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历史知识点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必修一(政治史) 第一单元 1、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目的、内容。 2、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3、 郡县制的内容和作用 4、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5、 西汉、隋唐、北宋、元朝、明朝和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1、 索伦、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作用 2、 雅典民主制的实质、基本特征和局限性 3、 罗马法的内容、目的、作用和历史影响 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和特点 2、 美国联邦政府的内容 3、 《1787年宪法》的评价和原则 4、 法国民主共和制的内容 5、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内容和特点 1、 鸦片战争的影响和《南京条约》的内容 2、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和《北京条约》的内容、影响 3、 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和《马关条约》的内容 4、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和《辛丑条约》的内容 5、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教训和历史意义 6、 《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7、 辛亥革命的过程和评价其成败 8、 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 9、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和意义 10、国共十年对峙的史实 11、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和抗战胜利的原因、影响 12、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史实,解放战争胜利的意义 1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1、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标志和意义 2、 巴黎公社的性质、失败的原因、经验和教训 3、 十月革命的性质、胜利的关键、特点、意义 1、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原则和性质 3、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政治建设三个阶段的基本内容、阶段特征、实质和发展趋势 4、 一国两制的内涵和意义 5、 台湾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和不利的因素 第七单元 1、 新中国成立初期(20世纪40年代末)的外交 2、 50年代的外交史实 3、 70年代外交的史实 4、 改革开放后外交的史实 5、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意义 6、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基本内容 1、 美苏冷战含义、形成原因、特点、过程和影响 2、 欧洲联合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3、 日本崛起的原因 4、 不结盟运动的标志、政策、任务和影响 5、 苏联解体的过程 6、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第八单元 必修二(经济史) 第一单元 1、 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基本特征、基本模式和基本特点 2、 小农经济的特点、发展原因、发展历程、弱点、评价和地位 3、 古代手工业和成就和主要特征 4、 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5、 资本主义萌芽的特征和产生的原因 6、 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1、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经过和影响 2、 英国确立殖民霸主地位的原因 3、 西欧殖民扩张的表现和影响 4、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条件、标志、成就和影响 5、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标志、成就和影响 6、 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 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表现 2、 洋务运动的原因、目的、内容和评价 3、 民族工业产生和原因 4、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历程 5、 黄金时期的原因和特点 6、 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过程(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 2、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失误的原因和教训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背景和过程 5、5个经济特区和对外开放格局 6、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5次调整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1、 近代衣食住行和生活习俗的变化的史实 2、 影响近代以来人民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四个阶段、特点和因素 1、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历史影响和教训 2、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影响、“新”特点、实质 3、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4点) 4、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启示 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特点、影响和评价 2、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标志、特征和评价 3、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点 4、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后果 5、 苏联改革的启示 1、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构成的要素、基本特点和作用 2、 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怎样形成的? 3、 关贸总协定的实质和作用 4、 欧盟形成的背景 5、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点 6、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特点 7、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本质、存在的问题、应对的策略和影响 8、 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第七单元 第八单元 必修三(文化史) 第一单元 1、 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影响 2、 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 3、 老子、庄子、韩非子和墨子的思想主张 4、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提出的目的、内容、影响 5、 二程和朱熹的思想主张 6、 陆九渊和王阳明的思想主张 7、 李贽和明清三大批判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8、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产生的条件 9、 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10、如何正确对待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 1、 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的是思想主张 2、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 3、 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目的、实质、主要内容、指导思想、表现领域(成就)和影响 第二单元 4、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导火线、历史意义和马丁·路德的主张 5、 启蒙运动的背景、内容、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主张、性质和影响 1、 四大发明的影响 2、 列举古代在天文、数学、农学、医学方面成就 3、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4、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成就 5、 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繁盛的原因 6、 古代书法和绘画的演变过程和基本特征 7、 京剧形成的过程和表演特色 1、 伽利略和牛顿的成就和影响 2、 爱因斯坦和普朗克的成就和影响 3、 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4、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和意义 1、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 林则徐和魏源的主张 3、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代表、主张、目的、实践、评价 4、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的思想主张 5、 维新派和洋务派思想主张的异同 6、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标志、代表人物、口号、内容、性质、评价 7、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 8、 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及其异同点 1、(新、旧)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内容、性质和评价 2、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实质、科学内涵、精髓、影响、历史地位 3、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过程、精髓、历史地位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精髓、历史地位 5、四大理论成果解决的问题各是什么? 1、 建国后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和原因 2、 双百方针实施的原因和内涵 3、 建国后教育发展的历程 4、 当代教育面临的挑战的原因和应对的策略 5、 现代中国教育的经验和教训 1、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及产生的背景 2、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及其产生的背景 3、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4、影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 第八单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