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原理:
现金流分成三块:
(一)生活现金流量=工作收入-生活支出,均从收支储蓄表获得数据 (二)投资现金流量 1.投资收益(收支储蓄表)
2. 资本利得(收支储蓄表,应是已实现利得或损失,未实现利得或损失由于没有现金流,所以不反映在现金流量表,注意,收付实现制)
3.实际投资赎回(资产负债表获得,会导致现金增加,资产减少) 4.实际新增投资(资产负债表获得,会导致现金减少,资产增加) (三)借贷现金流量
1.借入本金(资产负债表获得,现金增加,负债增加) 2.利息支出(收支储蓄表,费用增加、现金减少) 3.还款本金(资产负债表,负债减少,现金减少)
11
v1.0 可编辑可修改 (四)保障现金流量
保费支出(收支储蓄表,理财支出增加、现金减少)
注意事项:资产重估增值或减值、未实现利得或损失,由于没有实际现金流变化,所以不列入家庭现金流量表。
二、案例数据:
家庭资产负债表、收支储蓄表沿用P10案例1,另外增加已知条件:当期实际发生投资赎回10万, 分析:
(一)生活现金流量=工作收入-生活支出,均从收支储蓄表获得数据 生活现金流量=工作收入80000—生活支出50000=+30000 (二)投资现金流量
1.投资收益(收支储蓄表):+400
2. 资本利得(收支储蓄表,应是已实现利得或损失):+58212
22
v1.0 可编辑可修改 3.实际投资赎回(资产负债表获得,会导致现金增加,资产减少):+100000(现金增加) 4.实际新增投资(资产负债表获得,会导致现金减少,资产增加) 新增投资(实际发生)
=新增股票+新增基金+新增债券(0)=股票和基金本期期末数+本期赎回的投资—股票和基金本期期初数=期末(500000+800000)+赎回100000—期初数(200000+790000)=410000(现金流出) (三)借贷现金流量
1.借入本金(资产负债表获得,现金增加,负债增加)
消费借款和投资借款本期增加数,为(80000—70000)+(400000—100000)=310000(现金增加)
2.利息支出(收支储蓄表,费用增加、现金减少) 本期数:68600(现金减少)
3.本金归还(资产负债表,负债减少,现金减少) 本期房贷余额减少数:510000—500000=10000(现金减少) (四)保障现金流量
保费支出(收支储蓄表,理财支出增加、现金减少):5000
三、现金流量表编制
根据前述基本分析,分别从资产负债表、收支储蓄表计算调整相关数据,得出:
注意:新增投资(—410000)+投资赎回(题目假设100000)=净投资额(—310000) =股票投资(—300000)+基金(—10000)
33
四、家庭现金流量表结构分析
(一)基本关系式 ∵
工作储蓄=工作收入—生活支出(收支储蓄表事项) 理财储蓄=理财收入—理财支出(收支储蓄表事项)
资产负债调整现金净流量(指资产负债表中影响现金流量的事项) =资产负债调整现金流入—资产负债调整现金流出 ∴
(1)期末现金=期初现金+(现金流入—现金流出) =期初现金+(工作储蓄+理财储蓄+资产负债调整现金净流量)
(2)(期末现金—期初现金)—资产负债调整现金净流量=工作储蓄+理财储蓄 (3)现金余额增减—资产负债调整现金净流量=当期储蓄 (二)案例分析
1、工作储蓄=80000—50000=30000
2、理财储蓄=理财收入—理财支出=(投资收益+已实现资本利得)—(利息支出+保障型保费支出)=(400+58212)—(68600+5000)=—14988 3、资产负债调整现金净流量
(1)净投资额(作为资产类现金流调减项)
=—【股票投资增加额+基金投资增加额】=—【(500000—200000)+(800000—790000)】=—310000
(2)借入本金(负债类现金流调增事项)
=消费借款增加额+投资借款增加额=(80000—70000)+(400000—100000)=310000 (3)归还本金(负债类现金流调减事项)
