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隧道总体检验项目表
序号 检查项目 1 2 3 车行宽度 隧道净总宽 隧道净宽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mm 10 ± 不小于设计 不小于设计 检验方法 尺量:每20m(曲线)或50m(直线)检查一处 尺量:每20m(曲线)或50m(直线)检查一处 水准仪:每20m(曲线)或50m(直线)测一个断面,每个断面测拱顶和拱腰3 个点。 4 5 6 隧道偏位 引道中心线与隧道 中心线的衔接 仰坡的坡度 边坡 不大于设计 20 20 (直线)50m全站仪:每20m(曲线)或 检查一处 分别将引道中心线和隧道中心线延长 至两侧洞口,比较平米其平面位置。 10处。 坡度板:检查 洞门端墙、翼墙、挡土墙基坑开挖质量标准
序号 项 目 1 4 5 基坑中心线到路线 中心线距离 基坑长度、宽度 基坑高程 100,0 + 0,-100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mm)( 50 + 检验方法 尺量:每边不少于5处 水准仪测量:每边不少于5处
洞门端墙、翼墙、挡土墙模版安装质量标准
序号 项 目 1 2 3 4 5 6 7 基础边缘位置 基础顶面高程 边墙边缘位置 边墙拱脚、端翼墙面 顶面高程 模版表面平整度 模版表面错台 预留孔洞 5 2 10,0 +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mm) 15,0 + 10 ± 10,0 ± 10 ± 检验方法 测量:每边不少于4处 靠尺测量:不少于4处2m 量尺 洞门混凝土端墙、翼墙和挡土墙质量标准
序号 目项 1 2 3 4 5 6 强 度 平面位置 断面尺寸 顶面高程 底面高程 表面平整度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mm 在合格标准内 50 不小于设计 20 ± 50 ± 5 检验方法 按规范内附录A检验 仪器测量:每边不少于4处 2m靠尺测量:拱部不少于2处,墙身 处4不少于 7 竖直度或坡度(%) 0.5 吊垂线:每边不少于4处 明洞回填及防水层
序号 项目 1 2 3 4 5 6 7 8 卷材搭接长度 卷材在基底的横向 长度 沥青防水层每层厚度 2 回填层厚 两侧回填高差 坡度 回填压实 ≤300 500 ≤ 不小于设计 压实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尺量:检查10点 尺量:每层检查,每侧至少5处 水准仪:检查5处 尺量:检查3处 厚度及压实遍数符合要求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 100 ≥ ≥500 检验方法 尺量:每环测3处 尺量:检查5处 尺量:检查5处 卷材向隧道延伸长度 ≥500
平均和最大允许超挖值(mm)
项目 拱部 (Ⅳ、Ⅴ级围岩) 破碎岩、土 中硬岩、软岩(Ⅱ、Ⅲ、Ⅳ 级围岩) 硬岩(Ⅰ级围岩) 200 100,最大平均 -0 +100、 -0 +200、 平均100,最大250 全宽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150 100,最大平均 150,最大250 平均 检查方法和频率 一个断面水准仪或断面仪:每20m 处尺量:每20m检查1 边墙 每侧 处水准仪:每20m检查3 仰拱、隧底 混凝土拌制用水标准
项目 pH值 mg/L不容物含量() mg/L可溶物含量() ) 含量(Cl-mg/L SO42-(mg/L) mg/L碱含量() 钢筋混凝土 4.5 ≥ ≤2000 5000 ≤ ≤1000 2000 ≤ ≤1500 素混凝土 ≥4.5 ≤5000 ≤10000 ≤3500 ≤2700 ≤1500 喷射混凝土支护施工质量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1 2 喷射混凝土强度 喷射厚度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在合格标准内 平均厚度≥设计厚度;检查点的90%≥设计厚度;最小厚度≥0.5倍设计厚度,且≥50mm 3
空洞检测 无空洞、无杂物 检查方法和频率 按附录C检查 凿空法或雷达探测仪:每10m检查一个断面,每个断面从拱顶中线起每3m检查1点 同上
