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XUETIAoYU 优化数学课堂 促进学生发展 ■江苏省海门市三和小学黄瑜乐 摘要:优化数学课堂,教师要处处着 进,最大限度地激发了探究热情和认知欲 眼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要把握教材学 望。课堂只有立足于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的是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给予学生 正确适时的引导。 课上我们碰到了这样一道题,在方格 里填上合适的数: (1)口口X口口=1600 (2)口口X口口=2400 情,引用小组合作,还要重视个性思维的 发展,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舞台。 关键词:数学课堂学情个性思维 课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主阵地,课堂 教学是否有效,最终也是从学生身上体现 出来的,我们只有不断优化我们的数学课 堂,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结合自己 平时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 个因素。 一最近发展区,作巧妙的迁移和必要的引 导,才能实实在在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引用小组合作,给自主学习搭建 舞台 小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能生成更 不一会儿,有学生兴奋地说:“第一题 积是1600,积末尾的两个“0”可以是最后添 上去的,先看成是16,想2 X8=16,4 X 4=16,可以20X80=1600,40×40=1600。” 多真实的学习资源,小组里相互商量、交 流、帮扶,学生相对比较放松,没太大压 力。在教学《认识三角形》时有这样两个 不错,答案已经出来了,如果就此打住,不 用深究了,似乎也可以,可是一想,这题的 答案有很多,为什么不在这个地方缓一 缓,给学生智慧的生成留点空间呢7于是 我让学生再想想还有答案吗7过了一会 儿,又有孩子回答:“16X 100=1600,24× 、把握教材学情。给知识引发找准 镜头: 链接 做一个三角形。孩子们在小组里用上 了钉子板、橡皮筋、格子图、点子图、三角 学生资源的发现与利用是提高教学 效率的希望所在。教师一定要深刻领会教 尺、小棒、线……在轮流把自己的想法很 清晰地表述时,其他同学都认真倾听,他 们对于新颖独特的点子抱以最为热烈的 掌声。我想活动中孩子们个性的思考得以 展示,思维得到更大的拓展,不拘泥于书 本上的方法,小组互动既利于激发孩子们 的学习热情,更容易实现智慧分享。 探究三边的关系。在组长带领下,成 员们任选了三根小棒来围一围,在围的同 时,一旁就有人在记数据了,大伙都看得 材的编写意图,分析教材的前后联系,并 对学生的知识背景进行钻研,沟通教材内 容与学生经验之间的联系,使教材内容更 1 00=2400”,其实我们需要填的是两位数 乘两位数,这位同学显然错了。没想到有 孩子竟然从错题上得到了启发,“l6 X 1 O0是等于l600,但是题目要求填两位 数,这里写成了两位数乘三位数,显然错 了,不过我只要把1 O0拆成2 X 50,这样 16×100=l6 X 2 X 50=32 X 50,所以也可 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认知欲望。 《案例》:在学习量角器之前,学生已 经认识用直尺、三角尺去测量长度,可以 用直尺引入量角器: 量长度的? ‘ 师:同学们,你们是怎样使用直尺测 生1:用直尺上的…0’刻度对准线段 一以填32 X 50=I600。同样第-/J\题也有类 似的填法:48X 50=2400。”真会思考,我 可仔细了,每一次都等每个成员都看明白 端进行测量,另一端对准刻度几,就是 生2:直尺上有均匀的刻度线。 生3测量长度还可以用三角尺。 继续等待。真高兴又有人站了 了,然后再换一组摆一摆,最后把能围成 还不满足,和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小棒的数据都记清 起来,说道:“我们可以从已得的算式上面 楚了,再各自发表意见,最终达成共识, 几厘米。 再进行变化:32×50=32×2 X 25=64 X 得出结论。孩子们合作是有序、有法、有 25,可以填64 X 25=1600,同样96× 效的。我想学生在经历与同伴的不断碰 25=2400。”“我把96×25又进行了变化, 撞过程中,他的内心体验是极其丰富的, 整个过程是纯粹的师生互动无法实现 得出96 X 25=32 X 3 X 25=32 X 75,那么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直尺、三角板的 好兄弟:量角器。 生l:量角器也是测量长度的吗? 32 X 75=2400。”有学生又补充了一个。学 生2:当然不是,它叫量角器,自然是 测量角的啦! 师:对呀.量角器是量角的工具。既然 的。课堂上适时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能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 的全面发展。 三、重视个性思维。给智慧生成留足 空间 生的思维潜力真是无限,一道题竞生成了 这么多答案,我鼓励大家:“解决数学问题 就要从多角度去思考,做到一题多解。” 我的一次次等待,给学生智慧的生发留足 都是测量工具,量角器和直尺、三角尺有 什么异同呢? 了时间,学生的一次次思考,牵引着他的 思维水平不断地提升,这样的课堂才能真 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生l它们都有均匀的刻度。 生2:直尺和三角尺的刻度在直直的 新课程指出:人是不可限定的,教育 不能限定人,只能引导人全面、自由、积极 地生成。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 边上,量角器是个半圆形,刻度在圆弧上。 生3:都能找到“0”刻度,但为什么量 角器有两个“0”刻度,怎么读刻度呢?…… 总之,教师要理解教材,了解学生,让 自主合作中感悟、体验;充分尊重学生是 考、灵感参与课堂活动,势必使课堂教学 学生积极主动探究;拓宽学习的空间,在 呈现丰富性和多样性。我们要做的不是限 制他们,圈住学生个性的思维,以按时按 独特、完整的生命个体,给予展现自我,凸 量完成自己对整个教学的预设,我们要做 显个性的思维舞台。 这样对比着直尺探究量角器,让学生 凭借已有经验自主地不断向未知领域迈 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