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类型】 方法践读训练课
【教学内容】
部编版7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登幽州台歌》 《望岳》 《登飞来峰》 《己亥杂诗》 《游山西村》
【课前准备】
1、熟读5首古诗。 2、完成导学案。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更好的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情感。 2、准确而有节奏的朗读。
3、默写积累古诗词,并引导学以致用。
【课堂教学】
课堂导入:
★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知人论世,联系诗人生平背景,读懂诗歌背后的柔情,才是读诗准确的打开方式。下面我们来展示交流一下同学们的自主阅读完成情况吧!
一、自主阅读、赏析(组内合作)
阅读方法指导:
知人论世,即联系作者的生平思想及其所处的环境和时代背景,更好的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情感,理解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一)登高远眺,各怀心事 《登幽州台歌》
1、生平背景:初唐著名诗人陈子昂写的《登幽州台歌》,是震撼千古人心的绝唱。它的写出,是与当时诗人的处境分不开的。陈子昂是一位具有宏伟抱负和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从青年时代起就怀抱大志,富有政治热情。举进士后,更是上书议政,主张颇有见地,为武则天所赏识、叹服。然因不畏权贵,直言敢谏,一再反对武则天的严刑峻法和告密之风,故仕途坎坷,迭遭打击。三十四岁被“逆党案”牵连被捕入狱,后虽被赦,官复原职,但他对武周政权却由幻想变为失望。
诗人三十六岁那年,因为在政治上不满武则天的外戚擅权专横,武氏外戚集团就令他跟随建安郡王武攸宜东征契丹,意欲寻机收拾他。
到了前线,作为参谋帷幕的陈子昂,提了很多很好的意见,但武攸宜拒不采纳,结果屡吃败仗,丧师辱国。在这种情况下,陈子昂请求分兵万人,自作前驱,武攸宜更不准许。陈
子昂又一次献计阻敌,武攸宜便大发雷霆,横暴地给他以降职处分。陈子昂处此境况,郁积于胸,一筹莫展。
一天,路过幽州郡(今属河北省)的蓟北楼,即幽州台,他登临远眺,独立苍茫,不禁想起战国时的燕昭王及其上将乐毅来:燕昭王礼贤下士,招揽群贤,乐毅得主重用,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而今自己呢?受人制肘,壮志难酬。尤其是他有个好友乔知之,只因跟他一样,不满武氏外戚集团的专横,就被他们制造事端,陷害至死。他回首过去,不见古人,展望未来,前程渺茫,环顾身边,无一挚友。一阵阵孤愤之感,持续袭上心头。于是他向着空旷的天宇和原野,发出了天地惊鬼神泣的声音: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不过涕下!
这四句诗,就是流传至今的《登幽州台歌》。
2、赏析: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能够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全诗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结构紧凑连贯,又留有充分的空间:前二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读来酣畅淋漓又余音缭绕。
知人论世,解内容,悟情感: 陈子昂怀抱大志,后随武攸宜东征,屡次进言而接连受挫,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所以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慷慨悲吟 (简括背景),写下了《登幽州台歌》,通过写登幽州台的所见所闻 ,以慷慨悲凉的基调,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报国无门的孤独悲凉。 3、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歌。(朗读要求:朗读过程中,把你认为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诗句重复读一遍。)
朗读方法指导:1、要读准字音,读的字正腔圆。 2、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律。
3、要读出感情,读的情真意切。
小组探究:
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慨?
联想: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 感慨: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报国无门的孤独悲凉。
《望岳》
1、生平背景:杜甫在我们的心中,是一个饱经沧桑,关怀国计民生的一个现实主义的诗人,我们说从杜甫的诗,我们能看到他对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对于任何一个小的人物,对
于生活当中的一件小事,总是那样的饱含深情的关怀,所以他的诗,我们在千百年之后,我们去读,仍然止不住会掉下眼泪,他的魅力在这个地方,所以人们把杜甫称为“诗圣”。
少时杜甫:诗圣也有童年,也有小时候,也有成长,所以,我们先来看看杜甫的童年是怎样,杜甫小时候的生活 是非常多元多样的,而且是很活泼的,他写的诗说“学诗犹孺子,乡赋念嘉宾。”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写诗, 他写的很具体,说什么呢?说:“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七岁的时候就开始写诗,写什么呢?关于凤凰的 诗,跟凤凰相关的,或者以凤凰为题目的诗,他三十九岁那一年在给皇帝的一篇奏章里边说道:“臣自七岁 所缀,诗笔,向四十载矣,约千有余篇。”换句话说,我从七岁那年开始写诗,到现在三十九岁,这三十多 年里面写了有千余篇的诗文,那应该说每一年的还是挺高的,换句话说,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这话不是虚的,他非常的勤奋,创作量也很大,那是不是说杜甫就是一个十足的身体发育不良的读书童呢?
