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实习总结
终于到了教育实习的时候。
三年来持之不断地学习学科教育知识和一般性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除了了解“教育是什么、学生怎么学习”这些根本问题外,还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力提高自身的师范技能。我们从理论学习进入了实践,能否将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真实的教学场景之中,对于每个人都是不确定的。
清楚的记得来学校的第一天很兴奋,必定这是我们第一次实习,必定这是我们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走在校园里。第一天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工作,只是分别听了一下教学主任和政教主任的讲话,并看了看学校的环境,算是对学校的初步了解吧。
刚开始接触,听完班主任的安排,还觉得挺简单的,就是看看早读,午读,督促他们做操,打扫卫生,或者,护送放学。可当真正投入时,才发觉对于经验不足的我们来说,现实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下面就是我实习一个月的一些感受,虽然比以往工作都要辛苦,但很有意义,这里的老师,同学使我感悟了很多,成长了很多。这次,我们的主要工作有两项,教学和班主任管理。
在实习开始的第一周,主要是到各个班级去听老师的课。一开始,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听课,不知道从什么方面着手,只是傻傻的把老师上课的内容给抄下来,就像回到了当初的高中时候的学习。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上课风格,不知道如何去评价。后来和老师交流,发现原来听课要这样听,要听老师如何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要听老师上课的语言,要听
老师的问题设置,也要看学生听课的一个状态以及老师的教态。课堂不是老师在上面的表演,而是学生和老师一种互动,一种知识火花的碰撞。
教学工作是我们这次实习的重头戏。光教案反复改了好多次,说课好多遍。尽管做了充分的准备,但第一次上课难免有点紧张,也出现了不少问题。首先是时间掌握不准,后面的课有点仓促,再有就是书写不规范,最大的问题就是同学们回答问题没有向他们老师上课那样积极。老师评课也说到了这些。课后我也想了很多,时间上多讲几次,就会控制好时间,书写差可以练。但上课时气氛不活跃,同学们不感兴趣,说明我没有具备优秀教师的那种人格魅力。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兴趣是学习入门的阶梯兴趣孕育着愿望,兴趣溢生动力。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其实这不只是学生的问题,老师也要有激情与耐心,这是做位一名老师应该具备的。激情与耐心,就像火与冰,看似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却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其实,不管在哪个行业,激情和耐心都是不可或缺的。激情让我们对工作充满热情,愿意为共同的目标奋斗;耐心又让我们细致的对待工作,力求做好每个细节,精益求精。激情与耐心互补促进,才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工作才能做到最好。我没有激起同学们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是我上课没有激情。给小学生上课,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还要用他们感兴趣的方式,感兴趣的语言来愉快的接受,让他们对你所教的课产生兴趣,主动去探索,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这样他们的学习成绩我想应该会提高很快。要做到这一点,我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班级管理。很坦率的说,我对班主任工作还是一知半解,于是在课余时间我会主动了解班主任具体职责,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学习运用教育理论指导班主任工作的科学方法。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涉到这个班级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这个班级的课堂教学质量,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牵涉到方方面面,是教育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期的班主任工作学习,很机械、很重复,只是简单地看早读、跟
课间操、跟值日,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班主任如何完成学校分配的任务、如何处理班级事务、如何与家长沟通。从看的角度去学习,感悟其中的微妙之处,注意其中的细节问题,努力地记忆,努力地模仿。不好的是,我的指导老师家里出了事情,请了很长时间的假,虽然有他们的副班主任管理,但因为本身有很多事情,不能像原班主任面面俱到,于是班级开始有点懒散。这对我是个不小的挑战,这个班被学校领导批评,虽然老师没说什么,可我依然觉得有点难受,而从他们代理班主任对这些事的处理中,我感受到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下面,就我印象深刻的几点说说。
