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曹植对中国诗歌的三大贡献

2022-01-09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Fuling Teachers College 第18卷第1期 Vol 18 No 1 2002年1月 Jan.2002 论曹植对中国诗歌的三大贡献 傅正义 I 渝州大学中文系.重庆400020) [摘要】 曹植长于五古,并以众多的数量、上乘的质量,确立了五言诗在诗坛的牢固地位;曹 植长于抒情,并 强烈的抒情性和丰富、精湛的抒情手法,结束了中国诗歌在抒情、叙事问的左右摇 摆而一头扎向抒情一连;曹植“骨气奇高,词采华茂”,一改中国诗歌素质简朴的诗风,确立了中国诗 歌“壮美”的美学定位和文质彬彬、情文并茂的发展道路。这三大贡献,奠定了曹植“一代诗宗”的案 高地位 [关键词】 曹植;中国诗歌史;地位 【中图分类号】I207 22 [文献标识码]A 建安时期“群彦蔚起”、“门户各立”…,掀起了 其在诗歌史上的地位.谈谈自己的看法。 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次文人诗的高潮。建安诗歌“五 言腾踊” 0、“彬彬之盛,大备于时”” ,开创了我国五 言古诗的黄金时代。六朝诗人踵其步武,继其风范, “抱篇章而景慕,映余辉以自烛”… 唐代诗歌革新 曹植诗长于五言古体,并以众多的数量、广泛的 运动也以“汉魏风骨”为旗帜,心慕手追,奉为楷 题材、上乘的质量,确立了五言诗在中国诗坛的牢固 模。然“陈思为建安之杰 I,“邺中诸子,陈王最高” 地位。 】,后世言建安诗,也莫不首标曹植。如果把曹植放 《诗经》有五言句式、五言章节,无全篇五言者; 在整个诗史的长河中 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建安一段 《楚辞》以五、六言为主,也无完整的五言诗;西汉诗 水文,叉该如何评价曹植的艺术贡献,确立曹植在 坛一片荒凉,苏李五言诗系后人伪托。故刘勰《文心 诗国的地位呢?这又见仁见智,意见分歧了。有人把 雕龙・明诗》日:“至成帝品录,三百余篇,朝章国采, 他誉为“汉魏以来,两千余年间的诗仙” ,誉为“诗 亦云周备;而辞人遗翰,莫见五言;所以李陵、班婕好 歌隋珠”…、“五言圣境” I、“百代宗工” ;有人把 见疑于后代也。”汉乐府熔南、北文化于一炉,将《诗 他列人“古今三大诗家”:“陈思之古、拾遗之律、翰 经》的二字节奏与《楚辞》的三字节奏相结合,首开五 林之绝” I;有人把他归于“古今四大诗圣”:“子建 言风气,但汉乐府毕竟以杂言为主,这正如鲁迅在 如文、武,文质适中;陶公如夷、惠,独开风教;太自 《汉文学史纲要》中所说:“诗、骚遗声之外 遂有杂 如伊、吕,气举一世;子美如周、孔,统括千秋。” 有 言,是为乐府。”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全系标准 人更是“祖述子建,宪章少陵”,论近体则独标杜甫, 的五言诗,然而题材狭窄,数量太少。五言诗“暨建安 论古体则“必首思王” ;也有人贬损他,说他“语意 之初”,方“五言腾踊”,经“三曹七子一蔡”的努力,方 俱平,无警绝处”h 、“排当沓合,了无生气”、“如蠹 “彬彬之盛.大备于时”,并垂式千秋 成为中国诗歌 桃苦李 繁然满枝,虽朵颐人,食指不能为之一动。” 的主要体式之一 据速钦立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 n s 近代以来.对曹植的评价似乎每况愈下,不少人 朝涛》 整个建安现存诗235首,其中五言诗162首; 把他当作一般诗人,等闲视之,甚至有人认为曹植 曹操诗2(]首,其中五言诗9首;曹丕诗44首,其中 诗代表了文学史上的一股逆流 “开出了六朝骈偶 五言诗23首:曹植诗96首,其中五言诗65首;孔融 文字的先河”1161。