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29,分数:58.00)
1.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我国于2015年公布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随即作出修改。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6年卷一第51题) (分数:2.00)
A.在我国,政策与法律具有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社会目标 √
B.立法在实践中总是滞后的,只能“亡羊补牢”而无法适度超越和引领社会发展 C.越强调法治,越要提高立法质量,通过立法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问题 √ D.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压力 √
解析:解析: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应当完善立法体制,推进科学立法与民主立法。 选项A正确。在我国政策与法律是相辅相成的,有着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社会目标。 选项B错误。立法某些情况下具有滞后性,但并不总是滞后的,在我国的法治建设中,立法更多的具有引领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选项C正确。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推动,离不开立法质量的提升,立法可以使问题的解决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从而推动和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选项D正确。人口的老龄化会对社会的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修改正是着眼于人口领域的立法,是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的体现,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
3.全面依法治国,需要解决法治建设不适应、不符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问题。下列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是:(2016年卷一第86题) (分数:2.00)
A.增强法律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避免立法部门化倾向 √ B.改进行政执法体制,消除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现象 √ C.大力解决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问题,提高司法公信力 √ D.增强社会成员依法维权意识和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办事观念 √
解析:解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立法、行政、司法和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 选项A正确。立法部门在立法的同时应当考虑法律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避免立法部门化倾向。 选项B正确。建设法治政府,应当推动政府执法的规范化、制度化,对行政执法体制进行改进。 选项C正确。解决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问题,提高司法公信力,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 选项D正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维权意识,也需要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办事观念。
4.2011年6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公布《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征求意见结果,30多天收到82,707位网民的237,684条意见,181封群众来信,11位专家和16位社会公众的意见。据此,草案对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进行了调整。关于这种“开门立法”、“问法于民”的做法,下列哪一说法是准确的?(2011年卷一第4题) (分数:2.00)
A.这体现了立法平等原则
B.这体现了立法为民、增强立法主体自身民主性的要求 √ C.这表现了执法为民的理念 D.这体现了国家权力的相互制约
解析:解析:选项A错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在司法和守法层面而言的,并不包括立法平等。 选项B正确。在立法过程中,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坚持“开门立法”、“问法于民”的做法,体现了立法为民、增强立法主体自身民主性的要求。 选项C错误。题干中体现的是立法,而不是执法。 选项D错误。权力制约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本题立法中体现的是人民的意志,并不是国家权力的相互制约。
5.某高校司法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处于大城市“陌生人社会”的人群会更多地强调程序公正,选择诉诸法律解决纠纷;处于乡村“熟人社会”的人群则会更看重实体公正,倾向以调解、和解等中国传统方式解决纠纷。据此,关于人们对“公平正义”的理解与接受方式,下列哪一说法是不准确的?(2011年卷一第5题) (分数:2.00)
A.对公平正义的理解具有一定的文化相对性、社会差异性 B.实现公平正义的方式既应符合法律规定.又要合于情理
C.程序公正只适用于“陌生人社会”,实体公正只适用于“熟人社会” √ D.程序公正以实体公正为目标,实体公正以程序公正为基础
