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EANDDESIGN基于视觉认知理论的汽车人机交互信息界面布局优化设计高寒,黄文倩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10094)提取分析汽车人机交互信息界面布局的影响要素。同时将理论用于实践,针摘要:在视觉认知理论基础上,研究驾驶员的认知特征,对用户的认知习惯,从用户认知负荷的角度对汽车人机交互信息界面布局优化提供新思路,使汽车人机交互信息界面符合认知主体的视觉认知,从而减少因界面分散和需要驾驶员的过多注意引发的安全隐患。信息界面布局;汽车人机交互关键词:认知负荷;中图分类号:TN92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02(2019)21-0087-01引言汽车行业发展至今,已成为现代人出行的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随着先进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与汽车结合地越来越紧汽密,现在的车内人机交互变得更加复杂,车内的人机交互界面信息种类繁多且量从而使大,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因素过多,驾驶员的认知负荷增大,增加了安全隐患问题。本文是从驾驶员的认知负荷角度为优化汽车人机交互界面布局提供新思路。首先对汽车人机交互信息界面布局要素提取,再分析汽车人机交互信息界面的视觉认知特征,最后为汽车人机信息交互界面优化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图11汽车人机交互界面信息界面布局要素提取汽车与人之间的交互是一个相互反馈信息的过程,这个过程目前还是主要通过屏幕界面进行的。1.1驾驶员(主体)根据人体工程学中驾驶员坐在驾驶位时,他的右手可以伸及的最远的距离为驾如图1-2所示,驶员的操作范围极限值。驾驶员在坐姿下时的手部水平操纵范围。其次驾驶过程中,视觉向驾驶员提供有将近80%的信息,视觉信息占据了驾驶员收集信息的主导地位。人在水平方向的视野范围是左右60°以内;在垂直方向的视野范围是视水平线以上60°到以下70°的区域范围[1],(如图1人的视觉范围图)。在进行汽车人机交互界面页面布局时要按照功能的重要性依次从左往右排布,使驾驶员不需要改变视线就能观察到的位置,且右手调整时简单方便,不会影响到正常的驾驶。图2更详细的信息的页面,主要是展示功能和列表选项,1.3页面布局页面布局主要包含文字和图标,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大小和布局位置。此外界面文字信息过多会导致驾驶员花费更多的存在安全隐患。时间和精力在理解文字上,合适大小的字体与图标相结合,驾驶员在获取信息过程中更加迅速和精确。(下转第89页)1.2主体信息逻辑架构汽车人机交互界面主界面一般按照功语音通话系统、娱乐能主要分为导航系统、多媒体系统、车辆实况信息系统及设置,明显突出关键信息。次级界面是提供给用户工业设计工程。第一作者简介:高寒(1996),女,汉,安徽宁国,硕士研究生在读,南京理工大学,-87-Vol.41/No.21/Westleather其一,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在室内设将背景计中,要遵循色彩色调和配色原则,由于其原色色彩色、主色、点缀色协调好,色彩要有主明度很高,互补色应妥善处理。次,应保持主色调清晰明辨,其它色彩处于从属地位。例如,北京“杜革四合院艺术酒店”客房“西藏王国”的设计,高纯度的黄色和紫色是主色调,红色的沙发和绿色抱枕总做点缀,几种色彩对比强烈却不失和谐,体空间色彩明丽而不浮躁。其二,浓郁的装饰特征。传统色彩视觉符号的原色纯正鲜艳,有很浓郁的装饰性。明亮、鲜艳优秀的设计作品通过运用单纯、的色彩吸引人的关注,许多单调的墙面通过艳丽的色彩而变得活泼生动。如北京的共有16个房间,分别引“ZHUANGHOTEL”用用不同的传统视觉符号。在中式房间中,青色粉刷墙面,搭配红色漆器风格的木床展现古典与现代的结合,红蓝两种传统色彩视觉符号的对比,增强了空间的装饰性。保持科学严谨的求真态度,重视对传统视觉符号的认识和传承,要使设计体现强烈象征性,以此达到传统的现代感、民族性,与现代的高度统一。参考文献:[1]黄白.传统视觉符号与室内设计[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6.6.[2]刘敏.中国传统视觉符号在城市景观中的创新性应用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3.[3]郑袆.中国传统文化视觉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美学技术,2009(2).张娟.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符[4]郭惠萍,赵明磊,[J]号在设计中的应用.科技资讯,2009(08).