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社会工作领域 社会工作领域也成社会工作范围,是指社会工作在社会生活中实施并起作用的范围。
3. 实际社会工作 是社会福利部门所从事的社会工作。在我国政府部门和群众组织中,有一些以专门进行 福利服务活动为己任的职业或岗位,它们承担着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职能。
4. 慈善组织会社 a) 1869年建立于英国,致力于协调政府与民间各种慈善组织活动,推动民间志愿救 助活动。 b) 慈善组织会社对社会工作的贡献在于: ? 首先,派“友善访问员”访问申请救济者,这种个别化的做法促进了个案工作 的产生; ? 其次,它们在促使各救济机构、慈善组织为解决社区问题相互合作时,促进了 社区工作的产生。
5. 睦邻组织运动 a) 1884年兴起。 b) 兴起的原因:英国的科学研究人员和社会工作者力图对社会问题进行实地研究和考 察。另外,发起人认为社会贫富分化严重,让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和贫民共同生活,既可以使贫民获得接受教育和享受文化生活的机会,又可以使知识分子加深对贫民的了解,以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c) 在这种背景下,巴尼特牧师于1884年在伦敦东区贫民区首创汤恩比馆。 d) 睦邻组织运动对社会工作的意义: ? 社会工作应以整个社区为对象; ? 社会工作应配合社区的实际需要; ? 安排,并同时发动、组织社会力量; ? 社区工作方法应成为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 问题
1. 简述社会工作基本过程。
2. 简述社会工作基本要素 社会工作者、受助者、社会工作价值观、助人活动 3. 西方社会工作产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 经济条件: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 制度条件: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众多复杂的社会问题 ? 组织条件: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出现许多民间社会服务组织,用于弥补政府 救济的不足,扩大救济范围。 ? 文化条件:人道主义思想;宗教伦理思想。
4. 改革后我国社会工作迅速发展的原因? ?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新的社会问题不断涌现,它们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出了新 的要求,如贫困、老龄化问题。 ? 转型期:我国原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机构发生变化,不能圆满解决这些问题,于是显 示出发展社会工作的重要性:政府、企事业单位、家庭 5. 社会工作领域与社会问题的关系 ? 社会问题:社会学认为社会问题是社会上的大多数人遇到某种问题,这些问题影响 着他们的正常生活,因此需要改变的社会状况;社会工作认为,社会问题是指那些非纯生理性的问题,即与社会因素有关的问题。 ? 社会问题是主要社会工作领域。 ? 社会工作领域随社会问题的增多而扩大。 ? 社会工作大于社会问题领域。
6. 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共同点:它们都是对于社会上处于困难境地的人提供帮助。 不同 ? 社会保障基本上是由国家法律规范的救援措施与政策,属于社会政策的范畴;社会 工作则是具体的直接的社会援助的提供。社会工作将社会保障政策、项目转化为现实的服务,使之成为社会大众所共享的成果。 ? 社会保障更多属于收入或者物质上的帮助,社会工作不仅提供物质上的帮助,而且 提供精神上的帮助。
7. 社会工作与心理学的关系 相同 ? 心理学对社会工作的影响可以简单地归结为对于心理层面的重视。 不同 ? 心理学是关于心灵的学科,它试图建立严密的逻辑框架和完整的概念体系。 ? 心理学家常与社会工作者合作。社会工作者常常动用总的社会资源解决案主问题。心理 学家常常借助药物、临床、诊所帮助病人。 ? 社会工作者把案主、夫妻、团体当做一个整体解决问题,心理学家的注意力集中于个人 及其内在精神层面。 ? 社会工作强调潜能与发展,强调助人自助。心理学发展出一整套技术手段,诊断、治疗。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功能 名词解释
1. 社会工作者: ? 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 人员。
2. 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 ? 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是指在一个社会中,如何组织和运用社会资源去实施社会工作,提 供服务。它包括福利服务提供者的组织模式、受助者求助模式、资源获取模式和服务提供模式。
