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习如何做课堂笔记,养成记课堂笔记的良好习惯。 2、了解“亮相”“行当”等15个词语的意思,并能根据词语引申义运用到相关语境中。 3、阅读、修改说明书,练习把话写清楚,体会说明书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要求。 4、了解“高山流水”“天籁之音”等12个成语的意思,并背诵积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如何做课堂笔记,养成记课堂笔记的良好习惯。
难点:阅读、修改说明书,练习把话写清楚,体会说明书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要求。 课前准备
《新解新教材》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如何做课堂笔记,养成记课堂笔记的良好习惯。 2、了解“亮相”“行当”等15个词语的意思,并能根据词语引申义运用到相关语境中。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学习记课堂笔记
1.“笔记”知多少。
提示1:想一想平时上课时自己是怎样记课堂笔记的,设计意图: 分小组互相讨论:记课堂笔记自己关注了哪些方面? 在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展示自己的课堂笔记,不但可以增加学以致用的机会,还可以提高学习能力,接受不同的观点,扩展视野,促进思维的发展。
提示2:小组代表汇报交流,师相机板书梳理记课堂笔记导图。(见左图)
要点:着重梳理记笔记的方法,如泡泡语中的“记录重要内容”“记录疑问待查”“记录所思所想”,拓展其他记笔记的方法,如“思维导图法”“图表笔记法”等。
提示3:学生互动交流,结合教材中的提示,谈一谈自己对记课堂笔记的认识。 2、榜样来帮忙。
提示1:请平时课堂笔记记得好的同学介绍自己的经验。
提示2:投影展示部分同学的优秀课堂笔记范式,请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谈一谈好的课堂笔记的长处在哪儿?还可以如何改进?
3、亲身来实践。
提示1:结合前几篇课文的学习,进一步细化认识不同板块内容的课堂笔记记录方法。 提示2:平时,可以在班级设置优秀课堂笔记展评区域,既能帮助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进一
步明晰对课文的认识,又能提升所有同学记课堂笔记的能力。
板块二 积累戏曲语言
1.欣赏戏曲百花园,学习戏曲类词语本义。
设计意图: 提示1:回顾《京剧趣谈》,对戏曲这一中华民族
结合本单元所学课文,联系传统文化形式进一步积累感性认识。
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戏曲用语。提示2:结合戏曲经典唱段的影像或图片资料,四
再创设一定的语境,配合练习,人小组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戏曲相关词语的本义。教
引导学生说句子,正确使用词语师可以在全班交流反馈时相机介入,关注理解的正确
的引申义。 性和行话所指的丰富性。
提示3:如果班里有学习戏曲的同学,可以请他开
个小讲坛亲身示范介绍一下。如果有家长会唱戏,也可以开设家长讲坛,亲身示范介绍。
2、出示词语在戏曲专用范畴之外语境中的使用。
提示1:学生互动交流词语在不同语境中含义的转化,可以尝试自己揣摩语境使用词语。 提示2:可以先找一些以前课文中出现的句子,再找一些课外的句子。体会词语从本义到引申义的变化。
如: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随着清朝王家覆灭,军阀又粉墨登场了。 ....“粉墨登场”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现在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用时多是贬义,不能随便使用。
3、小结: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描写戏曲的词语意思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使用的时候要注意。
课时目标
1、阅读、修改说明书,练习把话写清楚,体会说明书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要求。 2、了解“高山流水”“天籁之音”等12个成语的意思,并背诵积累。 教学过程
板块一 阅读、修改说明书,领悟语言奥秘
1、提取信息,梳理流程。 (1)学习活动:填写流程图。
文章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告诉我们小台灯的制作过程。 钻小洞, 做灯罩。捏红泥, 做灯泡。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板书:理清步骤) 2、发现错误,修改说明。
(1)图文对照,发现错误。
①观察插图,发现错误:红色橡皮泥的位置应该是在半个乒乓球内。
②引导:小台灯做错了,跟说明书中有一处写得不够清楚有关系,请你默读说明书,画出描
写不够清楚的语句,尝试着改一改。
(2)尝试修改,交流汇报。(相机板书:图文对照)
①学生交流:把最后一步改为:用红橡皮泥做一个小灯泡,安在乒乓球内的铅丝处。 ②小结(出示正确做法的小台灯):图文对照是看懂说明书的好办法。
板块二 日积月累
1.学习活动:小组对对碰。
设计意图: (1)自己读一读词语,理解的打“√”,不理解的写
对于易读错、难理解的词,在学“?”,试着猜一猜。
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创设新奇(2)小组合作,尝试给词语分分类。(音乐、书法、工
有趣的字词实践活动,融理解、艺品、作文等)
运用为一体,实现趣味学习。 2、反馈交流。
(1)交流难理解的词。
预设:黄钟大吕——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一律。后遂以“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2)反馈分类。(鼓励多种分法) 3、连一连,区分四个词的差别。
此曲只应天有上,人间难得几回闻。余音绕梁 知音黄钟大吕 乐声庄严天籁之音
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高山流水 4、反复读词,尝试积累。
( )( )流水 ( )( )之音 余音( )( ) 黄钟( )( ) 轻( )曼( ) 行( )流( ) ( )( )天工 惟( )惟( ) 画龙点( ) 笔走( )( ) 妙笔( )( ) ( )( )如生
5、总结:今天我们进行两组词语的学习,都经历了读准和理解的学习过程,以后在积累词语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