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习题—人际关系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一、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根据社会心理学对人际关系的定义,下列最符合人际关系的是( ) A. 朋友关系 B. 雇佣关系 C. 法官与罪犯的关系 D. 顾客与商家的关系

2.比起社会关系,下列表述中最符合社会心理学中人际关系特点的是( ) A. 社会性 B. 个人性 C. 间接性 D. 功利性 3.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关系符合下列哪种说法( ) A. 人际关系是低层次的社会关系

B. 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个性方面和心理方面 C. 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础 D. 两者之间没有关系

4.心理学家雷维奇(P.Lewicki)利用“雷维奇人际关系测量游戏”将人际关系归纳为八种类型,其中最基本且最牢固的关系类型是( ) A. 合作型 B. 竞争型 C. 主从型 D. 混合型 5.“男主外,女主内”的婚姻体现了哪种人际关系( ) A. 主从型 B. 合作型 C. 竞争型 D. 无规则型

6.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舒兹(W.C.Schuts)把人际关系的需求分为三类,并概括出六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倾向,其中,被动包容式人际关系的特点是( ) A. 主动与他人交往,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B. 期待他人接纳自己。 C. 期待他人引导

D. 期待他人对自己表示亲热

7.根据社会心理学家舒兹(W.C.Schuts)对人际关系的分类,“主动与别人交往”属于下列哪种人际关系倾向( ) A. 主动包容型 B. 主动控制型 C. 主动感情型 D. 被动感情型

8.人际吸引是个体之间在情感方面相互亲近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包括①喜欢、②亲和、③爱情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按照吸引强度由高到低依次为( )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9.根据舒兹(W.C.Schuts)的理论,如果儿童与父母交往少,会倾向内部语言,与他人保持距离,不愿参加群体活动,这是因为( ) A. 儿童被爱的需要没有被满足 B. 儿童包容的需要没有被满足 C. 儿童控制的需要没有被满足 D. 儿童沟通的需要没有被满足 10. 沙赫特(S.Schachter)的实验验证了影响亲和倾向的下列哪种因素( ) A. 价值观 B. 情绪状态 C. 生理状况 D. 童年经历 11.现实生活中人们倾向于认为漂亮的女孩会有很多优点,而更可能去喜欢她们,

下列说法中可以解释这种现象的是( )

A. 首因效应 B. 光环效应 C. 近因效应 D. 临近效应 12.下列有关影响喜欢的要素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是否喜欢一个人与该人的外貌毫无关系

B. 一个人是否喜欢另一个人,与该人是否也喜欢自己无关 C. 人们总是喜欢那些一贯喜欢自己的人

D. 人们不一定喜欢与自己邻近且相似性很强的人

13.根据阿伦森(E.Aronson)等人对能力与吸引之间关系的实验研究,下列四种不同能力条件的人,最受人喜爱的是( ) A. 能力超凡且没犯错误的人 B. 能力超凡但犯了错误的人 C. 能力平庸且没犯错误的人 D. 能力平庸且犯了错误的人

14.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犯错误效应”与自尊心有着某种联系,自尊心低的男性更喜欢下列那种类型的人( ) A. 没犯过错误的能力非凡的人 B. 没犯过错误的能力平庸的人 C. 犯过错误的能力非凡的人 D. 犯过错误的能力平庸的人

15.研究发现,报偿与喜欢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根据阿伦森(E.Aronson)的“增—减理论”,一般来说,我们最喜欢下列哪种人( ) A. 一贯喜欢我们的人 B. 一贯不喜欢我们的人

C. 对我们喜欢程度逐渐增加的人 D. 对我们不喜欢程度逐渐增加的人

16. 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出发,下列有关爱情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爱情是人生而具有的本能 B. 爱情的基本倾向是奉献 C. 爱情可以是纯粹的精神之恋 D. 爱情是一种单纯平稳的情感体验 17.人际吸引是个体之间在情感方面相互亲近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下列选项中,属于人际吸引最高形式的是( ) A. 亲近 B. 爱情 C. 喜欢 D. 同化 18.根据鲁宾(Z.Rubin)对爱情与喜欢的研究,喜欢相对于爱情而言更为( ) A. 现实 B. 具有排他性 C. 激烈 D. 与许多相互冲突的情绪有关 19.爱情三角形理论认为,人类爱情包含三种成分:亲密、激情、决定/忠守。这个理论是由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 A. 弗罗姆(E.Fromm) B. 鲁宾(Z.Rubin)

