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的老师(魏巍)

2022-02-19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柳城县民族中学初 年级 科导学案 NO: 使用时间: 编制: 审核: 审批: 班级: 小组:_ 姓名: 评价:

学 案 装 订 线

课题:我的老师(作者:魏巍 )

【学习目标】

1. 能概括文章所写的七件事,分析文章的详略安排。 2. 能结合课文具体描写,分析蔡芸芝老师的性格特征。 3. 结合具体语句,读出师生间的真挚情感。

4. 品味语言,能体味关键词句在文章中的作用,说出自己的感悟。

【学习重点】目标1、2 【学习难点】目标3、4 【课前预习】

1.查工具书,辨析下列各组字的形、音、义。 即( )立即 既( )既然 孤( )孤单 弧( )弧形 卷( )卷曲 券( )证券 蜜( )蜜蜂 密( )秘密 恋( )热恋 念( )思念 焚( )焚香 梦( )梦想 2.查工具书,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给拼音写汉字。

褪色.( ) 卜.问( ) 焚.香( ) 察觉.

( ) ke( )头 yu( )钱 黑痣.( ) 狡hua( ) 3.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l)温柔:温和柔顺(多用于形容女性)。 (2)心清如水:形容心地纯洁,像清澈的水一般。 (3)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4)纠纷:争执的事情。

(5)热恋:本课是亲热难舍的意思。 4.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写的七件事。 5.阅读知识小卡片:

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

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抗日战争爆发后,走上了革命道路。他一直生活在战士之中,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

- 1 -

柳城县民族中学初 年级 科导学案 NO: 使用时间: 编制: 审核: 审批: 班级: 小组:_ 姓名: 评价: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有人说:“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像蜡烛,照亮了学生前进的道路。”“老师是人梯,载着学生攀登科学的高峰。”

同学们,从幼儿园到现在,有很多老师教过你们,这些老师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他们给了你们哪些支持、鼓励和帮助呢?哪位老师使你终生难忘呢?

今天,我们学习著名作家魏巍所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的一篇文章《我的老师》,看看他是怎样来写自己终身难忘的老师的,学完后,我们也来写一写我们的老师。 二、 检查预习

1. 检查生字词语自学情况。

2. 说出课文写了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课文总共记叙了哪几件难忘的往事?

参考:

本文写了我的老师蔡芸芝、我的母亲、我小学时的几位同学。主要人物是蔡芸芝老师。

主要写了七件事:①蔡老师假装发怒; ②老师教我们跳舞; ③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 ④老师教我们读诗; ⑤我们看老师写字;

⑥老师排除我和同学之间的小纠纷; ⑦我梦里寻师。

三、 新课教学

(一) 深入文本,走近主人公,分析蔡老师的性格特征。 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1.蔡老师教的是什么学科?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证明?

参考:蔡教师是教语文(当时称国文)学科的。文中有这几处地方可以说明: “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让我们观察蜜蜂”。

“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我用石板一迎”(注:“石板”,是旧时私塾和50年代小学生练习毛笔字、听写生字词用的学习用品。有的地方称之为“粉板”。用石片或木板制成)。

2.蔡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大家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蔡老师的性格特点,并结合课文具体内容加以说明。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相机指导重点词句的理解和朗读。

交流句式:“ ”,从这一句(段),我看到了一个 蔡老师,因为 。

- 2 -

柳城县民族中学初 年级 科导学案 NO: 使用时间: 编制: 审核: 审批: 班级: 小组:_ 姓名: 评价:

参考:蔡老师是一位温柔慈爱、热情公正、平易近人、热爱学生的好老师。 (二)引导学生领悟文章中心:

有人认为本文着重写的是蔡老师爱学生,也有人认为着重写的是蔡老师令“我”难忘。你的看法呢?

学生充分讨论。

结合课后练习一,教师归纳:二者不可割裂开来,蔡老师令“我”难忘,是因为蔡老师温柔慈爱、循循善诱、热爱学生;正是蔡老师有一颗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才使得“我”(我们)铭记在心,难以忘怀。

(三)分析文章选材、构思特点

1.思考:课文怎样来组织这些材料的?这七件事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顺序如何?这样安

排有什么好处?

参考:围绕难忘、热爱、依恋、思念蔡老师这一感情线索,组织材料;这七件小事,后两件详写,前五件略写;顺序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这样安排,详略得当,结构疏密相间,更能突出中心,表现老师的性格品质和师生间真挚的感情。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检测

1. 听写生字词语。

2. 说出线索、课文所写的七件事及详略安排、蔡老师的性格特点。 二、 品味课文意蕴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

引导:这篇散文语言精美,意蕴丰富,耐人寻味,值得我们反复品味涵泳。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一,然后交流,教师点拨。

2.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值得品味的语句,涵泳品味,并在课文中做批注,然后交流,教师点拨。

小结:学会精心锤炼语言,将情感融入字里行间。 三、拓展延伸,写作训练:

引导:非常真挚而感人的师生情谊,成为文学作品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假如作者在写这篇文章以后得知了蔡老师的音迅,而他此时已在文学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准备给蔡老师写一张明信片,你能代魏巍写吗?

在写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魏巍的成绩。请看屏幕,请一学生朗读或教师读:魏巍,从1939年至1949年,主要从事诗歌创作,曾先后写作发表了《蛔蛔,你喊起他们吧》、《好夫妻歌》及《黎明的风景》、《寄张家口》、《开上前线》等诗歌作品,其中1942年创作的长诗《黎明的风景》因成功地表现了抗日斗争的生活而获晋察冀边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鲁迅文艺奖金”。建国后专事散文及小说的创作,曾在1950年至1958年间三次赴朝鲜,写下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及《故士和祖国》、《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依依惜别的深情》等作品,1952年与白艾共同创作出版了中篇

- 3 -

柳城县民族中学初 年级 科导学案 NO: 使用时间: 编制: 审核: 审批: 班级: 小组:_ 姓名: 评价:

小说《长空怒风》后,1956年又与钱小惠合作写出了电影小说《红色的风暴》。1963年参加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解说词编写工作。从1959年始至1978年,历时22年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东方》,以史诗般的笔触,热情而又深远开阔的思想,表现了壮烈的抗美援朝的战争生活,因而荣获1982年中国首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创作奖)。

要求:明信片都比较短,要特别注意内容的精要,而蔡老师和“我”已多年不见了,我在文学上已颇有建树,所以明信片应包含这样一些基本内容:

1.通过具体的情节或细节唤起老师对自己的回忆; 2.得体地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3.表达对老师的祝福。60字左右。

学生写作,然后交流。具体写法不求一律,有创意的要肯定鼓励。 四、当堂作业

引导:从这堂课的学习中,我们看到了蔡老师的一颗挚爱学生的美好心灵,体会到了作者对老师的依恋、思念之情,学到了要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也再一次的接受了“尊师”这一传统美德的熏陶。

下面我们来借鉴本文写法,写一份作文提纲。 题目:我的老师

主题:表现 材料:(事件,注明详略安排)

(1) (2) (3) (4) 开头: 结尾:

- 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