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形成主要决定于血浆中的
A α1 球蛋白 Bα2球蛋白 Cγ球蛋白 D白蛋白 E纤维蛋白原 2.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形成主要决定于血浆中的
A 各种正离子 B 各种负离子 C Na+和Cl- D氨基酸和尿素 E葡萄糖和氨基酸 3.正常人的血浆pH为
A 6.8-7.0 B 7.0±0.05 C 7.2±0.05 D 7.0-7.4 E 7.4±0.05 4.决定血浆pH的缓冲对是
A K2HPO4/KH2PO4 B KHCO3/H2CO3 C Na2HPO4/NaH2PO4 D NaHCO3/H2CO3 E 蛋白质钠盐/蛋白质 5.调节红细胞生成的特异性体液因子是
A 集落刺激因子 B 生长激素 C 雄激素 D 雌激素 E 促红细胞生成素 6.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主要部位是
A 骨髓 B 肝 C 脾 D 肾 E 垂体 7.可使血浆中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增高的有效刺激物是
A 组织中O2的分压降低 B 血糖浓度升高 C 组织中O2的分压升高 D 血糖浓度降低 E 组织中CO2的分压升高 8.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缓冲pH B 缓冲温度 C 运输激素 D 运输铁 E 运输O2和CO2 9.正常成年男性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高于女性,主要是由于
A 男性活动量大,组织相对缺氧 B 男性骨骼粗大,骨骼造血较多 C 男性体重大 D 男性雄激素多 E 男性苏红细胞生成素多 10.人血液中主要的吞噬细胞是
A B淋巴细胞 B T淋巴细胞 C 嗜酸性粒细胞 D 嗜碱性粒细胞 E 中性粒细胞 11.我国健康成年人安静时白细胞总数是
A 500× 109/L B (10-30) ×109/L C (4-10)× 109/L D (100-300) ×109/L E (4-10) ×1012/L 12.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 释放细胞毒素 B 产生抗体 C 参与生理性止血 D 释放组胺 E 吞噬异物 13.始动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凝血因子是
A FⅢ B FⅦa C FⅨ D FⅪa E FⅫa 14.抑制血小板粘附的物质是
A GPIb B vWF C纤维蛋白原 D Ca2+ E 蛋白激酶C抑制剂 15. 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共同途径始于 A FⅤ B FⅧ C FⅨ D FⅩ E FⅪ 16.甲型血友病是由哪一凝血因子缺乏所致? A FⅦ B FⅧ C FⅩ D FⅪ E FⅫ 17.乙型血友病是 由哪一凝血因子缺乏所致? A FⅡ B FⅣ C FⅧ D FⅨ E FⅪ 18.参与体内抗凝作用的肝素主要来自于
A 肝细胞 B 肥大细胞 C 嗜酸性细胞 D淋巴细胞 E 巨核细胞 19.实验中常用的枸橼酸钠的抗凝机制是
A 抑制凝血酶的活性 B 防止血小板激活 C 中和酸性凝血因子 D 螯合血浆中的Ca2+ E 将强抗凝酶Ⅲ的作用 20.纤溶酶的主要作用是
A 水解FⅡa和FⅩa B水解FⅤ和FⅧ C 水解纤维蛋白原与纤维蛋白
D 激活蛋白质C系统 E 抑制激肽系统
21.某人的红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不凝集,此人的血型可能是 A A1型 B A2型 C B型 D AB型 E O型 22.某人血型表现型为B型,其基因型应是
A AA,AO B BB,BO C AB D AB,BO E OO
23.某人血浆中含有抗A,抗B凝集素,则该人的血型可能是 A A1型 B B型 C AB型 D A2B型 E O型 23.Rh血型系统中抗原性最强的抗原是
A C抗原 B c抗原 C D抗原 D d抗原 E E抗原 24.Rh血型系统中,免疫性抗体的本质一般是
A IgA B IgD C IgE D IgG E IgM 25.白细胞上最强的共同抗原是
A A抗原 B B抗原 C D抗原 D H抗原 E HLA抗原 26需要紧急输血时主要考虑不发生凝集反应的是供血者的
A 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相混合 B 血清与受血者的血清混合
C 红细胞与受血者的红细胞混合 D血清与受血者的红细胞混合 E 红细胞与标准血清相混合 第十章 免疫系统 单项选择题
1. 免疫监视功能低下常可发生:
A. 反复感染 B. 移植物排斥反应 C. 肿瘤 D. 超敏反应 E. 免疫增殖病 2. 免疫的概念是:
A. 机体识别杀灭与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能力 B. 机体识别和排斥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C. 机体抗感染的功能 D. 机体清除衰老细胞的功能 E. 机体排斥抗原性物质的功能 3. 免疫自稳功能是指:
A. 抑制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繁殖和扩散 B. 防止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C. 清除体内病原微生物,防止感染 D. 清除体内突变细胞,防止肿瘤发生 E. 防止病毒的持续感染 4. 免疫防御功能是指:
A. 清除杀灭病原微生物,防止感染 B. 防止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C. 清除体内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 D. 清除体内变性和损伤的细胞 E. 清除体内衰老的细胞 5. 免疫监视功能是指:
A. 清除杀灭病原微生物,防止感染 B. 防止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C. 清除杀灭体内突变细胞,防止肿瘤发生 D. 防止超敏反应 E. 防止免疫增殖病的发生 6. 人类中枢免疫器官是:
A. 胸腺和骨髓 B. 胸腺和淋巴结 C. 胸腺和脾脏 D. 胸腺和粘膜免疫系统 E. 骨髓和淋巴结 7. 人类周围免疫器官是:
A. 淋巴结和胸腺 B. 淋巴结、脾和粘膜免疫系统 C. 骨髓和淋巴结 D. 胸腺和淋巴结 E. 胸腺和脾 8. 免疫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 胸腺和淋巴结 B. 淋巴结和脾脏 C. 骨髓和脾脏 D. 胸腺和骨髓 E. 骨髓和淋巴结 9. 人类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器官是:
