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 学年度福州市九年级第一学期
语文试卷
期末质量调研
一、积累与运用( 20 分) 1. 默写( 12 分) (1)欲渡黄河冰塞川, (2)沉舟侧畔千帆过, (3)遥看是君家, (4) (5)
(6)峰回路转, (7) (8)公曰:“
, ,
。
,愁云惨淡万里凝。
,此事古难全。
,醉翁亭也。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必以情。”
)(2 分)
,代表作有《项链》 《我的叔叔于勒》 《羊脂
“表”是
。 。
(9)《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先汉兴隆的原因是: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 球》。
B. “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C.《儒林外史》 是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活动和精神面貌。
D.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 园到三味书屋》 《阿长与 <山海经 >》都是其中的作品。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6 分)
dùn
①
(A.顿 B. 钝)的曾参,传 “下下人有上上智。 ”我们岂可
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鲁 以
甲 (A. 自暴自弃 有人说:山穷水尽, 现了美洲;
《藤野先生》 《故乡》《从百草
主要描写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的
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慧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慧能说: 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
乙 (A. 走南闯北
B. 自不量力)呀!可见无能也是借口。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
B. 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 。绝望是懦. ② (A.r ú B.nu ò )夫的幻
(2 分)
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 想。歌德说: “没有勇气一切都完。 ”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 (1)为文中①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根据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只填序号。
①处 甲
②处
2 分)
乙
1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
---
(3)仿照画线句子,在文中的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画线句构成一组排比。 二、阅读 (70 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4-5 题。( 5 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2 分)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 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作者历尽艰辛的人生际遇。
B.颔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将国家与个人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个人命运如同“雨打萍” ,都已经到了难以挽回的地步。
C.颈联巧妙地借用“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一语双关,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 的危苦。
D.全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融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体,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3. 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汗青”指 的方式,表明了诗人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10 题。( 17 分)
。这一句以直抒胸臆
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2 分)
国家局势如同 “风飘絮”,
)(3 分)
“辛苦”和“寥落”两个词道尽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
【甲】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 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 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岳阳楼记》 )
