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二五”规划(摘录)农业部畜牧业司农牧发〔2011〕13号 2011年12月21日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 ‘‘ 十二五’’规划(摘录) 农业部畜牧业司农牧发[201 1]1 3号 201 1年1 2月21日 畜禽遗传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 传资源保护制度,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经 1.3初步建立了以保种场为主、保护区 培育新品种、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 略的重要生物资源。为深入贯彻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以下简称《畜 牧法》),全面加强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 护和利用,实现有效保护、科学利用, 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划。 1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工作取得积 极成效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生态、气候 条件多样.民族文化和生活习惯迥异. 孕育了丰富多彩的畜禽遗传资源,是世 界上畜禽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据 农业部2004~2008年全国畜禽遗传资源 调查。我国有畜禽品种、配套系901 个,其中地方品种554个。这些地方品 种普遍具有繁殖力高、肉质鲜美、适应 性强、耐粗饲等优良特性,有的还具有 药用、竞技等价值,是培育新品种不可 缺少的原始素材,是我国畜牧业可持续 发展的宝贵资源。国家历来重视畜禽遗 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坚持把健全法律 法规、加强体系建设、推进开发利用、 参与国际合作等作为推进畜禽遗传资源 保护工作的重要举措,取得了积极成 效。 1.1建立健全了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法 律体系 “十一五”期间.国家颁布实施了 《畜牧法》,出台了《畜禽遗传资源进出 境和对外合作研究利用审批办法》、 《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 管理办法》等10个配套法规。《畜牧 法》及其配套法规的颁布实施,是畜禽 遗传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畜牧法》明确提出了国家建立畜禽遗 费列入财政预算,为全面加强畜禽遗传 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 障。建立了包括畜禽资源在内的生物物 种资源保护部际联席会议制度。2007 年成立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负 责畜禽遗传资源的鉴定、评估和畜禽新 品种、配套系的审定、畜禽遗传资源保 护和利用规划论证等。安徽、辽宁等省 份还成立了专门从事畜禽遗传资源保护 利用的管理科研机构。 1_2完成了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 查 我国上一次开展全国性的畜禽遗传 资源调查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 摸清资源最新状况,农业部在“十一 五”期间组织完成了第二次全国畜禽遗 传资源调查。据不完全统计.各地共组 织690o多人,投入4500余万元.调查 了1200余个畜禽品种(类型),历时5 年完成了资源调查和数据分析,掌握了 大量第一手资料.摸清了现阶段我国畜 禽遗传资源状况。通过调查.发现了槟 榔江水牛等86个新资源,对“同名异 种”等问题进行了科学界定.品种数量 增加300多个。调查中有15个地方畜 禽品种资源未发现。超过一半以上的地 方品种的群体数量呈下降趋势。在资源 调查的基础上,历时两年,编纂完成了 《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志书共分7 卷,其中《蜜蜂志》和《特种畜禽志》 为国内首次出版。志书系统论述了畜种 的起源、演变,品种形成的历史.详细 介绍了每个品种的产地分布、外貌特 征、生产性能、保护利用状况及展望 等,对于产业发展、科学研究、人才培 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和基因库为辅的畜禽遗传资源保种体系 按照“分级管理、重点保护”的原 则,农业部修订并公布了《国家级畜禽 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对138个珍贵、 稀有、濒危的畜禽品种实施重点保护。 各省(区、市)也相继公布了省级畜禽 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十一五”以来, 农业部组织实施了畜禽良种工程、种质 资源保护项目等.先后投入3亿多元资 金,建设了一批重点畜禽保种场、保护 区和基因库。自2006年以来,农业部 分两批公布了国家级畜禽保种场109 个、保护区22个和基因库6个.江苏、 福建等省(区、市)建立了省级畜禽保 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初步建立了以 保种场保护区保护为主、基因库保存为 辅的畜禽遗传资源保种体系,抢救了一 批濒危的畜禽品种,保存了大量珍贵的 育种素材。目前.基因库的战略储备作 用开始显现,已将延边牛、鲁西牛、新 疆黑蜂等品种(类型)的遗传物质返还 原产地.特定类型得到了复壮.血统得 到了丰富。 1.4畜禽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成效进一 步显现 通过对畜禽遗传资源的开发.许多 地方品种生产性能有了显著提高.如山 麻鸭、绍兴鸭、豁眼鹅等品种的产蛋量 世界领先.经选育的辽宁绒山羊产绒量 提高近1倍。运用现代育种技术,以地 方品种为基本素材.培育了京海黄鸡、 夏南牛、巴美肉羊等90个畜禽新品种 (配套系)。黄羽肉鸡成功利用矮小基因 (dw)育种,实现父母代种鸡节粮15% 一2O%,黄羽肉鸡出栏占肉鸡出栏总量 近5O%.长毛兔新品种的产毛性能居国 China Swine Industry 1 9 际领先水平,并实现了自我供种。猪、 牛和羊地方品种的专门化选育和开发利 用已经起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国 外引进品种的依赖程度.满足了人们对 多样化,对畜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 高。我国地方畜禽品种肉质鲜美、风味 独特。通过本品种选育和开发,涌现出 了许多区域性的“土猪肉”、 “柴鸡蛋” 种场、保护区。多数保种单位的基础设 施等保障条件建设滞后,影响着保种效 果。三是科技创新滞后。畜禽保种理论 和保种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水禽、蜜 蜂等畜种缺少科学有效的保种方法。