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药理学(四) 答案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绝密★启用前

2019年4月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药理学(四)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D 6.A 11.A 16.C

2.A 7.C 12.D 17.D

3.C 8.A 13.A 18.A

4.D 9.B 14.D 19.C

5.B 10.C 15.B 20.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CDE

22.ABCD

23.ABC

24.ABE

25.ABDE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26.给药途径 制剂因素 28.胆碱受体 M和N

30.中枢性 其他降压药无效高血压

27.恒定

29.髓袢升支粗段 呋塞米 31.HMG-CoA还原酶 胆固醇

32.氟马西尼 苯二氮草类药物过量的诊断治疗 33.消化性溃疡 35.异烟肼

四、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6.药效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以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规律。 37.肝肠循环是指由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的药物可从粪便排出体外,但也有药物再经肠粘

膜上皮细胞吸收,经门静脉、肝脏重新进入体循环的反复循环过程。

38.不良反应是指在治疗剂量下,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可能产生一些其他作用,

大都是人们不希望产生反应。

39.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是指α受体阻断药可使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翻转为降压作用的

现象。

40.化疗指数是指化疗药物导致动物的半数致死量和治疗感染动物的半数有效量之比。 五、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41.(1)被动转运:包括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1.5分)

(2)主动转运:包括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1.5分) (3)膜动转运。(1分)

课程编号:1226 药理学(四)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第1页(共3页)

34.过敏反应

42.毛果芸香碱为M受体激动药,对眼和腺体的作用较明显,其他作用较弱。(1分)

(1)眼:滴眼后引起缩瞳、降低眼内压和调节痉挛作用;(1分) (2)腺体:皮下注射可使汗腺、唾液腺分泌明显增加;(1分)

(3)平滑肌:除眼内平滑肌以外还可兴奋肠道平滑肌和支气管平滑肌;(0.5分) (4)心血管系统。(0.5分)

43.(1)主要不良反应与舒张血管有关,如面颊皮肤潮红、搏动性头痛等。脑出血、脑

外伤及青光眼病人禁用;(1分)

(2)剂量过大可引起血压明显下降,反射性心率加快,心肌耗氧增加,加重心绞

痛;(1分)

(3)超剂量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1分)

(4)短期内连续用药可出现耐受性,使疗效减弱或消失,可采用间歇给药法。(1分) 44.(1)镇痛作用强大,对各种疼痛均有效(1分)。其中对慢性持续性钝痛的效果优

于急性间断性锐痛,且不影响意识和其他感觉(1分)。

(2)可消除因疼痛引起的焦虑、紧张等情绪反应,并可产生镇静和欣快感(1分),

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及增强镇痛效果(1分)。

45.(1)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1分)

(2)诱发或加重感染;(1分) (3)心血管系统并发症;(1分) (4)消化系统并发症;(0.5分)

(5)其他:肌肉萎缩、骨质疏松、伤口愈合迟缓等。(0.5分) 46.(1)杀菌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0.5分)

(2)对需氧菌有效,对厌氧菌无效;(1分) (3)抗菌后效应时间长;(1分) (4)具有初次接触效应;(0.5分) (5)在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增强;(0.5分) (6)易出现耐药性。(0.5分)

课程编号:1226 药理学(四)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第2页(共3页)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7.临床应用:

(1)抗心律失常: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有效;(1分) (2)治疗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对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对心肌梗死者早期服

用可降低复发和猝死率;(1分)

(3)抗高血压:是治疗高血压的基础药物;(1分)

(4)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早期应用可缓解症状,改善预后;(1分) (5)治疗甲亢、青光眼及焦虑等。(1分)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1)一般不良反应:消化道症状、过敏性皮疹和血小板减少等;(1分)

(2)抑制心脏功能:对严重左室功能不全、窦性心动过缓和重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

禁用;(1分)

(3)诱发或加剧支气管哮喘:禁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1分) (4)停药反跳现象:长期用药者应逐渐减量至停药;(1分)

(5)其他:自身免疫反应,幻觉、失眠和抑郁症状等,精神抑郁患者禁用。(1分) 48.(1)作用机制不同:(1分)

氯丙嗪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失灵,体温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2分)。阿司匹林通过抑制下丘脑COX活性,阻断PG合成,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恢复正常(2分)。 (2)作用特点不同:(1分)

氯丙嗪对发热和正常体温均有影响,环境温度越低,其降温作用越明显,与物理降温配合,可产生协同降温作用;而在炎热的天气时,可使体温升高(2分)。阿司匹林仅对发热体温发挥解热作用,但不能降至正常体温以下,对正常体温没有影响(2分)。

课程编号:1226 药理学(四)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第3页(共3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