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2013•绵阳)体重60kg的张超为了估测自己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他穿上一双平底鞋站在一张方格纸上,描画出一只鞋的鞋底边缘的轮廓如图所示,已知小方格每边边长2cm.他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 ) 2.(2013·镇江)如图所示,材料、粗糙程度和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所受的拉力为F甲、F乙,对桌面的压强为p甲、p乙,底面积S甲 > S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 > F乙 p甲 < p乙 B.F甲 < F乙 p甲 > p乙 C.F甲 = F乙 p甲 = p乙 D.F甲 = F乙 p甲 < p乙
3.(2013·雅安)如图10 所示, 水平地面上放置着两个底面积不同、高度相同、质量可忽约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乙( S甲< S乙) , 分别盛满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现将密度为ρ的物体A 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 ρ酒精< ρ< ρ水) , 待静止后, 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水和P酒精, 甲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P水> P酒精, F甲= F乙 B. P水> P酒精, F甲< F乙 C. P水< P酒精, F甲= F乙 D. P水< P酒精, F甲< F乙
4.(2013·黄石)如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B,则( )
A.A可能是由铝制成的物体 B.若将B放入酒精中,则B会漂浮在液面上 C.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2:1 D.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4:1
5.(2013·上海市)如图5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质量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取部分乙后,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若甲、乙剩余部分的体积分别是V甲、V乙,则( )
A.V甲可能等于V乙 B.V甲一定大于V乙 C.V甲可能小于V乙 D.V甲一定小于V乙
6.(2013·广东)如题7 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长为L ,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M ,右端与桌边相齐,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沿直线向右匀速离开桌边孟麟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M 对桌面的压强变小,压力不变 B.M 对桌面的压强不变,压力不变 C.M 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不变 D.M 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变小
7.(2013·德阳)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等高的实心圆柱体A、B,把它们并排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
A.8︰1 B.4︰3 C.4︰1 D.1︰2
8.(2013·泉州市)如图所示,容器装有水,其底部a、b、c三处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则以下
判断正确的是答案( )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pa>pb=pc
9.(2013·东营)深水炸弹是一种入水后下潜到一定深度自动爆炸的水中兵器,主要用于攻击潜艇。对于其爆炸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潜艇撞击而爆炸
B.水是导体可以接通电路,引发爆炸
C.炸弹在水中下潜越深,所受压强越大;炸弹在一定压强下才能自动爆炸 D.采用了定时爆炸系统
10.(2013·自贡)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高度、质量均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P甲>P乙 B 、P甲<P乙 C 、P甲 =P乙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1.(2013·四川自贡)把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下方用一薄塑料片托住(塑料片重量不计),放入水面下16cm处,然后向管内缓慢倒入密度为0.8×103Kg/m3的煤油,当塑料片开始下沉时,煤油在管内的高度是( )
A.12.8cm B.8cm C.20cm D.16cm 12.(2013·南充)一个未装满饮料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4甲),然后反过来倒立放在桌面上(如图4乙),两次放置饮料对杯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甲、F乙、和P甲、P乙,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P甲> P F甲> F乙 B. P甲< P乙 F甲< F乙 C. P甲= P乙 F甲= F乙 D. P甲> P乙 F甲< F乙
13.(2013·自贡)16.甲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得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76cm,乙同学采取下面哪个措施可以改变这个高度差 ( )
A.往水银槽内加少量水银 B.用粗一些的玻璃管做实验 C.把玻璃管往上提一提,但不出水银面 D.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
14.(2013庆阳)9.小明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将手指移开同时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如上图所示,则乒乓球( ) A.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B.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C.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D.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15.(2013郴州) 2013年5月31日,龙卷风袭击美国中南部,三名“追风者”命丧追风旅。龙卷风的实质是高速旋转的气流,它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吸”起卷入空中,如图所示。龙卷风能“吸”起物体的主要原因是( )
A.龙卷风增大了空气对物体的浮力 B.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重力
C.龙卷风中心区域的气压远小于外部的气压 D.龙卷风产生了强大的静电,将物体吸上天空 16.(2013乐山)9.如图所示是一种水翼船,船体下安装了水翼。当船在高速航行时,水面下的水翼会使船体整体抬高从而减小水对船体的阻力。则水翼安装正确的是( )
17. (2013·青岛) 请你想象一下,假如“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则可能会出现( )
A.两船并行,造成相吸相撞 B.室外有风时,窗帘飘到窗外
C.台风刮过,压塌屋顶 D.汽车驶过,路边的树叶被卷入车底 18.(2013·广东)如题6 图所示,以下四个关于“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现象中,压强P1 、P2 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
19.(2013·黄冈)学习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后,为了解决“H”形地下通道中过道的通风问题,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几种方案。如图所示,黑色部分为墙面凸出部分,“M”为安装在过道顶的换气扇,其中既有效又节能的是 ( )
A B
C D
20.(2013 ·新疆)如右图所示,艾力同学将自制气压计从山脚下带到山顶的过程中,气压计的水柱和外界气压的变化分别是
A.上升,降低 B.下降,升高 C.上升,升高 D.下降,降低 二、填空题
1.(鄂州市2013年)29.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两种液体甲、乙,在两容器中,距离同一高度分别有A、B两点。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则A、B两点的压强关系是PA PB;若A、B两点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P甲 P乙(两空选填“>”、“=”或“<”)。 2.(哈尔滨市2013)小明质量为50kg,站在水平地面上,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00cm.小明对地面的压强为 Pa.若小明用300N的力竖直向上提静止在地面上重力为800N的物体,则物体所受合力为 N(g=lON/kg). 3.(2013•黑龙江)在装有适量水的容器中放入一木块A,木块上方叠放一铁块B,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水深为15cm,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Pa(g=10N/kg);当把铁块B栓在木块A下方,放在水中静止时如图乙所示,则水对容器底部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2013·菏泽)如图所示,治病输液时,药水瓶口处常插着两根塑料管A和B,其中A插管是输液管。B插管的作用是利用 使液体流入人体血管内。 三、作图、实验探究题 1.(2013•永州)如图1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大小相同且互不相通的A,B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相等时,会向压强小的一侧凸起.小芸同学用该装置做“探究液体压强是否跟液体密度、液体深度有关”的实验.
