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提升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2023-11-06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提升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滕慧君

来源:《共产党员·上半月》2020年第01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全过程中最基础和最本质的内容,其核心目标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如何实现教育过程最优化和效用最大化,是值得思考谋划的大问题。从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入境、入情、入心、入理的视角来看,入境是着力点,入情是关键点,入心是切入点,入理是根本点。只有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情理交融,才能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淬炼,要想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必须创造贴近受教者的环境,真正做到设身处地、感同身受。要紧扣时代特点,拓展学校思政教育课堂主渠道。当代青少年群体思维更加多元并具有独立性和批判性,受市场经济大环境影响,容易产生功利思想和短视行为,随时消解教育效果。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话语体系,编写分级分类教材,增加对于青少年关切的求学、择业、婚恋、社会融入等现实问题的释疑解惑,引导辨析纷繁复杂的网络声音。要着眼构建以移动传播为重点、以分众传播为关键、以优质产品为核心的全媒体教育新体系。要从内容供应转向产品供应,积极向移动媒体靠近,激活沉淀的优秀产品为思政课提供鲜活而充足的素材,相关落实情况应纳入意识形态责任制考核体系。只有在潜移默化中修为人之德、养浩然之气、明担当之责,才是兑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归宿。在具体的环境中做到学而思、思而践、践而悟。通过不同的话语对象与环境,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贯通性。

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点。思想政治教育正如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涵育学生内心对于国家、民族的真挚情感。一个有着良好道德品行的人,才能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优秀的人才,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更要有一颗“正心”、一道“正气”。因此,必须把道德品行的滋养放在第一位,而这又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需要每一个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各司其职,而要把14亿中华儿女汇集到一起,把力量凝聚到一起,需要做好正能量引导,宣传好、传递好党的新思想新理论新实践,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厚植爱国心,激励报国志,同唱奋进曲。

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让思想政治教育变成桥梁与纽带,真正走进受众内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只有不断增加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高度”,加大“力度”,提升“溫度”,才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解释力、生命力和感召力,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主动自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着力在引导话语主体、更新话语内容、优化话语语境及搭建话语平台四个维度上下功夫。

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点。理论教育要实现从广度上的全覆盖,让大家熟悉掌握党的思想理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等基本内容。要坚持以宽广的视野和知识背景“悟原理”,在常学常新中悟出“原著原文”的思想、理论、历史的丰富内涵和博大精深的学理逻辑,才能更深刻地感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真理光芒。俄国诗人普希金说过:“跟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一门最引人入胜的科学。”要着眼于“铭记一辈子、影响一辈子”,在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通过“悟原理”来讲“原著原文”,才能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释放“最引人入胜”的魅力。确保理论教育的原创性、新颖性、系统性。让理论教育督促实践教育通俗易懂,达到“老妪能解”的效果。

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在全媒体影响下的新时代,我们必须认真研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不断推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与时代同行。 (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