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8.10.230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地方本科高校
①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郇筱林 王崇革
(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山东青岛 266590)
摘 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地方本科高校培养人才注重专业知识基础、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而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分析总结了目前地方本科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经过长期教学改革实践,通过完善的新实践教学体系,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加强工程应用型“双导师”队伍建设,构建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将创新创业真正落到实处。实践证明,文中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对于地方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 地方本科高校 土木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8)04(a)-0230-02
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适应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调整,应用型人才培养逐渐地被提上日程。但是,目前人们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仍然不够明确,对于本科高校与高职学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差异不能很好的区分。笔者认为,区别于职业教育,地方本科高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应该是面向职业群和行业,而不是具体的岗位,强调的应该是知识的全面以及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而不是具体技术的熟练程度以及具体岗位的操作能力。因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地方本科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应该是专业知识基础、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实践教学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作为主要目的的,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把控好实践教学,构建相对完善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是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
1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走访调查省内外本科高校特别是同类高校,了解他们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大纲、师资队伍、管理制度,同时走访各房地产、设计、施工、监理等企业,了解他们对人才的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的需求,发现目前大多地方本科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存在如下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1.1 实践教学环节地位不明显,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大多数高校实践教学环节地位不明显,从观念上就存在误区,普遍认为实践教学是附属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内容就是传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
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几个部分,体系死板陈旧。由于大
部分高校没有实习基地,实习环节大部分都是指导教师带领学生走马观花式的参观,真正深入到具体施工项目的机会很少;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环节大部分都是沿袭往年的设计题目,设计题目单一,考核方式不够全面,缺少设计质量监控体系。这种传统的实践教学内容无法跟上时代要求,教学方法落后,更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专业技能要求。
1.2 现有的师资队伍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教师队伍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结果。通过走访发现,大部分院校的教师队伍呈现高学历、年轻化的特点,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直接从学校博士毕业进入高校任教,科研水平相对较高,但是缺少实践经验,在讲授工程技术问题时只能纸上谈兵,这无疑导致了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影响教学效果。1.3 创新创业教育未真正落到实处
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该意见,各高校都在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但是,由于该项工作起步时间较短,没有成熟的比较成功的经验可循,目前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创新停留在口头上,创新教育难以真的创新;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严重脱节,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不能有机融合;创新比赛脱离工程实践,只注重奖励证书等等。创新创业教育表现为形式化,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1.4 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不够系统
通过调研发现,大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环节都
①基金项目: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经济转型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30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创新教育
实践教学新体系2018 NO.10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科技创新导报图1 实践教学新体系
相对比较薄弱,实践教学体系不够系统,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独立脱节,学生在需要进行实践的环节上没有足够的实践,需要理论的环节上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实验教学资源建设平台不完善,专业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等不健全,不能起到提升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作用。
到毕业设计、科研训练、创新创业训练、论文撰写等,校外
导师主要指导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工程实践等。2.3 构建创新创业培养体系
为贯彻《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并将创新创业训练真正落到实处,我院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取得了一些成就:(1)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理念引入我们的日常教学,设立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加强开放性实验,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2)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以科研促进教学;以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和省结构设计大赛为契机,定期举办结构设计竞赛,并加大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参加,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3)深化实习教学、实验教学和虚拟仿真教学改革,并建设以培养能力为目的的网络课程平台;(4)搭建校企合作教育平台,充分发挥校企共建,建设一批特色选修课,定期邀请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给学生作报告,开阔学生的视野;(5)实行创新导师制,将科技创新活动、第二课堂纳入大学生创新培养体系。
2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地方本科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实践
针对目前地方本科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
在的问题,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本文作者及课题组成员结合山东省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经济转型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进行,依托“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群建设,并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对土木工程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学进行改革与实践,主要实践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
2.1 完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我校在原有的实习、设计的基础上,增加社会实践、课程实验、建设网络课程平台并增加特色选修课程,建立包括实验教学、虚拟仿真教学、现场教学、网络课程平台、课堂创新教学、特色选修课程(或学术报告)、实习、课程和毕业设计、课外创新创业活动等内容的创新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个性发展,增加个性课程学分比例,增设引导类课程,增加《学科前沿技术》《土木工程新技术》《结构概念与创新设计》等课程。
2.2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加强工程应用型“双导师”队伍建设
多年来,我校一直致力于加强校企联合办学,并成立校企专业建设委员会,紧密依托山东能源集团、中铁隧道、山东建工集团、青岛地铁、山东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建设校企合作平台,并建立培训、交流和深造的教师成长常态机制,每年派出2名本专业教师去企业,下现场,参加企业社会实践,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同时让有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专业培养实行校企双导师制,校内专业导师主要负责从课程设计、实习
3 结语
通过连续四届学生的教学改革实践,我校土木工程专
业通过完善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加强工程应用型“双导师”制的师资队伍建设,并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构建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将创新创业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对于培养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具有很显著的现实意义,我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山东省结构设计大赛、北京市结构设计大赛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竞赛等创新竞赛活动中屡获佳绩。同时,通过用人单位的调查反馈,普遍对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工程素质、能力给予好评。
参考文献
[1]崔诗才,王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2015(4):157-158.[2]王兴国,苏幼波,徐建新.普通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8(4):88-89.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2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