问题 1. 社会工作者在专业关系中应表现出什么样基本素质? ? 专业价值观 ? 从事社会福利服务——助人活动 ? 掌握专业知识与方法
2.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什么? ? 服务提供者 ? 支持者 ? 倡导者 ? 管理者 ? 资源获取者 ? 政策影响人
3. 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 社会工作对个人的功能 就难、解困、发展。 ? 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 i. 社会工作对维持社会秩序的意义 1. 通过解决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秩序 2. 通过预防问题保持社会秩序 3. 通过实施和修订社会政策维持社会稳定 ? 助人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
4. 社会工作的助人功能与维持社会秩序的关系是什么? ? 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一致 帮助有困难者走出困境会产生有利于社会秩序的效果,良好的社
会秩序也有助于对有困难者的救助,这种一致性是就一般状况或者总体而言的。 ? 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不一致 在社会政策不尽合理的情况下,简单强调秩序的重要性可能会贻误对有困难者的救助,甚至会酿成重大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只强调助人的至上性可能会冲击社会秩序,因为有时原有秩序并不一定能向有困难者提供制度化的帮助。这样就会发生强调社会秩序的社会本位观同强调助人的个人本位观之间的冲突。
5. 发达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工作组织模式的表现是什么? ? 福利服务的提供者:政府、民间机构、社区。 ? 求助模式:主动求助 ? 资源获取:政府拨款,民间支持。 ? 服务提供模式:专业服务。
6.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工作组织模式的表现是什么? ? 行政化的组织模式,表现是: i. 国家是唯一的资金来源。 ii. 行为主体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内部的领导干部。福利服务以及解困工 作是这些机构的正式工作。 iii. 方法是通过行政程序、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法进行助困工作。 7. 转型期我国社会工作提供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6 1. 本我:本我是人格系统中最原始、最隐私的部分,处于潜意识的深层,由先天本能、基 本欲望组成,如饥、渴、性,它包括来自对于基本生理需要满足的所有欲望。 2. 自我:自我代表人格结构的现实部分,位于以生理需要为基础的原始本能与外部世界之 间。 3. 超我:超我是理想的自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发展出来的,是人格结构中专管道德的司法 部门。 4. 潜意识:处于心理结构的最底层,由各种原始的本能与欲望组成,是生物性本能能量的 仓库。 问题 1. 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功能是什么? a) 解释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确定社会工作者将要协助解决的问题的性质与原因。 b) 根据其对行为与社会问题的性质与成因所做的解释,设定社会工作过程的工作目 标。 c)
提出实现目标的方法与技巧。 2. 弗洛伊德探索潜意识的基本技术有哪些? ? 析梦、自由联想、失误分析。
第五章 社会福利制度 名词解释
1. 社会福利 a) 广义的社会福利指同改善公民的生活素质、促进社会发展与提高社会总体文明水平 相关的一切物质、活动与相关服务。 b) 狭义的社会福利指国家(或政府)针对社会中有特殊需要的个人或群体提供的津贴、 物质和社会服务。
2. 剩余性社会福利:剩余性的社会福利是指当家庭和市场等常规机制瘫痪时,国家的干预 必不可少,从而满足公民的社会需要,解决社会问题。 3. 制度性社会福利:制度性的社会福利是指为所有公民提供的福利津贴或服务,这种服务 不需要通过家计调查来完成,它有利于公民之间实现社会平等,并消除社会差异。
问题 1. 社会福利的功能是什么? a) 对公民个人:提高弱势群体以及全体国民的素质,增强人的社会功能。 b) 对社会:促进平等,增进社会关系的和谐,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 c) 对公民与社会的关系:改善公民与政府的关系。
2. 阐述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关系。 a) 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服务的传递体系 b) 社会福利模式影响社会工作专业化服务的发展
第六章 社会个案工作 名词解释 ?
