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29题;共58分)
1. (2分) (2019高一下·天长月考) 春秋时期,私田出现,井田制逐步瓦解鲁国等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形成这一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A .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B . 农业生产劳动力的减少 C . 家庭手工业快速发展 D . 犁耕技术已经成熟完善
2. (2分) (2017高一下·济南期中) 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动物的出没时间和生活特征,将十二种动物作为十二生肖:鼠、牛、虎、兔……。下面关于十二生肖与古代文明的关系分析正确的是( )
A . 促进了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 B . 畜牧业是农业的基础 C . 有利于安排农时,发展生产 D . 家禽饲养,自成体系
3. (2分) (2016高三下·东城模拟) 有学者认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思想并非孙中山所首创,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中国古代传统经济政策的影响。下列各项能为此观点提供论据的是( )
①奖励耕织 ②盐铁官营 ③方田均税 ④闭关锁国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③④
4. (2分) 毛泽东曾经指出:“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言语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
①“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②“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 ③“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④“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5. (2分) 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根本上是因为
第 1 页 共 17 页
A . 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 B . 统治者“不抑兼并” C . 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D . 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6. (2分) (2019高二上·大名月考) 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西至渭河上游、东至渤海湾的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物组合、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据此可知( )
A . 各地生产力水平趋向于平衡 B . 青铜礼器被赋予了宗教色彩 C . 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统治疆域 D . 不同地区的文化进一步融合
7. (2分) 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
A . 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 . 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 . 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 . 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8. (2分) (2019高一下·白银期中) “生产的变更和发展始终是从生产力的变更和发展,尤其是从生产工具的变更和发展上开始的。”下列古代生产工具依据用途划分,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 东汉水排 B . 曹魏翻车 C . 唐代筒车 D . 风力水车
9. (2分) 某电视剧出现了“一个因私自出海与外国做生意的人被惩处”的场景,我们可断定( ) A . 属于编导自己的杜撰 B . 可能出现在清代初年 C . 执行了“重农抑商”政策 D . 早在秦朝就已出现,不足为奇
10. (2分) (2017高二上·黑龙江开学考) 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政府组织召开盐铁会议,有御史说:“今大夫各修太公、祖、管之术,总一盐铁,通山川之利而万物殖。是以县官用饶足,民不困乏,本末并利,上下俱足。”这反映了( )
A . 盐铁官营严重损害了商人利益 B . 盐铁官营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第 2 页 共 17 页
C . 汉代重农抑商政策深得民心 D . 工商业发展冲击了农业主体地位
11. (2分) “洪武四年十二月,‘诏吴王左相靖海侯吴桢,籍方国珍所部温、台、庆三府军士……隶各卫为军,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下述对材料中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B . 根源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 . 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D . 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12. (2分) (2019高一下·慈利期中) 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开始出现“棉争粮田”和“桑争稻田”现象,大量原本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地被转而种植经济作物。如松江已形成稻田、棉田各半的格局。这反映了当时( )
