,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板结,产生了显著 效果.因此,要大力推广应用喷灌、微喷灌、滴喷和 低压管道灌溉等节水灌溉措施.近年来,全省正在 推进以“百万亩喷微灌工程”为重点的节水灌溉建 设,扩大管道输水和喷微灌面积,各地在低丘红壤 第3期 夏旦丹:浙江省红壤小流域开发治理中的水利措施探讨 31 小流域开发治理中,要积极争取水利部门的政策、 快开发低丘红壤小流域有重要作用.结合浙江省实 施红壤小流域开发治理项目的多年实践经验,水利 措施应重点围绕“水土流失”和“干旱缺水”问题开 资金和技术支持. 3.2.3 建立水利设施长效管理机制 红壤小流域地区水利设施由于地处偏远、加上 展,主要有水土保持建设、灌溉水源建设、发展节水 灌溉、建立水利设施长效管护机制等措施.在今后 的红壤小流域治理中,应该加强上述水利措施推广 应用. 工程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往往在管理上得不到 地方重视,造成设施寿命期短、损坏老化严重,制约 了红壤小流域治理效益的发挥.因此,应加强低丘 红壤小流域开发区小型提、引、蓄水设施和节水灌 溉设施的维护和管理.节水灌溉工程或设施竣工验 收后,产权应移交给项目区开发利用管理机构、专 业合作社或农村及所属农户管理.以有偿服务的形 参考文献: [1]武艺,杨洁,汪邦稳,等.红壤坡地水土保持措施减流减 沙效果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08(10):37—43. [2] 张莉.红壤坡地土壤水分入渗与再分布规律的研究[D].长 式,委托乡镇水利站、农村水务员或其它水利服务 组织进行水利设施维护、养护和管理,或者自行组 织管护,保障水利设施正常运行和长期发挥效益. 沙:湖南农业大学,2004. 高克异.浙江省低丘红壤资源调查与评价研究[D].杭州:浙 江大学,2006. 4 结 语 红壤是浙江省面积最大的土壤资源.红壤小流 [4] 浙江省土壤普查办公室.浙江土壤[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 出版社,1994. [5] 世行货款浙江省红壤开发项目办公室.红壤小流域综合开发 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6] 刘昌红.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作用[J] 中国水土保持,2009(9):29—30. 域在发展农业生产中虽开发潜力很大,但也存在着 季节性干旱突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不足、综 合生产力低下等问题,而水利措施对科学治理和加 我校与温州市龙湾永强供电公司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近日,我校领导与有关部门专程赴温州龙湾永强供电公司考察,并和公司签署了产学研全面合作的框架 协议.叶舟校长和王建华总经理分别代表校企双方签字,教务处和电气工程系领导及教师代表参加了协议签 署仪式. 温州龙湾永强供电公司拥有自己独立的永强片供电区域,下属6个供电所,去年供电量达l7亿kW・h, 其职能包括永强片电力发展规划和计划、电网建设和改造、安全用电、节约用电和有序用电等工作.供电公司 未来作为我校产学研合作基地,将充分发挥其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我校将发挥强 电专业学科优势,彰显办学特色,在电网科学研究、技术咨询与培训、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和企业开展交流与 合作. 日前,校企双方首先达成人才培养、科研、学科建设等合作,公司专门组班申报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科函授.我校将着力做好这几方面的工作,专业教师也将以此为契机,不仅深人企业教学、更深入企业了解 生产一线的需求和问题,提炼科研项目.双方期待在科技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能早日开花结果. 摘自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