【乙】 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范仲淹)
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 抵文正,求《岳阳楼记》 。故《记》中云: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 ,其意盖在谏故人耳。
(选自《过庭录》 )
4.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 而或长烟一.空
一:
(3) 自庆阳帅谪.巴陵 谪:
4 分)
(2) 此 乐 何.极. (4)
子京忽以书.抵文正
)(3 分)
何极: 书:
5.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 ..的一项是(
A. 然/ 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 / 正患无隙以规之 B. 然滕豪迈 / 自负罕受人言 / 正患无隙以规之 C. 然滕豪迈自负 / 罕受人言 / 正患无隙以规之 D. 然滕豪迈自负 / 罕受人言正患 / 无隙以规之 6.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4 分)
微斯人,吾谁与归?( 2 分)
(2) 愤郁颇见辞色。 (2 分)
7.【甲】文中 “古仁人”和那些心境受自然风物好坏影响的“迁客骚人”最大的不同在于 他们能够
。无论在朝还是在野,忧民忧君之心不改,具有
:
的伟大襟怀。从【乙】文中可以看出,范仲淹写《岳阳楼记》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
2
---
---
是 。(3 分)
8. 距离范仲淹近千年的现代人,是否还有必要具备“古仁人之心”?请结合生活实际,阐 述你的看法。 (3 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
11-14 题。 (21 分 )
匠
心
杨一凡
木雕师
①穆爷爷是镇上的木匠。 听说他从小便没了父母, 被一个好心的木雕师傅养大。 傅本是紫禁城里头修缮宫殿的匠人, 漂亮得像是要飞起来一样。
几经辗转流落到了这穷乡僻壤的地方。
他刻刀下的凤凰
穆爷爷承袭了他的手艺, 木雕水平出神入化。 无奈战乱年代无人
欣赏木雕,他便转了行,做了个普通的木匠,平日里干些简单的木工活计。
②“穆爷爷”这称呼,实际上唯有我这样叫。穆爷爷住在镇外的一座废园子里,又因性 情不喜喧闹,多次训斥了去废园子探险的孩子们,便在孩子中得了个“老怪”之名。而我每 次去都安安静静,因此, 我才得到在废园长久停留的特权。废园已有好些年头了, 只有我明白,穆爷爷是为了这园子里的木雕。
③穆爷爷时常在园子里抚摸着那些染上尘埃、 疲惫不堪的雕花, 就像很多年前那位木雕 师傅所做的那样。木雕师傅在这园子里叹惋了半辈子,最终也未能见到它焕然一新的模样。 听闻这位老人临终时还拉着穆爷爷的手嘱 ,咐
游廊的花窗该如何开, 亭子的匾额该如何修复。
末了说:“老头子我这一辈子,最遗憾的就是看着那帮洋鬼子打了进来,毁了老祖宗留下来 的东西。当年我没出息,自个儿跑出了京。老天爷发善心,让我到了这儿,安安稳稳活了几 十年。 可我这心里头难受啊! 那年我背着包袱走出屋子, 就当是圆了老头子的一个梦。 ”
④我不懂那是怎样深重的愧怍.和.念.想.. 。记忆里穆爷爷曾说: “丫头,你看看这些木头。 它们都是活的啊!这些断了翼的鸟,折了枝的花,也会感到疼的啊。
”彼时我抬着头,懵懵
懂懂地问:“是像阿苗摔伤了一样疼吗?”好像世间之事,至伤痛也不过是臂上一块瘀青。
涂上药酒, 吹一口气, 就可以消隐无踪。 “还要更疼啊。 ”穆爷爷笑了起来, 摸着我的头,“阿 苗长大了就会懂的。 ”我时常觉得,穆爷爷做木匠,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活下去,而活下去, 则是为了修复那些木雕。
⑤我清晰地记得那个看见过千百回的画面:旧屋, 是,他布满皱褶的手一丝不乱地刻下起死回生的诏。令
木凳, 暖阳。穆爷爷眉头紧锁伏在案 他的脚边堆满木屑, 空气里有陈旧却
上,他似乎听到了那些花鸟的不甘,不甘湮没灰尘,如秋虫敛鞘翅,在枯叶下瑟瑟忍冬。于 不曾霉变的木香。好像一个世界的种子就在那把刻刀下,破土成芽。
⑥时光荏苒,岁月静默。 穆爷爷一天天地变老。他的腰杆不再挺直,一头白发如废园里 的荒草, 整个人犹如一枚失水皱缩的橘核。 着。他开始加快了修复木雕的速度。
那双眼睛染上一点点浑浊,
目光却依然专注而执
好像把所有的
以往我去时, 还能见他在做着不知哪家的木凳,现在却
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消瘦着,
那样的专注, 仿佛最轻微的扰动 见着的最后一样东西就是我还没做
你把那园子修修好,
完的花雕⋯ ⋯ 小穆啊, 老头子有私心, 舍不得这门手艺跟着我埋进土里。
其间换了
数任主人,最终荒芜破落至今。别人都不懂为什么穆爷爷要住在这么个坍塌了大半的地方。
已渐渐看不到了。 他一心扑在了他的木雕上。 都是一种罪过。
⑦我隐隐约约地感觉到,
气血都注入了刻刀。 但我没有试图阻止穆爷爷的废寝忘食。
有什么事要发生了。 那一日,我到废园时,静寂的园子里隐有
人声。我并没有进去,而是转了个弯,去了废园一个偏僻的角落。那里有一座小亭,四 红根木柱子上游龙蜿蜒,昂首奋飞,栩栩如生。昨日我来时,穆爷爷指着那条失了双眼的游龙, 道:“这是园里最后一处需要修复的地方了。
”语调兴奋如孩童。 “了却这桩心愿,我也能安
3
---
---
心地入土了。 ”谁料一.语.成.谶. 。
⑧穆爷爷的葬礼我没有参加。 我觉得穆爷爷仍然在那园子里, 的木头, 古老的纹理斑驳出崭新的色彩。 在手下圆满。
⑨那以后我再未去过废园。 不,现在它已不叫废园了。 省城来的专家见到它后如获至宝, 听闻修复它的老人业已过世, 又是好一阵扼腕叹息。 废园的名字被从古籍中翻了出来。 匠园。木匠的匠,工匠的匠。镇上的几个老人一拍脑袋,笑叹道: 个园子呢。你还记得不,他单名一个匠字啊!
