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梁板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裂缝控制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第3O卷第3期 2014年2月 甘肃科技 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 lf.30Ⅳ0.3 Feb. 2014 浅谈梁板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裂缝控制 王 艳 (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总公司,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建筑主体工程所用的主要材料都是混凝土,但是由于混凝土的特性和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容易 出现裂缝现象。重点分析梁板混凝土在浇筑操作过程中的裂缝控制和操作工艺。希望能有效的提高混凝土质量, 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关键词:混凝土;梁板;裂缝;控制 中图分类号:TU378 缝的产生; 1 概述 随着建筑工业化程度的提高,重要的建筑结构 都采用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是将混凝土进行工 厂化生产,由于混凝土公司具有相应的资质和质量 保证措施,所以它出厂的产品质量是可控的、是稳定 的。而在施工操作过程中控制混凝土裂缝成为混凝 土裂缝控制的重要环节,仔细地研究和分析裂缝产 生的原因和操作工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钢筋热胀冷缩引发裂缝。夏天温度过高,梁 板钢筋常常爆晒在太阳下,钢筋吸热很快使体积膨 胀,混凝土浇筑后由于水的作用或夜晚温度降低使 钢筋收缩,尚未硬化的,失去流动性的混凝土受到向 下的重力作用出现裂缝; 4)混凝土失去塑性后板面受到振动而产生的 裂缝。根据目前的散拼散支,整体浇筑,高层混凝土 泵送的施工工艺,一次浇筑的混凝土量往往比较大, 浇筑时间长。加之城市交通拥堵,一天三个高峰期 限行,导致混凝土浇筑跨度加长,最先浇筑的混凝土 已失去塑性,后面的混凝土才开始浇筑。泵送过程 2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混凝土本身性能和施工工艺所产生的裂缝 1)混凝土硬化收缩而产生的干缩裂缝,这是混 凝土裂缝中最常见的,这种裂缝的出现是由混凝土 中最主要的组成材料水泥的性质决定的。每一种水 泥在硬化过程中基本都具有干缩性,只是水泥品种 中使支撑体系产生震动,从而导致失去流动性的混 凝土出现裂缝。 未硬化的,具有流动性的混凝土一般不会出现 不同,产生干缩裂缝的严重程度也不同。由于水泥 的这种干缩性能,使浇筑的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 中产生干缩裂缝; 2)温度过高,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而产生 的干缩裂缝。混凝土浇筑后几个小时内混凝土尚未 裂缝,如果受到振动作用反而会更加密实。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失去流动性后出现裂缝, 如不及时处理,混凝土硬化后裂缝就会永久存在,而 且随着强度的提高,裂缝的宽度和深度也会随之变 大。 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表面裂缝的出现往往是 硬化,过高的温度加上梁板面积大,厚度小更容易导 导致混凝土内水分的蒸发。根据兰州宏建商品混凝 土公司提供资料,该公司生产的混凝土由于受到交 由上述各种原因累积而造成的结果,某一个单一的 原因所产生的裂缝往往是细微的。 2.2荷载过大而产生的裂缝 通堵塞,限行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终凝时间在8~ 10h。硬化时间的延长,又给混凝土内水分的大量流 失留足了时间,加剧了混凝土内水分的流失。同时 也加剧了干缩裂缝的出现。 梁板混凝土浇筑后,根据规范规定混凝土强度 达到1.2N/mm 便可上人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这 时的正常施工程序是进行板面测量放线。但是项目 为了赶进度,测量放线工作完成一半时柱竖向钢筋 会穿插进行施工。操作工人为了省事,会将下好料 的柱子竖向钢筋一整捆的吊至板面,为了不影响放 线工作和便于施工,往往还会将这一整捆钢筋放在 混凝土表面水份比内部水份流失快,使混凝土 内外部水分含量不同,表面比内部更容易收缩,这时 由于混凝土内外收缩情况不同步,也会导致细微裂 l08 甘肃科技 第30卷 客厅、卧室等大开问的板面上。由于这时的混凝土 强度还较低,不能承受较大的集中荷载。