结语: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视觉符号,使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得以传承和在应发扬,也会给现代设计注入新鲜活力。用中国传统视觉符号时,要坚持适度原则,(上接第87页)2汽车人机交互信息界面的视觉认知特征分析2.1汽车人机交互信息界面视觉认知负荷的产生认知负荷的两大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资“资源”源有限和图式理论,资源有限中的指的是人的认知资源,人的各种行为活动即人的认知活动都会占用人的一定比例的认知资源,但资源是有限的。不同场景下的认知占用不同的认知资源,对于驾驶员来说,有限的“资源”是指驾驶注意资源和驾驶员工作记忆容量。活和专业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构建起的知识利用结构,在对界面信息进行认知加工时,图式构建信息知识结构,进一界面视觉元例素的设计能够匹配驾驶员的图式记忆,如图标视觉元素的设计要符合自身特征,(如图2驾驶从而提高驾驶员的认知效率。信息认知加工过程)联度从高到低依次分布,关联度高的信息使其布局紧密,关联度低的可分开或隐藏,符合驾驶员的认知习惯。4总结与展望本文基于认知负荷理论,为汽车人机交互信息界面布局优化设计提供新思路,结合认知主体(驾驶员)的认知规律等相关的理论知识,提取分析界面布局影响因素本文在研究还存在较多缺陷,需要在后续的研究中加以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本文存在的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点:(1)在理论研究这一方面,仅仅是分析了用户视觉认知负荷的相关理论知识,但人的需视觉认知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要大量的理论储备。(2)问卷调查的样本数量较少,代表性不强.(3)汽车人机交互信息界面的设计提供的缺乏验证评估。优化思路,参考文献[1]马伶,董悦,孙龙.驾驶员情境意识理论模型及测量方法[J].人类工效学,2014,20(05):86-89.[2]GuzzellaL.Automobilesofthefutureandtheroleofautomaticcontrolinthosesystems[J].An-nualReviewsinControl,2009,33(1):1-10.[3]汪海波,薛澄岐,黄剑伟,等.基于认知负荷的人机交互数字界面设计和评价[J].电子机械工程,2013,(05):57-60.[4]胡芮瑞.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汽车辅助驾驶系统生态界面设计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8.3基于用户体验模型的汽车人机界面设计实践3.1汽车人机交互界面布局设计优化思路本文的汽车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是按照界面层级依次设计,界面布局更趋于“极简设计”,将界面中的图标、文字等在确保最主要的信息内容完全展示的前提下尽量的将界面内容做到简练,以便用户可以直观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2.1.1驾驶注意资源有限最早由Kahnerman提出了注意资源有限理论,它认为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2]。在行车过程中,驾驶员的注意资源有限这一特征对行车安全尤为重要,则需要及时有效地获取重要信息,忽略其他不重要的信息。3.1.1主界面设计需要长显的信息排布在界面上方,例如车辆实况;功能菜单布局可采用平铺的方式。2.1.2驾驶员工作记忆容量有限据米勒对工作记忆贮存容量的研究得知,当需要处理的信息数量超出了工作记忆的容量,且这些信息之间的关联程度不高,工作记忆往往会发生错误。在行车过程中,驾驶员获取信息是短时间的,信息在接受、加工、处理、反馈过程中也是在短时间内的,且驾驶员的工作记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信息与长时记忆中图式建构的信息的关联度的变化而变化,信息越关联,工作记忆处理的效果越好,加工的信息广度越大。3.1.2次级界面设计(1)信息层级区分明确,且排版布局尽量规整统一,加强用户反馈信息的接受;驾驶员需要的注意力越来越(2)从左往右,则多,且在操作时需要的幅度也越来越大,该页面的布局合理地将需要操作的重要功能放置在左侧,靠右侧则大面积显示信息;(3)图标的大小、颜色和排版要和字体保持和谐统一,图标要形象精确的表达出其符更加直观,减少驾驶员的号所代表的涵义,认知负荷。(4)界面显示的图标文字等信息按照其关2.1.3图式理论图图式理论指的是驾驶员在日常学习生-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