解析:解析:选项A说法正确。人们对公平正义的理解,会因文化、地域、历史时期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 选项B正确。实现公平正义的方式既应符合法律规定,又要合于情理,反映社会整体价值观和公众利益,才能为社会公众认可并接受。 选项C错误。“公平正义”既要求实体公正,也要求程序公正,只是说在“陌生人社会”与“熟人社会”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两者并不是单一地适用于一种社会。 选项D说法正确。程序公正是通往实体公正的重要方式,更好地保障实体公正的实现。程序公正更容易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能为人们切实所感知。确保程序公正,可以为实体公正的实现提供基础保障。
6.1943年,马锡五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他深入基层,依靠群众,就地办案,形式灵活,手续简便,被总结为“马锡五审判方式”。关于“马锡五审判方式”体现的法治意义,下列哪一说法是准确的?(2011年卷一第7题) (分数:2.00)
A.是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的典范 B.是努力树立司法权威及司法为民的典范 √ C.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外法治经验的典范
D.是立足我国国情,坚持科学立法、维护法制统一的典范
解析:解析:选项A错误。依法行政是对政府机关而言的,马锡五作为法院庭长,有司法权,无行政权。 选项B正确。马锡五深入基层,依靠群众,就地办案,形式灵活,手续简便的办案作风,坚持司法公正,是努力树立司法权威及司法为民的典范。 选项C错误。“马锡五审判方式”是从国情出发,没有借鉴国外法治经验。 选项D错误。题干中的马锡五是司法实践,而坚持科学立法、维护法制统一则是立法问题。 7.某培训机构招聘教师时按星座设定招聘条件,称:“处女座、天蝎座不要,摩羯座、天秤座、双鱼座优先。”据招聘单位解释,因处女座和天蝎座的员工个性强势,容易跳槽,故不愿招聘,并认为按星座招录虽涉嫌就业歧视,但目前法律没有明文禁止。对此,应聘者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的下列哪一做法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2012年卷一第3题) (分数:2.00)
A.将《劳动法》“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的规定直接适用于本案,形成判例,弥补法律漏洞
B.根据《劳动法》的平等就业原则,对招聘单位进行法治教育,促使其改变歧视性做法 √ C.应聘者投诉缺乏法律根据,可对其批评教育或不予答复
D.通知招聘方和应聘方参加听证,依据国外相关法律规定或案例,对招聘机构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解析:解析:选项A错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该培训机构的招聘条件构成就业歧视,且我国非判例法国家,不能用判例来弥补法律漏洞。 选项B正确。可以对该单位进行法治教育,促使其改变歧视做法。 选项C错误。应聘者的投诉并不缺乏法律依据,符合劳动法中就业不受歧视的规定。 选项D错误。招聘机构的行为违反了《劳动法》,但并未违反行政法规,不属于行政处罚的对象。 8.关于公平正义,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2年卷一第4题) (分数:2.00)
A.人类一切法律都维护公平正义 B.不同的时代秉持相同的正义观 C.公平正义是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 √ D.严格执法等于实现了公平正义
解析:解析:选项A错误。人类的法律并不总是公平正义的体现,古代的很多法律都只是在保障权贵阶层的利益,并没有公平可言。 选项B错误。时代不同,人们的正义观也不相同。 选项C正确。公平正义都
是针对特定的历史时期而言的,所以是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 选项D错误。合法合理是公平正义的内在品质,一切组织或个人追求的公平正义和实现公平正义的方式,不仅要合法而且合理,反映社会整体价值观和公众利益,仅仅严格执法不能等同于实现了公平正义,要做到合乎法律、利益均衡和理性兼顾。 9.某地公安、检察机关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兴网络平台“微博”、短信和QQ,提醒“微信”用户尤其是女性用户提高警惕,切勿轻信陌生“微友”,以免遭受不必要的伤害。关于执法机关的上述做法,下列哪一说法是准确的?(2012年卷一第7题) (分数:2.00)
A.执法机关通过网络对妇女和网民的合法权益给予特殊保护,目的在于保证社会成员均衡发展 B.执法机关利用网络平台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切实减轻了群众负担
C.执法机关采取利民措施,寓管理于主动服务之中,体现了执法为民的理念 √ D.执法机关从实际出发,主要是为了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自己的社会主张和利益诉求
解析:解析:本题重点是看选项与题干的相关性。题干中的公安、检察机关提醒网络用户提高警惕,主要是体现了两机关主动服务群众,为群众考虑的执法为民的理念。选项A的均衡发展,选项B的减轻群众负担,选项D中的利益诉求、社会主张,都与题干内容不符。所以本题选C。
10.某市实行电视问政,市领导和政府部门负责人以电视台开设的专门栏目为平台,接受公众质询,以此“治庸问责”,推动政府积极解决市民关心的问题。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2013年卷一第3题) (分数:2.00)
A.社会主义法治是“治权之治”,电视问政有利于强化人民群众对官员的监督 B.电视问政体现了高效便民的原则
C.电视问政是“治庸问责”的有效法律手段 √
D.电视问政有助于引导市民规范有序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
解析:解析:选项A正确。社会主义法治是“治官之治”和“治权之治”,需要建立权力制约监督体系与机制。电视问政有利于加强人民群众对官员的监督。 选项B正确。高效便民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实行电视问政,有利于推动政府积极解决市民关心的问题,确实体现了高效便民原则。 选项C错误。电视问政并不是一种法律手段,只是一种便民的问政形式。 选项D正确。电视问政的是一种比较容易吸引民众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形式。
11.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下列哪一做法不符合执法为民的理念?(2013年卷一第4题) (分数:2.00)