A. 骨髓 B. 脾 C. 淋巴结 D. 胸腺 E. 腔上囊 10. 人类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器官是:
A. 骨髓 B. 脾 C. 淋巴结 D. 法氏囊 E. 胸腺
11. B淋巴细胞主要定居在淋巴结哪个区域?
A. 深皮质区 B. 浅皮质区 C. 皮质区 D. 髓窦 E. 副皮质区 12. T淋巴细胞主要定居在淋巴结哪个区域?
A. 皮质区 B. 浅皮质区 C. 深皮质区 D. 髓窦 E. 非胸腺依赖区 13. T淋巴细胞主要在脾脏的哪个区域?
A. 红髓区 B. 红髓区和白髓区 C. 白髓区中央小动脉淋巴鞘的外周淋巴滤泡 D. 白髓区中央小动脉周围和淋巴鞘 E. 脾脏生发中心 14. B淋巴细胞主要在脾脏的哪个区域?
A. 红髓区 B. 红髓区和白髓区 C. 脾脏生发中心
D. 白髓区中央小动脉周围的淋巴鞘 E. 白髓区中央小动脉淋巴鞘的外周淋巴滤泡 15.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发生免疫应答的免疫场所主要是在:
A. 骨髓 B. 胸腺 C. 周围免疫器官 D. 中枢免疫器官 E. 胸腺和脾 16. 人类胸腺发育达高峰是在:
A. 胚胎早期 B. 胚胎后期 C. 学龄前期 D. 青春期 E. 老年期 17. 免疫应答反应的过程是:
A. 识别阶段 B. 活化阶段 C. 活化和效应阶段 D. 识别和效应阶段 E. 识别、活化和效应阶段 18. 用于T细胞分类的抗原系统是:
A. HLA抗原 B. ABO抗原 C. CD抗原 D. Rh抗原 E. HBsAg 19. CD4细胞也称作为:
A. 抑制性T细胞 B. 辅助性T细胞 C. 细胞毒性T细胞 D. 记忆性T细胞 E. LAK细胞 20. CD8细胞也称作为:
A. 细胞毒性T细胞 B. NK细胞 C. 辅助性T细胞 D. 记忆性T细胞 E. LAK细胞 21. B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 产生抗体 B. 递呈抗原 C. 分泌细胞因子 D. 参与免疫调节 E. 产生抗体、递呈抗原、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 22. T和B淋巴细胞抗原识别受体是:
A. CDR、TCR B. BCR、FCR C. FCR、TCR D. TCR、BCR E. CKR、BCR 23. 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
A. IgA B. IgE C. IgM D. IgD E. IgG 24. 在粘膜局部抗感染的Ig是:
A. SIgA B. IgM C. IgG D. IgE E. IgD 25. 新生儿从初乳中获得的Ig主要是:
A. IgE B. IgD C. IgG D. SIgA E. IgM 26. 新生儿通过自然被动免疫从母体获得的主要Ig是:
A. IgG和IgD B. SIgA和IgG C. IgG和IgM D. SIgA和IgD E. IgD和IgE 27. 免疫接种后首先产生的抗体是:
A. IgA B. IgG C. IgE D. IgD E. IgM 28. 在人类胚胎期合成的Ig是:
A. IgM B. IgA C. IgG D. IgD E. IgE 29. 半衰期最长的Ig是:
A. gM B. IgA C. IgG D. IgD E. IgE 87. 新生儿易患胃肠道感染可能由于何类Ig缺乏有关? A. IgG B. SIgA C. IgM D. IgD E. IgE
循环系统选择题
1 在心动周期中,下列那一时期的心室内压最高?
