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承 德 医 学 院 学 报 V01.30 No.5 2013 且周期长,很难在短期内形成规模,需要进行长期规划,另 种是岗位培训,这是目前国内全科医学培训的主要方式。 许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岗位培训没能按照卫生部 确定的岗位培训大纲严格执行,培训时间为3—稍个月,岗 位培训合格证书的颁发单位包括了卫生部、省卫生厅、市卫 生局、省培训中心、市培训中心等多个层次,很难保证全科 医学岗位培训的质量。而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全科医生 培养,不仅需要5-16年的医学院校教育,还需要在毕业后经 2—3年的临床培训,考试合格者才能发放全科医师证 ; 我国的全科医学培训与它们相比,相差甚远。廊坊市、张家 口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临时聘用 人员比例逐年提高,虽然降低了人力资本投入,但由于专业 人才和管理人才队伍不稳定,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 质量和技术水平。 3对策 要解决河北省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的问题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一是要有鼓励和吸引高素质专业人才 到社区服务的政策措施,鼓励高中层次的医护人员留在社 区,改善社区医院的硬件水平,提高社区医院医疗工作人员 的收入,防止优秀医生的流失;二是加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 一训,加大社区医护人员培训的步伐l三是提高社区医院医 生素质,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尽量让社区医生到综合医 院轮转培训,也可以让综合医院的医生定期在社区医院出 诊;四是通过与医学院校合作,共同培养合格的全科医师人 才,高校也要担负起培养全科医生的责任,保证全科医学人 才培养的连续性,使社区卫生服务事业持续发展。同时,政 府应注意借鉴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全科医生 培养规划,还要提高全科医生培养的比例,提高全科医生收 入,使全科医生的队伍不断壮大。 【参考文献l 【1】余曼虹,徐珊.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实用 护理杂志,2006,22(1):句_-( . [2】李曼春,常亚萍,张晓琳.社区护理服务分析【J】.中华医院 管理杂志,2002,l8(10).635---637. 【3】陈锦治.社区保健D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8. 【4】李新伟,张耸山,张振忠,等.大连市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现 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8,27(2):51-53. 【5】吴春容.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模式【J】.中国全科医学, 2000,3(6):504-505. (收稿日期:20l3—03—15)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顾宝珠 ,田淑森。 (1.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河北承德067000;2.承德医学院) 【关键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6879(2013)05-0446一,02 商务英语是跨英语和商务两大领域的交叉学科。我国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是为了满足90年代初改革开放对一线 应用性高等技术人才的需求而诞生的,是办学定位为“以 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同时肩负着探索 高职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任【 。在我国,无论是普通 高等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商务英语专业,均明确地 以对外经济贸易为主要职业领域,涉及外贸、物流、金融服 务等多个行业。本文从五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 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商务英语专业应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以就业为导 向、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以内涵建设为核心、突出高职教 育的职业性,改革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教学 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地方经济 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商务英语专门人才。 根据商务英语的专业特色、人才层次和就业方向,高 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 路线,适应国际商务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 美等全面发展的,从事国际商务一线的办公室行政、翻译、 外贸单证、客户服务等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英语专业人 才。学生应重点掌握从事国际商务及相关背景下的语言服 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国际商务领域及英语 语言服务领域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以及良好 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 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去涉外企事业单位 从事行政助理、商务助理及国际商务背景下的语言服务等 方面的工作,相关工作岗位包括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涉外 酒店及旅游服务一线管理,发展工作岗位包括涉外企事业 单位中层管理、专业中高级国际会议商务口译服务。因此, 1专业设置背景 中国加入WT0后,外企数量越来越多,需要一批懂 得涉外经贸业务的新生力量,因此对国际商务英语人才的 需求大幅提高,未来这种需求将更加明显。对于学历和技 能,企业更看重的是技能。在招聘时,企业不单纯考核毕业 生的理论知识,更注重毕业生的实际技能和综合素质。多 数企业需求的是复合型人才,一方面要基础厚实,具有扎 实的英语功底,听说读写译的基本功过硬;另一方面要具 有商业企业运营的各方面知识和操作技能。 2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446・ 承 德 医 学 院 学 报 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包括必备的英语 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应具有涉外商务服务能力,尤其是进 出口单证制作能力、国际商务沟通能力和国际贸易实际操 作能力等。 