个案工作:社会个案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和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轻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
问题 1. 心理社会治疗法的基本价值理念是什么? ? 个别化、接纳、案主自决、保密、非批判的态度
2. 心理社会治疗法的治疗目标是什么? ? 减低当事人的焦虑和不安 ? 减低“人——情境”系统的功能失调 ? 增强当事人的自我适应技巧和“人——情境”系统的功能 ? 增强当事人的自我实现和满足感 ? 改善环境解决问题
3. 人本治疗模式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假设是什么? ? 人的概念 i. 人基本上是自由的,而非被控制的。人有某种程度的自由选择和具有某些自我 指导的能力。重要的价值观和决策在人的控制范围之内。 ii. 人类的本质是积极向上的,有成长和自我实现的倾向和能力。只要条件适宜, 人们将向着自我实现发展。 iii. 尽管人的许多行为是由遗传和环境决定的,但是他们具有选择和自我指导的能 力。 iv. 心理成长不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在一种没有威胁的气氛中,人们能够 自由地成为他们可能成为的人。 ? 自我概念 i. 自我的形成:是通过我们与环境,尤其是我们与生命中重要的他人如父母交往 形成的。 ii. 被认为有价值的条件:要得到家人的关怀是有条件的,即必须满足家人的期望 或要求,这就是被认为有价值的条件。 iii. 被认为有价值的条件对自我概念的影响 1. 它直接影响我们对自我概念的接受程度。 2. 这些被认为有价值的条件往往使当事人忽略或牺牲内在的真正需求。 3. 被认为有价值的条件与内心真正的需求的不一致会使当事人苦闷和压抑。 iv. 自我概念对行为的影响 1. 自我概念与经验的一致是一种完美的境遇。 2. 自我概念与经验不一致,人们常常会歪曲或否认经验,采取自我防御的办 法。 3. 瓦解:防御失败,就会产生瓦解。 ? 能充分发挥自己功能的人的特征 i. 是理性的人,能准确领悟周围的事物,开放地接受新的生活体验。 ii. 珍惜和享受
人生。 iii. 忠于和尊重自己。 iv. 心理上有极大地自由和释放的感觉。 v. 能有建设性地生活。
4. 你如何理解人本治疗模式中的自我概念 ? 是个体意识中知觉到的所有关于他的存在和他的经验方面的东西。简单地说,自我
8 概念是人在内心深处关于自己的形象,是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 内容上包括:身体、情感、喜好、职业、价值观、人生哲理等。 ? 我们每天的行为、与人的关系和对环境的适应,都受自我概念的影响。 ? 自我概念与自我不同。自我指当事人真正的、本身的自己。自我概念是指当事人如 何看自己
5. 人本治疗模式对社会工作者基本素质的要求是什么? ? 真诚一致 ? 无条件积极关注 ? 设身处地的理解(同感)
6. 斯金纳的操作行为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 行为的改变之所以发生,乃是因为行为的后面伴随着某种特别的结果,它是被它产生的结果(可获得某些事物)所控制的。从而有些行为的结果(正结果),会增加行为再发生次数,或维持行为的持续;而有些行为的结果(负结果),会削弱行为,甚至使行为完全消失。因此,只要改变行为的结果,就可以改变行为。
7.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 交互决定论 ? 自我效验 ? 自我调节 ? 社会学习
8. 理性情绪行为治疗法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 A、B、C互动关系。A代表事件、B代表信念、C代表情绪后果。
9.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主张应该去除的非理性信念有哪些?你如何理解? ? 我们绝对需要一位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的喜爱。 ? 人应该在各个方面,最低限度在某一方面,有成就、有才干、能胜任,才会被视为 有价值。 ? 人绝对不能犯错,如果他们犯错,它们的价值须与他们所犯的错误相等。 ? 自己
遇到的事,不符合自己所想的则很糟糕。 ? 人的不快是由外在原因引起的,人没有能力去控制自己的悲伤与情绪困扰。 ? 危险和灾难的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应常挂在心上。 ? 逃避苦难与责任比面对他们容易得多。 ? 人应该依赖别人,而且找一个比自己更强的人来依赖。 ? 过去的经验对人目前的行为,有极其重要的决定作用。因为某件事情曾经影响他, 这种经验就会一辈子影响他。 ? 我们应该对别人的困难与情绪困扰觉得不安。 ? 我们遇到的问题,都应有一个正确的、完美的解决办法,如果无法找到一个完美的 方法,则很糟糕。
第七章 社会小组工作 名词解释
1. 小组工作 a) 以小组工作的功能和目标下定义:小组工作者在各种小组中,通过小组互动与方案 达到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目标的完成。 b) 以小组工作对人的发展下定义:社会小组工作是一种教育的过程,它通常由各种志 10 j) 信息引导 k) 治疗性学习的转移
6. 小组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是什么? a) 勇气 b) 诚实 c) 同理心 d) 自我认同 e) 行动取向 f) 热心 g) 人性化