2
(1)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应保持容器中A,B两侧液体的 相同.
(2)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时,小芸同学在A,B两侧倒入深度不同的水后,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由该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深度 ,液体压强越大.
(3)请从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实验过程的可操作性、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等方面写出一条评估意见:
.
2.(2013·舟山)将挂有重物的吸盘用力按压在竖直的玻璃表面,吸盘不会掉下来。是什么力使吸盘不掉下来的呢?两位同学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同学一认为是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同学二认为是吸盘受到玻璃对它的摩擦力,为了研究这一同题,他们分别设计了以下实验: 同学一:如图甲,用抽气机不断抽出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最后看到玻璃表面的吸盘滑下。
同学二:如图乙,挂上同样重的钩码后,吸在涂油玻璃上的吸盘滑下,而吸在干燥玻璃上的吸盘不动。 (1)同学二认为他的实验结果否定了同学一的观点,理由是因
为他的实验中两个吸盘受到的_____________相同,但实验结果却不同。
(2)同学二的实验中,涂油玻瑞表面的吸盘滑下的原因是吸盘受到的___________减小。 (3)同学一的实验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3·漳州)小文有一辆喷气海豚玩具小车(如图'4所示),顶部喷出的气流可以把小球顶起一定高度,小车移动,小球也会跟着移动,并且不会轻易从气流旁侧跌落。请你猜想小球不会轻易从气流旁侧跌落的原因与____________有关,请对你的猜想进行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分)(2013•锦州)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同胞,主要采用烧、烤、炒的烹调方式做像糌粑(把干面粉炒熟)的一类食品,很少用平原地区居民常用的煮、炖一类的烹调方式.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 (1)藏族同胞很少用平原地区地区居民常用的煮、炖一类的烹调方式的原因?
(2)为满足青藏高原的藏族同胞需要,若制造适合在青藏高原地区使用的高压锅,应适当增大还是减小安全阀的质量?
5.如果你曾经试过不用核桃钳子捏碎手里一个核桃的话,你就知道那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手握两个核桃在一起,猛烈挤压却能把它们挤碎,如图13所示.请解释这个出人意料的结果。
(2013·东营市)民谚俗语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例如 “火场之旁,必有风生”,请解释该现象产生的原因: 。
四、计算题
1.(2013·雅安)如图23 所示, A、B 是两个完全相同的薄壁柱形金属容器, 质量为0. 5kg, 底面积为0. 01m2 , 容器高50cm, 分别装有2. 0 ×10 - 3m3 的水和3. 0 ×10 - 3m3 的酒精, 置于水平桌面上( ρ酒精= 0. 8 ×103 kg/m3 , g =10N/kg) 。求: ( 1) 水的质量;
( 2) A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 3) 依据题意, 下述情境是否有可能出现:当两个容器中的液体在增大同一深度△h 后, 容器中的液体对底部的压强能够达到P水> P酒精? 请说明理由。
2.(2013年上海市)如图11所示,水平地面上的轻质圆柱形容器甲、乙分别盛有质量均为m的水和酒精,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2S。(酒精0.810千克/米) ① 若乙容器中酒精的质量为1.6千克,求酒精的体积V酒精。 ② 求乙容器中0.1米深处酒精的压强p酒精。
③ 现有物体A、B(其密度、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请在物体A、B和容器甲、乙中各选择一个,当把物体放入容器中后(液体不会溢出),可使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最大且压强最大。求该最大压力F最大和最大压强p最大。
33
答案:
1.(1)深度 (2)越大
(3)对不透明液体体积,不便观察(或由于容器壁、隔板既不透明又无刻度,不易测准A、B两侧液体的深度或橡皮膜的弹性好坏,影响实验效果等)
2. (1)大气压力(强) (2)摩擦力 (3)大气压力(强)减小导致摩擦力减小 3.流体压强(或流速)
如果小球偏离了气流上方,则小球靠近气流一侧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远离气流一侧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小球会被压回气流上方。 4.(1)大气压强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压低;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水面上方气压越小,沸点越低.用煮、炖的烹调方式不容易把食物做熟,所以很少用煮、炖一类的烹调方式. (2)西藏地区外界大气压低,可以增加限压阀的质量来增大锅内气压,提高沸点.
5.答案:17.火场附近的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减小而上升,压强变小,周围冷空气填充,空气的流动形成风。(2分。其它叙述合理,同样得分)
答案:21.① V酒精=210米;
② p酒精=784帕;
③ F最大=G最大=(3Vm)g;
-33p最大=F最大3Vmg; S最小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