锚杆支护施工质量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1 2 3 4 5 6 锚杆数量 锚拔力 孔位(mm) 钻孔深度(mm) 钻孔直径 锚杆长度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不少于设计值 ≥90%设计值 ±50 50 ± 满足设计要求 满足设计要求 尺量 尺量 尺量 按锚杆数的3%,或不少于3根 检查方法和频率 现场逐根清点 最小拔力拔力平均值≥设计值, 按锚杆数1%且不少于三根做拔力试验
钢筋网支护施工质量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1 2 3 4 网格尺寸(mm) 钢筋保护层厚度 间隙(mm 网的长、宽(mm) 10 ± 尺量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10 满足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和频率 尺量 凿孔检查:每10m检查5点 尺量:每10m检查10点 与受锚岩面的 )≤30 钢架支护施工质量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1 2 3 4 安装间距(mm) 净保护层厚度 倾斜度(°) 安装偏 )横向 差(mm 竖向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50 满足设计要求 2 ± 50 ± 不低于设计高程 ±3 检查方法和频率 尺量:每榀检查 凿孔检查:每榀自拱顶每3m检查1点 仪器测量:每榀检查 尺量:每榀检查 5 尺量:每榀检查 拼装偏差(mm)
模板安装施工质量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1 2 3 4 5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尺量:全部 水准仪测量:全部 水准仪测量:全部 2m靠尺和塞尺:每3m测5点 尺量:全部 平面位置及高程(mm) 15 ± 起拱线高程(mm)(mm) ±10 mm)拱顶高程( 模板平整度(mm) 相邻浇筑段表面错台 )(mm +10,0 5 ±10 混凝土衬砌施工质量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1 2 3 4 5 混凝土强度 mm拱部高程() 衬砌厚度 mm平整度(.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在合格标准内 +30,0 不小于设计值 检查方法和频率 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尺量:全部 水准仪测量(按桩号) 激光断面仪或地质雷达随机检查 2m直尺、塞尺:每侧检查5处;或断 面仪测量 mm边墙平面位置() 10 ± 边墙、拱部表面 )15
仰拱及底板施工质量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1 2 3 4 混凝土强度 仰拱(底板)厚度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在合格标准内 不小于设计值 检查方法和频率 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水准仪:每10m检查一个断面,每个断面检查5点 mm钢筋保护层厚度() 50 ≥ 顶面高程 ±15 凿孔检查:每10m检查一个断面,每个断面检查3点 水准仪:每一浇筑段检查一个断面
衬砌钢筋施工质量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1 2 3 4 主筋间距(mm) mm) 两层钢筋间距( 箍筋间距(mm) 绑扎搭接 长度 受拉 HPB级钢 HRB级钢 HPB级钢 级钢 HRB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10 ±5 ±20 30d 35d 20d 25d +5 -10, +10,-5 检查方法和频率 尺量:连续3处以上 尺量:两端、中间各1处以上 尺量:连续3处以上 尺量:每20m检查3个接头 5 6 受压 20m尺量:每检查2根 尺量:两端、中间各1处 钢筋加工长度(mm) 钢筋保护层厚度(mm) 中岩墙现场监控量测项目及方法