C. 斯滕伯格(R.J.Sternberg) D. 阿伦森(E.Aronson)

20.下图显示的是斯滕伯格(R.J.Sternberg)爱情三角理论中分别以三种成分为主导的爱情关系随时间的持续而变化的趋势,图中的1、2、3分别代表的是( )

A. 承诺、亲密、激情 B. 亲密、激情、承诺 C. 激情、承诺、亲密 D. 承诺、忠诚、亲密

21.受小说的影响,某人认为只有书中轰轰烈烈、生生死死的爱情才叫爱情,而对自己平淡如水的爱情极为不满,根据斯滕伯格(R.J.Sternberg)爱情的多重三角形原理,这属于( )

A. 自己的三角形与对方的三角形不同 B. 理想中的三角形与现实中的三角形不同 C. 理想中的三角形与自己知觉的三角形不同 D. 自己知觉的三角形与对方知觉的三角形不同

22.下图表示的是斯滕伯格(R.J.Sternberg)提出的爱情三角理论,根据三角形的形状,这种爱属于下列哪种类型( )

A. 痴迷的爱 B. 浪漫的爱 C. 伴侣的爱 D. 愚昧的爱

下面是根据一个七人小组成员就谁最适合做组长进行选择的结果所绘制的社会测量图,请回答23—27题

23.群体内聚指数C为( )

A. 1/3 B. 2/21 C. 1/21 D. 1/7 24.群体的参照性指数R为( )

A. 2/21 B. 1/3 C. 2/7 D. 1/2 25.群体整合性指数I为( )

A. 1 B. 1/4 C. 1/2 D. 1/3 26.群体离散性指数D为( )

A. 1/7 B. 1/6 C. 2/7 D. 1/3 27.该群体中②的社会关系状况指数Si为( ) A. 1/2 B. 1/3 C. 2/7 D. 4/7 28.A和B是好朋友,A和X也是好朋友,但B讨厌X,则他们之间的关系是( ) A. 协调的 B. 不协调的 C. 相互依赖的 D. 各自独立的 (二)多项选择题(在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

1.比起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

A. 角色性 B. 个人性 C. 直接性 D. 可感性 E. 情感性 2.下列有关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人际关系是低层次的社会关系 B. 人际关系为客观的社会关系所制约 C. 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础

D. 人际关系的状况,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社会关系的性质 E. 人际关系是客观的社会关系的一种复杂的折射

3.根据雷维奇(P.Lewicki)对人际关系的分类,下列属于人际关系类型的有( )

A. 竞争型 B. 主从型 C. 包容型 D. 控制型 E. 合作型 4.社会心理学家舒兹(W.C.Schuts)从人际反应倾向的角度研究了人际关系的类型,下列属于舒兹(W.C.Schuts)概括的人际关系需求的是( ) A. 包容的需求 B. 竞争的需求

C. 控制的需求 D. 感情的需求 E. 尊重的需求

5.社会心理学家舒兹(W.C.Schuts)认为包容行为包括( )

A. 融合 B. 同情 C. 沟通 D. 参与 E. 热情

6.喜欢作为一种常见的人际吸引形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 )

A. 相似性 B. 个人能力 C. 互补性 D. 临近性 E. 外貌 7.“远亲不如近邻”说的是人们更倾向于喜欢与自己邻近的人,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由于( )

A. 人们彼此之间的某些相似特征是导致喜欢与吸引的重要因素 B. 由于人们的积极性偏见,倾向于对邻近的人产生喜欢

C. 由于邻近的人们因频繁接触而熟悉,而熟悉是喜欢的重要条件,所以倾向于互相喜欢

D. 当两个人的特征可以互相满足对方的需要时,两个人就趋向喜欢 E. 邻近的人们在生活上彼此之间可以有更多的互相帮助和照顾 8.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下列对于爱情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爱情一般产生于异性之间 B. 爱情是人际吸引的强烈形式