A 等容收缩期末 B 快速射血期末 C 减速射血期末 D 快速充盈期末 E 减速充盈期末
2 在心动周期中,下列那一时期的心室内压最低
A 等容舒张期末 B 快速充盈期末 C 减速充盈期末 D 心房收缩期末 E等容收缩期末
3 在心动周期中,下列那一时期的心室容积最大
A 快速充盈期末 B 减速充盈期末 C 心房收缩期末 D 心房收缩期末 E 减速射血期末
4 在心动周期中,下列那一时期的心室容积最小
A 快速充盈期末 B 减速充盈期末 C 等容收缩期末 D 快速射血期末 E 减速射血期末 5 在心动周期中,房室瓣开放始于
A 等容舒张期末 B 快速充盈期末 C 减速充盈期末 D 心房收缩期初 E心房收缩期末 6 在心动周期中,房室瓣关闭始于
A 快速充盈期末 B 减速充盈期末 C 心房收缩期末 D 等容收缩期末 E 快速射血期末 7 在心动周期中,主动脉瓣关闭始于
A 快速射血期初 B 减速射血期初 C 等容舒张期初 D 快速充盈期初 E 减速充盈期初 8 在心动周期中,心室充盈主要依靠
A 地心引力的作用 B 骨骼肌挤压和静脉瓣的共同作用
C 心房收缩的作用 D 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 E 胸膜腔内负压的作用 9 有关窦房结细胞的4期自动去极化的离子基础,正确的描述是
A Ik通道进行性失活是自动去极最重要的原因 B If电流进行性减弱,这种电流可能被铯阻断 C Na+内流进行性增强,这种电流可被河豚毒阻断 D L型Ca2+通道激活,这种通道受儿茶酚胺调控 E T型Ca2+通道激活,这种通道可被维拉帕米阻断 10 心肌细胞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决定于
A 0期去极化的速度 B 超射值的大小 C 平台期的长短 D 静息电位水平 E 阈电位的水平 11 兴奋传导最慢的心肌细胞是
A 心房肌 B 浦肯野纤维 C 房室交界 D 左右束支 E 心室肌 12 心房收缩挤入心室的血量约占心室总充盈量的
A 1/15 B 1/10 C 1/4 D 1/2 E 3/4 13 第二心音的产生主要由于
A 房室瓣开放 B 房室瓣关闭 C 动脉瓣开放 D 动脉瓣关闭 E 乳头肌及腱索的振动 14 健康成年男性在安静状态下的心输出量约为
A 2-3L/min B 5-6L/min C 10-15L/min D 20-25L/min E 30-35L/min 15 心率过快时心输出量减小的原因是
A 心房收缩期缩短 B 等容收缩期缩短 C 心室射血期缩短 D 等容舒张期缩短 E 心室充盈期缩短 16 下列关于心率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正常人安静时为60-100次/分钟 B 新生儿心率较成年人慢
C 女性心率比男性稍快 D 运动员平时心率较慢 E 甲亢,妊娠病人心率较快
17 心肌细胞分为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的主要依据是
A 静息电位的水平 B 0期去极化的速率 C 平台期的长短 D 超射值的大小 E 动作电位时程长短
18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与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是 A 形成去极相的离子流不同 B 静息电位水平不同
C 形成复极相的离子流不同 D 超射值不同 E 阈电位不同 19 传导速度最快的心肌细胞是
A 窦房结P细胞 B 心房结 C 房室交界 D 浦肯野细胞 E 心室肌 20 下列那种情况下,血流阻力会减小?
