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监测技术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而同时出现的一弊便是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人们生活环境的质量也在不断的恶化,在这种情况下环境在线监测技术应运而生,也逐渐成为了科学家们非常重视的课题。本文对我国的在线监测技术做了较详细的分析,并对当前环境问题的特点,探讨了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环境监测;现状;发展趋势
近年来,环境与资源约束瓶颈加大,环境污染呈加剧蔓延趋势,新污染物质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逐步显现,生态与环境问题变得更加复杂,环境风险更加巨大,环境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而环境自动在线监测技术的出现也为良好的保护环境的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这项技术在全国各地区普遍推广的同时,也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每位热爱环保的同仁去思考解决这些问题。
一、我国在线监测技术现状
我国的环境自动监测技术发展十分迅速,覆盖区域也十分广阔。自从 20世纪 80 年代初我国开始实行环境自动监测技术后,其它类型的环境自动监测技术也在我国陆续推广应用。此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大大的推动了城市空气质量提高进程,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其他环境自动监测技术的发展。目前地下水自动监测技术、噪声控制自动监测技术、水污染自动监测技术等各种环境自动监测技术已经在全国各地发展起来,并且发展势头相当猛烈,对治理环境污染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科技发达化,信息技术化、成为推进我国环境自动监测技术水平全面提高的催化剂。
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包括自动采样系统、自动监测仪表、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中心站数据收集与处理系统四大部分。随着我国环境自动监测技术的进步、仪表智能化发展及网络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发展, 新建的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现已趋于日益完善的状态。
我国的自动监测系统规范化问题日益突出。国家环保总局已着手组织编制了新的空气自动监测技术规范、污染源在线监测技术规范、水质自动监测技术规范等规范性文件,却明显落后于环境自动监测应用的发展要求。国内仪器种类虽多,但是由于各地区差异太大,而导致对同一监测指标因方法不同而造成数据不同等问题相当严重。很多技术人员对仪器监测数据的真实性也表示怀疑,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就可能造成安全隐患,对环境保护构成威胁。
系统方案不严密: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系统是一项较大规模的建设性工程项目,由于在经验和技术上的不足,较多的系统方案粗糙,不严密而匆匆上马,致使系统漏洞百出,给扩充和改造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我国环境自动监测技术系统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比如有些地区盲目的在到乡镇,地级以上城市应用此技术,效率低,质量差;缺乏对此技术应用的理性思考如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应以饮用水源地预警监测。
二、我国在线监测技术发展趋势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环境监测事业取得了很大进展,为环境管理做出了重大贡献。综合国内外环境监测工作发展的历史、规律及特点,我国环境监测发展趋势有如下特点:
(1)在环境污染物的分析项目上,将以监测有机污染物为主。
一些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的污染已经非常严重。有机污染物的监
测工作已成为我国环境监测工作者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适时、全面、系统地开展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巳刻不容缓。
(2)从监控介质上,将对水、悬浮物、沉积物、大气、生物界面整个体系的有毒有害的“三致”物质作全面监控。
基于多种有毒污染物如多环芳烃类、多氯联苯类、某些重金属等在环境介质中能积累、迁移、转化的事实,要保障环境安全,不能局限在只对水质加以监测、保护,还要考虑与水体相关的环境介质(水/悬浮物/沉积物/大气/生物界面)的综合作用。
(3)在监测分析的精度上,将向痕量乃至超痕量分析的方向发展。
许多有毒有害物质,其浓度虽然很低,但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因此,要想控制这类污染物质,必须先发展痕量和超
痕量分析技术,掌握其污染现状。
(4)连续自动化和现场快速分析技术将得以广泛应用,监测分析仪器趋于小型化和复合化。
由于环境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对于一些污染事故的现场和污染物排放源的监测,往往亟需回答的不是某种污染物浓度值,而是“是什么(类)污染物”,这就要求发展能在现场定性或快速定量的分析技术。
(5)实验室管理系统(LIMS)将得到广泛应用。
使用LIMS,能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和分析数据采集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工干预,确保数据的原始性和准确性,节约人力成本;能规范分析检测工作流程,实现分析检测工作流程化;能使实验室管理人员对实验室的每个情况了如指掌,及时发现不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行为,并加以改进、规范实验室工作流程,达到能提高分析数据可靠性,降低实验室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邦灿,环境监测管理学, [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2] 吴邦灿,现代环境监测技术, [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
[3]但德忠.,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J ].,中国测试
技术, 2005, 31
[4]李国刚.万本太. 中国环境监测科技发展需求分析[J].
中国环境监测,2004.20(6):5~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