不是,到了晚年,他有一首诗,回忆他的童年,这诗写的很有意思,说:“忆昔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 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什么意思?我记得我当时十五岁的时候,壮的像小牛犊子一样, 院子里有一颗梨树、枣树,一天之内,我上树下树一千多回呀,这肯定是夸张了,没事你上树下树干嘛, 但是梨树、枣树,我们知道也不高,换句话说就是他身体好,因为写这个诗的时候的杜甫,身体已经很不好了,所以他回想起自己小的时候,少年的时候,上树下树,上树下树一千多回,很怀念那时候健壮的自 己,但是作为我们来看,就知道杜甫是有一个活泼的,健康的,有文化修养的这么一个童年,这么一个少年。
正因为杜甫生活在一个具有诗书传统的仕宦家庭,文学天分又高,因而,杜甫在身体、心智,特别是在文学素质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同时,也逐步树立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理想,而家乡巩县对于杜甫来说,显然是太小了,外面更广阔的世界吸引着他去理解,去闯荡。在杜甫生活的那个时代, 漫游是绝大部分文人都要有的经历,一方面漫游是年轻的诗人们,扩充知识丰富生活的绝好机会,另一方面 漫游也是青年文人结交权贵,进而达到政治目的的一种重要手段,所以,从十九岁开始,杜甫走出家乡, 开始了他边漫游,边寻找政治机会的新生活。
他去哪儿呢?二十岁左右的时候,他离开自己的家乡就是去洛阳、江宁,就是现在的南京,吴越,大体相当于现在的浙江绍兴这个带地区,寻访古迹拜访名人,捎带手地参加了一次科举,我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这次他没考中,但也没在乎,那意思就是还年轻,机会多得是,这次参加科举是什么呢?是在唐玄宗的开元二十三年,也就是说公元 735 年,杜甫二十四岁的时候,杜甫参加了一次科举考试,没考中,不要紧,接着漫游,他接着到哪儿去漫游呢,到齐赵,就是现在的山东与河北的南部地区,他的父亲当时正在山东的兖州做兖州驷马,所以二十多岁的杜甫漫游的时候,不存有经济问题,他能够“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春歌丛台尚,冬猎青丘旁。”那简直是潇洒,这就是青春的杜甫,以前我们总说 青春李白,杜甫也有年轻的时候,也有浪漫的时候,也有狂放的时候,为什么呢?因为他写这诗的时候是在盛唐之盛的时期,盛唐最黄金的时段,他是一个年轻人,一次科举没考中都不在乎,接着漫游,他相信 在后来的时光里面,一定还会有更多的机会,这种自信,不但来源于自己的才能,也来源于这个时代。
有着出众才华的杜甫,确实对他人生的第一次科举考试,就这样惨淡落选不太在意,在他的心目中,他还年轻,才华与学问也还能够继续长进,这种科举考试的机会还多得是,在这段时间,二十五岁的杜甫写下了千古名篇《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赏析: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此诗意境开阔,气势雄伟,富有哲理,不但使我们看到了杜甫远大的胸襟抱负,也看到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雄厚实力,杜甫在经历了第一次科举考试失败之后,继续过着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并与李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中国诗歌史和文化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知人论世,解内容,悟情感:
杜甫青年时代抱负远大,裘马轻狂,后漫游途经泰山(简括背景),写下了千古名篇《望岳》,描绘了泰山巍峨高大和神奇秀丽的雄伟景象,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勇攀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
3、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歌。(朗读要求:朗读过程中,把你认为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诗句重复读一遍。)
小组探究:
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着怎样的生活哲理?
