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00)
建设现代风景园林的课题研摘要:现在城市正在步入“城市病”的集中爆发期,如何让城市朝着更宜居的方向发展,
究刻不容缓。中国古典园林所体现出的自然观念、艺术文化必将给现代风景园林建设带来深刻的启示。
现代;启示关键词:古典园林;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005-789710-0029-02
铺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当前城市建设空前繁荣,装硬化,高楼林立,生活在现代城市里的人们又开始渴望在生活精中找回自然的栖居环境,渴望公共空间可以带来美景的享受、
“虽由人作,宛神的放松和人际的交往。中国古典园林所创造的
象外之象”的景观意境,正是现自天开”的园林景观,“形外之意、
蕴育的情感和哲代都市人所向往的理想环境,它创造出的景观、理以及积淀的文化,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珍贵的园林遗产,对于现值得我们研究并传承。代风景园林建设有着借鉴指导价值,
但是现代风景园林那种未有的发展机遇。大千世界,千姿百态,
简单化、平面化的表达方式,让人更需要向自然伸展。放眼身边的动植物、山川流水等,你就会发现这个自然界的复杂和丰富,正是自然界的复杂和丰富,滋养并且满足了我们的各种感官需求。
但今人与古典的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观念也随之变化,交流中,古典仍为人们接受和赞赏,其原因不只是为它的艺术魅与今天中国人力,是因为“积淀在体现这些作品中的情理结构,
。[2]的心理结构有相呼应的同构关系和影响”
1中国古典园林之魅“囿”,囿就是以一定的地域“园林”一词,最早起源于殷商的
还挖池筑台,供帝王贵加以范围,让天然的草木鸟兽滋生繁育,族狩猎和娱乐[1]。在春秋战国、秦汉及魏晋南北朝得到了前期的园林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发展;隋唐时期由于国力的昌盛,
在清朝,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达到了最高潮的时期。它从早期的苑中国古典园林体系是世界三大造园体系之一,
经历3000余年的历史演进才日臻完囿发展成现代的风景园林,
善,凝聚了中华民族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和自然观念的精华,形
成了本于自然但高于自然的造景形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造景境界。同时,诗文和绘画的融入将中国古典园林推向了更
它以独特的审美品质、高的艺术范畴,赋予了诗情画意的情趣,被学界公认为东方园林的代深厚的文化内涵、特定的形式语言,表。
4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风景园林的启示4.1自然观念在园林中的体现
(1)“天人合一”思想给予的生态启示。步入新的生态文明时
,探究中国古典园林美的代,探究中国古典园林美的“绿色启示”
发展历程和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建构、意境、规律以及审美文化生态心理,决不能离开“天人合一”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的、学的、美学的思想渊源。[3]“天人合一”就是讲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古典的生态设计思想,它将环境视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
社会、文化和谐统,将设计从简单的物质空间环境转变为自然、从人工走向自然化,发展的整体环境,对于现代园林建设而言,需要将生态设计思想融入并作为现代景观设计的重点内容之一。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现代风景园林的科学性与生态性是对是其发展不可忽视的基础。“天人合一”思想的升华,“天人合一”
(2)“寓情于景”对救赎心情的需求。古典园林和绘画一样,追求意境美,意境是艺术作品经过文化提炼和升华后的一种境界,
书法等文化符号表达景观的古典园林常常通过楹联匾额、刻石、
对现代风景园当下“城市化”进程给社会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林的发展提出了更深刻的要求。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域广
2中国城市之痛让、“景外意”,从而使园林的构成要素富有文化内涵,阔、文明多样的大国,千百年来形成的风情各异的景象正在逐渐“物外情”
我们失去了童年、诗意、园林景观不只具有直观的视觉审美,还将园林景观提升到更为消失,而经过再造的城市都是似曾相识,
当人们深刻、高级的精神审美范畴。人类社会进步到一定阶段,幸福感,自然的根基和自然的庇护逐渐弱化。像“苏杭”这样的
在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时,感情和理念便投向了大自“人间天堂”,其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也受到挫伤。西方城市环境·美学家阿诺德柏林特认为:“我觉得中国正在照着西方的已经“社会进步过被证明不好的事情在做。”可见当下的城市化不是
程中的插曲”,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也不是城市化的锦上添花。
然,去寻找美的形象和美的意境,以寻得精神的寄托。忙碌的现
代人,对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同样追求意境,追求将人们从工作、社交、休息中拉进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我们可以通过合理“寓情于景”以具体的形象在现利用场地特征、挖掘精神文脉,让代风景园林中表达出来。
古典园林景观,其外师法自(3)“以人为本”的精神归属定位。的设计,是以人为轴心,注重提高然,其内以人为本。“以人为本”
20205花卉FLOWERS29窑在现代城市里,自然的景观、传统的人文景观正在逐渐消失,
