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韩礼德的意义观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韩礼德的意义观

作者:高丽佳 戴卫平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8年第04期

摘 要:韩礼德把语言研究的注意力放在对意义的研究上,重视语言在实际交际场景中所发挥的实际意义。韩礼德认为语义内容决定语言形式。韩礼德的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是一个在情景语境中用于表达不同功能、对语义进行选择的多层次网络系统。 关键词:韩礼德(Halliday) 意义 功能语言学

一、意义为研究对象

“意义”是什么,多年来一直是语言学家们希望解决的一个问题。我们一般认为,现代语言学对于意义问题的研究起源于索绪尔关于“能指”和“所指”任意性关系的论断。功能语言学选择“所指”,即“意义”为研究对象。我们知道,离开意义就不能解读和认识语言。人们使用语言是为了表达思想、交流感情,语言存在的价值在于它能传达不同的意义。各语言单位的组织最终是为了表达意义,使交际对象了解话语的意思。由于意义问题主要关注的是语言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因此功能语言学超越语言系统的界限,从语言与世界、语言与思维以及语言与文化等关系中探求意义的奥秘。在韩礼德看来,语言系统的形成正是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为了实现各种不同意义和功能而构成系统的结果。因此,韩礼德始终把意义研究看作是语言学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一开始他就认为是语义决定句法,认为语法描写应该从意义入手,把语言看作一种可供选择的,用于表达意义的源泉。

二、意义理论来源

韩礼德的理论构成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Malinowsky的人类学方面的成果;二是Whorf的语言相关论观点;三是Firth的语言理论。这三方面理论可以看成韩礼德理论的学术背景。这些背景为韩礼德日后形成自己的语言学理论提供了有力条件。Malinowsky认为语言中的意义由语境决定而不可能由它自己本身来描写,他认为必须建立一种语义学理论,才能使语言研究继续深入下去。Whorf认为,一种语言的内在结构与该语言使用者的哲学观和他的整个认知结构都有相当密切的联系。Firth也认为语言不可能与语境分开。语言的意义就在于它在语境中充当一个功能,语境不同,意义就会发生变化。Firth创立的伦敦学派其语言理论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特点是从社会角度去观察语言,对语言进行社会学研究,是从意义着手,而意义不只限于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还应该包括语言环境中的意义。韩礼德从Firth那里继承了“语言环境”,并进一步发展了“语言环境”说。他认为语言研究应从社会学角度去研究。受Malinowsky的影响,韩礼德又认为,要深入研究语言,必须建立一种语义学理论,韩礼德认为语法在本质上是一个语义系统。

三、意义潜势

语言作为一种符号,之所以能成为交流的媒介,是因为它能承载意义。语言生成和语言理解是以语义为基础的。语言实体(声音或文字)是语义表达的媒介,意义凭借实体得以实现。语言实体是意义的载体,而意义是语言理解的基础。意义体现于形式,形式体现于实体。系统功能语言学从社会学角度,强调语言使用过程,侧重探讨讲话者从语言的意义潜势(意义的有规则的源泉)中进行选择的过程或结果。意义潜势从理论上解释,就是“意义是人类经验的物质层面与意识层面相互融合的结果,而语言表达形式同样是这两者融合的结果”。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家看来,语言是意义的源泉和潜能,是由各种语义子系统构成的大系统。用韩礼德的话说,意义潜势可以体现为不同的语言形式。韩礼德提出的意义潜势与语言形式之间的体现并不是任意的,而是受其他因素如语境等影响的。

四、意义与语境

功能主义认为,语言的意义存在于具体的使用过程中,离开了语言使用的具体环境,就很难确定语言的意义。任何话语的意义不能脱离其相应的“情景语境”。语境可分为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文化语境主要指人类在特定文化背景中的行为模式,这种模式制约语篇的语类结构等带有宏观意义的语义结构。情景语境指的是与语言交际行为直接相关的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三种因素。韩礼德首次提出语域和语言环境三元论:语场、语式和语旨。韩礼德认为意义和语境是相辅相成的,语境与语言形式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研究话语的意义和功能必须同时考虑语境和语言形式。

韩礼德认为,语言并非独立自足的,语义的产生和理解与语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语言学家有必要找出语境因素与语义表达之间的关系。语言学家要注意语言的各种变体以及这些变体的特点和彼此之间在意义上的差异。系统功能语言学家注重意义和功能的研究。他们认为,语言的意义存在于具体的使用过程中,离开语言使用的具体环境,就很难确定语言的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五、意义与语篇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本质上是一个语义系统网络,语言交际是通过语篇来实现的。存在于意义潜势中的各种意义,只有通过一定的语篇才能实现其意义,即存在于意义潜势中的意义,只有通过社会交换才能生成人们所了解的意义。在韩礼德看来,语篇是一个由意义组成的语义单位,它产生于意义潜势网络之中;语篇既是语义选择的结果,同时又是语义功能实现的重要手段。

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以功能解释形式、语言与语境互动为根本原则,对语言系统做出了动态的、立体的解读。其研究的视野已扩展到现实生动的语言活动,即具体、特殊的话语和大于句子的语篇,而并不单单局限于为证实人工造出的句子。这丰富了语言研究的内容,扩大了语言研究的视野,深刻揭示了语言的创造性本质。

六、意义与形式

语言(语法)研究既可以从形式入手,也可以从意义开始,当然也可以同时研究形式和意义。从功能语言学角度看,形式是意义的实现手段,意义由形式来体现。因此,对形式分析的目的应在于揭示意义的表达。形式与意义相比具有高度的简化性,通常几个意义或一类意义只由一种形式特征表达,所以形式特征易于规则化。形式特征是用以表达意义的。在功能语言学者看来,形式和意义并不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一种形式可以表示一种以上的意义,一种意义也可以由两种或更多的形式来体现。

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学派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对语言进行研究,把语言看成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试图把形式和意义结合起来,既强调语言的形式规则,又强调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规则。

七、意义与三大功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韩礼德认为,语言本身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由许多子系统构成的符号系统。他把语言看作是一个多层次并且各个层次间相互联系的系统。语言的各种系统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庞杂的系统网络,因此语言是“系统的系统”。

绝大多数系统功能语言学家认为,当人类语言经过过渡时期进入成人语言阶段后,原来的理性功能演变为概念功能,实用功能演变为人际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以及语言本身具有的语篇功能构成了成人语言的纯理功能。所谓纯理功能,是指高度抽象、高度概括的功能,难以在语言中找到相应的形式项。从1979年起,韩礼德开始把语言系统与语言的三大纯理功能结合起来,认为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是构成语义层的三大部分。在韩礼德看来,这三大纯理功能都是语义概念。同其他语义概念一样,纯理功能这个语义概念是借助语言系统得到体现的。与这三大纯理功能相对应,可以根据语言用途把语言进一步划分为若干语义系统,每一个系统包括若干个语义成分。 八、结语

通过以上对韩礼德的意义观的研究可以看出,韩礼德的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是一个在情景语境中用于表达不同功能、对语义进行选择的多层次的网络系统。从解释语言的方法来看,韩礼德的解释重在功能方面。韩礼德认为语义内容决定语言形式。

参考文献:

[1]何英玉.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王霜梅.析索绪尔、乔姆斯基和韩礼德的意义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 [3]朱永生.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转换生成语言学的主要差别[J].外语研究,2002,(4). [4]朱永生 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朱永生.功能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高丽佳,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戴卫平,中国石油大学外语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