A.某市公安局为派出所民警制作“民警联系牌”,悬挂在社区居民楼人口处,以方便居民联系 B.某省为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积极推进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
C.某县政府通过中介机构以有偿方式提供政府信息 √
D.某区法院为减少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推行“网上立案”、“社区开庭”等措施
解析:解析:选项A符合,悬挂民警联系牌,方便居民联系是执法机关主动服务群众,深入群众的体现,符合执法为民的理念。 选项B符合,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及时、高效、合理地解决社会矛盾,为人民群众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提供各种便利,不断改革和完善各种执法程序和执法手续,科学、合理地设置执法流程,减少当事人的成本和讼累,是执法为民的体现。 选项C不符合,某县政府不是直接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无偿提供政府信息,而是通过中介机构以有偿方式提供政府信息,增加人民了解信息的成本,显然违反执法为民理念。 选项D符合,某区法院主动为人民群众考虑,减少当事人诉讼成本,符合执法为民的理念要求。
12.某市检察院运用电子设备双路监控,同步录音录像,监督检察官办案过程,推动理性文明执法。关于理性文明执法,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2013年卷一第5题) (分数:2.00)
A.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精神 B.有助于树立法治的权威
C.有助于实现保障人权与打击犯罪的双重目标
D.要求执法机关从有利于群众的实际利益出发,讲究执法方法。为此,可突破法律规则和程序的要求办案 √
解析:解析:选项A正确。执法为民要把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精神贯彻和体现在具体的法治实践中。理性文明执法,就是从有利于人民群众出发实施执法行为,冷静应对处置各种矛盾和冲突,遵守执法程序,讲究执法方式,改善执法态度,注重执法艺术,始终做到仪容整洁、言行文明、举止得当、尊重他人,使各种执法活动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充分理解和接受。 选项B正确。从理性文明执法中,人民群众可以明确地意识到他们在法治社会中的主体地位,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合法权利和正当利益在法治社会中所得到的保障和维护,从而有利于树立法治的权威。 选项C正确。在本题,某市检察院运用电子监控,同步录音录像,监督检察官办案过程,保障了犯罪嫌疑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并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从而有力地打击犯罪。 选项D错误。依法治国原则要求司法机关严格司法,不得突破法律规则和程序的要求。
13.公平正义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下列哪一选项体现了公平正义理念?(2013年卷一第6题) (分数:2.00)
A.某市公安局对年纳税过亿的企业家的人身安全进行重点保护
B.某法官审理一起医疗纠纷案件,主动到医院咨询相关的医学知识,调查纠纷的事实情况,确保案件及时审结
C.某法院审理某官员受贿案件时,考虑到其在工作上有重大贡献,给予从轻处罚
D.某县李法官因家具质量问题与县城商场争执并起诉商场,法院审理后认为无质量问题,判决李法官败诉 √
解析:解析:选项A未体现,公安局以纳税多少来作为对企业家的人身进行重点保护的标准,此举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不符,有失公平正义。 选项B未体现,法官作为审判者,应该客观公正,其主动到医院咨询调查,把自己了解的情况代入案件中,可能造成主观臆断,且有违程序正当原则,从而违反公平正义理念。 选项C未体现,公平正义要求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该项中,某法院给予从轻处罚时考虑了不相关因素,有违公平正义理念。 选项D项体现了公平正义理念,因无质量问题,故法院判决李败诉,此是依法判决,故符合公平正义理念。
14.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关于我国宪法与公平正义的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2013年卷一第20题) (分数:2.00)
A.树立与强化宪法权威,必然要求坚定地守持和维护公平正义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是公平正义在宪法中的重要体现
C.宪法对妇女、老人、儿童等特殊主体权利的特别保护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需要 D.禁止一切差别是宪法和公平正义的要求 √
解析:解析:公平正义是树立和强化法律权威的必要前提与保证。公平正义是法律的灵魂,只有充满公平正义精神的法律,才会为社会成员真心认同,并自觉遵守;公平正义又是法律实施的引导,只有把握公平正义的实质,才能全面体现法律实施的积极效果;公平正义更是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的信仰,只有对公平正义的崇尚与尊重,才能保证立法、执法和司法活动始终不偏离社会主义法治的轨道。故A项表述正确。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公平正义,借鉴了人类社会在追求公平正义实践中所形成的共同经验,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反映公平正义精神的内容确定为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原则。因此,坚持公平正义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第33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故B项正确。 我国《宪法》第4条第2款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第45条第3款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第4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第49条第1款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第4款规定:“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宪法对少数民族、残疾人、妇女、老人、儿童等特殊主体权利的特别保护,是基于这些特殊主体的特殊情形而作出的特别规定,是为实现特殊主体与普通主体之间实质平等的需要。故C项正确。 宪法和公平正义并不禁止一切差别。所禁止是不合理的差别。若差别对待是具有正当理由,则不受禁止。故D项错误,应选。