序号 项目名称 方法、工具 布置 间隔时间 1-30d 1-3个月 大于3个月 1次/周 1 压力盒 每10-30m一个断面,每个断面3个压力盒 每10-30m一个断面, 个测点每个断面2 每10-30m一个断面,每个断面1个压力盒 中岩墙土压力 钢弦式 1-2次/d 1次/2d 2 3 围岩内位移 围岩压力 多点位移计及千分表 钢弦式 压力盒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必测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方法及工具 布置 测试 精度 量测间隔时间 1-15d 16d-1 1-3个个月 — 1次/2d 1次/2d 1-2次 /周 1-2次周/ 1-3次/月 1-3次/月 月 大于3个月 1 2 3 洞内、外观察 周边位移 拱顶 下沉 现场观察、地质 罗盘等 各种类型收敛计 水准测量的方法,水准仪、钢尺等 开挖及初期支护后 进行 — 每5-50m一个断面,0.1mm 1-2次每断面2-3对测点 /d /d 每5-50m一个断面 0.1mm 1-2次4 地表 下沉 水准测量的方法, h0浅埋段洞口段、水准仪、钢尺等 ( ≤2b) 0.5mm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2b时,1-2次/d;开挖开挖面距/2-3d;1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次。/3-7d次1时,5b量测断面前后>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选测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方法及工具 布置 测试 量测间隔时间 精度 1-15d 1-216d-11次1-3 大于3 1 钢架内力及外力 支柱压力计或其他测力计 洞内钻孔中安设单点、多点杆式或钢 丝式位移计 地面钻孔中安设各类位 移计 各种类型岩土压力盒 压力盒 钢筋计、锚杆测力计 每代表性地段1-2个断面,每断面钢支撑内力3-7个测点,或外力1对测力计 每代表性地段1-2个断面,个钻孔 每断面3-7 0.1 个月 个月 个月 1-2次 次/周 1-3/月 MPa 次/d /2d 0.1 mm 1-21次2 围岩体内位移(洞内 设点) 1-2次 1-3次/周 /月 次/d /2d 3 围岩体内位移(地表设点) 1-2个断面,每代表性地段 3-5个钻孔每断面 每代表性地段1-2个断面,3-7每断面个测点 个断面,每代表性地段1-2每断面3-7个测点 个断面,每代表性地段1-23-7每断面锚杆(索),每 测点根锚杆2-4 个断面,1-2每代表性地段3-7每断面个测点 0.1 mm 0.1 0.1 0.1 同地表下沉要求 4 5 6 围岩压力 两层支护间压力 锚杆轴力 1-21-21-21次次1次1-2次/周 1-3次 月/ /月 次1-3/月 1-3次/月 MPa 次/d /2d 1-2次 次1-3 1-2次/周 1-2次周 / MPa 次/d 1/2d /周 MPa 次/d /2d 0.1 1-2/1次7 支护、衬砌内应力 各类混凝土内应变计及表面应力解 除法 MPa d 次 /2d 8 9 10 11 围岩弹性 波速度 爆破震动 渗水压力、水流量 地表下沉 各种声波仪及配套探头 测振及配套 传感器 渗压计、流量计 水准测量的方法,水准仪、铟钢尺等 在有代表性地段设置 邻近建(构)筑物 — 洞口段、浅埋段(h>2b) — — 0.1 MPa 0 — 随爆破进行 —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2b时,1-2次/d;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2-3d;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3-7d。 0.5 mm
净空位移和拱顶下沉的量测频率(按位移速度)
位移速度(mm/d) 5 ≥ 1-5 0.5-1 0.2-0.5 0.2 < 量测频率 2-3次/d 1次/d 1次/2-3d 1次/3d /3-7d 次1
净空位移和拱顶下沉的量测频率(按距开挖面距离)
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m) (0-1)b b (1-2) (2-5)b >5b 量测频率 2次/d 1次/d 1次/2-3d 1次/3-7d
