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题目的产生过程
文字是记录语言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也是人们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之一。正因为有了文字,人类的知识才能记录下来,正确地传承下去;正因为有了文字,人类的精神文明才能发展;正因为有了文字,科技才能不断进步;正因为有了文字,人类社会活动的痕迹才能被记载,减少了重复的研究等不必要的麻烦。文字记载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使无形的东西在有形的文字的记录下变的清晰而有意义,所以文字的产生,更快的推动了人类的社会文明,更快的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任何媒介都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历程的结晶,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历史。随着时间的延伸,汉字也在改变着,更加的简洁,方便我们的使用。
我们作为汉字的使用者,更应该深入了解汉字的起源与发展,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汉字。故,我们小组决定将“汉字的起源与发展”作为研究学习的课题! 二、研究该题目的意义
文字在人类历史上是文明与野蛮的分水岭。文字的诞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文字是人类书写语言的符号和跨时间、跨地域交流信息的重要工具。文字记载了人类的知识与社会活动,是一种更精确更易保留的沟通形式。文字的出现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使后世人少走弯路、减少了重复研究。文字对于文明的传承和交流具有深远意义。
时间虽无形,却对文字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字能记载岁月、保留时间,而时间可以使文字更加完善、更加通俗易懂。但是,时间也是文字的一个破坏因素,正如大自然风化金字塔,时间也正腐蚀着文字,腐蚀着文字所代表的历史文化。时间总是赋予文字新的含义,新的理解,让有的文字失去了原有的美感与意义,甚至是理解的上的误差,有时甚至造成
1
了对于文化的误解。 即使是同样的文字,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们也有着不同的解读,一些语言的精髓也就很难被后世人所理解,所以人们应更重视文字的这种历史力量,更关注它的发展与传承。 三、做该研究的计划
题目的提出:朱圣浩
资料的查找:朱圣浩 杜雨昕 彭湖 钟德慧 资料的整理:杜雨昕 报告的审核:朱圣浩
结题报告(收获与感悟): 朱圣浩 杜雨昕 彭湖 钟德慧 四、该报告的完成方式
①上网查找资料、 ②去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 ③向老师咨询
我们通过以上几种途径方式查找、归纳、整理,最后总结出该学习报告。 五、该报告中引用的资料 图书:
课内: 语文书 历史书 课外: 《中国通史》 《文史百科》 网站:
2
六、通过这次研究得出的结论
汉字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当今世界上年龄最大的文字,也是当今世界上应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汉字是流传到现代的唯一的历史硕果,是文字家族中的最老的寿星。
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发展需要历经时间的考验。汉字作为中国人衡量文化精华的标尺,深深融入炎黄子孙的血液之中,自然而然成为了民族精神的图腾。从甲骨文起源,金文的出世,到大篆,小篆的飘逸,再到隶书,行书草书的刚劲,最后到我们如今最为广泛使用的优美的楷书,汉字在这崎岖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它的蜕变~~~~所以,中国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完全可以说得上是一部历史,纪录中华大地兴衰存亡的宝贵见证。 七、通过这次研究我的收获与感悟
收获:经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们不但培养了合作,共同学习讨论的能力,查找资料的能力,应对困难的能力,也对文字有了粗略的认识,我学习到了不少有关汉字发展和起源的知识,如汉字的产生、汉字的作用、汉字的造字原理、字形结构等,培养了对文学的兴趣。学知识,就应该在点点滴滴的积累中得以升华与传承。
感悟:中华精神,世代传承。汉字是个奇迹,它的起源又充满了神话一般的色彩,我为中国古代先人的智慧感到赞叹。它是最优美的文字艺术。不必游遍名山大川,不必历数五千年文明,也不必诉穷造纸印刷术,更不必阅尽西厢红楼镜花缘,只需一句汉语,只要一个汉字,或形或声,便能让人感动得眼泪涟涟。经历了多少磨难辛酸,或象形、指事、会意,或形声、转注、假借;经历了多少岁月沧桑,从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到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就是这横竖撇捺折勾点织成的一方方土地啊!我常想,每一个汉字该是怎样的一则故事,该是怎样的一注生命,该是怎样的一缕形音意的精灵!作为炎黄子孙的我,在深感自豪的同时,理应将汉字的博大精深的渊博揽入怀中,植入心田。用心品味汉字的神韵,扎实地掌握汉字的基本功。我会努力把本次探究所感悟的内在价值落实到实际学习
