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3届语文高考作文备考二轮专题复习

2021-12-07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道德:高尚者的丰碑 ――高考热点话题创新导写训练

话题导引

春兰秋菊、夏荷冬梅,这是大自然赋予季节的美丽芳华;春风梳柳、夜雨润花,这是造物主滋润芳华的天工神韵;杏花春雨江南,骏马秋风塞北,这是大自然诗情画意的精彩篇章。格超梅以上,品在竹之间;德馨心必正,质雅品自高――这是万物之灵时间至尊的人所具有的美丽心灵的芳华!把微笑写在脸上,让心灵的芳香飘满人间,你能领略人间春风最美;把赞美赠给他人,让心中的真诚温暖人心,你能领略友爱温馨最浓。登泰山而小天下,视野开阔方能领略蓝天高远大地辽阔;海有容而纳细流,胸怀博大方能领略万物有情人间有爱。心地高洁方能品读高雅,心地聪慧方能领略天地芳华。

“道德”是永恒的话题,普通的道德是社会的基础,无德者不立。每年的高考(尤其是作文题,诸如“诚信”、“心灵的选择”、“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识”、“感恩”)或多或少都涉及“道德”方面的内容。追求真善美,情操高尚,富于爱心,都是道德的表现。 文题展示

大流士和亚历山大在伊萨斯大战,大流士一败涂地,落荒而逃,一个忠实的内侍不辞千辛万苦找到了大流士。大流士一看到这位内侍,就问自己的母亲、妻子和孩子是否活着,妻子是否仍忠贞,亚历山大是否曾对自己的妻子强施无礼。这位内侍先发了誓,回答说他们还活着,受到的殷勤礼遇跟大流士在位时一模一样,而且亚历山大是最高尚的人,最能控制自己的人。大流士一听这话,举起双手,对着苍天祈祷说:“啊!宙斯大王,如果我不能在亚洲继续称王了,我祈求您千万别把这个主权交给别人,只交给亚历山大,因为他的行为高尚无比,对敌人也不例外。”

看来,使大流士能够情愿交出主权的原因,主要的并不是亚历山大以力服人的战绩,而是亚历山大以德服人的品格。

请以“道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体裁自选,不少于800字。

创新点拨

对于“道德”这类“人人心中”的普泛、永恒的话题,要翻出新意,写出真情,绝非易事。我们可选择一个小角度、小切口,从一人一事、一枝一叶落笔,生发开来,深入开掘,如可着眼于当今道德的现状,揭示当今社会道德失范滑坡的根源,或贴近自身实际,谈加强道德修养的体会等;材料要具体详实,可选择有细节有情节的小材料来写。透过平凡的现象挖掘不平凡的现象本质,在叙事绘景中饱含挚诚的思想感情,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从而达到“个个笔下无”之效。在反映“道德”写作范围里,“公德”最能见出人的道德素养和人格高下,如公德心、公德意识、公德行动等。另外,要力避第一构思,以免与别人撞车,以巧见新。

下面提供一些材料:

1、人们常常把法律和道德称为一枚硬币的两面,前者是外在的强迫,后者是内在的自律。一个民族的成熟与否,在于这两者之间达到一种积极的平衡,成为远大发展的有力支撑。

2、20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年度报告中指出,进入21世纪的人类要带两本护照,一本是知识护照,一本是道德护照。

3、一个高尚的灵魂,脸上红晕的褴褛意味着高尚的衰迈;一个有罪的灵魂,却能从红晕中走出丑恶的泥淖。

4、现实中的不道德事件:浙江的一位高中生和景泰县的一位16岁的初中生先后杀母、清华大学的一位高材生硫酸泼熊和四川的一位大学生微波炉烹活狗。 作文范例

国人要重德

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有违公认的社会准则,就会招来“缺德”的斥责,泛指道德和品行,其含义延伸到不同行业,便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的职业道德。做官要

讲官德;教书要讲师德;经商要讲商德;写文章要讲文德;“白衣天使”要讲医德。每个公民都要恪守社会公德。

德,神圣的字眼,纯洁无暇,不带任何物欲,不沾任何“铜臭”。据《左传》记载,鲁国大夫叔孙豹到晋国传授其立德思想时说过这样一段话:“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意思是:人活于天地之间,生生死死是自然规律,权势利禄也不过是过眼云烟,惟有立德可以彪炳千古,证明人生价值。这就是自古相传的“三不朽”信仰。古人还有“富润屋,德润身”之名言,说的是富贵钱财只能充实一个人的房屋,道德品质方能修身养性。

