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节日的由来

2021-07-21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节日的由来

春节的由来

据史籍记载,春节在唐虞时叫“载”,夏代叫“岁”,商代叫“祀”,周代才叫“年”。“年”的本义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熟,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收的寓意。又传,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腊祭”,当时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他们用朱砂涂脸,身披鸟羽,唱跳吃喝,热闹非凡。春节在古代本指立春之日,如《后汉书·杨震传》“春节未雨”,就是指的立春。古人也称整个春季为春节,如江淹在《杂体诗·张黄门协苦雨》中有“有宠兴春节,愁霖贯秋序”之句,以春节和秋序对称,就是明显的一例。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了这个节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岁首春节的风俗。但当时的历法,是靠“观象授时”,是否准确,尚难确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00多年。辛亥革命后,定了四节,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春节这个节日就专指正月初一了。但关于春节的习俗,已经流传了几千年。

除夕的由来

除夕是指一年中最后一天的那个夜晚。“除夕”的“除”,本义是“去”的意思,引申为“易”,也就是交替;“夕”字本义是“日暮”的意思,引申为“夜晚”。因此,除夕便含有旧岁到此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除夕,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吕氏春秋·季冬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击鼓驱逐“疫疠之鬼”。这就是除夕的由来。最早提除夕一词的,是西晋周处的《风土记》等书。除夕,在古代还有许多雅称,如:除

摊、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等。从古至今,中国民间,关于除夕有很多富有积极意义的习俗。“岁晚相与馒间”为“馒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或“守夜”。“蜀之风俗如此”(苏轼《岁晚三首序》)。除夕“吃年饭”“团圆饭”的习俗由来已久,现在更是风行。这顿年饭、鸡、鸭、肉、鱼,样样俱备,全家团聚,其乐融融,年味就在这顿团圆饭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元宵节”与“吃元宵”的来历

正月十五闹元宵,已有几千年历史,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闹元宵、吃元宵的历史都源远流长。两千多年前,周勃平定“诸吕之乱”后,汉文帝登基,鉴于平定之日是正月十五日,于是,每年这天夜晚,汉文帝便出宫游玩,和老百姓同乐。在古汉语中,“夜”又叫“宵”,“正月”又称“元月”,因而汉文帝将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从此,人们便在正月十五日晚上,在自家门前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地欢度元宵节。吃元宵是宋朝才开始流行的,但当时这种独特食品并不叫元宵,由于它煮熟时都漂浮在水面上,所以叫“浮元子”,后来才改称“元宵”的。做法与现在大体相同,用糖和各种果肉做馅,外面滚上糯米粉,呈小球形状,清水煮熟食用,香甜可口。窃国大盗袁世凯的忌讳元和袁,宵和消是同音,疑虑元宵有袁世凯被消灭之意,就在1913年元宵节前,下令将“元宵”改为“汤圆”。袁死后,民间又恢复了“元宵”的名称。小时候吃元宵,父母教我们要说成吃元宝,而不能说成吃汤圆,最初就有憎恨袁世凯之间。当然,后来说“吃元宝”,就演变成图吉利,聚财的意思了。

端午节以及吃粽子的来历

中国的传统节日一一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就是开端、初始的意思。古时,“五”和“午”是通假字,可通用,古人认为“五”是阳气始盛之数。因此五月的第一个逢五日

就叫“端午节”,也称为“端阳节”。现在每逢端午节,人们总以为最开始是为了纪念屈原。经郭沬若考证证明,端午节最早并不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是为了纪念伍员。伍员,字子胥,春秋时代楚国人。公元前522年,因父兄被楚平王杀害,投奔吴国,帮助阖闾刺杀吴王僚而夺取了王位,伍子胥率兵伐楚,攻破楚国郢都,报了父兄之仇。后伍子胥遭受谗言诽谤,于公元前454年自杀而亡,尸体被装入皮革做的袋里投入钱塘江中,传说从此钱塘江常起波涛,汹涌澎湃,直冲越国境内。于是吴国百姓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要举行“迎涛”仪式来纪念伍子胥。端午节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很广,原因是人民素怀爱国主义思想,而伍子胥招引“异国军”报父兄仇的行为,与屈原一比,就显得不值得宣扬了。屈原遭到反动贵族的反对和排挤,长期过着流浪生活。秦兵攻破郢都后,他看到人民的苦难和政治理想的破灭,就在公元前 278年的五月初五投汨罗江殉国,百姓们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划船抢救,并把装着糯米的竹筒扔到江里祭奠。后来相沿成习,就留下了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并流传到日本、朝鲜和东南亚等地。用糯米包粽子,有一种说法,是糯米粽子粘牙,鱼吃了牙就会粘住,就不会再去肯屈原的身体。当然,这是一种美好愿望,没有科学依据的。