明确要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小学,对学生的生活要求都是很细致的,都是一些很细小的问题,然而在小问题上却必须明确要求,对于表现好的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而对于违反的也必然采取一些相应的惩罚措施,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他们每周有两节美术课,孩子们很是喜欢。可是每次都苦了当天的值日生,上完课,教室乱的没法看。三年级的小孩又不大会扫地,垃圾又多,常常花费不少时间。我和他们老师最终想了个办法。每次上美术课,每个同学都带一个小塑料袋,把上课弄得垃圾全装进去,下课后老师来检查,看谁做得好,给予表扬或惩罚。几节课后发现情况明显有好转。
赏罚分明,恩威并重,说到做到
奖赏分明,恩威并重是我从任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身上感悟最深的。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任老师对学生都有明确的要求,做得好的大力地表扬,没按要求做的严肃地批评,赏罚分明,说到做到,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个班有一个小孩,是个多动症儿童,令好多老师感到疼痛。他常常在上课的时候扭来扭曲,弄出很大声音,故意碰一下他周围的同学,或者在大家安静的上自习时,故意发出怪叫。为此,不
少同学找我打小报告,起初,我耐心的给他讲道理,可是没有效果,于是,我像其他代课老师一样,让他站着听讲,短期内是听话了,可没多长时间,又恢复原状。后来,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它的代理班主任,事情的处理出乎我的意料。任老师先是严厉的批评他,那样做是不讨大家喜欢的,然后又对大家说,这个同学这样做是因为他想跟大家做朋友,想引起大家的关注,希望同学们能多和他交朋友,他连连点头是这样。后来,我在课上或课间观察,发现他很少捣乱了,有很多同学也愿意跟他玩了。从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我感触很深,小孩子本身心眼不坏,有时只是不知道怎么做罢了,我们不能一味的去批评,而是要告诉他怎样做才是对的,才能讨大家喜欢。
给与学生更多耐心,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在班上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总会有学生向我告状。谁碰了我一下,谁骂了我,诸如此类,刚开始,我还能耐心的处理,可几天之后,我明显有点厌烦。一个老师,整天面对这些琐事,还有心情好好工作吗?以至后来,我总是能让他们自己处理就处理,要不就把他们都批评一顿,常常自己也觉得很是烦恼。后来我就这件事侧面像我的代课老师询问,是不是小学老师就这样。她告诉我,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特点,只不过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小孩子,自然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这也正是我们教师这个行业的高尚之处。听完之后,我豁然开朗,我当初选择上师范,不就是觉得教师这个职业虽然平凡,但却让人感到很高尚。后来,我吸取教训,问了同组的同学这种情况如何解决,一问才知道,大家都有类似的问题。几个人一边商量对策一边注意观察,看他们老师如何处理。一来二去,摸着了门道,照这个方法去做,果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心情很是愉悦。
在班主任实习工作中,我组织开展了“我爱我班”主题班会。起初,我遇到了许多困难:比如学生的不配合就常常令我痛心疾首。当时,有人建议我使用强制方法。比如说罚站、罚蹲等。诚然,这种方法可以勉强维持班级秩序。然而,这也无疑加深了老师与学生
之间的隔阂,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作为教育工,就要想方设法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在教学活动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而且,教师要把自己当成活动中的一员,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发者,是学生的学习伙伴、知心朋友。
为了办好这个班会,我努力为每一个同学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觉到自我的价值,品尝到其中的乐趣。结果,在准备班会的过程中,同学们都很积极当然。在开展班会活动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并在方法上有待改进。
在实习中,我还发现了,有些东西不能选择,有些东西却可以选择。份内的工作当然要认真完成,但勇敢的“主动请缨”却能为你赢得的机会。只要勤问、勤学、勤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回顾这30天的时间,我是用心的,但用心不一定等于成功,我毕竟是一名实习生,在知识的构建上还存在着许多断章,还缺乏教学经验。
在为人师的这条路上,我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还有第二步、第三步……但不管怎样,我都会以人为本,把实习中学到的一切加以融会带到今后的事业中去,我会以我的真心去呵护学生,因为我面对的是一颗颗纯真的心。
总之,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老师只要认真投入教学,孩子就会积极配合。这种过程是很开心的!
实习,就像进了社会大熔炉一般,千淘万漉虽辛苦,就算被磨练得遍体鳞伤,也要摩拳擦掌,做好又一次投身熔炉的准备。我在实习中逐渐变得“勇敢”。虽然开始也会有顾忌,怕“主动出击”会招惹“不知天高地厚”的蔑视。但事实告诉我,应该对自己有信心,应有勇气去尝试。即便在尝试中失败,也能让自己成长,没有锻炼的机会,谈何积累和成
长?而这一切,只能靠自己去争取。等待,只能让你在沉默中消亡,只有主动,才能为自己创造良机。实习,陪伴我经受了挫折,也经受了欢乐!
实习的经历虽已经过去,可我还会回头去看一下我在那里留下的脚印,我相信那不会是我旅途的归宿,而是我充满挑战和希望的开始!
正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