对 畜禽种质特征特性的挖掘不够,缺少全 面客观的评价。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 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特色化的需求。 1.5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 等地方特色畜禽品牌.深受消费者的喜 爱,需求量越来越大。一些具有保健功 能和药膳作用的地方畜禽产品,越来越 受青睐。一些观赏、竞技类畜禽品种被 作为畜禽资源大国,我国是最早签 署和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 度上影响着我国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 一,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畜禽遗传资源管 理委员会政府问技术工作组26个成员 国之一,全面参与制定了《动物遗传资 源保护与管理全球行动计划》、 《因特 拉肯宣言》等,参与了《世界动物遗传 资源状况》的编写工作和《动物遗传资 源调查技术手册》的起草工作,积极履 行我国承担的责任和任务,提交了《中 国畜禽遗传资源状况》(国别报告), 主持了亚洲地区区域磋商,承办了亚洲 地区动物遗传资源技术研讨会等.得到 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2发展机遇和面临的挑战 畜禽遗传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国家重要战略性资源,具 有不可再生性。畜禽遗传资源的拥有量 和研发利用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畜 牧业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 指标之一。当前,我国畜禽遗传资源面 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2.1法律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 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功在当 代、利在千秋,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作为 一项公益性事业.全行业公益性保种理 念日益深化。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 方,均把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作为现代畜 禽种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政策支持 力度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明显增加。国 家从种业创新、良种工程、科技攻关、 产业化开发等方面均将畜禽遗传资源的 挖掘、评估、保存和开发利用纳人支持 范围。 2.2市场需求呈现多样化、优质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 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和精神消费需求 20 China Swine Industry 作为宠物饲养,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 展 活。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对做好畜禽遗 传资源保护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同 3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 时也对做好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 标 要求。 3.1指导思想 2.3多元化保护开发格局正在形成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有效 管理和保护机制不断创新.企业、 保护畜禽种质资源为基础.以维护生物 个人从事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工作的积极 资源多样性、培育畜牧业核心竞争力为 性有了很大提高.一些地方畜禽品种的 目标.完善国家投入为主的公益性保护 保种育种协作组或专业合作社相继成 机制,完善监测手段,健全保种体系, 立,原先以国有企事业单位为主体逐步 推进种质评价.创新运行机制.加快优 转变为以政府为主导、多种形式并存的 良畜禽品种选育和产业化开发,夯实现 保护格局。一些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畜禽 代畜禽种业发展基础,为实现畜牧业持 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拓宽了投融 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资渠道。促进了资源保护、产品开发、 3.2基本原则 加工销售和市场开拓的有机结合.开辟 3.2.1保护优先。开发推进 了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新途径。 贯彻落实《畜牧法》,以加强畜禽 尽管我国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管 遗传资源保护为基础,形成保护与开发 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应清 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醒地认识到,长期以来,由于单纯追求 3.2.2突出重点。健全体系 畜产品数量增长,普遍存在“重引进、 坚持以保种场保护区为主.基因库 轻培育”的现象,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投 保存为辅,重点保护国家级畜禽保护品 入不足,设施与手段落后,造成品种混 种。适当兼顾省级畜禽保护品种和新发 杂、资源流失严重。一是部分畜禽遗传 现资源。健全国家和地方上下联动、分 资源生存环境发生改变。 “十二五”时 级负责、各有侧重、结构合理的畜禽遗 期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 传资源保护体系,依法加强对畜禽遗传 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时期,农村就 资源保护的监管。 业机会增多,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农 3.2-3科技推动.创新机制 村千家万户饲养畜禽的传统发生改变。 依靠科技创新,全面提高畜禽遗传 纷纷退出养殖业,而散养户饲养的畜禽 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科技水平.