本文拟就曹植诗歌的艺术贡献及 诗7首,五言诗3首;陈琳诗5首,五言诗4首;蔡琰 收稿日期]2001 07—3i 作者茼介J博正jL(1949一 ) 异,湖北武沮凡,滑州大学中文系教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诗1首,为五言;应埸诗6首,五言诗5首:王粲诗 2O首,五言诗16首;刘桢诗l5首、徐干诗9首、阮 瑶诗12首,均为五言。曹植五言诗占整个建安五言 诗的27.7%;其次是曹丕,占建安五言诗的14%;再 就是“七子之冠冕”的王粲,不到10%。因此,曹植才 是诗史上第一个大力抒写五言诗的诗人。 从题材范围来看,曹操五言诗多言“治国平天 下”,日常生活诗、男女风情诗,绝不染指;曹丕五言 诗多“恩怨相尔汝”,多局限于游子、思妇的离愁别 怨:“七子”中唯王粲、刘桢五言诗较多,其余不足言, 虽题材较广泛,但毕竟数量太少;而曹植五言诗,上 自王公贵族,下至贫民百姓;大涉家国之事,小及人 际私情;神如灵鳌飞龙,俗如虾鳝浮萍,无事不可人, 无意不可言,极大地开拓了五言诗的题材领域,并且 咏史诗、咏怀诗、咏物诗、寄赠诗、山水诗、田园诗、游 仙诗、边塞诗等等,皆有涉猎,真可谓“备诸体于建安 者,陈思也”” 。后世诗人,如阮籍的《咏怀》诗,有 “建安余风”之誉,从思想内容、艺术形式、表现手法 都与曹植后期诗一脉相承;左思的《咏史》诗,有“左 思风力”之称,与曹植的《咏三良》 《虾鳝篇》、《豫章 行》直接相通;陶渊明的咏史、咏怀诗,也是继承了曹 植、阮籍、左思的路子,其田园诗也受曹植《芙蓉弛 作》、《公宴》等“怜风月、狎池苑”、“但美遨游”诗作的 启发,陶渊明的《还旧居》与曹植的《送应氏》也形神 兼似;郭璞的《游仙诗》与曹植的游仙诗更是一体相 传;谢灵运“其源出于陈思”“ ,其山水诗也受曹植 山水景物描写的影响;鲍照乐府及边塞诗,也显然与 曹植相关联,鲍照的“白马 角弓 便源于曹植的 “白马饰金羁”。所以胡应麟的《诗薮》谓“《虾鳝篇》, 太冲《咏史》所自出也;《远游篇》,景纯《游仙》所自出 也;《南国有佳人》等篇,嗣宗诸作之祖;《公子敬爱 客》等篇.士衡群制之宗。诸子皆六朝巨擘,无能出 其范围。陈思所以独擅八斗也。”陈子昂的五古《感 遇》诗,与曹植五古“不逾分寸” ,李白的“古风”, 杜甫的“五古”,“其源出于子建” 。由此可见,曹植 五古的题材、体式,对后世诗歌的影响是巨大的、深 远的,真可谓“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艺术质量上,曹植也胜过父、兄,超越诸子。吴 淇《六朝选诗定论》说得好:“子建之诗,檗括《风》、 《雅》,组织屈、宋,洵为一代宗匠,高踞诸子之上。然 其浑雄苍老,有时或不及乃父,清莹悲凉,有时或不 及乃兄.然不能不推子建为极者.盖有得于诗家之正 派的宗也。”曹植是诗史上第一位成功地熔《诗》、 口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骚》风格于一体的诗人,他是作为《诗》、《骚》之“正 宗”传人而受到历代景仰。另外,曹植诗工于起调, 善为结语,如《野田黄雀行》之首二句“高树多悲风, 海水扬其波”,喷薄而出,笼罩全篇,《白马篇》之末二 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总收全篇,催人奋发; 曹植 前,古诗不假思索,无意谋篇,自曹植,方“有 起,有结,有伦序,有照应”。 “且“结句好难得,发句 好尤难得 ,曹植有此成就,实在是大不易;曹植 诗工于锤炼,善为警句,如《公宴诗》之“朱华冒绿 池”、《侍太子坐》之“时雨净飞尘”,一“冒”字,写尽静 态、动态、繁盛之美,一“净”字,道尽清新、明净、鲜丽 之态;而曹植以前,古诗 平平道出,无用工字面”,自 曹植方锻字炼句,后世诗人也争相效仿,甚至“唐人 诗眼本于此尔”[231;曹植诗对仗工整,平仄妥帖,对 齐永明体及唐近体诗,也多有启发;曹植诗深于取 象,善为比兴,《野田黄雀行》、《美女篇》等,将比兴手 法推而广之,用于整篇构思,此也一大发明;曹植诗 以气运篇,以意运法,不斤斤于字句,他虽锻字炼句, 注重声色,但仍不失出语自然,浑然天成,陈绎曾《诗 谱》就称其”斫削精洁,自然沉健”,方东树的《昭昧詹 言》也谓其“意厚词赡,气格浑雄”。此皆曹丕、王粲 所不及.曹操更是无此“文心”,无意“雕龙”。 正因为如此.吴乔的《围炉诗话》云:“五言盛于 建安,陈思王为之冠冕,潘、陆以下无能与并者。子 美言‘诗看子建亲’,故苏子赡云诗至子美一变也。 元和、长庆以后,元、白、韩、孟嗣出,杜诗始大行,后 无出其范围者矣。今之论诗者.但当祖述子建,宪章 少陵,古今之变,于斯尽矣。”此话虽不免溢美,但曹 植确立五言的地位.开五古一代诗风,则是有目共睹 的事实,仅此一项,也当名垂诗史。 曹植诗以强烈的抒情性和丰富、精湛的抒情手 法,结束了中国诗歌在抒情、叙事之间左右摇摆的状 态而一头扎向抒情一途。 《诗经》以抒情为主.其中有少数诗歌,如“民旗 史涛”、《七月》、《氓》等有明显的叙事倾向。《楚辞》 也以抒情为主。但叙事性大为增强;《离骚》作为一首 自传体的政治抒情诗.自叙世系祖考、生年美名、修 洁之行、报国之志,回顾半生经历,探索未来道路,便 大量用赋的手法;《招魂》外陈四方之恶,内崇楚国之 美,也多用体物铺叙笔法;《 居》、《渔父》更是明显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8卷第1期 的散文化、叙事化,《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 发”,以叙事为主,《东门行》、《妇病行》、《孤儿行》、 《战城南》、《陌上桑》等皆为成熟的叙事诗,《孔雀东 南飞》更是达到我国古代叙事诗的最高成就。《古诗 十九首》“深衷浅貌,短语长情”,又以抒情为主 中 国诗歌虽 抒情言志为发端,但其发展实在是依违 于情、事之间,或偏于情,或偏于事,左右摇摆,自曹 丕的“文气”说、陆机的“缘情”说始,中国文学方觉 醒、独立,中国诗歌方明确方向,以情为本。然“文 气”说、“缘情”说的出现,主要受到建安诗歌的启 发,是对建安诗歌“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 、“遭 乱流寓,自伤情多”的总结提炼 而真正代表“文 气”、“缘情”理论的实绩,以创作实践确立中国济歌 抒情品格的诗人,当首推曹植。《古诗十九首》虽 抒情为主,但毕竟数量太少,情感单纯,不外乎男女 情愁和士子失意两种,不足与《汉乐府》一代叙事诗 风相伉俪。曹操诗气雄力坚,情悲意壮,但所抒之情 也大多局限于悲壮粗豪一类,并且不少诗作,如《对 酒》、《度关山》、《薤露行》、《苦寒行》等,仍然走着汉 乐府“缘事而发”的路子,有着明显的叙事性。曹丕 “工于言情”,但也偏于男女之情,其反映政治、军事 题材的诗,如《煌煌京洛行》、《秋胡行》、《令诗》、《黎 阳作》等,也多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七子”中唯王 粲、刘桢多抒情诗,但数量、质量皆不能与曹植比 肩。曹植诗“本乎性情” ,慷慨高歌不减乃父,“柔 情丽质,不减文帝”n I,并且无情不可抒,无意不可 达,《白马篇》之豪壮、《薤露行》之慷慨、《送应氏》之 悲凉、《七哀诗》之哀怨、《美女篇》之凄婉、《杂诗》之 缠绵、《赠徐干》之坦诚、《当墙欲高行》之愤激、《野 田黄雀行》之沉痛、《泰山粱甫行》之凄惨、《赠白马 王彪》之沉部…,故庾信的《伤心赋序》渭曹植涛 “千悲万恨”,张戒的《岁寒堂诗话》也谓”子建、李、 杜皆情意有余.