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论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论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作者:卢众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第18期

摘要:本文阐述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及其理论溯源,多角度分析了我国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的必要性,针对我国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应用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积极稳妥的实施对策。 关键词:公允价值;新会计准则;应用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9-0153-01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以历史成本作为会计计量基础属性早已无法适应我国新时期经济形势的需要。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会计计量属性进行了严密的、科学合理的规范,明确规定将公允价值作为新会计准则中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率先在国内上市公司实施,形成与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等其它四种会计计量属性共存的局面。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经历了引用、回避和2006年的新会计准则再启用的曲折反复的过程。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公允价值在实践中的应用,仅有完美的理论支撑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新会计准则体系中最大亮点,也是最大难点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仍存在很多不足,并且面临的困难和阻碍非常大。因此,如何在公允价值的运用中实现新的突破,发挥公允价值理论优势,已日益成为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关注与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公允价值的概念及其理论溯源 1.公允价值的概念

世界上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为代表的不同国际会计组织,和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为先导的各个国家会计机构对于公允价值,均有不同的理解和的定义。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不同专业机构、不同国家对公允价值的阐述,因国别不同,定义有所差异,但对于公允价值三大特点的理解趋于相同,即公平交易、交易双方熟悉情况和双方自愿进行交易。 2.公允价值的理论溯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均采用历史成本作为会计计量模式。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金融风险越来越大,单以历史成本反映个体经济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需求,甚至影响了决策者对市场经济的正确判断。于是,一种能够真实反映会计资源价值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运而生。公允价值理论强调真实与公允,追求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近年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和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国家,将公允价值成功地引入会计准则体系,甚至将其作为会计计量属性的首选。如今,以公允价值为主导的计量属性已成为国际会计的主流趋势和发展方向。 三、我国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的必要性 1.有助于国际趋同

我国的经济发展只有顺应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和潮流,与国际惯例相互协调,在会计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并加以推广,才能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在会计制度上的差别,也才能使外国投资者更加真实全面地了解我国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发展潜力,成功实现招商引资和国际经济一体化。

2.有利于企业资本的保全和真实反映企业的收益

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只对初始投资进行计量而缺乏企业资本的后续计量,无形中增加了企业金融风险,而在市场经济物价不断变动的环境下,以公允价值进行的计量是对市场价值的真实把握,反映的是现实中不断变化的资产价值。在会计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有助于企业根据市场动态及时调整投资策略,做出更有价值的决策。 3.我国市场经济新时期新业务的需要

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带来了股票交易、证券债券交易、期货以及外汇市场交易等新兴经济活动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只针对初始确认,而对于动态经济活动中的后续确认无法计量,造成很大的投资风险。所以,只有在这些领域中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才能深刻揭示企业蕴藏的商机和潜在的投资风险。 四、我国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应用所面临的问题和实施对策 1.存在的问题 (1)公允价值的确认

虽然新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了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但实际运用时,市场上的资产和负债等相关会计要素较难正确把握和获取。目前大多采用的对现值估计的方式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另外,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的局限性,也使公允价值的确认工作受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度

由于部分国内外市场的垄断性,其资源价格难以对市场的公允性做出真实反映;市场不同,市场信息的表象则不同,而借助于主观判断的市场信息与客观真实信息存在较大的差异;企业之间缺乏良好的商业交易规范,市场经济表现出的不成熟,大大降低了企业赖以决策的公允价值的可靠度。

(3)利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利润操纵

国内市场经济的成熟度较低、会计准则制度、监督力度等尚需完善以及公允价值的确认水平有待于提高等现状,使得国内一些企业存在为牟取非法利益、实现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存在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企业利润进行操纵,转移企业利润或降低企业税负等不法行为。 2.公允价值计量的实施对策

(1)建立健全与公允价值相适应的市场环境和市场体系。活跃产权交易市场,建立真实的、可查询的市场价格体系平台,公开交易价格和金额,不断优化市场经济资产估价系统,更好地反映各种资产的真实价值。

(2)加快公允价值计量标准规范的制定和完善,使市场经济下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强化业务培训,增强从业人员对所搜集的信息的判断、筛选、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4)加强与公允价值相配套的审计监督职能工作,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会计管理制度,对于保护企业资产安全,及时纠偏,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更好地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结论

综上所述,代表未来财务会计发展方向的公允价值计量,已从理论上升和发展到市场经济的推广与应用阶段,正确认识我国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应用所面临的问题,采取积极稳妥的实施对策,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毅.公允价值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审计与理财,2009(10):43-44.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刘桂秋.基于新会计准则的公允价值应用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2):202. [3]覃方仕.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会计理论的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0,446(02):74-7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