7. 你如何理解小组工作者的自我表露 ? 内容 a) 对案主个人以及小组的反应 b) 对自己过去类似经历的反映 c) 对小组工作者自己过去的经历是否应该表露的三种意见:应该表露、不应该表露、 适当表露。 d) 自我表露的原则:时间上的考虑、适当性、动机 e) 实务工作中的借鉴 第八章 社区工作 名词解释
1. 社区工作:社区工作是以整个社区及社区中的居民为服务对象,提供助人的、利他的服 务的一种社会工作专业方法。
2. 社区服务:社区社会福利服务是指在政府的倡导下,以一定层次的社区组织为主体和依 托,以自助-互助的广泛群众参与为基础,既突出重点对象又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用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来增进公共福利,提高生活质量的区域性、社会性的福利事业。
问题 1. 社区工作的目标是什么? a) 促进居民参与解决自己的问题,提高社会意识。 b) 调整或改善社会关系、减少冲突。 c) 寻求社区需要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合。 d) 追求权利和资源的公平分配。 e) 发挥居民潜能,发掘并培养社区领袖。 f) 培养关怀、互助的美德。 g) 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2. 美国学者罗斯曼1979年提出社区工作的三大模式是什么? ? 地区发展、社会计划(社会策划)、社会行动模式。
3. 联合国《经由社区发展获得社会进步》提出的社区工作十项原则是什么? a) 依据社区居民的愿望和需要,来制定计划。 b) 建立多目标的计划以及各方面的配合行动,以求全面和均衡的社区发展。 c) 在推行社区发展计划初期,社区居民的自信息以及自发精神的培养,与物质建设同 样重要。
11 d) 社区各种计划的制定、执行,均应由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 e) 注重地方领导人才的运用和培训。 f) 发动组织妇女与青年参加社区发展工作。 g) 对于社区提出的自助计划,政府应当给予重点或全面的积极协助。 h) 全国性的社区发展计划,应该有完整的政策、完整的行政组织、地方与国家资源的利用以及工作者的挑选、培训。 i) 在社区发展计划中,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民间组织。 j) 对地区性与全国性的社区发展计划,应给予密切配合,协调发展。
4. 社区工作的介入手法有哪些? a) 从社区问题入手介入社区。 b) 从服务提供入手介入社区。 c) 从社区教育入手介入社区。 d) 从互助、合作入
手介入社区。 e) 从社会行动入手介入社区。 f) 从联合各种社会团体入手介入社区。 g) 从策划、倡导入手介入社区。 h) 从社区调查入手介入社区。 i) 从社区突发事件入手介入社区。 j) 从社区宣传入手介入社区。 k) 从各式各样的社区发展计划与规划入手介入社区。 5. 社区工作者的角色是什么? a) 促进能力的角色。 b) 协调团体的角色。 c) 社会设计的参与角色。 d) 提倡者的角色。 e) 辅导行动的角色。
第九章 社会行政 名词解释
1. 社会行政:社会行政是依照行政程序,妥善利用各种资源,实施社会政策,向有需要的 人提供社会服务的活动。它的核心内容是执行、实施社会政策。
2. 社会政策:社会政策是国家或机构为解决社会问题,增进成员福利,实现社会进步所采 取的基本原则和方针。
问题 1. 谈谈你对社会行政的层次的理解。 ? 社会行政可以分为宏观社会工作行政和微观社会工作行政。它们互相影响。 ? 宏观社会工作行政:是在较大范围内执行社会政策,一般与政府行为有关。 ? 微观社会工作行政:是将社会政策变为具体社会服务环节的行政活动。在社会福利 机构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表现为通过机构筹集、分配资源、更有效地提供服务的过程。
2. 社会行政的地位与功能是什么? ? 社会行政的地位
12 ? 在社会福利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能在更大的范围内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服务。 ? 能够影响社会政策,而不只是在既定的政策下提供服务。 ? 社会行政的功能 ? 将社会政策变成社会服务行动 ? 合理利用资源,促进有效服务。 ? 总结社会政策的执行经验,提出修正意见。
3. 社会行政的内容包括哪些? ? 社会服务的计划 ? 社会服务的组织 ? 督导与激励 ? 服务系统中的协调与控制 ? 评估与报告 4. 谈谈你对社会行政中督导的作用的理解 ? 督导是传道授业,它不但有助于社会工作任务的完成,而且有利于员工的成长。它具有行政、管理、教育和支持的功能。 第十章 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 名词解释 ? 中国社会工作的“民政模式”: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用行政手段 推动的,这在民政工作中尤其突出,于是就形成了一种较为特殊的社会工作运作模式,被称为社会工作的“民政模式”。 问题 1. 民政工作的社会功能是什么? a) 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实现社会的民主进步。 b) 广泛提供社会服务,保证改革顺利进行。 c) 实施社会行政管理,促进社会良性运行。 d) 协调军政、军民关系,促进巩固国防建设。 2. 民政部门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a) 社会福利服务:社会福利事业、社会福利企业、城市社区服务。 b) 救灾救济:救灾、五保、扶贫、社会救济。 c) 优抚安置 d) 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 e)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制度。 3. 中国社会工作的“民政模式”的实施特点是什么? a) 民政部门有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网络和信息渠道。 b) 关注基层以及社会弱势群体的问题是民政部门的职责所在。 c) 民政部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悉心网络渠道采集基层的信息、制定社会政策、小范围试 点、以立法形式推广政策。 d) 重要的社会政策的出台与实施需要民政部门与上、下级政府部门由下沟通协调。 e) 民政部门与社区、社团关系密切。