汹涌而后发者也 ”陈柞明的《采菽 堂古诗选》也说“真切情深,子建所长”,方东树的 《昭昧詹言》也称曹植“情至之语,千载下犹为感激 悲涕。” 曹植诗不仅感情丰富、强烈,而且抒情手法多 样、精湛,如《赠白马王彪》,或情附于事、或以景托 情、或引类譬喻、或直抒胸臆、或旁敲侧击、或反面 衬托、或侧面渲染,各种手法交替使用,彼此生发, 将一腔生离死别、骨肉情深、忧谗畏讥、含冤负屈、 报国恋君等种种复杂情感,抒写得淋漓尽致、深沉 感人。而曹操的第一抒情佳作《短歌行》(对酒当 博正义:论曾植对中国诗歌的三走贡献口 歌),抒思贤之情,主要用了比喻和直陈;曹丕的第一 抒情佳作《燕歌行・秋风萧瑟》,写离别之情,主要用 了 景传情和直抒胸臆,相比之下,皆显得感情色彩 单一,表现手法也单一。所以王世懋的《艺圃撷余》 云:“古诗,两汉以来曹子建出而始为宏肆,多生情 态,此一变也。”正是因为这“始为宏肆,多生情态”的 “一变”,结束了中国诗歌在言志、缘事、缘情之间左 右徘徊的状态,确立了抒情诗在诗坛上的正宗地位, 从此,诗主性情,文主事理的格局形成,当然后世论 诗.要“祖述子建”了。曹植这一贡献,也当赫赫彪炳 诗史。 曹植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一改中国诗歌素 质简朴的诗风.确立了中国诗歌“壮美”的美学定位 和文质彬彬、情文并茂的发展道路。 所谓“骨气奇高”,是说曹植诗不仅有血有肉,而 且有骨有气.充满气势和骨力,充满追求和抗争,显 得慷慨刚健,悲愤沉郁,以气取胜,以意取胜;所谓 “词采华茂”,是说曹植诗风流倜傥,文采斐然,锻字 炼句,声色和美。曹操诗骨气高,然词采质朴;曹丕诗 词采美,然“婉娈细秀”n ;王粲诗“文若春华” 】,然 “悲而不壮”[zsI,“文秀而质赢”m】。建安诗人唯曹植 华丽其容,风骨其实,“词采华茂”而因“骨气奇高 而 不致流于浮艳纤弱,“骨气奇高”又因“词采华茂”而 不致陷于平浅粗豪,真乃文质相称,情文并茂,壮哉 美哉,美哉壮哉!所以成书倬云的《多岁堂古诗存》称 “魏诗至于建始盛,武帝雄才而失之粗,子桓雅秀而 伤于弱,风雅当家,诗人本色,断推此君。”建安以前, 《诗经》天然古拙,《楚辞》华美壮丽,到《汉乐府》则刚 健质朴,《古诗十九首》则平易淡远,而曹植“檗括 《风》、《雅》,组织屈、宋”,得《汉乐府》精髓,“法《十九 首》意象”n ,终于锻炼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 品质而“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古今,卓尔不群” ” 。先秦两汉时期中国的文论家虽也主文质彬彬, 谓“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但主要偏重的仍是“辞达 而已”,直到曹丕提出“诗赋欲丽”,陆机提出“诗缘情 Ifli绮靡.赋体物而浏亮”,中国诗歌方意识到自身的 文采美、音乐美,并将此作为区别于其它文体的独特 风貌,然此一理论的成功实践,仍然得首标曹植。 胡应麟的《诗薮》云“陈思而下.诸体毕备,门户 渐开。阮籍、左思,尚存其质,陆机、潘岳,首播其华。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陆机、潘岳包括谢灵运、谢腓等人,受曹植诗“词采华 茂”一面的影响,以至愈演愈烈,繁衍出六朝铅华,也 即《诗薮》所谓曹植“不惟兆端齐、粱,抑且门户梁、 陈。”谢榛的《四溟诗话》也有曹植“造语太工,六朝之 渐也 的评语。其实六朝诗歌的“采丽竞繁,刚健不 闻”,不能怪罪曹植,曹植诗虽“词采华茂”,仍“浑然 天成” ,“得繁简文质之中 。常言真理多迈出一 步便成了谬论,然谬诊归谬论,真理仍然是真理,谁 叫你多迈出一步呢?东施效颦岂能怪罪西施!另一方 面,阮籍、左思乃至鲍照、庾信等,受曹植“骨气奇 高”、“文质适中”的影响,有风有骨,重文存质,到了 唐代的陈子昂,更是高举“汉魏风骨”,为唐诗开辟了 一条情文并茂、健康发展的道路。