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黄帝内经》与《道德经》养生思想初探

2023-04-04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2年 5月 河 南 中 医 May 2002 Ⅷ.22 No.3 第22卷 第3期 HENAN TRADn1lONAL(1HlNESE MEDI cJNE 《黄帝内经》与《道德经》养生思想初探 尹亚东,刘书红 (舞阳县人民医院,河南舞阳, ̄24oo) 关键词:养生;《黄帝内经》;《道德经》 中围分类号:R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028(20(Y2)03—0000—01 日道”。《紊问・上古天真论》也多次论及“道”,李中梓注解 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强名日道”,此则明白以《道经》注 《内经》,也说明《内经》的“道”乃精袭《道经》的说法。这条贯 穿天地人的大法则,在《礼记-中庸》中说成“天地人相参”,后 世才丰富发展为 天人相应”之说。<灵枢・邪客》说“人与天 地相应也 ,《灵枢・岁露》中也说“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 也 ,应该也是承此而言。《道经》第四十二章又进一步讲: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拖阳.冲气 以为和”。关于“一”,《说文》中说:“一,惟韧太极,造分天地, 化成万物 ,《易经・系辞》也说:“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所 以 一”即“太极 也。由太极而生阴阳,阴阳台气而化万物, 万物皆阴阳相成之说,实际上即后世的阴阳学说。 天人相 应”和 田阳”学说,不止对养生,即使对整个祖国医学理论体 系的形成和发展,影响都是极其深刻的。针对于养生,《内 《黄帝内经》(下称《内经》)作为祖国医学最重要、最古老 的典藉,是后世各学科的发端。它成书于战国至秦汉年问, 是众多医家经验著述的汇集。《内经》中关于养生的内容颇 多,所以后世李中梓著《内经知要》 “道生”开篇。《道德经》 (下称《遭经》)是春秋晚期大思想家老子学说的实录与发挥, 其书雏型形成于春秋末年,而基本定型于战国初年。 老子是春秋晚期楚国人,其生活年代基本与孔子相同而 稍早,被认为是传统养生学的发凡者。从孔子曾向其学 “礼”,并折服其学问而赞其为“龙”看,当时的老子已经是扳 负盛名的大学问家,其学说和思想应该已经有所流传。(<史 记・老子传》: 老子其犹龙也”。)又从《庄子・天下篇》有关于 老子思想的评述,《葡子・天论篇》有对老子思想的评论,《战 国策》有对老子言论的引证,(韩非子》有《解老》、《喻老》篇来 推论,战国时期老子思想及《道经》的流传应该是很广泛的。 至两汉间又有黄老之学大昌的局面,所以战国至秦汉间《内 经》发挥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须四时而适寒署,和喜怒而 安居处”(《是枢・本神》),《紊问-上古天真论》也说:“法于阴 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趁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 俱,而尽终其天年 。“法于阴阳”即顺应自然界寒署往来的 阴阳变化规律;“和”,运用也;“术数”,张介宾注日:“修身养 性之法也,即导引、按跷、吐纳之法”,“和于术数 +即依法修 炼,保养真气之义也。总之,这些关于养生的指导性思想是 明显受到老子《道经》思想影响的。 老子《道经》关于精神调养的论述很多。第十章说:“载 营魄拖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 疵乎?”。蒋锝昌说:“营魄,魂魄也,即夸所谓精神也,抱一, 即专心于~念 , 一念代万念,由此而求抻不外驰。“专 经》的作者们受到老子思想及《道经》的影噙是有可能的。这 从《内经》诸篇的文字及意蕴上都可找到明显的证据,如老子 的“小国寡民”思想: 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甘 其食,美其服,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 相往来”。(《道经》第八十章)在《内经》上也能找到相似文 字。