洞口排水沟施工质量标准
序号 1 2 3 4 5 6 项 目 ) 轴线偏位(mm 沟底高程(mm) ) 排水沟纵坡(% )排水沟宽度(mm 排水沟侧墙高度(mm) mm壁厚()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50 ± 15 ± ±0.5,不积水 0 十30, -10 - 10 检验方法和频率 仪器测量:每条排水沟不少于5处 尺量:每条排水沟不少于4处
洞内排水沟断面尺寸质量标准
序号 项 目 1 mm断面尺寸()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10 ± 检验方法和频率 处随机检查:每100m5尺量 2 3 4 壁厚(mm) (mm) 高度 mm) 沟底高程( 士 5 -20 0, ±20 20m测高程水准仪:每 防水混凝土质量标准
序号 项 目 1 2 抗压强度 抗渗等级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在合格标准内 符合设计 检验方法和频率 按附录―A检验 每200mm衬砌做一组〈6个)试件 防寒泄水洞质量标准
序号 项 目 1 2 3 断面尺寸(mm) mm高程() mm平面位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50 20 ± 50 ± 检验方法和频率 尺量:每10m量1次 仪器测量:每10m测量高程及位置 检查井施工质量标准
序号 项 目 1 2 3 4 轴线偏位 断面尺寸 井底高程 井盖与相邻路面高差 规定或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和频率 50 ± ±20 ±20 +4 0, 经纬仪:逐个检查 尺量:逐个检查 水准仪:逐个检查 水准仪,水平尺:逐个检查
防水板施工质量标准
序号 项 目 1 2 搭楼宽度(mm) 缝宽(mm) 焊接 规定或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和频率 100 ≥ 25 两侧焊缝宽≥ 50 粘缝宽≥ 符合设计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 尺量:全部搭楼接均要检查,每个搭楼接检查3处 尺量:每个搭楼接检查5处 焊接 拱部 侧墙 3 固定点间距 (mm) 尺量:检查总数的10处 4 接缝与施工缝错开距离(mm) ≥500 5处尺量:每个接缝检查
止水带施工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1 2
规定或允许偏差 ±50 ≤30 检查方法和频率 尺量:每环至少3处 尺量:每环至少3处 纵向偏离 偏离衬砌中心线 3
)mg/m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容许浓度(
MAC - - - - - 20 15 TWA 5 5 9 000 15 20 - - STEL 10 10 18 000 30 30 - - 中文名(CAS Na)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 一氧化氮 一氧化碳 非高原 高原 海拔2000-3000m >3000m 海拔
3
)mg/m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容许浓度(
中文名(CAS Na) 白云石粉尘 总尘呼尘 TWA 8 4 STEL 10 8 SiO(白碳黑)(总尘) 沉淀白云石粉尘 总尘呼尘 2 5 8 4 10 10 8 电弧烟尘(总尘) 沸石粉尘(总尘) 硅灰石尘(总尘) 硅藻土粉尘游离SiO含量<10% (总尘)2 4 5 5 6 3 1 6 10 10 10 6 3.5 含量沸石粉尘(游离SiO<10%) 总尘呼尘 2膨润土粉尘(总尘) 石膏粉尘总尘 呼尘 6 8 4 10 10 8 石墨粉尘总尘 呼尘 4 2 6 3 夹直线长(m) 含量SiO水泥粉尘(游离<10%) 总尘呼尘 2178 4 1.5 170 6 2 炭黑粉尘(总尘) 24 0.3 0.2 8 矽尘总尘 的粉尘游离含10%~50%Si0 游离的粉尘Si0 1 0.7 0.5 0.7 2 1.5 1.0 1.0 0.5 0.3 10%~80%含含80% 的粉尘Si0以上游离 呼尘Si0游离2210%~50%含的粉尘 含10%~80%的粉尘Si0游离 含22Si080%以上游离的粉尘 2 稀土粉尘(游离 (总尘))<10%含量SiO萤石混合性粉尘(总尘) 云母粉尘 总尘呼尘 2 2.5 1 2 1.5 5 2 4 3
