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背景】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法》,是学生系统学习解决问题策略的开始,也是数学学习由具体问题向提升方法的转折。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正是新课程改革对这句古话最好的阐述。

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如怎样求物品单价、数量、总价等等,而这些经验都是具体的,怎样把这些具体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价值更在于一种数学思考。本课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掌握列表法,为以后运用策略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丰富知识储备和积累方法基础,体现了策略教学的连续性与后继性。如五年级学习“枚举法”的策略时,必须借助列表。但教材静态呈现的知识却无法激起学生整理信息的需求。

不管是从教材的角度思考,还是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以及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自觉性。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创设各种生活情境,引领学生在解决实

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运用列表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掌握渔而不是等待鱼)。下面我准备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本节课中对学生策略意识的培养。 一、创设情境,感悟策略意识 【教学设计】创设情境:买笔记本

小华买5本;小明买3本用去18元;小军共用去42元。 (1)求小华用去多少元。 (2)求小军买了多少本? 师:先列表再解答。

(3)比较异同,先合并再简化表格。

【设计意图】新课标要求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1)新课导入就抓住了国庆节文具店一些商品信息,为学生提供了熟悉的背景资料,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亲近感。

(2)由于学生生活经验与思考角度不同,收集信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呈现出一定的层次。在提出“小华用去多少元”之后,老师充分尊重学生,鼓励他们用不同的策略。有的学生摘录条件,有的学生不仅把信息摘录下来,还要在摘录的过程中将它们有序排列,有的画线段图,还有的学生用列表的方式,使信息整理更具体,有助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数量关系的分析与理解,这正体现了策略的多样化。然后通过老师自己清晰的板书表格,使学生初次建立“列

表整理信息”的模型。老师重点介绍这种方法策略,一方面肯定了学生的列表法,另一方面使其他同学也开始启动“列表”策略的意识,表格式与学生原先的方法产生思维碰撞,引起学生关注。 (3)提出第2个问题时,就有了很明确的要求:“选择条件填入表里”,及时巩固“列表”的策略。而且每次列表后,都让学生谈谈感觉怎样,使学生认识到从表格中能一眼看出条件和问题,非常清晰。 (4)两次列表后让学生观察比较,异中求同:为什么要选择小明的条件列入表中?使学生体会到根据具体的问题调整思维方向,然后隐去表格线和姓名,显示箭头。然后老师反问:把5本和30元调换位置,可以吗?让学生直观辨别信息的整理方法,从反面突出列表整理时,要注意一一对应的关系。通过两张表格的比较,学生对列表法这一问题策略进行了抽象与概括。

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引导,学生对列表法整理信息的解题策略有了第一次清晰的认识。 二、对比反思,强化策略意识

【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国庆节美化教室摆盆景

出示:学校栽了一些盆花,如果每个教室放3盆,可以放24个教室;如果每个教室放4盆,可以放多少个教室? 学生独立列表整理条件和信息,再解答。

【教学反思】在尝试解决这个问题时,老师再次选择了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件,不断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丰富他们认识与体验,强化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情境中告诉我们很多信息,根据问题

选择有用的信息列表整理,更能清楚地看出解答方法。老师放手让学生在主动尝试——集体交流——细心倾听——合理调整的学习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最一般的策略,强化策略的应用。 然后与例题与尝试题的比较,现在的表格与例题中的表格有什么不一样?通过比较可以避免学生机械套用整理信息的方法,防止产生对解题策略的片面认识。在学生摘录信息、填表、列式计算的过程中,在多样化的思考中,处理有效信息,最终使学生体验、感受到列表法的优越性。

三、拓展应用,提升策略方法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始终紧扣“列表整理信息”这一策略主线,教学活动层层推进。信息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加深,(下转第184页)(上接第183页)方法从多样化、个性化向列表法集中,再向箭头图抽象。学生经过多次比较后,对列表法内心体验也经历了从无意到有意、从无序到有序、从浅显到深刻的发展变化。在学生的认识得到提升的过程中,策略意识得到加强,彰显了解决问题策略的真正内涵,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其他解决问题的策略(如枚举法)奠定良好的心理体验和方法基础。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总之,只有让学生经历“产生策略的强烈需求——掌握策略的正确方法——体会策略的应用价值——获得策略的成功体验”这一过程,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与发展,授人以渔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文化小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