《素问・上古通天论》中说 ……故美其食,任其眼,乐其 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EI ̄I,”。 下仅从养生方面来做探 讨。 老子尚‘‘无为”。参详《道经》各篇,此不过老子主张顺应 自然,不提倡违背自竞蔓规律而“妄为”罢了。《道经》第四十八 章说“无为而无不为”,相时待机而动则无不可为。《淮南子・ 人间训》注解此句说: 是故圣人内修其本而不外饰其末,保 其精神,低其智,故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所谓无为者,不先 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也”。所以老子《道经》贯 篇的大法则即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气”,《管子・内业篇》有“抟气如神”句, 专气”即“抟气”也,意 为结聚真气。“玄览 句,高享说:“览读为鉴”,即镜也,“玄 览 ,心镜也,(庄子・天下篇》也有“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间, 然”。何谓 道”?老子解释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 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 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 万物之镜也 之句,总之, 涤除玄览”,即清静心灵之意。第 十六章又说:“致虚极,守静笃……没身不殆 。两章均教人 修炼精神,以达到清静虚无的精神状态,使精神不外越而守 形,以求祛病延年。《内经》与此看法相同。《紊问・上古天真 收稿日期j2002—01—23 作者简介:尹亚东(1971一),男,汉族,河南舞阳人,学士学 位,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 论》说: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紊问・ 阴阳应象大论》更具体指出“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 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 ・7l・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 f II1fIfIIlIl IIIIIlllfI I2002矩 5月 河 南 中 医 ICINE May 2002 .第22卷 第3期 HENAN TRADITIONAL cHlNEsEⅣ 22 No.3 事,乐恬幔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 终”。李中梓注解此节认为:前句即老子“早服重积”之说也, 而无为恬淡则分明老庄之乐也,从欲者,孔子从心所欲也,至 气耳 。《内经》对气的作用亦很重视,《素问・保命全形论》 说: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天地舍气,命之日人 , 《紊问-六节藏象论》也说“气和而生,津液相戚,神乃自生”, 《紊问-六微旨大论》更着重指出:气的升降出^运动是人体 虚极,守静笃,虚元之守也。这说明古代医家早就认同了《内 经》和《道经》学术上的渊源。 生命活动的根本。其他各篇又把“气”一分为四论述 元气、 宗气、营气、卫气,此则是对《遭经》“气 的发挥了。《素问-四 气诃神大论》篇法天地生长收藏规律以养气,实际上即《道 经》第二十五章的具体运用。另外(内经》“和于术数”、“导 弓『 之语虽不甚详,但从导引皆宗《道经》来推论,也应该与 《道经》的相关内容有渊源。 综上,比较《道经》和《内经》的文字及意蕴,以“天人相 老子对气的作用极其重视。《道经》有多处关于“导引” 的相关内容,即道家的“炼气 之法,所以后世导引家奉《道 经》为经典。第六章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n,是 为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此句见仁见智,说法不一。 蒋锡昌之说似乎更合理:各谓丹田,神为腹中元气,前两句说 气海中的元气是人的生命本始,孜两句说生命赋形是禀承了 天地的是气,末两旬讲导引之术,即道家炼气之法。这样讲 则与第十章 抱~ 、 持气 之义相通。