C. 爱情有生理的基础,包括性爱因素,不是纯粹的精神之恋 D. 爱情是一种低级情绪

E. 爱情是一种以奉献为基本倾向的情感

9.20世纪70年代初鲁宾(Z.Rubin)曾对爱情做过专门的研究,下列说法符合研究结果的有( ) A. 爱情是由对他人的现实评价唤起的

B. 爱情比较狂热、激烈且与许多相互冲突的情绪有联系 C. 爱情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

D. 爱情包含亲密、激情、忠守三种成分 E. 爱情往往与性欲有关

10.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按照社会心理学的理解,这句话说明了( ) A. 爱情是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 B. 爱情富于幻想

C. 在恋爱过程中会将对方理想化 D. 爱情往往与性欲有关

E. 爱情是一种纯粹的精神之恋

11.根据斯滕伯格(R.J.Sternberg)基本三角形原理,爱情包括下列哪些成分( )

A. 信任 B. 亲密 C. 报偿 D. 激情 E. 决定/忠守

12.人际关系社会测量法中经常使用的强标准有( ) A. 角色标准

B. 一次性游戏标准

C. 感受标准 D. 功能标准 E. 瞬时任务标准 13.下列表述中符合人际关系的参照测量法的是( ) A. 一种测定个体在人际交往与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喜爱、冷淡或反感的数量指标的方法

B. 目的是发现群体中最能发挥作用的人,而不是最受人喜欢的人 C. 隐去了真实的目的

D. 能够有效的改善人际关系

E. 被试在不知不觉中反映了自己的真实心理

(三)判断题(正确划“√”,错误划“×”)

1. 人们在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是人际关系。( ) 2. 社会关系实际上是一种角色关系。( )

3. 在人际关系中,如“上级”和“下级”之间的关系是极为重要的。( ) 4. 只有经过直接的交往和接触才可能产生人际关系。( ) 5. 如果一对夫妻中一方是另一方工作上的领导,则他们之间只存在主从型的人际关系。( )

6. 两个人为了共同的人生目标,默契配合,发生矛盾是能够相互让步和忍耐,那么他们属于合作型的人际关系。( )

7. 根据社会心理学家舒兹(W.C.Schuts)对人际关系的分类,大多数人喜欢与人交往,去关心别人、同情别人是出于感情的需要。( ) 8. 相对于能力超凡十全十美的“超人”,人们更倾向于去喜欢能力非凡,但也犯了错误的人。( )

9. 漂亮的外貌能给人带来很多的机会,对个体能否成功总是起着关键的作用。( )

10. 社会心理学认为,爱情不需要回报,同样喜欢一个人也不会受是否有回报的影响。( )

11. 人们总是倾向于去喜欢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

12.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住得太近的人很难去喜欢对方。( ) 13. 爱情是极其高尚的情感,不图回报,也毫无世俗的欲望。( ) 14. 亲密的关系只存在于恋爱的双方之间。( )

15. 很多人总是觉得现实生活中的恋人不像自己心目中的“梦中情人”那样令自己销魂,根据斯滕伯格(R.J.Sternberg)爱情的多重三角形原理,这说明他们爱情中现实的三角形和理想的三角形之间有一定的差距。( )

16. 根据社会心理学家斯滕伯格(R.J.Sternberg)的爱情的基本三角形原理,只有激情的爱情不是爱情。( )

17. 在人际关系的社会测量法中,涉及到被试工作、学习等的标准是强标准。( )

18. 从社会测量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团体成员做出选择所持的动机。( ) (四)填空题

1. 人际关系理解为社会关系的另一个方面,即社会关系的_____或______。

2.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之间的__________。 3. 主从型的人际关系特点是,一方处于_____地位,而另一方则处于_____的地位。

4. 人际吸引强度由低到高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5. 爱情基本倾向是____,它是衡量一个人对某异性有无爱情以及强度如何的重要指标。

6. 斯滕伯格(R.J.Sternberg)认为,人类爱情包括三种成分: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组成了爱情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7. 社会测量矩阵又叫_____矩阵。

8. 海德尔(F.Heider)的平衡结构理论,即为“P—O—X”模式。在此P代表_________,O代表__________,X代表____________。 (五)名词解释

1. 人际关系 2. 人际吸引 3. 喜欢

(六)简答题

1. 简述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联系。 2. 人际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3. 解释舒茨(W.C.Schuts)的人际关系需求理论。 4. 影响喜欢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 爱情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6. 简述爱情与喜欢的关系。