⑩穆匠。木匠。匠园。
9.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这篇小说以 “我”的视角讲述穆爷爷一生的故事, “我” 在静静地看穆爷爷工作的过程中, 逐渐读“懂”了穆爷爷。
B.第④段中“愧怍和念想”指的是穆爷爷在没把园子修好时,常常感到愧对师父。
C.第⑦段中“一语成谶”的意思是预言、预兆被应验。穆爷爷执着于修复木雕,了却心愿后 随即心血耗尽而死。
D.第⑩段三个词语呈递进关系, 表达了作者要颂扬的不只是穆爷爷一个人, 体以及工匠精神,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10. 小说以“匠心”为线索,情节生动。请在横线上填写恰当内容,将情节补充完整。 分)
A:穆爷爷从小被木雕师傅收养,并承得好手艺。→ C:
→D:
B:
。
→ (6
更是整个工匠群
它叫
“我说老穆怎么总守着那
那个苍老却笃定的身影。 我想穆爷爷一定还是开心的吧,
静默地摩挲着那些活过来
我在院子里独自哭了一场, 泪眼蒙眬中重又看到了
看着两代人, 或许是更多人的梦想
11. 结合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语句。 (6 分)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 (2)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子。
(3 分) (3 分)
(6 分)
12. 文章借“匠心”表达了深刻的内涵,品味穆爷爷的一生,写出三点。 (四)阅读下文,完成
15—17 题。(12 分)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季羡林
①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 二无价值。 他们也从
来不考虑这样的哲学问题。 走运时, 手里攥满了钞票, 白天两顿美食城, 晚上一趟卡拉 0K, 玩一点小权术,耍一点小聪明,甚至恣睢骄横,飞扬跋扈,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等到钻入 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过一生。
②其中不走运的则穷困潦倒,终日为衣食奔波,愁眉苦脸,长吁短叹。 沉,浑浑噩噩,不知道为什么活过一生。
③对这样的芸芸众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从何处谈起呢? ④我自己也属于芸芸众生之列,
也难免浑浑噩噩, 并不比任何人高一丝一毫。 如果想勉
强找一点区别的话,那也是有的:我,当然还有一些别的人,对人生有一些想法,动过一点 脑筋,而且自认为这些想法是有点道理的。
4
即使日子还能过
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够温饱,也终日忙忙碌碌,被困于名缰,被缚于利索。同样是昏昏沉
---
---
⑤我有些什么想法呢?话要说得远一点。 当今世界上战火纷飞, 人欲横流,“黄钟毁弃,
瓦釜雷鸣” ,是一个十分不安定的时代。 但是, 对于人类的前途, 我始终是一个乐观主义者。 我相信,不管还要经过多少艰难曲折,不管还要经历多少时间,人类总会越变越好,人类大 同之域决不会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理想。
但是, 想要达到这个目的, 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
又如一条链子, 是由许多环组成的,
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 如果说
鲁迅先生所称之 “ 中.国.的.
努力。有如接力赛,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
每一环从本身来看,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东西;但是没有这一点东西,链子就组不成。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 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 人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这里。
⑥但是, 这个道理在人类社会中只有少数有识之士才能理解。
脊.梁.”,指的就是这种人。对于那些肚子里吃满了肯德基、麦当劳、比萨饼,到头来终不过 是浑浑噩噩的人来说, 有如夏虫不足以与语冰, 这些道理是没法谈的。 他们无法理解自己对 人类发展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⑦话说到这里, 我想把上面说的意思简短扼要地归纳一下: 1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
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
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3 分)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B.第③段在文章的结构上起总结上文,引起下文的过渡作用。
C.第⑤段所要论证的道理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个人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 D.第⑥段中“中国的脊梁”这种比喻的说法出自鲁迅的文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4. 本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试举两例说明。 例二: 例三:
15. 下面三则名言中,你认为哪些适合作为本文的素材?请简要说明理由。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五)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材料一】
”(孔子)
”(范仲淹)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 分)
(4 分)
。
例一: 作者引用 “黄钟毁弃, 瓦釜雷鸣” 和鲁迅先生所称之 “中国的脊梁” ,属于道理论证。
18~20 题。( 10 分)
它本是一片树叶,最初与人类相遇时,它被当做一味解毒的药方。 几千年前,它经由中
国人的双手, 变为一道可口的饮品。 它步入了唐朝诗人的殿堂, 它成为游牧民族的生命之饮。 它藏进僧侣的行囊, 与佛法一起东渡日本, 并在那里上升为一种生活信仰。 代的货船, 与瓷器、 丝绸一道, 满足着欧洲人对东方古国的想象。 致优雅的礼仪, 并跟随日不落帝国的脚步在世界各地生根。
它登上大航海时
它丰富了英国文化中最精
它走过漫长的旅程, 生命历经枯
萎、重生、绽放,或许只是为了提醒匆忙行走的人们,在明知不完美的生命中,也可以感受 到完美。哪怕,只有一杯茶的时间。
——纪录片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
【材料二】 中国茶传播示意图
朝鲜
海
公元四世纪
日 本 欧洲各国 美 国 和 大 洋
遍
公元九世纪 公元十七世纪 公元十八世纪
5
---
---
路 世 陆 路
中亚、西亚
俄国
公元七世纪
公元十八世纪
布 全 界
---
---
【材料三】与茶有关的禅理故事和对联。
禅理故事:有位学者,听说某禅师学问很高,内心不服,故找禅师一论高低。禅师以茶 相待。他将茶水倒入杯中,茶满了,但他还是继续倒,乃至溢出,流淌了一桌子。学者忍不 住说:“禅师,茶已经满了,不要再倒了。” 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与你谈论学问? ”
对联:
上联:竹雨松风蕉叶影 下联:
16. 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A.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喝茶的历史悠久。
B.茶具有文化交流功能,和佛法一起传播到日本后,甚至上升为一种生活信仰。 C.一千多年前,茶登上大航海时代的货船,与瓷器、丝绸一道,在欧洲各国传播。 D.茶不但是可口的饮品,禅茶一味,往往还能触发人们的人生感悟。 17. 阅读【材料三】的禅理故事,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请写出两点。( 18. 请你为【材料三】中的对联,选择一个恰当的下联( A. 茗因有泉味更香
B. 茶香琴韵读书声
C.