实现有效 相当一部分是地方品种,散养户的加快 保护、科学利用。创新管理机制,充分 退出势必导致部分地方遗传资源数量减 调动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发挥市场机 少,甚至灭绝。二是保种体系不健全。 制在资源保护和利用中的作用。 虽然国家已经建立了137个国家级畜禽 3.2.4政府主导.多元参与 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但国家级保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以国家为主,鼓 护名录中还有37个品种没有国家级保 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参与保 护、开发和利用. 形成多元化保护与开发的格局。 3.3规划目标 4.1-3主要任务 术指导,制定并实施国家级畜禽保护品 种的保种方案,建立保种场、保护区、 加强50个保种场和3个保护区建设。 以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中 的猪品种为主,重点保护38个品种。 基因库的保种技术规范,建立专家联系 指导制度,提高保种工作的技术水平。 完善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 建立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动态监测 与评估中心、20个省级分中心和2oo 个监测点,进一步提高预警能力。 5重点工作 5.1畜禽遗传资源监测 建立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动态监测 因库的管理办法,建立运行有效的监管 和评估机制,切实提高管理水平。 5.3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科技创新 根据资源状况,修订《国家畜禽遗 传资源保护名录》,对列入保护名录的 珍贵、稀有、濒危的畜禽遗传资源实施 重点保护,确保受保护的品种不丢失、 主要经济性状不降低.保种能力进一步 增强。 形成一套完整的畜禽保种理论和方 法,开展种质评价,挖掘优良特性,科 技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 培育畜禽新品种(配套系)50个 以上,产业化开发的地方品种比例达 30%以上,培育壮大一批畜禽育种企 业.优质畜产品生产能力和畜禽种业竞 争力进一步提高。 4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思路和主耍 任务 4.1猪 4.1.1资源状况 我国猪品种有125个,其中地方品 种88个.85%左右的地方猪群体数量 呈下降趋势,31个品种处于濒危状态 和濒临灭绝。“十一五”期间.各地建 设了79个保种场。划定了37个保护 区。其中国家级保种场39个、保护区 5个。 4.1.2基本思路 改造提升保种场.加快建设保护 区,配套扶持基因库,进一步完善以保 种场保护区保种为主、基因库保种为辅 的保护体系,以活体保护为主、冷冻技 术保存为辅,有效开展地方猪种的保种 工作。重点保护繁殖性能高、肉质鲜 美、耐粗饲、适应性强、耐近交等优良 种质特征特性。加强本品种选育,鼓励 有计划地进行地方品种的杂交利用并参 与配套系培育,推进优质猪肉生产。 评估中心,承担全国畜禽遗传资源动态 监测和评价工作,审核、发布、预警最 新资源信息;在畜禽遗传资源大省建立 20个省级分中心。承担本省区的畜禽 遗传资源动态监测工作,分析、审核和 上报本省区畜禽遗传资源信息;在重点 畜禽遗传资源原产地建立200个基层监 测点,承担该区域畜禽遗传资源的数 量、分布、性能变化等基础信息采集、 录入、上报等工作。通过开发国家畜禽 遗传资源数据库系统,建设信息共享平 台.配置服务器、数据存贮和上传等设 施设备,开展数据采集、分析和录入 等.逐步构建畜禽遗传资源动态监测预 警体系。加强对地方品种种群规模、种 质变化、濒危状况、保种效果、开发利 用等常态监测。便于及时掌握资源动态 变化,科学预测近期和中长期发展趋 势。 5.2畜禽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建设 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基础能力建 设,在畜禽原产地建设190个国家级保 种场、21个国家级保护区.支持6个 国家级畜禽基因库建设。保种场负责收 集地方品种优秀个体,增加公畜血统。 稳定本品种母畜数量,保护区负责保存 公畜血统,稳定区内母畜饲养量,禁止 非规划品种畜禽或其精液进人保护区. 基因库负责制作和保存珍贵、稀有、濒 危畜禽遗传资源的活体及精液、胚胎等 遗传材料,并开展质量检测。对列入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畜禽 品种实施有效保护。逐步建立畜禽保种 场、保护区和基因库之间的遗传物质交 换机制,提高保种效率和安全水平。加 强对畜禽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的技 依托有关科研院校和技术推广部 门,深入开展畜禽遗传资源基础科学研 究,完善畜禽保种理论.积极探索经 济、有效、科学的保种方法,研究并推 广综合配套技术,为科学保护和利用畜 禽遗传资源提供技术支撑。深人开展种 质评价和遗传分析.挖掘优良特性和优 异基因,对畜禽遗传资源进行科学评 估、鉴定。制定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分类 分级标准、编目体系以及数据要求和质 量管理规范。加快制(修)订畜禽遗传 资源保护评价、濒危登记、鉴定评估等 国家(行业)标准,完善国家畜禽遗传 资源评估评价体系。研究并提出我国畜 禽遗传资源利益分享机制。 5.4畜禽遗传资源产业化开发利用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创新为 主体,选择具有开发利用潜力的优良地 方品种,支持开展本品种选育,提高生 产性能。支持培育50个畜禽新品种 (配套系),形成以自我开发为主的育种 体系.逐步建立以保护为基础、开发促 保护的良性机制。以特色品种为依托, 开发系列优质产品.实施产业化开发. 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6保障措施 6.1加强组织与领导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是一项系 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和公益 性。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高度重视,切 实把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纳入重 要议程。要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机构 和队伍建设.做好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 的制定及实施工作。要正确把握畜牧业 发展与资源保护,资源保护与开发利 China Swine Industry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