7. 简述斯滕伯格(R.J.Sternberg)爱情的基本三角原理。 8. 社会测量中经常使用的强标准有哪些? 9. 举例说明纽科姆改变人际关系的方法。

(七)综合分析题

1.X和Y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两个人的性格各方面都很相似,其两家住的很近经常来往。在家长的催促下,两个人结婚了,之后原本就很平静的感情变得更加波澜不惊,甚至双方都不会为对方而吃醋,觉得很郁闷。试用社会心理学有关人际关系的知识来分析这一案例。

二、答案要点

(一)单项选择题

1.A

【解析】社会心理学对人际关系的定义是人们在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建立在个人情感基础上的相互联系就是人际关系。 2.B 3.B 4.C

5.B

【解析】“男主外,女主内”体现了男女在家庭事务中的合作方面,从这个角度讲属于合作型人际关系。 6.B 7.A 8.D

9.B

【解析】根据舒茨的理论,包容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出现排斥、对立、疏远、退缩等行为,题干中的表述属于此类行为。 10.B 11.B 12.D

【解析】喜欢受能力、外貌、报酬、相似、互补、临近和熟悉的影响。 13.B 14.A 15.C 16.B

【解析】爱情的特点包括:爱情是在个体生理发展到相对成熟时产生的;爱情有其生理基础。且爱情比较狂热、激烈且与许多相互冲突的情绪有联系。 17.B 18.A

【解析】B、C、D选项是关于爱情的表述。 19.C 20.A 21.B 22.C

【解析】参见课本《社会心理学》第224~225页。 23.B

【解析】参看《社会心理学》第229页。 24.C 25.A 26.D 27.B 28.B 【解析】由于好朋友之间对同一人或物产生不同意见,他们之间的认知会产生不协调。

(二)多项选择题

1.BCDE 2.DE 3.BE 4.CD 5.CD

【解析】包容是表现出愿意与人交往,愿意与别人建立与维持和谐的关系。 6.BCDE 7.CE

【解析】“远亲不如近邻”体现出邻近与喜欢的关系。 8.BCE

【解析】爱情是一种高级情绪,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 9.CE

10.BC 【解析】“情人眼里出西施”主要体现恋爱中的人倾向于将对方美化,与性欲无关。

11.BDE 12.ACD 13.BE

【解析】A、C是关于人际关系社会测量法的表述,D不是通过测量就可以达到的。

(三)判断题

1.× 【改正】人们在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建立在个人情感基础上的相互联系就是人际关系。 2.√ 3.× 【改正】在人际关系中,如“上级”和“下级”之间的关系是要退居次要地位的。 【解析】“上级”“下级”的关系更多的表现的是角色关系。 4.√ 5.× 【改正】如果一对夫妻中一方是另一方工作上的领导,则他们之间不一定只存在主从型的人际关系。 6.√ 7.√ 8.√ 9.× 【改正】漂亮的外貌能给人带来很多的机会,对个体能否成功不一定起着关键的作用。 10.×

【改正】社会心理学认为,爱情不需要回报,但喜欢一个人也会受是否有回报的影响。

【解析】爱情的基本倾向是奉献,但喜欢要受到报酬的影响。

11.√ 12.×

【改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住得近的人倾向于去喜欢对方。 13.×

【改正】爱情是极其高尚的情感,不图回报,但有生理基础,如性欲等。 14.×

【改正】亲密的关不只存在于恋爱的双方之间,同样也会出现在朋友之间。 15.√ 16.×

【改正】根据社会心理学家斯滕伯格(R.J.Sternberg)的爱情的基本三角形原理,只有激情的爱情也是爱情。 17.√ 18.×

【改正】从社会测量图中,我们不能发现团体成员做出选择所持的动机。

(四)填空题

1.个性方面,心理方面 2.感情活动

3.主导的支配,被支配或服从 4.亲和,喜欢,爱情 5.奉献

6.亲密,激情,决定/忠守 7.人际关系

8.一个知觉主体,另一个知觉主体,知觉对象

(五)名词解释

1.人际关系

人们在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建立在个人情感基础上的相互联系就是人际关系。

2.人际吸引

人际吸引是个体之间在情感方面相互亲近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 3.喜欢

喜欢是中等强度的人际吸引形式,也是人际吸引的一般形式。

(六)简答题

1.简述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联系。 【答案要点】

① 人际关系理解为社会关系的另一个方面,即社会关系的个性方面或心理方面。

② 而生产关系、阶级关系、政治关系等深刻的社会关系正是透过人们之间的直

接的心理关系,才能作用于每个社会活动的个体。 2.人际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要点】