15.某省政府向社会公布了政府在行政审批领域中的权力清单。关于该举措,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2014年卷一第2题) (分数:2.00)
A.旨在通过政务公开约束政府权力 B.有利于保障行政相对人权利 C.体现了比例原则 √ D.符合法治原则
解析:解析:选项A正确。政府公布在行政审批领域中的权力清单,可以让社会公众了解政府行政审批的事项范围和相关权限,有利于约束政府权力。 选项B正确。权力清单的公布,使得公众了解了政府行为的权力界限,促使政府权力依法行使并保障行政相对人权利。 选项C说法错误,比例原则是合理行政的基本要求,其内涵指行政机关的行政活动需要采取合理手段,尽可能小的造成行政相对人的权利损害。与题干不符。 选项D正确。该省政府的做法符合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符合法治原则。
16.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法治国家对政府行政活动的基本要求。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机关必须诚实守信。下列哪一行为违反了诚实守信原则?(2014年卷一第4题) (分数:2.00)
A.某县发生煤矿重大安全事故,政府部门通报了相关情况,防止了现场矛盾激化 B.某市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承诺给予优惠,因国家政策变化推迟兑现
C.某县政府因县内其他民生投资导致资金紧张,未按合同及时支付相关企业的市政工程建设款项 √ D.某区政府经过法定程序对已经公布的城建规划予以变更
解析:解析:选项A正确。诚实守信原则要求政府公布的信息应当及时、全面、准确、真实,该选项中政府部门通报相关情况,防止现场矛盾激化,说明政府公布信息的及时性,应对事故的妥当性,所以符合诚实守信原则。 选项B正确。国家政策的变化是法定事由,某市政府推迟兑现优惠政策并不违反诚实守信原则。 选项C错误。某县政府因县内其他投资导致资金紧张而未能履约并非法定事由。政府应当遵守合同,诚实履行义务。 选项D正确。依法定程序对行政决定作出变更符合诚实守信原则。
17.执法为民要求立法、行政、司法等机关的工作要反映群众的愿望和根本利益。下列哪一做法没有准确体现执法为民的基本要求?(2014年卷一第5题) (分数:2.00)
A.某市公安局借助网络开展执法满意度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作为评判执法公正的唯一标准 √ B.某市法院通过优化人民法庭区域布置、开展巡回审判等方式,减少当事人讼累 C.某市政府出台《市政管理检查行为规范》,规范城管队员执法行为
D.某县检察院设立未成年人案件办公室,探索完善未成年人所在社区、学校、家庭、派出所与检察院五位一体的跟踪帮教机制
解析:解析:选项A错误。执法为民要求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关切转化为执法工作的具体目标,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判执法工作的重要标准。因此,这里说“唯一标准”的说法过于片面。 选项B正确。执法为民要求在不损害实质性法律利益和不违反法定程序的前提下,尽可能为人民群众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提供各种便利,不断改革和完善各种执法程序和执法手续,科学、合理地设置执法流程,减少当事人的成本和诉累。某市法院的做法,减少了当事人的成本和诉累,切实做到便民利民。某市法院减少当事人的诉累的做法体现了执法为民的要求。 选项C正确。某市政府出台《市政管理检查行为规范》,倡导文明和理性执法,易于使各种执法活动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充分理解和接受。该做法符合执法为民的基本要求。 选项D正确。某县跟踪帮教体制,属于特殊人群司法保护机制,健全了健全执法为民机制,提升了检察工作群众满意度的做法,符合执法为民的基本要求。
18.法律格言说:“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关于该法律格言,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4年卷一第9题) (分数:2.00)
A.每个人在法律面前事实上是平等的
B.在任何时代和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都是一项基本法律原则 C.法律可以解决现实中的一切不平等问题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并不禁止在立法上作出合理区别的规定 √
解析:解析:选项A错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是指对任何人在法律规定上都是平等的,会受到法律平等地保护,但并不能保证事实上的平等。 选项B错误。并非在任何时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都是一项基本法律原则。历史上曾经一度都是特权阶级凌驾于普通民众之上的状态。 选项C错误。法律不是万能的,存在其局限性,仅凭法律是无法解决现实中的一切不平等问题的。此说法过于绝对。 选项D正确。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并不意味着均等.平等原则并不禁止在立法上作出合理区别的规定,以形式上的不平等去促进实质上的平等。
19.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关于执法为民,下列哪些理解是正确的?(2014年卷一第59题) (分数:2.00)
A.要求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理性执法、文明执法,冷静处置各种复杂问题 √ B.要求科学合理地设置执法流程,减少不必要环节,减轻当事人负担 √