陈子昂的建立新诗 歌的主张集中体现在《修竹篇序》中,他要求新诗歌 “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 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此,可使建 安作者,相视而笑。”即要求新诗歌有骨有气,有声有 色,明朗刚健,顿挫抑扬,气势飞动,光彩照人。这与 曹植的“骨气奇高,词采华茂”何其相似乃尔!曹植九 泉有知,这“相视而笑”定然很会意很舒心。曹操诗骨 气有余,声色不足,曹丕诗声色尚可,骨气偏弱,王粲 诗文秀质赢,皆与陈子昂的要求不尽一致。难怪李白 要说“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要求风骨 与清发的结合;难怪杜甫要说“子建文章牡”、“诗看 子建亲”,特别亲睐曹植,标榜曹植的壮美诗风;陈廷 焯的《白雨斋词话》也谓“李之瑰逸、杜之忠悃,而其 源出于子建。”因此,我们可以说是曹植一改中国诗 歌简朴直拙的诗风,确立了盛唐诗乃至整个中国诗 歌“壮美”的美学定位,使其走上文质彬彬、情文并茂 的发展道路。仅此一项,也可以“建永世之业,流金石 之功”,何必一定要“戮力上国,流惠下民” ,立功立 德[退而 骋我径寸翰,流藻垂华芬” ’,立言如此,也 当不朽也。 综上所述,中国诗歌以五言为主的体式,以抒情 为本的宗旨,以文质彬彬,情文并茂,追求壮美为美 学品格。皆由曹植垂范并师法千秋.真可谓以一人之 手,创千古之业。虽然诗歌的艺术发展有其自身的规 律,但人为因素、大家手笔的作用也非常重要。所以 余冠英的《汉魏六朝诗论丛》说曹植是“第一个以诗 为事业的人,诗终于使他不朽。”古人谓“古体首推曹 植,近体首推子美”,誉曹植为“人伦周、孔,鳞羽龙、 风”,也并非过誉之词,至于有人以“仁义”、“君子”、 口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温儒敦厚”评其人品、诗品,而妄加拔高曹植,也不 能就此说是“一大半是封建意识凑成了他 。曹植 “一代诗宗”的诗史地位,是由他的三大功勋奠定 的。元好问《论诗绝旬》谓“合著黄金铸子昂”,若改 为“合著黄金铸子建”,也未尚不可。 【参考文献】 【l】昊淇六朝选诗定论【A】.河北师范学院中文 系 三曹资料汇编【c]中华书局,1980.66. [2]刘勰.文 雕龙・明诗【A].赵仲邑.文心雕 龙译著【M].漓江版出版社.1982. [3]I4】【5lIl8lI29]【31]钟嵘.诗品【M1.陈延杰, 诗品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2O、2、 29、22、20. 【6】皎然.诗式[A1.河北师范大学中文乐.三曹 资料汇编【c].中华书局.1980. 【7】王士祯.带经堂诗话《卷五)【A】.河北师范大学中 文乐.三曹资料汇编[c].中华书局。1980. 【8]张炎.曹子建桑七善本序【 .河北师范大学中文 系.三曹资料汇编[c].中华书局,1980.143. 【9】张笃庆.师友诗传录【A].河北师范大学中文 系.三曹资料汇编【c J.中华书局.1980.191. 【1O】严可均.曹子建集校辑-叙录【A】.河北师范 大学中文乐.三曹资料汇鳊【c】.中华书局, 1980.22 [1llIl7l【3O】[33】胡应麟.诗薮・内篇(善=)【M].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2lI32】潘德舆.养一斋诗话f卷七)【A】.河北师 范大学中文系 三曹资料汇编【c].中华书局, 1980.2l8、219、 [13】昊乔.围炉诗话f卷一)[A】.河北师范大学中文 乐.三曹资料汇编【c】.中华书局,1980.169、 [14】叶燮、原诗-外篇(下)[A】.