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语言文学审美问题的研究
作者:张芸凡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6年第07期
摘 要:汉语言文学审美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其更好的发展,对于做好汉语文学审美教育有一定价值,要准确把握汉语言文学特性与时代审美特征,深入研究审美问题,进一步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创新发展。本文分析了汉语言文学特性与审美,研究了汉语言文学审美问题,探讨了汉语言文学中审美教育的开展举措,希望能为汉语言文学的研究与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特性 审美问题 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115-02
汉语言文学作为近年来母语教育领域重点推广的文化教育,相较传统中国文学、华文文学等涉及内容更多、涵盖范围更广、内在知识更为丰富且多元,具有极强的包容性,是超越了文化、种族与国别的重要课程。随着我国积极在世界各地推广孔子学院,汉语言文学的研究、发展、创新与推广不断进步,这意味着汉语言文学的发展逐步迈上国际轨道,做好汉语言文学人文性的挖掘,加强审美问题研究与探讨,这对于进一步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创新发展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实现汉语言文学教育与审美教育的融合与渗透,进一步提升审美素养与人文素养。下面对汉语言文学审美问题进行研究。 1 汉语言文学特性与审美 1.1 汉语言文学特性
母语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忽视母语教育,在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体系中,汉语言文学同语文教育一样,承载着统筹人才全面发展、促进语言文化发展的作用,在现代母语教育中处于重要地位。
汉语言文学主要由汉民族文学、中国文学以及世界华文文学三方面构成,汉民族文学研究我国历史长河中的文学,代表着传统文化与历史精神、民族特色,中国文学则注重文学的多样性与多元性,世界华文文学则研究国际上汉语文学的表现特性,通过研究这些让汉语言文学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巩固。汉语言文学作为典型的人文学科,注重挖掘其独特的文学与文化魅力,注重学生人文情怀、人文素养的培养,汉语言文学审美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至关重要。 1.2 汉语言文学审美
汉语言文学本身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工具性侧重汉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巧的传授比如语法、句子结构、标点符号的运用以及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通过进行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训练,为科研机关、高等院校研究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对外汉语教学、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交流等领域培养专门人才。人文性侧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情感及创新人格的培养,注重审美素养的培养与提升,为培养创新优秀人才服务。汉语言文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统一的,其工具性提供了沟通交流的语言基础,人文性则有利于提升审美能力,丰富精神世界。工具性知识的传授短期内即可得到提高,人文性则侧重于对精神世界的构建,习得周期较长,短时间内很难提高,且汉语言文学审美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更好的认知并挖掘汉语言文学的审美价值、解决审美问题,对于促进汉语言文学研究、发展与教育有重要价值。
汉语言文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一个先后序列,当工具性的培养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人文性的灌注就不可或缺,如何通过审美教育实现汉语言文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良好互动是当前面临的重要发展课题,如何通过工具性的学习弥补人文性的不足至关重要,需要加以探索,以解决好汉语言文学审美问题,促使汉语言文学更好的推广并走向世界。 2 汉语言文学审美问题研究 2.1 古汉语言文学审美
汉语言文学的审美着眼于其内涵的人文性与思想性,在审美中考虑到各类文学作品的思想、艺术形式及时代特征等。古汉语语言文学审美,评价标准不单单局限于语言本身的美感,还关注语言内在所蕴含的思想,追求二者的和谐统一,我国古代汉语文学作品在这两方面都有所探索实践。像是注重作品艺术形式的南朝骈体文与宫体文,极为注重字面上的美感,倾向于应用大量华美的文字进行修饰,虽然外表华丽但是内在很容易华而无实,自然缺乏值得深刻挖掘的价值,与之相反的是战国时代的墨家、法家等代表作品,更加注重内容的客观实用性,外在美感有所欠缺,很容易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这两种文学类别分别代表了古汉语语言文学上的两种极端,都并非审美方面的主流,真正更受广大群众青睐的审美是思想性、艺术性合二为一。