C.要围绕“个人权利至上”理念,引导公民从容自如、有尊严地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社会 D.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在法治领域的具体贯彻 √
解析:解析:选项A正确。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从有利于人民群众出发实施执法行为,冷静应对处置各种矛盾和冲突,遵守执法程序,讲究执法方式,改善执法态度,注重执法艺术,始终做到仪容整洁、言行文明、举止得当、尊重他人,使各种执法活动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充分理解和接受。 选项B正确。执法为民要求切实做到便民利民。便民利民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传统在法治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要在不损害实质性法律利益和不违反法定程序的前提下,尽可能为人民群众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提供各种便利,不断改革和完善各种执法程序和执法手续,科学、合理地设置执法流程,减少当事人的成本和诉累。 选项C错误。我国并不提倡“个人权利至上”,社会主义法治高度重视和强调人民利益,但并不意味着认同个人权利的绝对化。执法为民理念明确地寓含着引导和教育人民群众遵纪守法的要求。要引导和教育人民群众正确对待和行使自己的各项权利与自由,妥善、合理地处理个人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与冲突,自觉履行法律义务、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在行使个人权利、享受个人自由的同时,不得损害他人合法利益和社会利益。 选项D正确。执法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在法治事业中的具体贯彻。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党的重要执政理念。执法为民,就是要把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通过各种具体的法治活动,进一步贯彻落实到国家治理过程之中。
20.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求推进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下列哪一做法没有体现这一要求?(2015年卷一第3题) (分数:2.00)
A.在《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改中,立法部门就处罚幅度听取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意见 B.在《种子法》修改中,全国人大农委调研组赴基层调研,征求果农、种子企业的意见 C.甲市人大常委会在某社区建立了立法联系点,推进立法精细化
D.乙市人大常委会在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制定中发挥主导作用,表决通过后直接由其公布施行 √ 解析:解析: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需要“加强人大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健全向下级人大征询立法意见机制”,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法律的批准施行不能违反《立法法》的规定。根据《立法法》第72条第2款:“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法律对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设区的市的地方性法规须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D错误。
21.建设法治政府必然要求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关于建设法治政府,下列哪一观点是正确的?(2015年卷一第4题) (分数:2.00)
A.明晰各级政府事权配置的着力点,强化市县政府宏观管理的职责 B.明确地方事权,必要时可以适当牺牲其他地区利益
C.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是促进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厘清权责、提高效率的有效制度 √ D.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行政机关摆脱具体行政事务,加强宏观管理
解析:解析: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完善不同层级政府特别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法律制度,强化中央政府宏观管理、制度设定职责和必要的执法权,强化省级政府统筹推进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职责,强化市县政府执行职责。”选项A提出强化市县政府宏观管理的职责,是错误的。 明确地方事权行使应以不损害政治稳定、市场统一和其他地区利益为原则。在此基础上,应该实现地区间的统筹发展,协调发展,而不能以发展本地区经济为由,牺牲其他地区的利益。因此B错误。 权力清单制度能够进一步明确政府的权力范围,消除在权力之外
的寻租空间。这不仅能厘清政府的权责,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避免行政机关的相互推诿。因此C正确。 政府法律顾问不仅可以为政府提供法律咨询、代理行政诉讼等,而且可以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出台规范文件等进行法律方面的研究论证和风险评估。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通过吸收专家和律师参与法律顾问工作,使政府法律顾问可以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和建议,有效降低决策风险和成本,提高决策质量。但不能说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是帮助行政机关摆脱具体行政事务,D错误。 22.对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行为作出禁止性规定,是保证公正司法的重要举措。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2015年卷一第5题) (分数:2.00)
