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3、学习细致观察和生动描写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预习案】
1.通过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学会下面的字:拢:音节( )意思( )组词( )用课文中的组词造句( )……
找出课文中2-3个多音字组词:
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近义词、反义词:聚拢:( )( )( )……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填空:春天来了,桃花盛开,绿柳轻扬,活泼可爱的( )从南方飞来,为光彩夺目的( )增添了无限生机。课文写了小燕子的( )美、( )美和( )美。
课文是以( )为线索,按由( )及( )的观察顺序记叙的。
找出运用拟人写法的地方: 4.学习作者的细致观察和多种表达的方式,积累好词佳句。 5.拓展练习:用 “因为 所以 虽然 但是” 填空。 在这次比赛中,( )我的准备工作很充分,( )获得了好成绩。
在这次比赛中,( )我的准备工作很充分,( )成绩很不理想。
6.你能联系课文,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吗?
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
8、你能选择恰当的修辞方法填在括号里吗? 拟人 夸张 比喻 排比
1)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
2)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
【激趣导入】
1.同学们,现在是哪个季节? 2.你喜欢春天吗?
3.有一种鸟也非常喜欢春天,每到春天,它们就会从南方飞来, 这种鸟就是一一(引出:小燕子)
4.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燕子》。 【导学案】 一、交流预习学案 1.小组内交流
小组长检查:生字读音、新词的意思、课文朗读情况、了解课文的大意。
2.全班交流展示
老师抽查预习学案(或指生读生字词,或读课文段落,或指生说课文大意等等)。
二、合作探究:
教师燕子有哪些特征?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1.同桌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找出描写燕子的语句。 2.师生交流
1)“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从羽毛到翅膀到尾巴写出了小燕子的美丽可爱,是写它的外行特征,这是作者从近处看到的燕子。读时将“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凑、活泼机灵”几个词语读重,读出喜爱之情。
2)“在微风中……荡漾开去。”这是写飞行中的燕子动作轻快、灵活、速度快,它们是欢快的。读时要读得轻快、语调柔和。
3)“几对燕子倦了,……春天的赞歌。”这是作者在远处看到的情景。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将电线比作五线谱,把燕子比作音符,用“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朗读音调重、高,突出“赞歌”。
4)“小燕子从南方赶来……许多生机。”春天花红柳绿,本来就光彩夺目,小燕子飞来,使这个春天更美丽,更有生机。
以上四点,教师随着学生的交流加以点拨,指导朗读,进行理解。 3.看板书进行梳理:作者按由近及远的顺序进行观察,从燕子的外形、燕子飞行、燕子停歇几方面来描写,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总结
1、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2、现在,你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课后作业】 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主题学习丛书》《春》、《春天的歌》、《鸬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光彩夺目 聚拢 偶尔 音符 演奏 赞歌 二、拓展阅读
1.课下让学生自读三篇相关阅读文章: 《春》、《春天的歌》、《鸬鹚》
2.让学生分分别对上面三篇相关阅读文章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1)《春》一文采用了多种修辞方法描写春天赞美春天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2)《春天的歌》一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从花红柳绿、生机勃勃、风筝放飞三个方面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3)《鸬鹚》一文主要介绍了渔人利用鸬鹚捕鱼的过程,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渔人与鸬鹚之间的和谐关系。
三、读写结合
1.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燕子》一文;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可爱。你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呢?请以(春天)为题进行描写。
2.交流、评议。 【板书设计】
1.燕子 近 外形特征 春天飞来 远 燕子飞行 燕子停歇 【教学反思】
《燕子》这课教学中,我采用了让学生“自学——合作”的教学模式,学生围绕着自读,明白了什么、有什么疑问、读出情这几个方面,进行自学,小组交流、互相帮助,组际交流、提出疑问,全班交流、师生探讨,个别读、说理、评议,互读、评议等形式将字、词、句理解落实到位,学生主体地位、合作意识的培养和能力训练都较突出,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但缺陷是本来计划学习2、3两个自然段,到下课时只完成了第2自然段,教学效率却明显低了点。课堂教学既要积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师——生——文本民主对话,又要加快速度,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