这些至理名言经受了千百年人生风雨的考验,今天更加熠熠生辉,成为人们修身、洁身、做人的“镜子”。被人们传诵一时的天津光荣软件公司的4个青年人,以浩然正气拒绝制作辱我国格的电脑游戏软件《提督的决断》,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表现了置民族大义至高无上的高贵品德。浙江余姚市一商场误收顾客13元后,不惜花费近3000元在当地电视台做广告寻找买主,退还多收的钱款,商德之高尚传为美谈。

商品经济,物欲横流,金钱比任何时候都有魔力,圣洁的德同样受到铜臭的污染。我也曾耳闻:郑州街头的一家照相馆置民族气节和祖国尊严于不顾,为了赚钱竟然向小学生推销“皇军照”。雷州海岸,有人面对落水渔民的呼喊却说出“先收费后救人”那种毫无人性的话,眼睁睁地看着12条生命被恶浪吞没。济南的一家医院竟有医护人员从一个癌症患者身上捞“油水”,借病人之名为自己开减肥药和补品,账却记到了患者头上,“白衣天使”的美名被肮脏的灵魂所玷污和亵渎。

这些没有一丁点儿民族骨气的“商人”,这些见死不救的看客,这些从垂危者骨头里“榨油”的“医护人员”,金钱的诱惑使他们魂不附体,心中的道德防线成了“豆腐渣”。或许他们得到了满钵的财富,然而却丢失了人生最宝贵的金钱所买不来的品德。一位哲人说过,丧失了财富,可以说没有丧失什么;丧失了健康,等于丧失了某种东西;但丧失了道德就失去了所有。一个无德的人无疑是没有灵魂的躯壳,“缺德”二字赠予了他们太确切不过了。

归来兮,高尚道德。道德是民族精神的精髓,而民族精神是不朽的,愿德这根擎天大柱永远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让高尚的德永驻你的心中、我的心中、大家的心中。

教师点评:

文章开篇亮出观点:每个公民都要恪守社会公德;接着引经据典阐述道德对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意义;三四两节分别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论证,说明有高尚道

德的人会为人们所传诵,无德之人将遭到唾弃,“是没有灵魂的躯壳”;结尾发出了对道德的深情呼唤,指出国人要重视道德修养。

文章中心明确,重点突出,内容丰富,思路开阔又不忘论述的重心;放得开,收得拢,全文结构紧凑、严密。

别拿道德说事儿

近年来,各种媒体上频频出现道德二字,无时无刻不在撞击着我们的思维。不可置疑,如今社会人人都现实得很,道德在这时候正需要重新提倡发扬,但是,请别拿道德说事儿,因为不是事事都与道德沦丧有关。

四川汶川地震,牵动了许多中国人的心,人们慷慨解囊,不论多少,也是对灾区民众的一种关心。这时,却出现了网民在网上列出各名人的捐款数量和金额,排起名来,还评出最有爱心奖和最有道德奖。一时间议论四起,各名人人人自危,纷纷加捐善款,力求摘掉不道德的帽子。

本来好好的捐款,为什么要搞得满城风雨?捐款是各人的自由,捐款数目之多少也是各人自主决定,与道德有何干系?承认,捐款数目之愈大,对灾区之援助也越大。但终究捐款是人们自发进行的善事,能捐固然是美事一桩,但不捐款便真的出于对灾区的漠视?我们当然要谴责有能力但不肯贡献一份力量的行为,但我们也不能强求一个衣食不保的人倾家荡产来捐款,以致生活不保,这才是真正的不道德!至于名人捐款,也是一样的,道德既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也就不具有约束人的自由的权力。

人只有拥有了自由,才有实现道德的能力。道德不是舆论制高点,而是实现人的自由的普世价值。道德的目标从来就不是束缚人,确是要给人提供自由的方法。

多少年来,同性恋一词在我国一直讳莫如深。作为一个亚文化群体,近年来才开始增加公众的露面度。不过,社会对此依然抱有成见,而且是打着道德的旗子。变态等词自不用说,人们还把各种偶尔发生的极端行为与之相联系,用道德把这些画出一个吓人的面谱。