超前锚杆施工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1 2 3 4 长度 ) 孔位(mm mm钻孔深度() 孔径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不小于设计 50 ± ±50 符合设计要求 尺量 尺量 尺量 尺量
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1 2 3 4 5 长度 孔位(mm) 钻孔深度(mm) 孔径 注浆压力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不小于设计 ±50 ±50 符合设计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 尺量:检查10% 尺量:检查10% 尺量:检查10% 尺量:检查10% 压力表:全部检查 隧道内瓦斯浓度限制值及超限处理措施
序号 地点 1 2 3 4 5 6 7 低瓦斯工区任意处 局部瓦斯积聚(体积大于 2限值 0.5% 2.0% 1.0% 1.0% 0.5% 1.5% 0.5% 超限处理措施 超限处20m范围内立即停工,查明原因,加强通风监测 附近20m停工,撤人,断电,进行处理,加强通风 停止电钻钻孔 继续通风不得进人 停机并不得启动 撤人,停点,调整风量 查明渗漏点,向设计方反映,增加运营通风设备 0.5m) 开挖工作面风流中 煤层爆破后工作面风流 20m局部通风机及电器开关 范围内 钻孔排放瓦斯时回流中 竣工后期内任何处
光面爆破参数
参数 种类 饱和单轴抗MpaRb() 硬岩 中硬岩 >60 30~60 1.25~1.50 1.50~2.00 550~700 450~600 装药不耦合系D 周边眼间距 cmE() 周边眼最小抵抗线 (Vmm)) 700~850 600~750 0.8~1.0 0.8~1.0 0.30~0.35 0.20~0.30 相对距离E/V 周边眼装眼集中度g(kg/m) 压极限强度 数 软岩 <30 2.00~2.00 300~500 400~600 0.5~0.8 0.09~0.19
预裂爆破参数
参数 岩石种类 饱和单轴抗压极限强度 (RbMpa) 硬岩 中硬岩 软岩 >60 30~60 <30 1.2~1.3 1.3~1.4 1.4~2.0 40~50 30~45 30~40 装药不耦合系数D 周边眼间距 ) 周边眼至内圈E(cm 距( 40 40 30 0.35~0.40 0.25~0.35 0.09~0.19 周边眼装集中度 )崩落眼间 cm)q(km/m
贯通误差调整调线参数示例表
) 相开挖总长度(km 限差(mm) m) 调线长( 偏角 ε (m) 半径 曲线长(m) 外失距(mm) ) m夹直线长( <3 150 200 2′35° 〞8 30 000 22 2 178 >3 200 200 26°3′ 10〞 30 000 30 4 170 辅助工程措施及其使用条件
辅助工程措施 地层稳定措 施 管棚法 适用条件 Ⅴ级和Ⅵ级围岩,无自稳能力,或浅埋隧道及其地面有荷载 涌水处理措 施 超前导管法 超前钻孔注浆法 超前锚杆法 拱脚导管锚固法 地标锚杆与注浆加固法 水平喷浆桩法 Ⅴ级围岩,自稳能力低 水下隧道或富水围岩地段、断层破碎地段、Ⅴ级和Ⅵ级软弱围岩地段、 塌方或涌水事故处理地段以及其他不良地质地段和特殊岩土地段 Ⅴ级围岩,开挖数小时内可能菠萝或局部坍塌Ⅳ- Ⅴ级围岩,自稳能力差 50m的隧道Ⅴ级围岩浅埋地段和深埋≤ ,土层含水率打,地下水Ⅴ级和Ⅵ级级软弱围岩(如淤泥、流沙等),浅埋,隧道上方时交通繁忙的街道,位高(隧道位于地下水位以下) 还有从横交错的管线,周围又紧邻高层建筑 冻结法 掌子面正面喷射混凝土法 临时仰拱法 墙式遮挡法 的汗水、松散、不稳定地层含水率大于10% 掌子面围岩破碎、渗淋水严重的临时措施 围岩与支护变形异常的临时措施 适用条件 地下水丰富且排水时夹带泥沙引起开挖面失稳,或排水后对其他用水大的地段 辅助工程措施 注浆堵水法
超前钻孔排水法 坑道排水法 井点降水法 开完面前方有高压地下水或有充分补给源的涌水,且适量排放地下水影响围岩稳定及隧道周围环境条件 均质砂土、亚黏土地段以及浅埋地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