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
《登飞来峰》
1、生平背景:王安石出身地方官家庭,自幼聪颖,读书过目不忘。从小随父宦游南北各地,更增加了社会阅历,开阔了眼界,目睹了人民生活的艰辛,对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有了一定的感性理解,青年时期便立下了“矫世变俗”之志。庆历二年(1042年)三月,考中进士,授淮南节度判官。1058年(嘉祐三年)冬,王安石改任三司度支判官。次年春,他到了京城开封,上万言书。他指出,法度必须改革,以求其能“合于当世之变”。他认为变法的先决条件是培养人才,所以他主张废除科举制度,官吏应从基层(“乡党”)选拔。 年调任鄞县(今浙江宁波),为人正直,执法严明,为百姓做了很多有益的事。组织民工修堤堰,挖陂塘,改善农田水利灌溉,便利交通。在青黄不接时,将官库中的储粮低息贷给农户,解决百姓度荒困难。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佑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赏析:第一句“飞来山上千寻塔”,八尺是一寻,千寻塔是极言塔高。第二句“闻说鸡鸣见日升”的“闻说”,就是“听说”。作者说:我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这儿能够看见太阳升起。第三、四句写自己身在塔的最高层,站得高自然看得远,眼底的景物能够一览无余,不怕浮云把视线遮住。 “自缘身在最高层”的“缘”,当“因为”、“因为”讲。我们不要小看这首登高游览的小诗,它体现了诗人的理想和抱负。
鸡鸣看日出是很壮丽的景致。今天我们还把太阳比革命领袖,把阳光普照大地象征革命的辉煌胜利。在北宋仁宗时候,国家表面上平安无事,实际上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一天比一天尖锐起来了。王安石作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怀着要求变革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才能。所以他一登到山岭塔顶,就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对这种景物的憧憬表示了对自己前途的展望。“不畏浮云遮望眼”这句看去很浅近,其实是用了典故。西汉的人曾把浮云遮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实行挑拨离间,让皇帝受到蒙蔽。唐朝的李白就写过两句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见《登金陵凤凰台》)意思说自己离开长安是因为皇帝听信了小人的谗言。王安石把这个典故反过来用,他说:我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就是因为我站得最高。这是多么有气魄的豪迈声音!后来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时候做了宰相,任凭旧党怎么反对,他始终坚持贯彻执行新法。
他这种坚决果断的意志,早在这首诗里就流露出来了。我们认为,这首诗和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
知人论世,解内容,悟情感:
王安石年少气盛,抱负不凡,任满回故里途经杭州,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 (简括背景),写下了《登飞来峰》,本诗先写景后议论,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为实现政治抱负而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
3、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歌。(朗读要求:朗读过程中,把你认为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诗句重复读一遍。)
小组探究:
说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所蕴含的哲理。
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到。
小结:知人论世,让我们知道了,不同的人,不同的遭遇,即便同样登高远眺,他们的心境相同吗?(学生总结:不同!)
(二)、书剑飘零,痴心不改 《己亥杂诗》
1、生平背景:诗人自道光元年(1821年)入京,官内阁中书、国史馆校对,道光九年官礼部主事,一直置于中书、主事的冷署闲曹之中,无从施展抱负。十年之后,龚自珍主动要求辞职,但辞职的原因却是因为沉沦下僚,生活拮据,事出无奈,客观上是被迫离京出都的。龚自珍出京都礼部,辞官南归。正值暮春时节,夹花生树,落英满眼,日暮风起,狼藉残红。点点飞花,忽然惹起了一股浓浓的别离之情,于是,他情不自禁地挥动马鞭唱出这首歌: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所以离京对龚自珍来说,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又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能够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
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便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天涯吟鞭。
“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一年后,鸦片战争爆发,他多次给驻防上海的江西巡抚梁章钜写信,商讨国事,并希望参加他的幕府,为拒敌献计献策。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书汤海秋诗集后》),可惜的是,诗人不久就逝于丹阳书院(年仅50岁),无从实现他的社会理想了,实在令人扼腕。但诗人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成为传世名句,与“春蚕到死丝方尽”句均成为奉献精神的代名词。
2、赏析:这首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浩荡离愁白日斜”写出了诗人离开京城时的感情。诗人离京时,他目睹了清王朝的腐朽,不愿意与封建势力同流合污,辞官回乡;但是他仍然为国家的命运忧愁,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命运忧愁。“浩荡”本指水势浩大,在这里喻“愁”,李煜曾有词写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以李煜亡国被囚之愁自诩,可见忧愁之深。诗人为了衬托离愁,特别把离京时间选在了傍晚,马致远散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用晚景衬托离愁。诗人通过喻、衬把愁表现得淋漓尽致。“吟鞭东指即天涯”本句虽无愁字,但也能表现诗人离京之愁。天涯是指诗人家乡——杭州,马鞭一挥,离京远去,直至天涯,很难再回京城,用夸张的手法,表现离别之愁,伤怀之意,含而不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诗人以落花有情自比,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知人论世,解内容,悟情感: 龚自珍沉沦下僚,生活拮据,客观上被迫辞官南归,日暮风起,狼藉残红,惹起一股浓浓别离之情(简括背景),写下了《己亥杂诗》(其五),这首诗首先抒情叙事(写法),然后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敢沉沦,始终甘心奉献国家的精神。
3、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歌。(朗读要求:朗读过程中,把你认为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诗句重复读一遍。)
小组探究: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的画面,并谈谈自己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画面:一片花瓣飞离枝头纷纷坠落,在那一丛丛花树下堆积起来,化作红粉香泥,养护新花新苗。 理解:诗人以落花自喻,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今天常用这两句话来赞颂牺牲自己,培养新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或为了美好事物勇于献身的精神。
有感而发:
古往今来,多少有识之士身处苦难,却依然保有心系家国天下的悲悯情怀,拳拳赤子之心,穿越时空,让人久久为之嗟叹,为之动容,肃然起敬。
(ppt展示:) 老舍:我爱我的国,
不过谁爱我呢?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身处苦难,依然心系家国天下!
