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赵兴娜
(山东华宇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山东 德州 253034)
【摘 要】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大新工科背景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
重要的作用。本文简单介绍了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措施,以求更好地完善当前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新工科;电子信息工程;实践教学体系;问题及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16-0008-02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有必要推进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改革与创新,优化完善教学体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1 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1.1 专业教学内容陈旧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社会加大了对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但是很多高校在该专业的教学体系与内容上仍然比较保守,造成教学内容无法完全与工科专业相匹配,两者之间产生严重的脱节现象,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上产生了较大的 落差。
1.2 实践环节过于薄弱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要进行相应的操作,但是因为缺乏实践教学内容,所以学生无法真正有效地开展后续实践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仍然比较欠缺。相关实习工作也只是走马观花,既无法真正发挥实践教学的优势,也同样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想
[1]
象与创造能力。1.3 教学手段单一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涉及多门课程。同时由于传统的课程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教学需求,所以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了实践课程。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快速适应环境的变化,同时学校在师资团队培养方面又不太重视,进而导致目前的教学手段十分单一,整体教学效果 不佳。
2 提高电子信息专业实践水平的措施2.1 构建层次多样的实践及创新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
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可以举办各种科技创新类型的比赛,使学生能够在比赛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开展学习活动。如大学
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等。同
时,还要不断引导学生积极对待各种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科技类学科创新比赛中。2.2 建立“多平台”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高校在培养人才时要注重其创新能力的提升,要加快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培养模式,通过创新实践管理体系、设立相关激励机制、推进基地建设、扩大经费来源等有效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有效保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稳定发展。另外在培养专业人才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多级分化的把控,加大对各种学生科技组织、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的鼓励与扶持,尤其是对跨学科、跨学院、跨学校组建团队要加强重视,使得学校内部形成一个多元化的科技实践型发展团体[2]。另外既要针对科技创新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个人以及团体设立一定的奖学金,同时也要为相关教师制定一定的鼓励机制,以不断带动学生和教师协同发展。2.3 开展多层次的专业实践课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既要保持传统工科专业的特点,还要实现学科内容的有效创新和完善。为了给学生带来更加直观的学科知识体验,可以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手段,使得学生能够做到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进而达到以点带面的学科知识教学目的,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
2.4 组建高精尖的教师团队
教师的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所以必须建立高精尖的教师团队,不断提高师资水平。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要更加侧重于组建多元化的师资团队,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规划,要适当提高实践教学的比例,不断解决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对于人才引进方面,要积极聘任企业的高级工程师作为高校实践指导老师,从而弥补学校在实践教学方面的短板,确保人才培养计划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下转第10页)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8 —
开拓其眼界,发散其思维,激发其求知欲,加强其动手实践能力。这样不仅可以突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其充分融入课堂,也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内吸收物理知识,有效提高物理学习的质量。2.2 将多媒体技术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大数据以及信息技术已然渗透到社会各个行业,所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是必然的选择。如某些院校开设的虚拟物理实验室,能够有效地解决实验室设备落后、陈旧的问题,规避实验的危险性,更能节约资源,从源头上节省实验所需的器材,使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很好地与物理实验课堂相结合,丰富教学多样性。这样的现代化技术也会使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提高[3]。
2.3 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在我国大部分的大学考核体系中,试卷得分的占比远比平时的综合得分要高很多,因此,教学评价体系亟需改革。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是提升教学质量以及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措施之一。教师应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讨论、提问、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练习等环节一并纳入
考核评价体系。如分组讨论时的个人表现、参与度、做了
哪些探究,以及课后有无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温习和练习等。这样将每个环节都放入评分考核,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产生为了考试而学习的现象。
社会在不断发展,而教育改革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教师对于编设多元化的教学方案应当不断深入研究,以求加快对传统教育的变革;应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课堂,以提升教学质量。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更可以科学合理地检测其是否掌握相关 知识。【参考文献】
[1]李春艳.现代教育技术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改革研究与实践[J].智库时代,2019(40).
[2]张集彩.独立学院“大学物理”课程改革路径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8(23).
【作者简介】
王国祥(1989~),男,汉族,山东临沂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凝聚态物理。
(上接第8页)覆盖和实施。
2.5 建立开放式的教学管理系统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移动通信成为主流,一些社交媒介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专业实践教学中,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开放式管理,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将录制的视频课程投放到校园网或微信平台上,这样学生能随时通过网络学习,并进行模拟实验,也可以随时预约实验设备去实验室进行真实实验。这种富有时代特色的交流方式能促使学生及时通过校园管理系统与教师沟通讨论,在开放管理中获得更多的机会。
2.6 落实产学研相结合的校企合作机制
加强校企合作平台的建立,推动学校实训基地的有效应用是确保高校综合实践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这种互利共赢的模式既能够为企业输出更多的人才,还能够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确保学生在企业实训过程中加强对电子信息工程的有效认知,进而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3]。企业在专业知识应用方面,相对来说更加前沿化,所以高校必须加强与半导体企业、液晶制造企
业、锂电研发企业等多种企业的深入合作,为提升学生的
综合实践水平创造条件。
综上所述,高校在开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时,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基本单元,不断优化完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要以产学研教学基地的建立为主要途径,建立更加开放、创新的教学管理模式;要积极培养与引进专业人才,从而更好地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参考文献】
[1]张博.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19).
[2]欧先锋,张国云,何伟,等.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9(1).
[3]成宝芝,陈立勇,王健,等.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9(3).
【作者简介】
赵兴娜(1983~),女,汉族,山东武城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电子信息技术。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10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