这种操作 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将混凝土板面直接压裂。 在当时由于各种工序的交叉施工、各种材料的 堆放、梁板模板也未拆除,所以不容易发现。待梁板 模板拆除以后,就会发现板底有漏水、返碱迹象。这 抹子把第二遍收抹时留下的抹印或收抹不到位的地 方压光,对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产生的收缩裂缝 进行再次挤压,然后用木抹子将混凝土面整体拉毛。 三遍收抹面都是在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的几 个重要阶段进行,由于收抹面不仅是将混凝土表面 抹光,而且会对混凝土表面产生挤压力,这种挤压力 不断破坏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由于硬化收缩、温 度过高、钢筋热胀冷缩、混凝土失去塑性后受到振动 而形成的裂缝,从而破坏已经形成的裂缝结构,直至 时如果混凝土板面有集水,板底会立即渗漏、滴水。 这种裂缝均为贯通裂缝危害是非常严重的,裂缝形 成比较有规则,大多成“人”字型,裂缝延伸比较顺 直。 3施工过程中的裂缝控制 对于施工工艺和混凝土本身的性能所产生的各 种裂缝,我们必须要了解清楚混凝土的性能,把握好 混凝土浇筑后凝结硬化过程中的几个性能节点并准 确判断,在这些节点上把握好时间去收抹面,这样才 能有效地控制混凝土表面裂缝出现,从而保证混凝 土质量。 1)混凝土失去流动性后开始第一遍收抹面(俗 称水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混凝土失去流动性在 现场最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在已经浇筑并刮平的混 凝土上面踩个小坑,看边上的混凝土是否会回流填 补,踩的小坑如无回流填补现象,说明混凝土已失去 流动性,这时就要及时进行第一遍收抹。第一遍收 抹首先要用木抹收抹,用木抹将混凝土表面大颗粒 石子压下去,然后再用铁抹将原浆提出来; 2)混凝土失去塑性(也称初凝)后进行第二遍 收抹面,用铁抹将混凝土表面的原浆压光。在实际 操作过程中混凝土失去塑性在现场最简单的判断方 法就是在混凝土面上压个小坑,看小坑边上是否有 小裂口。如出现小裂口说明混凝土已失去塑性,这 时要及时进行第二遍收抹。第二遍收抹的最佳时间 段在40min左右,如果环境温度过高,时间还会更 短,所以劳动力必须要充足,收面要及时。 在这时收抹操作时你会发现混凝土表面有 5mm左右厚的软浆,这是在第一次收抹时用铁抹提 出的原浆。如果第一遍收抹时用木抹收抹到位,混 凝土表面的大颗粒石子都已压下去,这时你会发现 由于这层原浆的作用,收抹时比较滑,操作比较轻 松。同时在收面操作时为了避免脚在}昆凝土表面踩 出坑,工人在进行收面时最好在脚下踩块木板进行 操作; 3)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强度(开始终凝)但仍 能踩下脚印的时候进行第三遍收抹面。第三遍用铁 混凝土硬化并具有一定的强度。这样操作能有效控 制贯通或较深的混凝土裂缝,减少细微裂缝,达到控 制或减少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产生各种裂缝的目 地。 混凝土板面上堆放荷载过大而产生的裂缝,这 是由于施工操作不当或违反施工操作程序和规范所 造成的。这种裂缝的控制主要是加强项目管理。 项目的管理层首先要了解这种裂缝形成的原 因,认识这种裂缝的危害程度,不盲目赶工,合理组 织穿插作业。 技术人员要计算材料重量和板面允许堆载重 量,并向班组做好技术交底工作。钢筋吊运时不能 成捆吊至板面,要分批吊运并控制好一次吊运量。 材料堆放时不能集中堆放,也不能堆放在大开间的 板面上,避免形成过大的集中荷载。尽量在走道或 小开问的相邻梁上搁置垫木然后将材料分批堆放在 E面。 4结语 对混凝土而言,只要是收缩裂缝,都是在混凝土 的凝结硬化过程中产生的。混凝土终凝后具有一定 强度,就不会再出现收缩裂缝。只要严格控制混凝 土凝结硬化过程中的几个时间结点进行收抹操作, 就能起到控制裂缝、减少裂缝的目地,保证梁板}昆凝 土的质量。 混凝土板面上堆放荷载过大而产生的裂缝,这 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只要我们深刻认识这个问题的 成因和危害性,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技术交底、加强管 理,严格按施工规范和程序施工就可以避免这种裂 缝的出现,保证工程质量,挽回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徐雷,赵伟,成胜利.混凝土裂缝成因与控制[J].河南 建材,2007,15(2):103—105. [2] 钟振武.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 [J].山西建筑,2003,11(4):196—2oo.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