《游山西村》
1、生平背景:陆游(1125-1210),南宋伟大诗人。幼年时正当金兵向南入侵,随家逃难, 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年时期,曾到四川、 陕西一带,参加军队生活,前后九年,进一步激发了爱国激情,对他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因为他坚决主张抗战,政治上屡受统治集团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四十二岁的陆游因为支持张浚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他晚年失去了官职,报国无路,带着满腔的悲愤,陆游回到了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他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读书,常常伴着青灯,独坐到深夜。
第二年的四月,农村里到处打鼓吹萧,准备迎接春社(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一片欢乐的气氛。陆游忽然想去看看二十里外的西山。于是他柱着手杖出发了。走着走着,山路逐步盘旋起来。又走了一个多时辰,人烟逐步稀少。当他登上一处斜坡,放眼望去,前面山重水复,路断人绝,好像无法再前进了。陆游兴致正浓,不肯回头,沿着山坡又走出几十步,转过山角,突然前面不远处,出现了一片空旷的谷地,一个小村庄掩映在绿柳红花之中(柳暗花明),好像传说中的桃花源。陆游很高兴,走进这个小村庄,衣着简单、性情纯真的村民用自己酿的腊酒款待了这位客人。
有了这次难忘的经历和感受,陆游重新振作起来了。写下了《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诗人被投降派弹劾罢归故里,心中当然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于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未能忘情国事。秉国者目光短浅,无深谋长策,不过诗人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否极泰来。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柳暗”一联。
陆游一生留下九千多首诗,大都洋溢着爱国热情,充满收复失地的信心。风格豪迈是他诗歌的特色。
2、赏析: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次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但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于是这两句诗
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下一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不过诗人似乎意犹未足,故而笔锋一转:“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无时,随时。但愿从今而后,能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跃然纸上。
知人论世,解内容,悟情感: 陆游因为支持张浚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报国无门满腔悲愤,第二年游览西山的一个小村庄,这次难忘的经历和感受让陆游重新振作起来(简括背景),写下了《游山西村》,这首诗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生动的描绘了农村优美的景色和淳厚的民风,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风光的赞美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3、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歌。(朗读要求:朗读过程中,把你认为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诗句重复读一遍。)
小组探究:
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说说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情景: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难辨,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 哲理: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
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总结:
阅读诗歌一定要有“知人论世”的阅读意识,论世第一,知人第二。把作者的经历、写作背景与诗歌的内容联系起来,分析诗人的情感表达与生平经历、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从而协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使用“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我们知道了同样是登高远眺,陈子昂随军出征,因谏言被贬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寂寥中阐释的是怀才不遇的情感。而朝气蓬勃的青年杜甫表达的却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远大志向和积极进取精神。仕途得意的王安石则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无畏精神。
同样是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一生困厄下僚,自请辞官南归的龚自珍,在无垠的离愁别绪中表现出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甘心奉献国家的精神。而遭遇贬谪,罢归故里的陆游在愤愤不平的苦闷中依然心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热切希望。
★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宁老师最疼爱的亲亲们,可还曾记得同学们初入校园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神采飞扬吗?时过境迁,一样的校园,一样的你们,仅仅追梦的执着还一如从前吗?知人论世,接下来的课堂展示交流时间,对话心灵,问问,你的柔情你自己可还懂得?
二、积累拓展,学以致用
1、楷书默写这5首诗歌,体会书写的美感。(默写到书写纸上) 2、小组选择最喜欢的一首,结合生平背景,创设情境,演绎诵读。 3、引用五首古诗中你感触最深的诗句,现场三句话演讲
示例一:有一种觉醒叫9班,作为一名9班人,危急时刻我们为它争取过。有一种奋斗叫9班,作为一名9班人,最后时刻我们为它执着过。有一场战斗叫“保卫9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我们9班人众志成城,誓要9班重返荣光的共同守望。
示例二:那年花开月正圆,最美的时光,我们与10班不期而遇。我们一起拼搏,一起努力,“不畏浮云遮望眼”,勇夺桂冠、风雨同舟的日子,恍如就在昨天。感谢,最美的遇见。
我的演讲:
三、领悟升华,读诗品人生
诗人背后的故事,无论你知道与不知道,它都藏在诗歌的字里行间;诗歌蕴含的情感,无论你读的出与读不出,它都镶嵌在诗人的气质里,这就是知人论世。
读诗如此,品人生亦是如此。无论你见与不见,真相就在哪里。只不过仓央嘉措说的是情,而我们解读的更是人生百态。一首仓央嘉措的小诗《见与不见》送给大家,读诗的情怀亘古不变,人生路上我们共勉!
《见与不见》 仓央嘉措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