A 血流粘滞度增加 B 由层流变成湍流 C 红细胞比容增大 D 血管收缩 E 血液温度升高 21 可使静脉回流量减少的是
A 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升高 B 心脏收缩力量增强
C 由卧位转为立位时 D 有节律的慢跑 E 吸气时相 22 在体循环中,血压下降最为显著的部位是
A 主动脉 B 大动脉 C 微动脉 D 毛细血管 E 静脉 23 关于弹性贮器血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管壁富含平滑肌纤维 B 有明显可扩张性和弹性
C 管壁硬化时可使脉压减小 D 心缩期约1/3搏出量留在管腔内 E 起血液储存库的作用 24 下列那一项指标可用来反映心脏射血的前负荷? A 心室收缩末期容积 B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C 心室等容舒张期容积 D 等容收缩期心室内压 E 快速射血期心室内压 25 心室射血的后负荷是指
A 心室内压 B 主动脉血压 C 主动脉脉压 D 总外周阻力 E 中心静脉压 26 心室收缩能力的增强可通过下列那一项来实现
A 增加参与收缩的肌纤维数目 B 增加肌小节的初长度
C 增加兴奋时肌质内Ca2+浓度 D 心肌发生完全强直收缩 E 降低主动脉的血压水平 27 右心衰竭时,发生组织水肿的原因是
A 血管胶体渗透压降低 B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C 组织液静水压降低 D 淋巴回流受阻 E 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28 炎症反应时导致局部组织水肿的主要原因是 A 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B 组织液静水压降低
C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 D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E 淋巴回流受阻 29 下列那一项可使组织液生成增加?
A 毛细血管血压降低 B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C 组织液静水压升高 D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 E 摄入大量NaCl 30 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等于
A (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B (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C (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D (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静水压) E (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31 肾小球病变时或慢性肝病时,发生组织水肿的主要原因是 A 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B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C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 D 组织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E 静脉回流受阻
32 心交感神经兴奋后,可引起
A 心率减慢,心内传导加快,心肌收缩减弱 B 心率加快,心内传导加快,心肌收缩减弱 C 心率减慢,心内传导减慢,心肌收缩增强 D 心率加快,心内传导加快,心肌收缩增强 E 心率减慢,心内传导减慢,心肌收缩减弱 33 心迷走神经节后神经纤维释放的神经递质是
A 乙酰胆碱 B 去甲肾上腺素 C 血管升压素 D 谷氨酸 E γ-氨基丁酸 34 心迷走神经兴奋后,可使
A 心房肌收缩能力增强 B 心肌细胞内cAMP增加
C 窦房结细胞IkACh通道激活 D 自律细胞4期If电流增加 E 房室交界细胞一氧化氮合酶抑制 35 心迷走神经兴奋后,可引起
A 心率减慢,心内传导加快,心肌收缩减弱 B 心率加快,心内传导加快,心肌收缩减弱 C 心率减慢,心内传导减慢,心肌收缩增强 D 心率加快,心内传导加快,心肌收缩增强 E 心率减慢,心内传导减慢,心肌收缩减弱 36 交感舒血管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A 去甲肾上腺素 B 乙酰胆碱 C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D 阿片肽 E 谷氨酸 37 下列各类血管中,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密度最高的是