A.任何党政机关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均属于干预司法的行为 B.任何司法机关不接受对司法活动的干预,可以确保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C.任何领导干部在职务活动中均不得了解案件信息,以免干扰独立办案 √
D.对非法干预司法机关办案,应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解析:解析:任何党政机关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均属于干预司法的行为,A正确。 对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行为作出禁止性规定,就是任何司法机关不接受对司法活动的干预,结合题干,即是任何司法机关不接受来自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非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这有助于确保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B正确。 判断干预司法活动是否违法,首先要分清职务行为和职务外活动的关系。有些领导干部在法定职权范围内,通过法定程序了解案件信息。属于依法履行职责的范畴,但如果对案情认定、证据采信、裁判结果等发表意见甚至作出决定,那就超出了职权活动的范围,属于非法干预,C错误。 对干预司法机关办案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造成冤假错案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D正确。
23.推进严格司法,应统一法律适用标准,规范流程,建立责任制,确保实现司法公正。据此,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2015年卷一第6题) (分数:2.00)
A.最高法院加强司法解释和案例指导,有利于统一法律适用标准
B.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可以促进法庭审理程序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C.在司法活动中,要严格遵循依法收集、保存、审查、运用证据,完善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 D.司法人员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是指司法人员仅在任职期间对所办理的一切错案承担责任 √ 解析:解析:《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要求“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健全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符合实体公正、办案过程符合程序公正的法律制度。加强和规范司法解释和案例指导,统一法律适用标准”;“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严格依法收集证据、固定、保存、审查、运用证据完善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最高法院加强司法解释和案例指导制度,能够更好的丰富和完善法的统一和适用标准,因此A正确。 BC两项中的“全面贯彻”“严格遵循”都体现了《决定》中的内容,因此BC正确。 推进严格司法,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落实好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两项工作机制,确保谁办案谁负责,谁违法谁担责。《决定》对此明确指出:“明确各类司法人员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确保案件处理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司法人员对所办理案件的质量终身负责,这是“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具体化,是司法责任制的延伸。案件质量涉及事实真相是否查明,法律适用是否正确,当事人权利是否受到依法保护或非法侵害等重要问题,司法人员对案件质量终身负责,就是终身对法律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利益负责,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在任职期间,D错误。
24.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使人民群众内心拥护法律,需要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某市的下列哪一做法没有体现这一要求?(2015年卷一第7题) (分数:2.00)
A.通过《法在身边》电视节目、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以案释法,进行普法教育 B.印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责任表,把普法工作全部委托给人民团体 √ C.通过举办法治讲座、警示教育报告会等方式促进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
D.在暑期组织“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模拟法庭巡演”,向青少年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