我们不妨用新的角度来看,摒弃那种以同性恋为不道德为前提的观点。从起源上,同性恋自古便有,中外皆然,这在各种史籍中早有记载,直至今天。再者,一个人是否选择接受同性恋,是个人的自由,与道德无关。他如果自身便认定这不道德,这也是他的自由,但一旦他选择了接受,他便拥有了自己的身份认定,这与道德何干呢?如果只是因为这似乎不合常情而冠以不道德,那就是狭隘的自由主义了。既然这客观地存在于社会上,又没有违背道德,我们就不应该说同性恋不道德。

不要再拿道德说事儿了。一个开放的社会,是以保障社会成员自由为宗旨的,而道德则不是用于压制自由的工具。如今社会,并不是不提倡道德,而是

要以保障人们的自由以实现道德蕴含的普世价值。哪一天社会能真正实现了自由,恐怕道德也不会沦丧了。

(共949字),25+25+10=60分!

道德是立身社会的身份证

在社会中穿梭忙碌的人们,身上一定要需要两种最重要的东西,一种是知识,而另一种是道德。如果说知识是进入社会,贡献社会的法宝,那么,道德就是立足于社会的身份证。没有道德,就不能在社会中生存。

持有道德的身份证,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社会中,很多人从小就进行素质教育。学校就是一个这样的机构,道德观也是每一个人必须树立的。尊重,则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拥有尊重他人的心,必然会受到他人的尊重,这是道德的结果。假如你看见一个老奶奶正准备过马路,你去扶她,这是道德。别人就会向你投来赞许的目光。假如你去尊重一个农村的穷人,别人就会尊重你。道德准则是这样说的,道德是建立人与人良好关系的桥梁。你若没有道德,那么你就只能招来别人的厌恶。

持有道德的身份证,才能获得成功。现在社会上竞争激烈,想在社会上生存下来,不是靠勇气,而是靠道德。成功人士说过,在社会中树立道德,就会获得广大市民的支持。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就是这样,他经历了冬天一样的创业过程,这不是侥幸,而是他以自身的道德来感染着每一个人,他诚信,他光明,这是他成功的保证。他做事光明磊落,坚强不屈的信念贯彻着职业道德,在外面做了多次演讲,为公司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他凭借着他的为人,本应花一个多钟头的演讲只花了五分钟,就成功取得了银行500万美元的融资,这是什么?这是道德的影响。道德就是对一个人认识的标准,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保证。 持有道德的身份证,就能得到社会的赞扬。我清楚地记得一句话,这句话是几个月前的飞车砸抢劫犯的英雄说的。当时他听到“抢劫了”的声音,便停下单车向后望,恰好看到抢劫犯骑着摩托车朝自己飞来。他二话不说,拎着单车,在抢劫犯路过之时“飞车”扔向抢劫犯,最后劫犯被附近经过的警察和酒店保安抓获。事后采访中,他说了一句:“是我的道德和良心驱使我这样做的。”这句话看似平凡,却非常伟大。社会上都纷纷表示赞扬。

道德是立足社会的身份证,任何人都不应该丢失这一珍贵的东西。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是每个人心中的高尚的观念。没有道德的人,是绝(决)对不能在社会上立足的。

共873字,22+23+8=53分。

尊敬道德

即使道德穿着褴褛的衣裳,也应该受到尊敬--席勒。

长江大学部郊区的河床暗流涌动,两名儿童在众人的呼喊中终于在与死神的赛跑中被拉了回来,但三名大学生的生命之光却在众人的泪光闪烁中熄灭了。面对生命的呼救,有人立即飞奔下水,有人却忙着拿手机出来抢拍素材,更有甚者,眨着利欲的双眼,幸灾乐祸,见死不救,声称“只捞死尸不捞活人”。利益的终结落在钱上,沉重的生命敌不过轻飘飘的一张纸钞?

