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作文修改指导方法

2020-02-08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小学作文修改指导方法 ◆王永林 我以为,批改作文是一件劳而无功但又不得不做 的事情。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批改出来的作文,学 号在行未怎么处理等。也可以取好、中、差各一例习 作典型段落进行比较修改示范。通过这样的集体修 改,不仅给被修改作文的同学极好帮助,更重要的是 全班同学在这样的修改活动中提高了认识能力,逐步 掌握为文之道和修改作文的方法。他们会剖析别人 的文章,那么也会在实际写作中修改自己的文章。 二、自改,在朗读中唤醒修改意识 老舍先生说:“我写作中有一个窍门,一个东西写 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念给别人听(听不听由 生拿到手,往往只关心等第,对老师的提示和批语一 瞥而过,甚至根本不看。由此我曾感叹“作文不是改 出来的”。怎样改变这种无奈的现状呢?《课程标准》 指出:“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 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要引导学生 “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 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事实证明,教 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形成修改作文的习惯是提高 他),看念得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逻辑性强不?,’. 叶圣陶先生说:“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要念。就是 把全篇稿子放到口头说说看。” 每篇作文草稿完成以后,要求学生出声自读两遍 以上。第一遍重点是理顺语句,达到“文从字顺”的目 的。凡是“笔是心非”、词不达意、缺字少词、语法有错 作文教学效率的最佳路径。 一、范改,在实践中学会修改的方法 批语引路,妙处在誊改中内化。每一次学生交上 来的作文我都分为两类,一类是精批。从字、词、句、 段、标点到谋篇布局,细致修改,甚至会帮他写上一 段,然后要求重新誊抄。誊清后读给家长听,体会老 师修改的好处。这一类批改在中年级用得较多;第二 的地方,读起来一定不顺畅,听起来也一定别扭,停下 来改一改,再读。这样一遍下来文章就流畅多了。第 二遍读要思考题目是否新颖,中心是否突出,描写是 否具体。“题好文一半”,修改作文时对题目要多推敲, 多润色。要引导学生将普通的改雅致,将大而空的改 类是略批。肯定写得好的地方,提出修改建议,这些 修改意见一般都是从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等整体角度 提出的。哪些地方该改,怎样修改,老师在批语中都 会说明。让学生根据提示,重新修改。这样留给学生 一具体,将哕嗦的改简练,将绕弯的改切题,还可以通过 修辞方法使题目生动而新颖。再读一读所选材料是 否能突出中心,例如写“秋游”,如果是突出“开心”的, 在车上抢东西吃弄成大花脸、在农场逗鸭子撕坏了裤 子都可以写进去,如果是突出“有意义”就不需要了。 对于重点段落要细读,要将过程放慢,动作拆分,既要 写到主要人物,也要写到群体表现。因为在读的过程 定的文字表达空间,从扶逐渐到放,根据学生的修 集中修改,方法在讨论中明晰。选择有代表性的 改重新进行等第评定,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习作,在实物投影仪上呈现出来,和学生一起讨 论修改的方法和步骤,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修改。首 先让学生通读全文,从整体上说一说文章的优、缺 点。例如材料选择是否突出中心、事例描述是否具 体、文章层次是否清晰等。然后通过一增,二删,三 改,四调逐句修改。增,就是增补材料和文字;删,就 是把文中显得繁杂和多余的内容或字、句去掉;改,就 是更换、变动内容以及调换、修正字、词、句、标点;调, 就是对语序、段落、文章结构的调节和整理。同时,教 师还要教会学生正确使用修改符号。前后颠倒用什 么符号,替换、增加用什么符号,错别字怎么订正,引 中有眼、耳、口等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自改的效果就能 有效提高。 三、互改,在互助中提升修改能力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己写的文章, 或者是由于自己的偏爱,或者是由于自己置身其中, 往往不容易发现其中的瑕疵。而在别人的眼里,却很 容易挑出毛病。这样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不但能够达 到相互促进提高切磋的作用,还能够根据他们提出的 思想品德课教学调研引发的思考 ◆郭睿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课堂教学不仅仅承 载着传授知识的任务,同时也具有“育人”的重大责 任。品德课堂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相比,更应凸显 “育人”功能。前段时间,思想品德课教学调研引发了 笔者思考。 一下次我把这棵诚信树画大些,让全班同学的誓言都贴 在上面”。据悉,这位教师在课后并没有给学生这个 机会。 (二)思考 这样教育学生是否可行?给学生一个希望、一点 鼓励本无可厚非,但这种带有明显哄骗性的言辞不会 让学生感受到真诚。特别是本节课,学生一直沉浸在 、道德教育和实践体验 (一)事由 城关区201 1年教学观摩研讨课堂上,一位教师讲 授《诚信是金》(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 单元第2课),学生十分活跃,课堂容量极大,这位教师 营造的诚信氛围中,一张张小脸上洋溢着认真和诚 挚,也许会很疑惑:老师刚才还在说曾子杀猪、一诺千 金呢,怎么一转眼就说话不算数了呢?再深一层剖 很擅长引导学生,把品德教学与生活相连。就在大家 觉得本节课接近完美时,该教师进行了最后一个活 动:在黑板上画了一棵树的枝干,让学生把自己的诚 信誓言以树叶的形式粘贴。结果由于空间限制,一部 分学生的树叶无处可贴。教师便对学生说:“没关系, 一 t 析,学生一旦产生了疑惑,那么对本节课的诚信教育 会否产生动摇呢?当然,这种教育方式不是这位老师 特有的,笔者在几年的教学调研中,常见到教师们用 这种教育。“谁表现好,老师下课后就奖励谁”“你不 乖,我告诉你家长去”“你真聪明,老师最喜欢你了” '_ r 修改意见对自己的作文进行第二次修改,使自己的作 文少一点缺憾,多几分完美。 互改的组织很重要,在批改前首先要和学生重温 一去查字典,问同学,或者翻到前面看看老师怎么批改 的,修改后还和作者进行交流,以便改得更准确。批 语可谓精彩纷呈,有人写“妈妈只是把手套让给你戴, 你就泪流满面,你的眼泪也太不值钱了,让人难以相 遍批改符号,边批、总批的书写要求以及建议等第 的确定方法。其次,要求批改人用铅笔改,因为学生 批改之后,老师还要对学生的批改是否妥当进行再 信。”“这是夏天,妈妈半夜起来给你盖被子?你热不 热?”“这段秋天树林的描写充满感情,达到了借景抒 情的效果。”……习作者在见到自己的作文时常常会 受到启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写作中就会 注意到这些问题。 批改。第三,因为学生的习作水平存在差异,在初期 互批时可以要求两人合批一本,边讨论边改,也可以 一个读一个听,边读边改。改完后还要签上自己人的 姓名,既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肯定,也便于作者与其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改与作的关系密切,‘改’ 沟通。第四,在批改时要注重少改多就,尽量尊重作 者的思想和表达,如果把作品改得面目全非会挫伤作 者的积极性。第五,初改时可以明确重心,或侧重文 从字顺,或侧重谋篇布局,逐渐全面修改。实践证明, 这样批改对修改作文的学生和作者都大有益处:修改 的人在修改别人文章时,往往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 为了修改得正确,不被别人质疑,他们非常注意把学 到的写作知识用到修改中去。对作文中的错别字、用 错的标点、病句都能仔细推敲。碰到自己不明白的就 的优先权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 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通过实践,我深切地领悟 到:正确指导学生修改作文,可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独立分析能力、综合概括能 力,逐步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技巧。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责任编辑:张暇 参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