)(3 分)
D. 一盏清茗酬知音
4 分)
)( 3 分)
禅师微笑着回答说:“是呀,你不先把你自
半夜茶声月在天
(六)名著阅读( 5 分)
19.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3 分)
善射的小李广花荣和善行
(
)
(1)《水浒传》 中身怀绝技的三位英雄分别是善盗的鼓上蚤时迁、 的神行太保戴宗。
(2)“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首歌谣相关的《水浒传》中的故事情节是“火烧草料场”
。
”— — 与这 (
)
(3)《水浒传》中的鲁智深疾恶如仇、侠肝义胆,围绕他展开的情节有:拳打镇关西、大闹 五台山、倒拔垂杨柳、醉打蒋门神等。 20.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2 分)
是平等的— — 因为我们是 (《简 ·爱》)
2 分)
(
)
“你以为,因为穷,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 你想错了— — 我的灵 魂和你一样, 我的心也和你完全一样, ⋯ ⋯ 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 平等的!”
三、写作( 60 分) 21.
这是小说中简 爱的一段精彩的表白,你从中看出简 爱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请以“ 坚持就是胜利”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得以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
6
要求:( 1)文体自选,不少于600 字。
(2)
---
---
2018—2019 学年度福州市九年级第一学期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 20 分)
22. (12 分)
(1)将登太行雪满山 (2)病树前头万木春 (3)松柏冢累累 (4)瀚海阑干百丈冰 (5)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6)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7)雾凇沆砀 (8)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9)亲贤臣,远小人
23. (2 分)D
24. (6 分) (1)①B ②B (2)①甲 A
②乙 B
(3)示例 1 :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尔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 示例 2 :双耳失聪,备受煎熬之贝多芬,毕竟写出了《欢乐颂》 示例 3 :入狱遭受酷刑,悲愤交加之司马迁,毕竟写出了《史记》
示例 4 :出生入死,尝尽艰辛,遍历九州之徐霞客,毕竟成为大旅行家、地理学家二、阅读 (70 分) (一)(5 分)
25. (3 分)B(比喻的修辞手法) 26. (2 分)史册
以死明志(舍生取义、以死报国、为国捐躯、宁死不屈)
(二)(17 分)
27. (4 分)(1) 全 (2) 哪有尽头 (3) 贬官(降职、被贬) (4) 书信(信)
28. (3 分)C
29. (4 分)(1)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2)他的悲愤郁闷之情常常表现在文章中和脸色上。
30.(3 分)(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或:“先忧后乐”)
(乙):规劝和勉励滕子京(或:其意盖在谏故人耳)
31. (3 分)
示例 1 :有必要具备“古仁人之心” 。因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成败得失是人生 常事,需要我们摆正心态、豁达面对,炼就一颗坚强的心,才能立于竞争前列。 示例 2 :有必要具备“古仁人之心” 。虽然我们身处和平发展年代,但是还会面
---
7
---
临许多困难,需要我们以天下为己任,居安思危,吃苦在先,享乐在后,只有这 样才能让我们的民族立于国际强林之中。
(要求从“旷达的胸怀”或“崇高的抱负”这两个方面回答。 ) (三)(21 分)
32.
(3 分)B (穆爷爷的师傅一辈子都未能了却心愿 , 带着深深的遗憾和愧疚 (6 分)B:穆爷爷为完成师傅的遗愿,穷其一生,专注而执着地修复园子里
离开人世。)
33.