解析:解析:《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普法工作的领导,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和人民团体要在普法教育中发挥职能作用。实行国家机关‘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加强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牢固树立有权力就有责任、有权利就有义务观念。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A选项体现了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是正确的。 加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普法工作的领导,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同时发挥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和人民团体在普法教育中的作用,而不能把普法工作全部委托给人民团体,B错误。 在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方面,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CD选项分别以不同形式体现了决定中“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这一要点,因此CD两项正确。
25.十二届全国人大作出了制定二十余部新法律、修改四十余部法律的立法规划,将为经济、政治等各领域一系列重大改革提供法律依据。关于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下列哪些观点是正确的?(2015年卷一第53题) (分数:2.00)
A.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能够为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法治保障 √ B.推进反腐败立法,是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有效机制 √
C.为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加快实施政社分开,应当加快社会组织立法 √
D.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大幅度提高环境违法成本,会对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解析:解析:法律具有指引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等作用。通过制定法律能够更好的实现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内容,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加强反腐败立法,其对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反腐败制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结合选项中的表述,AB两项正确。同时,C选项中加强社会立法,能够体现根据《决定》,在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要“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大幅度提高环境违法成本,有利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发展,短期来看,会对某些乡镇企业以至某些重污染的产业产生极大的冲击,但是长远来看,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会对经济发展带来有利影响,所以D错误。
26.2015年1月,最高法院巡回法庭先后在深圳、沈阳正式设立,负责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关于设立巡回法庭的意义,下列哪些理解是正确的?(2015年卷一第54题) (分数:2.00)
A.有利于保证公正司法和提高司法公信力 √ B.有助于消除审判权运行的行政化问题 √
C.有助于节约当事人诉讼成本,体现了司法为民的原则 √ D.有利于就地化解纠纷,减轻最高法院本部办案压力 √
解析:解析: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优化司法职权配置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设立巡回法庭有利于保证公正司法和提高司法公信力,因此A正确。 审判权运行机制的行政化既包括法院内部管理的行政化,也包括在此基础上地方行政机关的干预和影响下带来的被行政化。“去行政化”是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的核心与关键,设立巡回法庭有助于消除审判权运行的行政化问题,B正确。 人民性是我国司法的本质属性和工作目标。法治建设和司法改革都必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设立巡回法庭有助于节约当事人诉讼成本,体现了司法为民的原则,C正确。 监督指导下级法院的司法审判工作,统一法律适用标准,是最高人民法院的重要职能。将这些案件放到巡回法庭审理有利于减轻最高人民法院本部审判工作压力,使本部有更多精力制定司法解释和司法政策,审理对统一法律适用有重大指导意义的案件,发布指导性案例,
更好地指导全国法院审判工作。因此,设立巡回法庭有利于就地化解纠纷,减轻最高法院本部办案压力,D正确。
27.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下列做法符合该要求的是:(2015年卷一第86题) (分数:2.00)
A.为打击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某省对列入不良记录逾期不改的药品生产企业,取消所有产品的网上采购资格 √
B.某市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未经审查的,不得提交讨论 √