4. 中国社会工作为什么会表现出民政模式?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用行政手段推动的,这在民众工作 中尤其突出,于是就形成了一种较为特殊的社会工作运作模式,被称为社会工作的“民政模式”。
5. 你如何理解中国社会工作的民政模式。 ? 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用行政手段推动的,这在民政工作中尤为突 出,于是就形成了一种较为特殊的社会工作运作模式,我们称之为社会工作的“民政模式”这种模式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a) 民政部门有一个从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自治州、地级市)、县(自 治县、县级市)、乡镇(街道)直至村、居民委员会的遍布全国的行政网络和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信息渠道。 b) 建国以来,民政系统由于其职责所在,对于负面的社会状况关注尤甚,与基层、社 会贫弱群体也有着一种特殊的联系。 c) 改革以来,中国进入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剧烈变化时期,民政部门面临的社会问 题也剧增。 d) 民政部门各项重大的改革措施和社会政策的出台,要经过党中央、国务院或全国人 大的批准,同时也要依靠各部门和各级政府的支持。 e) 基层政权和群众自治组织建设是民政部门的职责之一,因此,它与基层社区有着天 然联系。
《社会工作概论》总结与复习
1. 社会工作 a) 什么是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在专业价值观的指导下用专业的助人方法开展的 专业助人活动。 b) 社会工作产生发展的历史条件 i. 经济条件: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 ii. 制度条件: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众多复杂的社会问题。 iii. 组织条件: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出现许多民间社会服务组织,用于 弥补政府救济的不足,扩大救济范围。 iv. 文化条件:人道主义思想;宗教伦理思想。 c) 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 ? 社会工作者、受助者、社会工作价值观、助人活动。 d) 社会工作者 i. 在助人关系中的作用与地位 1. 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的作用 ? 在助人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专业关系包括: ? 工作者与案主互相接纳 ? 案主被告知整个过程 ? 社会工作者应该让案主感到尊重、温暖、亲切 ? 社会工作
者与案主共同进行目标取向的活动 ? 社会工作者在助人中使自己成为案主生活中的重要角色。
2. 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的地位 ? 居于主动的、支配的地位。因为社会工作者是助人过程的发动者, 它推动助人过程的运行,并对助人过程的发展进程和方向进行控 14 制。
ii.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1. 服务提供者 2. 支持者 3. 倡导者 4. 管理者 5. 资源获取者 6. 政策影响人 e)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i. 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 从对案主、对社会环境以及对专业本身的价值理念来看: i. 对案主:尊重、平等、接纳、个别化、案主自决等。 ii. 对社会环境:公平与正义。 iii. 对专业本身:敬业。 ii. 价值观念体系的评价标准 1. 大多数成员相信其正确并毫无保留地接受; 2. 经过较长时间后仍能对专业有助益,提供专业使命指导和实务方向指 导; 3. 鼓励创新。 iii. 产生的条件:宗教思想、社会福利思想、人道主义思想 iv.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总体界定 ? 价值观是概括性的、对所期望的事物有情感因素在内的、有其历 史起源与经验的基础、被一群体所共同认定,同时也成为群体的行为规范。 v. 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建设中的伦理两难 1. 所说“两难”,就是说社会工作者要在不相容的选择中作决定,而无 论选择那一种,似乎都必须作一些牺牲。我们的选择应该被视为“痛苦的最小化”。 2. 伦理上的两难是指当社会工作者面临数个专业职责与价值上的冲突, 必须决定何者优先。 3. 表现:案主自决、保密、有限资源的分配等。 vi. 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建设的方法论与制约因素分析 1. 构建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方法论 ? 借鉴与创新 ? 批判与继承 ? 综合与发展 2. 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念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 缺少本土化的、