河北师范大学中文 东.三曹资料汇编【c].中华书局,l980、170、 [15】王夫之.船山古体诗评选(卷一)[A】.河北师 范大学中文系 三曹资料汇编【c].中华书局, l98O 166. [16l【36】郭洙若.论曹植[A].郭津若古典文学论文集 [C].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541、540. [19】施补华、岘慵说诗[A】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三曹资料汇鳊[c].中华书局,1980.225、 【201I24】丁晏、陈恩王诗钞原序IA].河北师范大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8卷第1期 傅正义:论蕾植时中国诗歌的三太t藏口 69 学中文系 三曹资料汇鳊[C】.中华书局, .三曹 ̄-pC;r鳊IC].中华书局,1980.138.63. 1980.224 224 [27】曹植 五伸宣珠【A].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I21]沈德潜.说诗 语(卷下)[A】.河北师范大学 三曹资料汇鳊[c】.中华书局,1980.308. 中文系.三曹资料汇编[c].中华书局。1980.I82 【28]刘熙栽.艺概・诗概[A】.河北师范太学中文 【22】严羽.沧浪诗话・诗法篇【A].郭绍虞.沧浪 系.三曹资料汇鳊[c】.中华书局,1980.335. 诗话校释[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112. [34】曹植.与枥德祖书[A】魏晋南北朝文学吏参 【23】谢棒.四溟诗话(卷二)【A].河北师范大学中文 考资料Ic].中华书局,1962.109. 系 三曹资料汇编[C】.中华书局,1980.129. [35】曹植.薤露行. 【25]【26]钟惺.4-i ̄归(卷七)[AI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0n Cao Zhi S Three Contributions to Chinese Poem FU Zheng-yi (Chinese Department,Yuzhou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20,China) Abstract:Cao Zhi was adept ai the poem with five characters.With greta many excellent works,he he1ped to establish its status in the field of poem.He was good at expressing emotion and,with his skillful lyric technique, helped to end the swaying situation between lyric and narration in Chinese opem.Through his luxurious diction,he changed the style of Chinese poem from simplicity to exuberance These three contirbutions helped estbalish Cao Zh1 s eminent status in his time Key words:Cao Zhi;history of Chinese poem;sttaus [责任编辑:高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