《道经》再三教人炼气 应”为指导,以顺应自然为原则,重视“养神”和“养气”的《内 经》养生思想,确是老子《道经》养生思想的延续和发展。 一养气之法,说明道家对气的作用极其重视,《庄子・知北游》也 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日通天下一 (上接笫68页)要知道,“宽尾明首”四宇和“寻注会经”四 字舍在一起是一个比喻{“究尾明首 是喻体(用来比喻的事 点浅见,权作引玉之砖,祈望嗣道指正。 c编辑:杨英豪) 按:此处的“轶事”,不可能是“散失的事迹”,因为此文作 者在为江民莹写《墓志铭》时,已经从季公(即江民莹的弟弟 物),“寻注会经 是本体(被比喻的事物)。作者王冰的意思 是说:“希望读者能像沿渡讨源那样,循着找的注解去领会经 文。”在这里.《黄帝内经素问》的经文是根本,也就是首,也就 是源,而王冰的注文相对于经文来说 只是末节,也就是尾, 民璞)手里得到江民莹的行状,而所谓“行状”就是概括一个 八生平事迹的文章。这个江民莹行状,就是作者为江民莹写 l作《墓志铭》的依据。《墓志铭》上要写的死者事迹,行状上都 已经有了 所以根本就谈不上什,厶“散失的事迹”。那么,此 也就是渡。再从宇义来说 在这里,“寻”是循着之义,不是研 究之义。这个义项,现代汉语中还保留着。例如,人们可以 “轶事”当作何解呢?窃以为,当解作“不大为人所知的事 迹”。盖行状上所载的死者事迹,除了死者的亲属外 罕为他 人所知。 说“寻声找去 。至于经文与注文的本末关系 不仅医学经典 如此 儒家的经典也是如此 推而广之,古书莫不如此,阮元 13.《江民莹墓志铭》:“江处士增,戢人 世家篁南,宇民 莹 赠尚书郎终幕公第三子也。”注目: 赠尚书郎终幕公:江 罐父死后追封尚书郎终幕公。赠,死后追封爵位。(13) 按:说“赠,死后追封爵位”是对的,但说“江瑾父死后追 封为尚书郎终慕公”就有问题了。尚书郎是可以追封的,终 慕公则是不可以追封的。因为“终慕公”三字既不是官爵,也 不是什么荣誉称号,根本与“赠”无关。那么 “烬幕公”是什 《重捌朱版注疏总目录》:“窃谓士人读书 当从经学始 经学 当从注疏始。”阮元的话 对我们正确理解“究尾明首,寻注会 经”是很有帮助的。 l1.《钱仲阳传》:“广亲宗室子病 诊之日:‘此可无药而 愈。 ’注日:“广亲:宅名,《小儿药证直诀》卷中《记尝所治病 二十三证》有“广亲宅七太尉 。(9) 按:“广亲”的注释投有注到点子上,试问,广亲既然是宅 名,那么,它是何朝何代何人的宅名?为什,厶以 广亲”为名? 这些问题都投有解答。再说,以(d,JD药证真决》(注文作“直 么呢?是江瑾及江罐子孙对江堪之父的尊称。终慕者,盖江 罐父之字也;公者,翁也 后世子孙称其先祖为“某菜公”.这 是惯例。其中的“某某” 或是其先祖的字,或是其先祖的谥 号,或是其先祖生前所居之官,或是其先祖生前之里居。各 诀”,盖手民之误)作为书证也显得不类。今按:广亲宅,乃宋 代皇亲秦王德芳子孙的府第。是在真宗朝宰相王钦若府第 的旧址上扩建而成。《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61,仁宗庆历七 年(1047年)七月癸巳: 以北宅为广亲宅。先是,帝以秦王子 孙众多.而所居狭隘,乃命修王钦若故第增益之。绦国公承 简言于上日:‘陛下教爱宗室,无疏近之间,既建睦亲宅.亦愿 得美名以榜秦王第。’遴赐今名。 按:秦王,名德芳.宋太祖的 第四子,《宋史》有传 睦亲宅池是宋代皇亲的府第,建于仁 宗景佑二年(1035年),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儿7。 广 亲”、“睦亲”的命名,盖取义于团结族人、敦睦族人。 随其宜。譬如对于那些达官贵人之家,自然就优先选用谥号 和居官。 14.《江民莹墓志铭》:“遴下帏读书,历寒暑,穷日夜,不 遗余力。民璞请少息,毋已太劳。民莹愀然日: 季子游困而 归,由发愤起:纵自爱,而忘而母不瞑邪? 注日:“季子:犹 ‘季公’。指民璞。困:谓无知而受困。 (13) 接:“季子 的注释大误。此‘季子’不是指民璞(即江民 莹之弟),而是指战国时期的苏秦 苏秦,字季子,见《史记・ 苏秦列传》司马贞《索隐》。苏秦“游困而归.由发愤起 的故 事,既见之于《战国策・秦策一》,又见之于《史记》。苏秦发愤 l2.《江民莹墓志铭》:“遂受季公状,摭其轶事志之。”注 日:“轶事;散失的事迹。轶,通“佚”.失。”(12)(译文:于是我 接过民璞写的行状,拾取民莹散失的事迹作了记述)(8) ・读书,以其锥刺股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不知注 者何以错误至此。幸亏译文不误。 c编辑:韦大文) 7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