的木雕。
C:了却了心愿的穆爷爷死了。
D:修复的废园受到专家的赞赏,并恢复原名为“匠园” 。
34. (6 分)
(1)(3 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传统木雕在穆爷爷的精 心雕刻中起死回生,体现了“我”对穆爷爷精湛技艺和工作成果的由衷赞叹。 (2)(3 分)运用外貌描写, 逼真地塑造了穆爷爷为修复木雕耗尽心血而逐渐衰 老的形象,体现了“我”对穆爷爷的理解和心疼。
35.(6
分)要点:(1)知恩图报 信守诺言 (2)练就高超的技艺,对手艺精益
(4)具有家国情怀 , 视传承优秀文化
求精。 (3)淡泊名利,为信念奉献终生
传统为己任( 5)专注而执着地追求心中的梦想(写出三点,言之有理即可) (四)(12 分)
36. (3 分)C 37. (4 分)
示例:(1)文中例举了走运的和不走运的两种人浑浑噩噩活过一生, 意义与价值在哪里,属于举例论证。
不知人生的
(2)文中说到人类大同之域的理想要实现,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时, 用了接力赛和链子的比喻,属于比喻论证。
(3)作者把世界上绝大多数浑浑噩噩活过一生的人,和人类社会中的少数思考 人生,勇于当担的有识之士进行对比,属于对比论证。 (能举出两例,言之有理 即可)
38.
(5 分)
示例:我认为第①则和第③则适合作为本文的素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意 思是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意思是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体现了一种忧 国忧民、苦己为人的责任当担和奉献精神。 这两则的观点与本文 “人生的意义与 价值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的观点一致,所以我认
8
---
---
为这两则名言可以作为素材用以证明本文的观点。 (言之有理即可)
(五)(10 分)
39. (3 分)C(从材料二的图表中可以看出,茶传到欧洲各国是公元十七世纪,
距今不足五百年。)
40. (4 分)
示例:(1)谦受益,满招损。 (2)心中有成见,就听不进别人的真言。 空是一种度量和胸怀。 (4)一切学问,需从虚心中得。 (言之有理即可)
41. (3 分)B
(3)
(六)(5 分)
42. (3 分)(1)√ (2)×
(3)×
43. (2 分)要点:追求平等、追求独立人格和尊严、富于激情和反抗精神、自
尊自爱、坦率而真诚、勇敢的追求爱情。 (答对两点即可) 三、写作 (60 分)
作文评改以内容(中心、内容、思想、情感、符合题意) 、语言表达(文体、结 构、语言、字迹)为主要考量标准,同时鼓励在素材、文采、创意上表现突出的 考生。
45 分切入,要求:扣题写作,不少于 600字。 基础分 48,发展分 12. 项目 标准
A.内容
类别
①具备 ABC 三项条件的,评一类 下 (54 分)。②在具备 ABC三项条
切合题意 一类卷 语言顺畅 结构完整
中心突出
(54-60 分) 没有语病 条理済楚
内容充实
件的同时 , 还具有立意深、构思巧、
语言生动形象这三点特色的评满分; 具有其中某两点特色的,评一类上 (58 -59 分);具有其中某一点特 色的, 评一类中( 55-57 分〉。
B.语言
C.篇章
评分细则
9
---
---
以 49 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具备 B项和另一项条件, 其余一项
符合题意 结构完整
二类卷 语言通顺
中心明确 条理较清
(45-53 分) 偶有语病
内容具体 楚
达到三类卷标准的 , 获得基准分;②
具备 ABC三项条件的, 酌情加分;
③
具备 B项条件,而另两项只达到三类 卷标准的,酌情烕分。
基本符合 题意
三类卷 中心较明
语言尚通 尚能分段 顺
条理尚清 楚
以 40 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基本具备 ABC三项条件的, 获得基 准分; ②其中 B 项比较好的酌情加 分; ③另有某些缺点的, 酌情减分。
(36-44 确
语病不多 分)
内容尚具
体 偏离题意
以 26 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凡属 ABC三项之一者,评为四类 中心欠明 语言较通
四类卷 条理不淸
卷, 获得基准分;②另两项较好的, 确 顺
(18-35 分) 楚
酌情加分;③兼有 ABC两项以上情内容不具 语病较多
况
体
的, 酌情减分。
以 9 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五类卷
文不对题 语病严重 结构混乱
不能完篇
①凡属 ABC三项之一者,评为五类
卷, 获得基准分; ②其他两项尚好的, 酌情加分;③兼有 ABC两项以上情况 的,酌情减分。
(0-17 分) 抄袭成文 不知所云
说明: ①漏写标题扣 3 分。
②错别字每 3 个扣 1 分,重现不计,扣满 3 分为止。 ③基准分要达到 2A+2B+3C或 3A+2B+2C
---
---
10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