古汉语源于生活,在审美中自然更注重意境,文学作品的审美强调其表现出来的意境,从而获得不同的审美趣味,比如古代诗歌的创作,诗人通过个人的观察体验与感受创造出独特的意境,从而让作品更加富有美感,增强了作品本身的文学魅力与感染力,在欣赏与品位的过程中自然而言会获得相应的审美情趣,体会到作品背后的真意。古汉语在审美上注重尽善尽美,侧重于对内心世界的挖掘,不同类别的文学作品都会或正面或侧面的尝试烘托、表现创作者的心境,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或者犀利的表达实现情景呼应与情感表达。比如李白、杜甫陛下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即便历经千年仍旧备受世人推崇,关键就在于审美情趣的统一,思想感情的渲染与熏陶让读者几乎身临其境,从而更加深刻的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与志向。以古代诗歌为代表的经典文学作品表现出了古汉语独特的创造力和在审美上的价值,写作对象与内容并非最重要的,如何通过事物的描写让语言构成审美价值才是最重要的。 2.2 传媒时代汉语言文学审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传媒时代新媒体发展下的汉语言文学审美发生了变化,鲜明的语言审美特性为语言的应用探索带来了新变化,时代背景的不同深刻的改变了文学的形式,同时文学审美也发生改变。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作品的审美更注重于思想、历史与人性的探究,对思想意识形态进行深思,对人性进行反思,对文学本身进行反思与批判,从而在独特的时代背景下赋予汉语言文学独特的功能与审美。那个时期的创作者积极反思历史、揭露伤痕、探讨人性,带来了文学发展上的又一轮高超,诸多文学作品的创作不仅引领了语言审美的潮流,同时也为历史的进步与发展带来了不同影响。从宏观审美角度来看,那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努力的坚持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发展路线,通过文学作品追求真实的情感表达,文学处于思想意识形态的核心,引领着文学新潮,发挥着自身的教化功能以及政治功能。
汉语口语审美不同地区有所差异,我国辽阔的地域与数量众多的民族促使汉语口语审美逐渐向普通话倾斜,但是实际中很多地区仍旧差异明显。书面语的审美则带有历史传承的典型色彩,以诗歌为例,审美取向就是对仗工整、朗朗上口,能够清晰的表达出深刻的感情,在语言的应用上或华丽或朴实,或者描述真实的景物,或者描述深刻的感情,有些简单直白,有些一语中的,通过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衬托出心中所想。这种审美取向同中国的古代诗词最为接近,通过让人印象深刻的语言描写做到以诗言志、借物喻人,营造出不同诗词的特殊意境,表达出作者的浓厚情感。汉语言文学受不同时代社会发展与文化背景影响,其核心审美观念与内容随之发生变化,并在演变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创新,新媒体时代汉语言文学的审美与表达手段已经出现了诸多变化,身为创作者的作家,在特性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下将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融入作品中,将时代的主流审美蕴含其中,从而促进审美观念与情趣的变化。 3 汉语言文学中审美教育的开展 3.1 开展审美教育
汉语文文学审美问题的研究,最直接的影响与价值是促进教学的进步与改变,为汉语言文学教育提供参考与支持。汉语言文学人文性的挖掘有助于更好的发挥其教化与引导作用,培养教学对象的审美素质与情趣,提升汉语言文学的教育价值,为新时期社会人才培养服务。 汉语言文学中要积极开展审美教育。从教师角度来看,教师要注意个人教学行为,以生动的语言和优美的形态去挖掘美育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体验中获得知识培养审美能力,从而提升个人审美素养。要积极发挥汉语言文学的审美教育价值,让学生通过多看、多读、多理解受到美的熏陶与教育,真正体会到汉语言文学蕴含的内在之美,从艺术的角度品味到汉语言文学的独特魅力,在丰富的学习体验中回味审美感受,使其受益匪浅,从而真正实现审美素质教育的提高,以螺旋上升模式探索实施美育的优越教育途径,实现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审美教育水平的提升。 3.2 提升审美素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汉语言文学中,要积极实施有效教学培养并提升学生审美素质,通过强化审美教育引导学生掌握审美技能,提升个人品味与素养。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要从四个方面入手,要积极挖掘汉语言文学教材中的美育思想,奠定好审美教育的基础,从古代传统文化魅力入手,挖掘其中体现生活美、人性美、自然美、文化美、历史美的相关要素,以此为基础展开审美教育,促使学生获得启迪,从而提升个人审美素养和文化素质,积极融入人文精神开展审美教育,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汉语言文学的魅力。要积极探索高校教育中汉语言文化高效创新课堂的建设路径,将课堂美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点。汉语言文学是融母语文化、知识思想、语言历史等为一体的教育教学,教师在课堂教授知识的过程中还要积极渗透美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在人文思想与精神的指引下逐步提升个人审美素养,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与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取向,要准确把握汉语言文学特性与时代审美,积极研究审美问题、探索审美教育,促进汉语言文学研究的进步和教育水平的提升,为全面提升人文素养服务,促进汉语言文学在新时期的发展、进步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涂荣久.浅谈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4(12X):208-208. [2] 吉毛太.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吉林教育:综合,2014(6S):124-124.
[3] 朱元英.汉语言文学审美问题初探[J].青年文学家,2014(8X):136-136.
[4] 陈琳.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有效开展[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50):129-130.
[5] 李莉.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应用效果[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4(S2):443-44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