如今各地都加大了对环境改造建设的力度,使得城市景观环境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也使得当前风景园林得到了前所
3现代与古典的对话园林与景观设计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景观营造方法探讨张艳
(蓝城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30051)
摘要: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人们对于如何更好做好乡村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区中的人文环境、生态环境都是有所差异的,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应根据乡村实际情况,建设有特色的景观,体现出特有的民俗习惯、人文环境。本文针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景观营造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实际建设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景观;营造方法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2020)TU982.80A1005-789710-0030-02
不难发现此项建设具有一定从乡村振兴建设开展的过程中,
的复杂性,需要做好规划、系统开展。在这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如何对基础和专业等也非常多,例如如何对生态系统进行保护、
设施进行建设以及如何发展文化事业等,乡村景观营造更是其
将外来植被作择过程当中,应该主要选择一些本土的树木植被,
做好为辅助设计,且注意树木植被的季节性和自身生长的快慢,让每个季节都能够体现出不乔木、灌木与草地之间的协调配置,
同的美感和层次感。
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安全(2)在营造亲水活动空间的过程中,
在为人们性。亲水活动空间在乡村景观中属于特有的一道景观,提供更好的活动休闲空间的同时,也增加了乡村建设的美感。随着人们对于精神方面追求的提高,在亲水互动空间内的活动方
式也逐渐增多,更多的人们愿意加入到此种休闲互动中。那么安在打造水体驳岸问题上,工作人全性就是非常重要的营造要点,
员要尽可能的将相对自然的布局设置应用在其中,将乡村自身
1乡村景观中聚落景观的营造方式中重要的一环。
公共绿地、亲水活动空间以及小广场等建设都属于乡村聚落
景观中的休闲空间建设。(1)在公共绿地的建设中,相关工作人员应明确乡村与城市也要提高其之间的区别,既要保证公共绿地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观赏价值,让乡村居民的居住条件与绿地更具协调性。在植被选人的价值,是人性化的景观设计。古代的园林要么是皇家园林,
服务于他们自身要么是私家园林,是极少数人阶级意志的体现,的享乐,在以人为本方面可以说做到极致。现代的园林以公园为
主,面向大众开放,是现代城市居民亲近自然的游赏空间。虽然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的受众层次不一样,但是它们的受众主体都是“人”“以人为本”,的精神归属定位是一致的。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应发掘出现代人的审美情趣,照顾到现代人的自然情怀,从行为学,融合人们的生活,让科学的角度出发,关注人体工程学、园林景观满足各层次的现代人的需求。
的视听效果。
它可以改善环(3)植物配置。植物是园林不可或缺的材料,境,还可供人们鉴赏,为人们休闲娱乐提供一个舒适的空间。植
。植物的种植可以围绕物配置要力求作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在建筑物周围形成对称式布局,也可以充分利用地形进行分布
还可以种植藤本形成自由式布局。除了在平面空间上布局植物,
植物和攀爬植物来美化竖向空间,让植物造景的视觉层次更加丰富。
4.2造园要素在园林中的体现
5结语它让园(1)筑山。筑山是古典园林师法自然的主要内容之一,
空间的布局手法,景观营造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思想精髓、
的多样性,都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需要进行探索和研究的。我们要深入挖掘古典园林的现实意义与价值,将其造园思想、手法、要素等应用到更广阔的现代风景园林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出版社,1999.[2]李泽厚.美的历程[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3]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5.
上林苑内用挖建太液池所产林的竖向空间更加丰富。秦汉时期,
的造园格局,开创了生的土堆成岛,形成了古典园林“一池三山”人工筑山的先河。东汉在园中累土构石为山,标志着造园艺术以由于山水诗、画的发展,对叠现实生活作为创作起点。唐宋以后,
更为成熟和普及。山艺术尤为讲究。明清的造山艺术,
无论是什么样的(2)理水。水是赋予园林景观以生机的因素,
古典园林以园林,无水不活。水景有动态水景和静态水景之分,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水在静止的状态下形成一个静谧的空间,丰富了空将周围的山石、植物、建筑甚至蓝天白云都影印其上,还可以利间层次。在现代园林景观里面,除了静态水景的营造,
产生不同用现代工程技术,以喷泉或瀑布的形式营造动态水景,
530花卉FLOWERS2020窑收稿日期:2020-04-16
作者简介:(1987-)讲师,本科,学郑林锐,男,汉族,浙江温州人,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园林设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