3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思路应 紧贴市场对商务英语人才需要的最新发展,培养学生的职 业技能,使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以社会 评价、用人单位满意和就业率作为衡量专业办学水平和人 才质量的标 。 以我校为例,商务英语专业知识包括基础知识、英语 语言知识、英语商务知识和职业技能训练(实践教学环节)。 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管理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 等;英语语言知识包括英语阅读、英语听说、英语口语、英 美国家概况等;英语商务知识包括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口 语、商务函电写作、外贸英文制单、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实 务、商务英语精读等,职业技能训练包括认识实习、商务 英语谈判模拟、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基础知识、英语语 言知识和职业技能训练在商务英语专业培养中体现了着 重夯实专业基础和素质培养,三者中以英语知识为重要组 成部分,它是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的主线,强调基本语言交 际能力的训练。 4课程设置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突出“语言能力+商务知 识+综合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以重视基础、拓宽 口径、强化实践、提高素质为原则,以能力教育为核心,确 保具有较强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商务实践能力的商务人 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以我校为例,根据专业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构建了教学体系。商务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分为公共基 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和选修课。专业基础课 及实践课的基本任务是学会用英语语言恰当地表达商务 内容,这些课程以宽泛的商务知识为主,以应用能力为重 点。((商务英语))、(《商务函电写作》、(《商务谈判英语》是本专 业的核心课程,以培养语言能力为核心,把语言能力的培 养放在商务背景下进行,因此更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 养。 商务英语的专业实践由三部分组成:①基本技能训 练,包括认识实习、现代办公手段及基本技能实训。②专业 技能训练,包括模拟商务谈判和模拟商务实习,在商务英 语实训室借助国际商务各种模拟软件,创造国际商务的仿 真环境,由学生亲自操作,重点掌握国际商务相关的策略 和技巧。④专业综合能力训练,包括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 与答辩等,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商务实际操作能力和交际沟 通能力,并在商务实践中找到自己未来的岗位定位。 我校商务英语专业已建成模拟实训教学与企业顶岗 VO1.30 No.5 2013 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仿真 模拟训练、真实场景实训,满足中高级涉外行政助理、外贸 员、商务翻译、涉外营销员、涉外企业行政秘书等职业技能 的培训和鉴定。此外,还建立了10多家校外实训基地,并 与30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顶岗实习与招聘联动合作 体系,能满足本专业顶岗实习、毕业实践的需要,成为专业 教学的有效延伸。 5师资队伍建设 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应同时具备英语语言知识和专 业知识(包括商务知识和社会实践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 实践性的专业知识。按照“引聘名师、培养骨干、校企合作、 专兼结合”的建设理念,通过引进、学习、交流、到企业一线 锻炼、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兼职教师岗前教育培训等多种 渠道,我校商务英语专业建成了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结 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的优秀教学团队。具体措施如下:(1) 打造一支由专业带头人领衔的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 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组织团队成员自学专业理论 和技能,选送有关教师到著名院校学习专业理论,到相关 企业顶岗挂职锻炼。(2)培养“双师”素质教师:采用自学、 培训(包括理论培训和实践技能培-01D、举办讲座、顶岗挂 职等多种形式,培养专兼职结合、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素 质在区域行业中属于一流的“双师型”教学团队。(3)Jjn强 专业教师与企业的联系,鼓励专业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服 务,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承担企业的科研课题,参 与企业技术公关、项目推广方面的合作。(4)大力加强“产 学研合作”,通过同校外企事业单位合作,结合学生实习, 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工作,对取得成果的教师给 与奖励,对立项的教科研课题给与一定的经济资助。(5)邀 请企业兼职教师在理论和实践教学方面给与指导。校企开 展对话活动,邀请企业人士以座谈、讲座等形式向专业教 师和学生传授相关的实践知识,开阔师生的视野,使所学 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挂钩,从而使教学方向更为明确。 专业人才培养要合理定位,必须确立科学实际的人才 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课程设置,强化“校企合作,工学结 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受教育者职业能力的形成,在课 程设置上强调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的衔接性,强化岗位针 对性训练,才能确保所培养的人才得到社会认可,同时满 足社会对多层次外语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谢文怡.新时期商务英语教学模式探析[J].国际商务研 究,2005,(6):57-61. [2】陈赣萍.商务英语教育市场定位[J】.中国市场,2006, (8):8-9. [3】刘莉.商务英语的特点及教学初探[J】.商场现代化, 2006,(8月中旬刊):18-19. (收稿日期:2013-03-13) ・4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