人际关系有其自身明显的特点: ① 个人性;② 直接性可感性;③ 情感性

3.解释舒茨(W.C.Schuts)的人际关系需求理论。 【答案要点】

舒兹把人际关系的需求分为三类:

① 包容的需求;② 控制的需求;③ 感情的需求 4.影响喜欢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要点】 ① 能力与喜欢。 ② 外貌与喜欢。 ③ 报酬与喜欢。

④ 相似、互补与喜欢 ⑤ 邻近、熟悉与喜欢

5.爱情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案要点】

爱情的主要特点:

① 一般来说爱情是在异性之间产生的。

② 爱情是在个体生理发展到相对成熟时产生的。 ③ 爱情是一种高级情感,不是低级情绪。

④ 爱情有其生理基础,包括性爱因素,不是纯粹的精神之恋。

⑤ 爱情基本倾向是奉献,它是衡量一个人对某异性有无爱情以及强度如何的重要指标。

6.简述爱情与喜欢的关系。 【答案要点】

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爱情与喜欢有四点不

同:

① 爱情有较多的幻想,喜欢则不是由对他人的幻想唤起,而是由对他人的现实评价唤起;

② 喜欢是一种单纯的情感体验且比较平稳、宁静,而爱情则比较狂热、激烈且与许多相互冲突的情绪有联

系; ③ 爱情往往与性欲有关,而喜欢则不涉及这方面的需

要; ④ 爱情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而喜欢则不如此。虽然爱情与喜欢是不同的,但喜欢是爱情的基础。研究表明,影响喜欢的因素也影响爱情。 7.简述斯滕伯格(R.J.Sternberg)爱情的基本三角形原理。 【答案要点】

斯滕伯格认为,人类爱情包括三种成分:亲密(intimacy)、激情

(passion)、决定/忠守(decision/commitment),它们组成了爱情三角形的三

个顶点。具体解释三者之间的关系。

8.社会测量中经常使用的强标准由那些? 【答案要点】

在进行社会测量时经常使用的强标准主要有以下几

种:

① 角色标准,就是要求被试从自己的角色或职位出发,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人作同伴。

② 感受标准,是让被试设想,对于某一个职位或角色会有谁选择自己。

③ 功能标准,就是让被试选择适合某种功能活动的角色人选。 9.举例说明纽科姆改变人际关系的方法。 【答案要点】

纽科姆的理论被称作“A—B—X”模式。A表示知觉主体,B表示另一个体,X表示与A、B都有关系的客体。如果在对待X的态度上,A与B之间产生了差别,并且A与B本来是处在相互肯定的关系之中,那么在A、B、X之间就出现了不协调,为了达到新的协调,可能的方法有如下3种:① A改变自己对X的关系,以便使自己对X的态度与B对X的态度相类似。② B改变了自己对X的态度,从而使自己对X的态度与A对X的态度相一致。 A改变自己对B的态度,从而使三者之间的关系趋于特殊的协调。第一和第二种情况无疑会增进A与B之间的和睦与友谊,第三种情况则有可能破坏A与B之间的友好关系。但如果本来A与B是相互对立的,现在由于双方对X产生了相同的看法,因而改变了两个人之间的关系类型,则应另当别论。

(七)综合分析题

1.【答案要点】

从案例中给出信息可以初步判定,X与Y的结合主要是以彼此喜欢为基础的,或者说是建立在以喜欢为主要成分的爱情之上的。主要依据有如下几点: ① 影响喜欢的一些因素对他们的感情发展起到了相当作用。 ② 分析爱情与喜欢的主要区别。

③ 根据斯滕伯格(R.J.Sternberg)爱情的基本三角形原理,分析X与Y之间的关系。大体可以确认,X与Y的关系属于喜爱(Liking)或伴侣之爱(Companionate lov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