A 主动脉 B 微动脉 C 毛细血管 D 微静脉 E 大静脉 38 下列各器官血管中,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密度最高的是
A 冠状动脉 B 脑血管 C肾血管 D 骨骼肌血管 E 皮肤血管 39 下列有关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感受器是颈主动脉体和主动脉体 B 感受器能直接感受血压的变化 C 在心动周期中,传入冲动频率随血压波动发生周期性变化
D 反射中枢是延髓孤束核 E 当传入冲动增多时,所有传出神经的冲动都减少 40 压力感受性反射的生理意义在于
A 减慢心率 B 增加冠脉流量 C 降低平均动脉压 D 重新分配各器官血流量 E 稳定快速波动的血压 41 如果外周阻力不变,每搏输出量增大,则动脉血压的变化是 A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B 收缩压不变,舒张压升高 C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不变 D 收缩压升高比舒张压升高明显 E 舒张压升高比收缩压升高明显
42 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降低时,动脉血压的变化是 A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B 收缩压升高比舒张压升高明显 C 舒张压升高比收缩压升高明显 D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不变 E 收缩压降低,舒张压不变
消化系统 选择题
1 支配胃肠道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神经递质主要是 A 乙酰胆碱 B 肾上腺素 C 去甲肾上腺素 D 多巴胺 E 5-羟色胺 2 唾液中的消化酶主要是
A 凝入酶 B 淀粉酶 C 溶菌酶 D 麦芽糖酶 E 肽酶 3 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pH是 A 2.0-4.0 B 3.0-5.0 C 4.0-6.0
D 6.0-7.0 E 8.0-9.0
4 关于胃液分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泌酸腺分布于全胃 B 壁细胞分泌盐酸
C 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 D 粘膜上皮细胞分泌粘液和内因子 E 幽门腺分泌胃泌素 5 纯净胃液的pH值约为
A 0.9-1.5 B 2.5-3.5 C 4.0-5.0 D 6.7-7.0 E 7.4-8.0
6 参与胃蛋白酶原活化的因素是
A碳酸氢盐 B 盐酸 C 唾液 D 氨基酸 E 内因子 7 胃蛋白酶作用的最适pH值是 A 0.2-0.9 B 2.0-3.5 C 4.0-5.5 D 5.6-6.5 E 6.5-7.2
8 内因子促进下列哪一种物质的吸收?
A 铁 B 钙 C 维生素K D 维生素B12 E 胆盐 9 下列因素中可引起胃泌素释放的是
A HCl灌注胃内 B 肉汤灌注胃内 C 交感神经兴奋 D 注射阿托品 E 注射生长抑素 10 胃特有的运动形式是
A 蠕动 B 逆蠕动 C 容受性扩张 D 紧张性收缩 E 分节运动 11 使胰蛋白酶原活化的主要物质是
A HCl B 肠致活酶 C 胰蛋白酶 D糜蛋白酶 E 碳酸酐酶 12 糜蛋白酶原的激活有赖于
A HCl B 肠致活酶 C 胰蛋白酶 D 碳酸氢盐 E 组织液 13 引起胰泌素释放作用最强的物质是
A 蛋白质分解产物 B 盐酸 C 脂酸钠 D 淀粉 E 葡萄糖 14 引起胆囊收缩素释放作用最强的物质是
A 盐酸 B 脂酸钠 C蛋白质分解产物 D 葡萄糖 E 高渗溶液 15 胰泌素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特点是
A 水和HCO3-多,酶少 B 水和HCO3-少,酶多 C水多,HCO3-和酶少 D 水和HCO3--少,酶少 E HCO3-多,水和酶也多
16 酸性食糜进入小肠后引起胰液大量分泌的主要机制是 A 小肠粘膜分泌胃泌素 B 小肠粘膜分泌胰泌素
C 小肠粘膜释放胆囊收缩素 D 兴奋交感神经 E 兴奋迷走神经 17 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主要成分是
A胆色素 B 脂肪 C 蛋白质 D 多肽 E 胆固醇 18 胆盐促进下列哪种物质的消化
A 糖类 B脂肪 C 蛋白质 D 多肽 E 胆固醇 19下列有关胆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非消化期无胆汁分泌 B 消化其只有胆囊胆汁进入小肠 C 胆汁中没有消化酶 D 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成分是胆固醇 E 胆汁与维生素的吸收无关
