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版艺术》教学设计
设计概要 教学课题 所属课程 设计思路 本节课首先采用比较热门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进行导入,呈现原图和换头之后的效果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由教师讲解本节课的第一个案例——用PS如何实现人物换头,教师讲解该案例中的技术点和易错点之后,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素材自行创作;当学生完成第一个案例之后,教师开始讲解第二个案例——如何制作Q版头像,该项目的部分知识点是基于第一个案例的,教师讲解该案例中的技术点和易错点之后,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素材自行创作。最后教师点评学生作品并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教学环境及资源设计 一、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二、教学资源: 教师提前收集Q版人物头像素材,并制作出效果图。 排版艺术 Q版头像设计 教学对象 杭州交通职高二年级学生 课 时 1课时 学情分析 1. 学习状况 学生接触过选区工具、蒙版、液化、变形工具等操作工具,但还不够熟练。 2. 学生情况 好奇心强;活泼爱动;热爱表现。 3. 解决对策 采用热门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中两张图片的对比,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1
通过Q版人物的制作,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抠图工具,掌握蒙版画笔的使用技巧,巩固液化工具的操作方法。 知识与技能 教学目标 理解选区工具、蒙版工具以及液化工具的作用,并熟练掌握它们的操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完成人物换头项目和Q版人物设计项目,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排版艺术这门课的兴趣,提高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重点:蒙版抠图方法与技巧以及变形工具的使用 突出方法:通过重点讲解,强化学生记忆;学生项目实践,做到熟练掌握。 难点:蒙版抠图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 突破方法:1.重点讲解; 2. 学生实践操作,做到熟练掌握。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准备教学中用到的图片素材 2.学生准备:熟悉PS抠图的基本操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自主学习法、协作学习法 2
原图和效果图片的对比 情境导入 (同学们好,很开心在这里给大家上课,大家可以叫我周老师。上节课王老师教大家怎么给衣服换颜色,在上节课学习内容的基础上,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个有趣的内容) PS如何实现人物换头操作步骤: 1.打开PS软件,导入图片; 2.复制背景层,命名原图; 5分钟 观察欣赏案例 3分钟 3.利用椭圆选框工具选儿子的头部,按1.跟着老师的讲解ctrl+J复制,并给图层命名(重复操作,进行操作 抠出爸爸的头部); 2.遇到不会操作的该步骤需要注意:第二次抠图时,注意地方及时提出疑讲解示范1 在原图图层上复制。 惑 4.选中儿子图层,利用移动工具将儿子的 头部移到爸爸的头部,按ctrl+t调出变形工具,按住shift适当放大头部; 5.选中儿子图片,添加蒙版,将前景色设置成黑色,选用画笔工具擦除头部边缘多余的部分,使头部与身体衔接恰当; 6.重复步骤4和步骤5,将爸爸的头部移到儿子的头部,呈现最终效果。 1.以儿子爸爸人物换头案例为例,布置学1.以讲解案例为 习任务。 例,选用已用的素 5分钟 操作练习1 2.巡视辅导,及时纠正、解答学习操作过材,实现给人物换 程中的错误和问题。 头 2.操作过程中可以大胆进行创作。 3
Q版人物设计操作步骤: 1.导入图片,复制背景图层,命名原图; 2.利用快速选择工具抠出身体,按住 ctrl+J复制,并给图层命名为身体; 5分钟 1.跟着老师的讲解3.磁性套索工具选中头部,ctrl+J复制,进行操作 并命名头部图层; 2.遇到不会操作的讲解示范2 4.新建图层,背景选用与头部接近的颜地方及时提出疑色,并命名为图层1; 惑 5.ctrl+T缩小身体,在头部图层用蒙版画 笔擦除多余部分; 6.合并头部、身体、背景层(注意:图层顺序,头部、身体、背景) 7.液化工具,放大眼睛、眉毛、耳朵等。 1.以制作Q版吴秀波案例为例,布置学1.以讲解案例为 习任务。 操作练习2 例,选用已用的素 15分钟 2.巡视辅导,及时纠正、解答学习操作过材,制作Q版人物 程中的错误和问题。 2.学生协作学习,探索除液化工具以外的其他的方法。 作品展示及点评 在多媒体上对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并提交作业,欣赏同进行评价。 对本节课知识点进行总结回顾 伴作品。 回顾知识点 2分钟 5分钟 总结 板书设计 4
Q版人物设计 (一) 用PS如何实现人物换头; (二) 制作搞怪夸张的Q版人物。 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自主操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