A . 手工业发展严重阻碍农业生产 B . 江南地区形成新的生产方式 C . 经济重心开始转移到江南地区 D . 商品经济发展影响粮食种植
13. (2分) (2017高一下·宁波期末) 新航路开辟后,植物在世界范围内交流成为可能,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下列情景符合史实的是( )
①英国人形成了喝下午茶的习惯 ②法国人开始喝葡萄酒 ③中国人开始种植马铃薯 ④意大利人开始使用香料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14. (2分) (2019高一下·会宁期中) 新航路开辟后,许多新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和中国的茶叶等出现在欧洲市场上,香料等传统商品的交易量更是成倍上升,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
A . 引起了“价格革命” B . 引起了“商业革命” C . 引起了“商业危机” D . 引起了“贸易革命”
15. (2分) (2019高一下·沭阳月考) 17世纪的荷兰通过创办养老院、孤儿院和救济院,举办医院,实行日常消费品低税政策等,过着富足的生活。出现这种兴盛局面的重要基础是( )
A . 成为“日不落”殖民帝国 B . 击溃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第 3 页 共 17 页
C . 发动对法战争并取得胜利 D . 开展商业贸易和海外殖民
16. (2分) (2019·广东模拟) 16世纪以来,随着印刷术的推广,欧洲所有受教育的人使用的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和其他语言的标准形式逐渐形成了,但由于只有少数人能接受必需的教育,大多数民众继续说着他们以前说的方言。这反映了( )
A . 民族国家的形成是漫长的过程 B . 民众与精英阶层的分化在加剧 C . 统一的民族文化源自技术进步 D . 启蒙运动的影响范围比较狭窄
17. (2分) (2019·石嘴山模拟) 18世纪初,荷兰每年还有大约200艘船开往圣彼得堡,50年后则减少到原来的2/3,到1795年只剩下1艘,而同年英国有500艘商船开往圣彼得堡。此状况可折射出( )
A . 欧洲商业霸权的转移 B . 英荷对外贸易争夺激烈 C . 荷兰造船业日益衰落 D . 俄国进口商品结构变化
18. (2分) (2020高一下·安阳月考) 英国 1430 年人口为 210 万,16 世纪 20 年代前期为 230 万,到 1545 年达到 280 万,到 1603 年达到了 375 万。1530﹣1640 年英格兰南部食品价格上涨至少五倍。这( )
A . 促成了欧洲商业中心的转移 B . 延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 C . 推动了西欧价格革命的发展 D . 减缓了英国原始资本的积累
19. (2分) (2019高一下·辽阳期中) “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材料中“我们”的活动( )
A . 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 B . 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C . 确立了欧洲对世界的统治 D . 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说教
20. (2分) (2017·广州模拟) 据史书记载,南宋时期太湖洞庭山区“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这反映了南宋时期该地区( )
A . 区域间的长途贩运兴盛 B . 社会财富分配不均 C . 农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
第 4 页 共 17 页
D . 传统农业精耕细作
21. (2分) (2017高一下·山西期中) 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面表格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价格指数 1475 100 1521 167 1555 270 1558 370 1559 407 1595 515 1597 685 A . 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B . 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 C . 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D . 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22. (2分) 马克思曾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于马克思的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 . 殖民活动的历史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 B . 工业革命加速了西方殖民体系的崩溃 C . 煤和铁是一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 D . 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23. (2分) (2019高一下·山东月考) 据记载,为使探险更有成效,西班牙国王曾答应哥伦布享有新大陆1/10的收入,允许麦哲伦船队拥有所发现的岛屿和大陆收入的1/20,后又增至1/15。这一记载说明( )
A . 西班牙最早开展了航海探险 B . 航海人才受到西班牙的重视 C . 良好竞争机制促使探险成功 D . 新航路开辟得益于王权支持
24. (2分) 17世纪时荷兰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确切的理解是 A . 荷兰的造船业最发达
B . 荷兰经济落后靠替他国运输商品赚钱 C . 荷兰成为当时世界头号贸易强国 D . 荷兰的交通运输业发达
25. (2分) 一位航海家在他的遗嘱中是这样写的:“圣灵佑助,我获得了并在后来彻底明白了一种思想……承万能的主宰的佑助,我在1492年发现了印度大陆。”他是( )
A . 迪亚士 B . 哥伦布 C . 麦哲伦 D . 达·伽马
第 5 页 共 17 页
26. (2分) (2017·浙江模拟) 宋代有“千年土地八百主”之谚,明清时期也有“百年土地转三家”的说法,甚至有“十年之间易数主”的记载。这说明宋代以来( )