系统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念体系。 ? 缺少职业化的社会工作领域。 ? 缺少专业学生接受价值观的职业推动力。 f) 社会工作理论 i. 理论的功能 1. 解释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确定社会工作者将要协助解决的问题的性 质与原因。 15 2. 根据其对行为与社会问题的性质与成因所做的解释,设定社会工作过 程的工作目标。 3. 提出实现目标的方法与技巧。 ii.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1. 人格结构理论 2. 心理结构理论 3. 精神动力论 g) 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 i. 个案工作方法:心理社会治疗法、人本主义治疗法、行为主义治疗模式、 心理社会行为治疗法 ii. 小组工作方法 iii. 社区工作方法 iv. 社会工作行政:中国社会工作行政的“民政模式” 2. 社会工作领域 a) 社会工作领域与社会问题的关系 i. 社会问题:社会学认为社会上的大多数人遇到的某种问题,这些问题影响 着他们的正常生活,因而需要改变的社会状况;社会工作认为,社会问题是指那些非纯生理性的问题,即与社会因素有关的问题。 ii. 社会问题是主要社会工作领域。 iii. 社会工作领域随社会问题的增多而扩大。 iv. 社会工作大于社会问题领域。 b) 具体社会工作领域 i. 按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社会特征分类:儿童社会工作、少年社会工作、青年 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 ii. 按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分类 1. 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 2. 就业方面的问题 3. 个人行为方面的问题 iii. 以社会工作的特点分类:救助、帮助和发展。 3. 社会福利制度 a) 社会福利的功能 i. 对公民个人:提高弱势群体以及全体国民的素质,增强人的社会功能。 ii. 对社会:促进平等,增进社会关系的和谐,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 iii. 对公民与社会的关系:改善公民与政府的关系。 b) 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服务的传递体系 c)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与社会工作的发展 i. 改革以前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及其特点:二元体制。 ii. “社会福利社会化”的社会福利改革思路 ? 多元化表现在服务的主
体、资金来源、服务对象、服务人员的多 元化。 iii. 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对发展社会工作的影响 ? 近年来,我国政府把大力建设和谐社会、推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 展的科学观作为政府工作的核心指导方针,强调经济发展中的社会公平与社会保护,这些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发展 16 社会政策和装也社会工作的重要契机。
4. 社会工作的功能 a) 功能 i. 社会工作对个人的功能 ? 就难、解困、发展。 ii. 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 ? 社会工作对维持社会秩序的意义 i. 通过解决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秩序 ii. 通过预防问题保持社会秩序 iii. 通过实施和修订社会政策维持社会稳定 b) 与维持社会秩序的关系 i. 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一致 ? 帮助有困难者走出困境会产生有利于社会秩序的效果,良好的社 会秩序也有助于对有困难者的救助,这种一致性是就一般状况或者总体而言的。 ii. 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不一致 ? 在社会政策不尽合理的情况下,简单强调秩序的重要性可能会贻 误对有苦难者的救助,甚至会酿成重大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只强调助人的至上性可能会冲击社会秩序,因为有时原有秩序并不一定能向有困难者提供制度化的帮助。这样就会发生强调社会秩序的社会本位观同强调助人的个人本位观之间的冲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