20 引起胆汁量流出增多的食物是
A 水果 B 蔬菜 C糖类 D 油炸馒头 E 油煎鸡蛋 21 下列哪一种是由小肠腺分泌的
A 肠淀粉酶 B 胰脂肪酶 C 肠激活酶 D 胆固醇脂酶 E 核糖核酸酶
22 小肠特有的以环形肌收缩为主的节律性运动形式是
A 蠕动 B 逆蠕动 C 紧张性收缩 D分节运动 E 容受性收缩 23大肠内细菌合成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C C 维生素D D 维生素E E 维生素K 24 整个消化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是
A 口腔内消化 B 胃内消化 C 小肠上段内消化 D 小肠下段内消化 E 大肠内消化 25 消化力最强的消化液是
A唾液 B 胃液 C 胰液 D 胆汁 E 小肠液 26 糖吸收的分子形式是
A 淀粉 B 多糖 C 寡糖 D 麦芽糖 E 单糖 27 葡萄糖在小肠内吸收的方式是
A 单纯扩散 B 由载体参与的易化扩散
C 由通道参与的易化扩散 D 继发性主动运输 E入胞
28 吸收后以淋巴管为主要转运途径的物质是
A 单糖 B 氨基酸 C 乳糜微粒 D 短链脂肪酸 E 无机盐 29 全胃切除后,病人最可能出现的障碍是
A 糖类消化和吸收 B脂类消化和吸收 C 蛋白质消化和吸收 D 维生素B12吸收 E 铁和钙吸收
呼吸系统 选择题
1 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
A 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之差 B 肺的扩大和缩小 C 胸廓的扩大和缩小 D 呼吸肌的收缩和扩张 E 胸膜腔内压的周期性变化
2推动气体进出肺的直接动力是
A 肺内压和大气压之间压力差 B 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之间压力差 C 胸膜腔内压和大气压之间压力差 D 肺内压和跨壁压之间压力差 E 胸膜腔内压的周期性变化
3维持胸膜腔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
A 呼气道存在一定阻力 B 胸膜腔密闭 C 胸膜腔内有少量浆液 D 呼气肌收缩 E 肺内压低于大气压 4肺表面活性物质
A 能增加肺泡表面张力 B 能增加肺顺应性
C 由肺泡Ⅰ型分泌 D 主要脂质成分是二硬脂酰卵磷脂 E 分布于肺泡内液体分子层和肺泡上皮细胞层之间 5平静呼气末存留于肺内的气量,称为
A 潮气量 B 残气量 C 补呼气量 D 功能残气量 E 补吸气量
6 当呼吸幅度减小而出现呼吸频率加快时,下列哪一项受影响最大 A 每分通气量 B 无效腔气量 C 肺泡通气量 D 功能残气量 E 肺扩散容量
7 决定肺部气体交换方向最主要的因素是
A 气体的溶解度 B 气体的分压差 C 气体分子量的大小 D 呼吸膜的通透性 E气体和血红蛋白的亲和力 8 体内CO2 分压最高的部位是
A 组织液 B细胞内液 C 毛细血管血液 D 动脉血液 E 静脉血液
9 氧解离曲线由正常位置向左移
A 表明血液在一定氧分压时氧含量减少 B 可发生在贫血时
C表明从血液进入组织的氧量减少 D 可见于储存数周后的血液 E 可见于组织代谢增加时
10可引起氧解离曲线由正常位置向右移的是 A CO2分压增加 B2,3-DPG降低 C pH升高 D 温度降低
11氧解离曲线是表示下列哪种关系的曲线26B A 血红蛋白含量和氧解离量 B 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和血氧分压
C 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和血红蛋白氧含量 D 血红蛋白氧含量和血红蛋白氧容量 E 血红蛋白浓度和血红蛋白氧含量 12 血液中CO2的主要运输形式是
A物理溶解 B 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C碳酸氢盐 D 氧合血红蛋白 E 去氧血红蛋白 13产生呼吸节律的基本中枢是
A 脊髓前角呼吸运动神经元 B延髓呼吸神经元 C 脑桥呼吸中枢 D 大脑皮层 E下丘脑
14 关于动脉血CO2分压升高引起的各种效应,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使呼吸运动增强 B 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使呼吸运动增强 C直接兴奋呼吸中枢 D 使氧离曲线向右移
E 使血液中CO2容积百分数增加
15 血液中CO2分压升高使呼吸运动增强的主要途径是 A 直接刺激脑桥的呼吸相关神经元 B 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敏感区而引起 C 直接刺激延髓呼吸中枢的神经元
D 通过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感受器而引起 E 通过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感受器而引起