A . 土地的流转速度加快 B . 土地兼并的状况缓解 C . 封建土地私有制解体 D . 出现农业商品化现象
27. (2分) (2018·湖州模拟) 汤显祖任遂昌知县期间,勤政惠盯民,春耕时节都要率衙役带着花酒和春鞭,举行“班(颁)春劝农”仪式,劝农人勤作农事。这一材料主要印证了( )
A . 政府重视农业的思想 B . 农业生产耕作上的适时性 C . 经济形态上的封闭性 D . 农业经营方式上的分散性
28. (2分) (2018高一下·鸡泽月考)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皇帝却下诏禁止进一步海外远征……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的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禁止海外远征的根本原因是国力匮乏 B . 强化专制统治是明朝制度结构上的原因 C . 经济形态的差异是导致对外推动力的根本差别 D . 中西交流被阻断导致中西实力易位
29. (2分) 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其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B . 交通的发展 C . 疆域的拓展 D .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二、 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30分)
30. (10分) (2019·蚌埠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对商业实行强控制最重要的手段,是中国特有的官商、官办手工业制度。这种制度既可以使统一大国内部必要的商品交换得到满足,又不致失去对商品经济的控制、垄断。明代政府在各府、州、县、市、集都设立了商税机关“税课司局”,并到处新设“抽分局”,以加紧对市民和商人的勒索。作为向商人收税的抑商政策,也贯穿于清代前期的始终,实践证明这种政策是十分合理而正当的,因为税收是每个政府管理国家经济的正当手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据金观涛《兴盛与危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等
第 6 页 共 17 页
材料二:在近代早期的欧洲,重商主义作为一种经济政策和实践的概念,与民族国家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百年战争和玫瑰战争之后,英国从都铎王朝的亨利七世开始,努力通过对政体的统一化、中央集权化和官僚化,来构建一个现代国家。当然这是一个漫长和持续的进程,除了亨利八世、克伦威尔及伊丽莎白一世等政治家的贡献外,这一制度结构的变迁首先受到了当时出现的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影响。
——摘编自李新宽《英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
(1) 概括材料一中明清工商业政策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前期英国采取重商主义政策的背景,并说明影响明清时期中、英两国工商业政策不同的因素。
31. (20分) (2017高一下·盐城月考) 材料问答题: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清代北京前门商业区
材料三: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晋商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
材料四: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清世宗实录》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其相对应的基本土地制度。
(2) 材料二的图一反映了什么样的农业耕作方式?图一和图二反映的经济活动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3) 据材料三说明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新现象?并指出除材料三所述之外的另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地缘群体?
(4) 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推行的主要经济政策,并回答经济政策给中国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
第 7 页 共 17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29题;共58分)
答案:1-1、 考点:解析:
答案:2-1、 考点:解析:
答案:3-1、 考点:解析:
答案:4-1、 考点:解析:
第 8 页 共 17 页
答案:5-1、 考点:解析:
答案:6-1、 考点:解析:
答案:7-1、 考点:解析:
答案:8-1、 考点:解析:
第 9 页 共 17 页
答案:9-1、 考点:解析:
答案:10-1、 考点:解析:
答案:11-1、 考点:解析:
答案:12-1、
第 10 页 共 17 页
考点:解析:
答案:13-1、 考点:解析:
答案:14-1、 考点:解析:
答案:15-1、 考点:解析:
第 11 页 共 17 页
答案:16-1、 考点:解析:
答案:17-1、 考点:解析:
答案:18-1、 考点:解析:
第 12 页 共 17 页
答案:19-1、 考点:解析:
答案:20-1、 考点:解析:
答案:21-1、 考点:解析:
第 13 页 共 17 页
答案:22-1、 考点:解析:
答案:23-1、 考点:解析:
答案:24-1、 考点:解析:
答案:25-1、
第 14 页 共 17 页
考点:解析:
答案:26-1、 考点:解析:
答案:27-1、 考点:解析:
答案:28-1、 考点:解析:
第 15 页 共 17 页
答案:29-1、 考点:解析:
二、 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30分)
答案:30-1、
答案:30-2、考点:解析:
第 16 页 共 17 页
答案:31-1、
答案:31-2、答案:31-3、
答案:31-4、考点:解析:
第 17 页 共 17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