=—【上期放贷期末余额—本期放贷期末余额】=—【510000—500000】=—10000 资产负债调整现金净流量=(1)+(2)+(3)=—310000+310000—10000=—10000
44
v1.0 可编辑可修改
现金余额增减—资产负债调整现金净流量=当期储蓄 当期储蓄=工作储蓄30000+理财储蓄(—14988)=15012 或:
当期储蓄(储蓄表得15012)
现金余额增减(现金流量表得5012)—资产负债调整现金净流量=(资产负债表上期末现金20012—期初现金15000)—(—10000)=15012 或:
当期储蓄=期末资产净值1350012—期初资产净值1335000=15012
五、现金流量表、收支储蓄表与资产负债表勾稽关系
1、期初现金余额+本期现金收入+(本期投资本金赎回+本期新增借款)—本期现金支出—(本期投资本金投入+本期归还借款本金)=期末现金余额
利用收支储蓄表数据,再考虑资产负债表上影响本期现金流的事项,得出以上关系式,式中: 本期现金收入包括:工作收入+投资收益+已实现资本利得 本期现金支出包括:生活支出+利息支出+保费支出
55
∴案例:
期初现金余额15000+本期现金收入(80000+400+58212)+(本期投资本金赎回100000+本期新增借款310000)—本期现金支出(50000+68600+5000)—(本期投资本金投入410000+本期归还借款本金10000)=20012
上述计算结果20012正好等于案例“期末现金余额”。也应等于现金流量表上本期现金余额增减后的数额。
2、收支储蓄表上的“当期储蓄”=资产负债表上的“现金余额增减”(或现金流量表上的“本期现金余额增减”)—资产负债调整现金净流量
∴案例:
当期储蓄(收支储蓄表上为15012)==资产负债表上的“现金余额增减”5012—资产负债调整现金净流量(—10000)=15012
另外资产负债表上前后两期资产净值变化数为00=15012
如果“收支储蓄表上本期收入—本期支出”得出额当期储蓄额与“资产负债表算出的当期储蓄额”不等时,需要检查是否漏记收入和支出项,差额在100元(或5%误差)以内可以列入“其他收入或其他支出”。
3、本期现金余额增减=生活现金净流量+投资现金净流量+借贷现金净流量+保障现金净流量=期末现金余额—期初现金余额=当期储蓄额+资产负债调整现金净流量 ∴案例:
(1)本期现金余额增减=生活现金净流量(+30000)+投资现金净流量(实际新增投资-410000+本期实际赎回100000+投资收益400+已实现资本利得58212=-251388)+借贷现金净流量(本期新增消费借款和投资借款共计310000-归还房贷借款本金10000-本期利息支出68600=231400) +保障现金净流量(保费支出-5000)=5012
(2)本期现金余额增减=期末现金余额20012—期初现金余额15000=5012
(3)本期现金余额增减=当期储蓄额15012+资产负债调整现金净流量(-10000)=5012
4、储蓄额计算公式要牢记
66
(1)据资产负债表(以成本计价): 本期储蓄额=期末净值-期初净值 资产负债表(以市值计价):
本期储蓄额=[期末净值-期初净值]-【未实现资本利得或损失+资产重估增值或折旧减损额】
以市价计,就要考虑资产浮盈或浮亏。 (2)据收支储蓄表
本期储蓄额=本期收入额-本期支出额 =工作储蓄+理财储蓄 (3)据现金流量表
本期储蓄额=本期现金余额增减-资产负债调整现金净流量
5、注意事项
(1)不要把所有的现金流入都当作收入 比如: 借钱: 借:现金
贷:投资借款或放贷借款
上述事项资产、负债同时增加,但收入没有增加; 出售获利的股票 借:现金 贷:股票 资本利得
上述事项,资本利得是收入(理财收入,但本金是资产项间的转移) (2)不要把所有的现金流出都当作支出
如:购买股票或基金:本金是资产项一增一减,不涉及支出;
归还房贷:只有利息是理财支出。本金是资产负债同时减少, 不涉及支出
7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