16 缺O2 使呼吸活动增强主要通过刺激下列哪一途径实现
A 延髓呼吸中枢 B 中枢化学敏感区 C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感受器 D 脑桥呼吸中枢 E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感受器
17 血中H+浓度升高使呼吸活动增强主要通过刺激下列哪种途径实现 A 延髓呼吸中枢 B 中枢化学敏感区 C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感受器 D 脑桥呼吸中枢 E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感受器 18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导致39A
A肺难于扩张 B小肺泡内压小于大肺泡内压 C肺弹性阻力减少 D肺跑表面张力降低 E肺顺应性增加
19 正常人平静呼吸的频率是
A 6-8次/分钟 B 8-10次/分钟 C 10-12次/分钟 D 12-18次/分钟 E 20-25次/分钟 20 中枢化学感受器
A 对O2含量变化敏感 B 对CO2浓度变化敏感
C对血中H+浓度变化敏感 D 在低O2时对维持呼吸十分重要 E 引起的反应较迅速
21 调节呼吸最重要的生理因素是
A CO2 B O2 C H+ D 2,3-DPG E CO
22 外周化学感受器感受的适宜刺激是下列哪种因素变化 A PO2 B 氧含量 C 氧容量 D 氧饱和度 E 氧合Hb
泌尿系统 选择题
1 下列各项中,能使肾小球有效滤过压降低的是 A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B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C 肾小囊内静水压降低 D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升高 E 肾小囊内胶体渗透压升高
2 根据管球反馈学说,当流经致密斑的小管液流量增加时
A 同一肾单位的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B 同一肾单位的肾小球血流量增加 C 肾交感神经兴奋 D 近端小管对水和溶质的重吸收增加 E 肾素分泌增加
3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A 当入球小动脉收缩时升高 B 当出球小动脉舒张时升高 C 比出球小动脉血压低 D 比体内其他毛细血管血压高 E 随机体动脉血压的升降而升降
4 给家兔静脉注射25%葡萄糖10ml后尿量增加,其原因是 A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B 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C 肾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 D 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升高 E肾血流量增加
6 正常情况下,近端小管的重吸收率
A 不随重吸收物质的不同而不同 B 不受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
C 随肾小球滤过率的增加而增加 D 随肾小球滤过率的增加而减少 E 受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调节 7 与肾小球滤过无关的因素是
A 血浆晶体渗透压 B 血浆胶体渗透压 C 肾血流量 D 滤过膜的面积 E 滤过膜的通透性
8 肾小管超滤液中葡萄糖全部被重吸收的部位是 A 近曲小管 B 髓袢降支 C 髓袢升支 D 远曲小管 E 集合管 9 肾球旁细胞的功能是
A 感受小管液的H+浓度变化 B 感受小管液NaCl浓度变化
C 参与球管平衡 D 释放血管紧张素原 E 释放肾素
10 剧烈运动时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肾小囊内压升高 B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C 肾小动脉收缩,肾血流量减少 D 醛固酮分泌增多 E 肾小球滤过膜面积减少
11 主要调节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水重吸收的内源性物质是
A 醛固酮 B 肾上腺素 C 抗力尿激素 D 血管紧张素Ⅱ E 糖皮质激素 12下列哪项能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A 循环血量增加 B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C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D 心房纳尿肽分泌升高 E 下丘脑调节肽释放增多