寒食节、清明节的由来

史载:春秋时代,中国老百姓就已运用晷测量日影的办法,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四个节气,到了公元前200年的秦汉时代,又确立为二十四节气,其中便有了清明节。不少地区又把清明节称为寒食节、辩巳节。寒食应当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一说“前两天”),由于时间相近,人们便习惯把两个节日当成一个节日。

寒食节的由来,取意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功臣介之推的故事:晋文公重耳与介之推早年在外颠沛流离,患难与共,相伴十几年忠贞不二,最艰难的时候,介之推曾割下自己腿上的肉让重耳充饥。后来,重耳当了君主,要重赏有功之臣,谁知介之推蔑视权贵,隐

居深山,过着清贫的生活。重耳寻找不到,便下令放火烧山,想逼介之推出来。面临大火,介之推仍不下山,最后紧抱一棵大树,活活被烧死(见《左传》、《史记》)。晋国百姓为纪念介之推,每年冬至后的第105天,即介之推被焚日,定为寒食节,家家户户禁烟火,吃三天寒食。清明节成为中国人民追念先人,祭扫墓地的风俗节日,而今更为流行。

重阳节以及登高是怎么来的?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把九月初九叫“重阳”,并定为“重阳节”,是出自《易经》的八卦以阳爻为九,所以将“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月是九为阳,而日又是九又为阳,两九相重为重九,两阳相重为重阳,所以九月初九既称“重九”,又叫“重阳”。据南朝人吴均的《续齐谐记》载,相传在东汉年间,有一名叫费长房的道士,他预言其徒弟恒景家中在九月九日这天要遭大难,但如果戴茱萸,饮菊花酒,并出门往高山上走,就可避难。恒景照他的话办,一家人到山上避了一天,回来看到家中的鸡、牛、犬、羊都暴死了,独家人幸存。从此人们就有了重九登高的习俗,并把这天定为“重阳节”,相沿流传至今。这则传说的封建迷信色彩较浓,如果按现代科学观点来分析,农历九月正值秋天,是季节交替转换,细菌繁殖,流行病易发的高峰期,费道士叫人出户登高,不外乎是让人们出去透透空气,晒晒太阳,喝点酒,调节调节精神和情绪,增强抵抗能力。在医学很不发达的古代,费道士这种以预防为主的办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历史上的元旦其实并不都是1月1日

所有采用公历的国家,都是以每年1月1日为元旦。但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许多民族由于使用的历法以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季节气候等不同,新年元旦的日期也就各不相同。居住在北美洲北冰洋沿岸的爱斯基摩人,把第一次下大雪的日子作为新年元旦;热带有些国家,把雨季开始的一天作为新年。非洲的乌干达,每年有两个雨季,所以他们一

年有两个元旦;泰国等地的一些民族,以雨季和旱季作为新年与旧年的分界,把雨季到来之前的4月13日至4月16日,定为佛历的新年;印尼的凯拉比特族人,将一年中当最早的候鸟飞来的时候,作为新年的头一天;埃及人很早就知道观察星象了,他们发现天狼星和太阳一起升起时,尼罗河水就上涨,于是他们把这一天作为元旦;在叙利亚农村把9月里月亮圆的第一天,作为新年的开始;菲律宾把民族英雄何塞·黎萨尔的就义日——12月30日定为新年元;巴基斯坦的新年在公历3月中旬;印度的新年从10月31日开始,节日一共5天,第4天才是元旦;瑞士阿彭策尔地区的土著居民,以每年1月13日为新年元旦。

中国历代元旦的时间也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腊月初一;周代在冬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为元旦。直到汉武帝时才恢复“夏历”,以正月初一为元旦。辛亥革命后,定了四节,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于是农历正月初一就成了春节,而把公历1月1日称为新年,也叫元旦。后来就一直沿用至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