C.某省交管部门开展校车整治行动时,坚持以人为本,允许家长租用私自改装的社会运营车辆接送学生 D.某市推进综合执法,为减少市县两级政府执法队伍种类,要求无条件在所有领域实现跨部门综合执法 解析:解析:《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该题目的四个选项都是围绕这个主题设计的。 A选项难度较大。首先,对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企业是否应交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是题目考查的内容。其次,对药物集中采购不良记录如何进规范和管理,在《招标投标法》中没有具体规定,实践中是由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实施办法,建立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在实践中就有某省制定专门的规范性文件取消该企业所有产品的网上集中采购资格的规定。因此,该行为并没有违反法无授权不可为的要求,而是依法行政。再次,该行为是否违反比例原则。比例原则具体指行政主体依法从事行政活动时,应当兼顾行政目标的实现和保护相对人的权益,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危害极大,网上集中采购虽便捷高效,却为对医药企业商业贿赂的控制和规范带来难度。因此,对列入不良记录逾期不改的药品生产企业,取消所有产品的网上采购资格并没有违反比例原则。A正确。 《决定》提出“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讨论”,B正确。 《决定》提出“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交管部门开展校车整治行动时,应坚持以人为本,但家长租用私自改装的社会运营车辆接送学生正是校车安全隐患整治的对象,不能以“以人为本”为由就不予整治,C错误。 《决定》提出“推进综合执法,大幅减少市县两级政府执法队伍种类,重点在食品药品安全、工商质检、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文化旅游、资源环境、农林水利、交通运输、城乡建设、海洋渔业等领域内推行综合执法,有条件的领域可以推行跨部门综合执法。”因此,某市在推进综合执法时,为减少市县两级政府执法队伍种类,不能要求无条件的在所有领域实现跨部门综合执法,D错误。
28.2015年4月,最高法院发布了《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关于立案登记制,下列理解正确的是:(2015年卷一第87题) (分数:2.00)
A.有利于做到有案必立,保障当事人诉权 √ B.有利于促进法院案件受理制度的完善 √
C.法院对当事人的起诉只进行初步的实质审查,当场登记立案 D.适用于民事起诉、强制执行和国家赔偿申请,不适用于行政起诉
解析:解析:《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方面提出“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最高法院发布的《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体现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从解决实际问题人手,对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切实保障当事人诉权,从制度上、源头上、根本上解决“立案难”问题。在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中即提到,要坚持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因此A正确。对有案必立的正确理解是,符合登记立案范围情形的,应当登记立案;不符合登记立案范围情形的,不予登记立案。 立案登记制改革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和申请,一律接收诉状,当场登记立案。第二,对提交的材料不符合形式要件的,及时释明,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全面告知应当补正的材料和期限。第三,对在法律规定期限内无法判定的,应当先行立案。第四,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依法裁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立案,并载明理由。当事人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或者申请复议。禁止不收材料、不予答复、不出具法律文书。第五,强化责任追究,对有案不立、拖延立案、人为控制立案、“年底不立案”、干扰依法立案等违法行为,依法依纪严肃追究有
关责任人员和主管领导责任。这有利于促进法院案件受理制度的完善.B正确。 与改革之前的立案审查制相比,立案登记制是指法院对当事人的起诉不进行实质审查,仅仅对形式要件进行核对。除了上述意见规定不予登记立案的情形外,当事人提交的诉状一律接收,并出具书面凭证。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符合诉讼法规定条件的,当场登记立案。立案登记制下,当事人只要提供符合形式要件的诉状,法院应当一律接收,并在规定期限内依法处理。因此,C错误。 立案登记制下登记立案针对的是初始案件,包括民事起诉、行政起诉、刑事自诉、强制执行和国家赔偿申请。因此这一规定能够切实解决行政诉讼立案难的问题,D错误。
29.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要求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下列哪一做法不符合上述要求?(2016年卷一第4题) (分数:2.00)
A.甲省推行“重大决策风险评估”制度,将风险评估作为省政府决策的法定程序 B.乙市聘请当地知名律师担任政府法律顾问,对重大决策进行事前合法性审查
C.丙区因发改局长立下“军令状”保证某重大项目不出问题,遂直接批准项目上马 √ D.丁县教育局网上征求对学区调整、学校撤并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事项的意见
解析:解析: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方面。 选项A正确。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可以建立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健全依法决策、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所以甲省可以将风险评估作为省政府决策的法定程序。 选项B正确。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可以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以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专家和律师。所以乙市可以聘请当地知名律师担任政府法律顾问。 选项C错误。重大项目的批准需要相应的法律程序,依法决策,不能因个人的保证就立马批准。 选项D正确。公众的参与是政府依法决策的重要内容,公众的意见也可以使政府的决策更加科学且符合民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