鸟巢田径场上人声鼎沸,空气中的躁动在刘翔转身而去之后仍然久久不散。网上的帖子一摞一摞地增加,污言秽语蔓延了一个又一个论坛,大幅大幅的标题和横额充斥着人们的眼球,过往的赞誉像是决心同以前的清白同归于尽,再也没有了踪影。昔日人人敬仰的英雄,奈何在众人的指责声中褪去了往日的光晕!舌头的重量很轻,但却很少人能够控制好它,昔日的英雄在众人的指责声中黯然神伤,心酸无限。

公元2009年7月5日,宁静的城镇被炸开了锅,抢财掠物,放火烧毁商铺是一大帮暴徒的热身活动。更有暴徒高高举起手中的利刃砍向民众,鲜活的生命在暴徒的屠刀下瞬间戛然而止。暴徒的狰狞的面目,在血与火交织的惊心动魄的场面中异常清晰,人的善良的天性这道德的东西竟然荡然无存。抢杀之下,人的生命犹如蝼蚁,草芥一般。

玻璃和镜子,同是一种质材,加上了一层银子,看东西的人就只能看见镜子里的自己而不能透过玻璃观看人群了。长江大学的三位英雄,死在被金钱蒙蔽的道德之下。

台湾著名诗人席慕容说:“更多时候,人们引援道德并不是为了纠正自己,而是为了指责别人。”刘翔的形象,被损毁在别人引援的道德指责之下。 “人心是一场盛席。”新疆七五事件遇害的百姓,鲜活的生命倒在道德沦丧中屠刀之下。

道德是清白的,是灯红酒绿的外界物化了它的本质,人们追求金钱,追求一时风光,追求纸醉金迷而把它扔到角落,道德仿佛摇曳的草儿,无法在强劲的朔风中直立。

请尊重道德!

(共776字),25+24+10=59分!

撑起道德的天空

李汉荣在散文《今夜的泪水》中说:“当在万籁俱寂的山林仰望这片天空,发觉今夜的天空缺少了几颗道德的星星,纵使依然浩瀚无垠,却遗失了从前的美丽。”

尼采曾指着大街上车水马龙说:“世界是道德的世界,人却非道德之人。”

他们二人的语言阐述这同一个信息,这个世界之辙之前行,时代巨轮之运转,皆需道德的支点。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撑起一片道德的天空,携手创造一个巨轮劲转的大时代。

生活中,人们应以道德作为良知的标尺,作为行动的准则。每次观看《感动中国》,为何我们都泪流满面?是因为我们看到一个个光风霁月的人物,他们的心胸如潮瀚的大海,容纳世界道德之水。也正因为这道德,归国的钱学森的火箭才更加高昂,宽容谦逊的季羡林的文笔才更加感人,慷慨投身慈善事业的成龙的功夫电影才会更加扣人心弦。由此看出,道德不仅为世界带去点点阳光与滴滴甘露,更让拥有道德的人矗立于造极登峰的思想高度。钱钟书也说:“一个作家首先要以德服人,只有这样,他的作品才有资格被摆放在高高的书架上。”所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用道德撑起一片瓦蓝天宇,一片不落的灿烂。

对于一个人尚且如此,那么对于一个国家,需要这片道德的天空吗? 答案是肯定的。中原三国鼎立,孙权有谋,曹操有才,刘备有德。然而在青史竹帛中,最为人称道,流芳百世的,也正因为这个“德”字。因为德,五虎大将甘于以死献命,蜀国百姓也甘于与之出生入死。看看现代,去看看二战后的德国。这个国家有如此高尚的道德,让他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二战的罪恶。当德国总理在世人面前的惊天一跪,我们看到一个经济腾飞的德国。道德让一个国家站得高昂,不仅在经济,更在于立足世界的底气。

然而,我只叹,在今天的天空下,确乎缺少了从前的闪耀。前年的周老虎一事闹得沸沸扬扬,似乎成为了揭露社会道德缺失的伤疤。再后来,三鹿的毒奶粉,杭州 70码车案,大学校长的假论文„„我不禁质问,物欲面前,道德真的那么不值一提吗?

当然不是!道德常驻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勿失心中的良知,撑起道德的天空,还是一碧万里!

评语:53分

评语:本文切合题意,中心突出--标题即中心,主体部分从“个人”到“国家”两个不同角度论述了“撑起道德的天空”的作用。适量的引用、大量的事实列举,使文章内容充实。论据兼古今中外,可见,考生知识面广。结构完整,过渡句简要恰当。语言流畅,有些文采。

但是,第三段的“携手„„大时代”宜删去--它冲淡了中心(主题);第六段中“德国总理当众认罪”为什么是“道德”--宜稍加阐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