13 下列哪项能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A 大量出汗 B 大量失血 C 大量饮清水
D 疼痛,焦虑和手术应激 E 脑室内注射高渗盐水
14 下列哪一项可直接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和Cl-的重吸收 A 血管紧张素Ⅱ B 血管升压素 C 心房纳尿肽 D 醛固酮 E肾上腺素
15 饮大量清水后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 肾血流量增多 B 醛固酮分泌减少 C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E 肾小球过滤率增加 16 大量出汗时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血容量减少,导致肾小球滤过减少
B 动脉血压降低,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 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D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E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导致肾小球滤过减少 17 下列哪一种情况可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A 静脉注射1L高张NaCL溶液 B 静脉注射1L等渗尿素溶液 C 静脉注射1L5%葡萄糖溶液 D 增加细胞外液量 E 升高动脉血压
18 毁损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将引起
A 尿量增加,尿液高度稀释 B尿量增加,尿液高度浓缩 C尿量减少,尿液高度稀释 D 尿量减少,尿液高度浓缩 E尿量不变,尿液高度稀释
19 动脉血压在80-180mmHg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可保持相对稳定,这是由于下列哪一项调节的结果 A 球-管平衡 B 副交感神经系统调节
C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调节 D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调节 E 自身调节
20 可使醛固酮分泌减少的因素是
A 循环血量减少 B 血K+浓度下降 C 血Na+浓度下降 D 腺垂体分泌ACTH减少 E 血管紧张素Ⅲ血浓度升高 21 肾内能合成和分泌肾素的细胞是
A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B 致密斑细胞 C 球旁细胞 D 球外系膜细胞 E 肾小管上皮细胞
选择题答案 免疫系统
1.c 2.b 3.b 4.a 5.c 6.a 7.b 8.d 9.a 10.e 11.b 12.c 13.d 14.e 15.c 16.d 17.e 18.c 19.b 20.a 21.e 22.d 23.e 24.a 25.d 26.b 27.e 28.a 29.c 30.b 血液
1.d 2.c 3.e 4.d 5.e 6.d 7.a 8.e 9.d 10.e 11.c 12.e 13.a 14.e 15.d 16.b 17.d 18.b 19.d 20.c 21.d 22.b 23.e 24.d 25.e 26.a
循环系统
1.b 2.b 3.c 4.e 5.a 6.c 7.c 8.d 9.a 10.c 13.d 14.b 15.e 16.b 17.b 18.c 19.d 20.e 21.c 22.c 25.b 26.c 27.e 28.a 29.d 30.b 31.b 32.d 33.a 34.c 37.b 38.e 39.c 40.e 41.d 42.a
消化系统
1.c 2.b 3.d 4.b 5.a 6.b 7.b 8.d 9.b 10.c 13.b 14.c 15.a 16.b 17.d 18.b 19.c 20.e 21.c 22.d 25.c 26.e 27.d 28.c 29.d
呼吸系统
1.d 2.a 3.b 4.b 5.d 6.c 7.b 8.b 9.d 10.a 13.b 14.c 15.b 16.e 17.e 18.a 19.d 20.b 21.a 22.a
泌尿系统
1.b 2.e 3.d 4.d 6.c 7.a 8.a 9.e 10.c 11.c 14.d 15.c 16.d 17.a 18.a 19.e 20.b 21.c
11.c 12.c 23.b 24.b 35.e 36.b 11.b 12.c 23.e 24.c 11.b 12.c 12.b 13.c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