3
生活中去的。
以下是我们整理的资料: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一、汉字的起源
事物的形成一般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汉字也不例外。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六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根据学者研究,它是起源于图画,经长时期演变, 才形成文字。
就完全或基本上独立创造的文字来说,从第一批文字的出现到能够完整地记录语言的文字体系的最后形成,总是需要经历一段很长的时间的。还不能完整记录语言的文字可以称为原始文字。汉字是一种独立创造的文字,它无疑是在经历了相当长的原始文字阶段以后,才发展成为完整的文字体系的,所以汉字起源的问题实际上包含了下述两方面的内容:汉字是怎样从最原始的文字逐步发展成为能够完整地记录汉语的文字体系的;汉字这一文字体系的形成过程开始于何时结束于何时。然由于缺乏原始汉字的资料,对这两个问题目前都还无法作出确切的答复。
下面先对已有的关于汉字起源的一些说法略作讨论,然后简单谈谈我们对汉字形成的过程和时间的一些初步推测。 视频:(一)、关于汉字起源的旧说
关于汉字的起源,自古以来流传多种说法。主要有结绳说、八卦说、图画说、河图洛书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 1.仓颉传说
汉字的起源有种种传说,中国古书里都说文字是仓颉创造的。自从有了文字,人类才开始真正进入文明时代。仓颉造字开创了我国文字的先河,是中华文明史的源头。然现代
4
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关于仓颉及仓颉造字,在许多辞书典章中均有论述。仓颉传说最早见于战国晚期的文献:
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吕氏春秋·君守》)
沮诵、仓颉作书。(《广韵》鱼韵“沮”字下引《世本》)
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韩非子·五蠹》)
秦代李斯所编的字书《仓颉篇》也是由于首句是“仓颉作书”而得名的。古人称文字为“书”,作书就是造字。
宋淳化年间,有一部著名的书法集子叫《淳化阁贴》,其卷五载有古篆书二十八字,传说是仓颉所写。
岐山县城南三华里处仓颉庙中的一通石碑,就记录了仓颉造字的传说。
据典籍中的神话传说,仓颉也作苍颉,号史皇氏,是轩辕黄帝的史官,也是古代传说中创造汉字的人物。早在战国末年,已盛传“仓颉造字”的故事。
据史书记载,仓颉面长四个眼睛,天生睿德,常观奎星圆曲之势,察鸟兽蹄远之迹,依其类像之形首创文字,革除当时结绳记事之陋,开创文明之基,被尊奉为“文祖仓颉”。( “史皇产而能书。” 《淮南子·修务训》。高诱注:“史皇仓颉,生而见鸟迹,知著书,故曰史皇,或曰颉皇。” )
而有的传说中说,仓颉看见一名天神,相貌奇特,面孔长得好像是一幅绘有文字的画, 仓颉便描摹他的形象。创造了文字。还有的古书说,仓颉创造出文字后,由于泄漏了天机, 天落下了小米,鬼神夜夜啼哭。(在纬书《春秋元命苞》中,仓颉被神化成一位超凡入圣
5
的人物,他“龙颜侈侈,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还有 一种传说,说仓颉观察了鸟兽印在泥土上的脚迹,启发了他发明文字的灵感,知道了从事物的本质及外在表现形态来区别各种不同的事物,这才开始创造了文字。(许慎《说文解字·叙》“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
仓颉作书的传说在战国晚期显然已经很流行。这一传说无疑在较早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它有没有某种程度的可靠性呢汉字当然不是个别人造出来的。不过在汉字形成的过程里,尤其在最后阶段,很可能有个别人曾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仓颉也许就是这样的人。早在战国晚期,就有学者作过类似的解释。《荀子·解蔽》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认为仓颉只是众多“好书者”中由于用心专一而最有成就的一个。
但是上引《吕氏春秋》所举的六个人,除仓颉外都是见于时代较早的典籍的古史名人,唯独仓颉在现存的早于战国晚期的古籍中从来没有提到过,在战国晚期的古籍中也没有关于仓颉的时代以及他在造字之外的事迹的任何记载。汉代人多认为仓颉是黄帝的史官(《尚书·序》孔颖达《正义》:“司马迁、班固……皆云仓颉黄帝之史官也。”),恐怕未必有确据。魏晋以后人把仓颉说成早于黄帝的远古帝王,就更荒诞无稽了(参看唐兰《中国文字学》53—54页。以下引作“唐书”)。也许仓颉只是古人所虚拟的一个文化英雄。
在上引《世本》中跟仓颉并提的沮诵,也是名不见经传的人物。汉魏间的宋衷的《世本》注说:“黄帝之世始立史官,苍颉、沮诵居其职。”(《初学记·卷二十一·史传第二》引)恐怕也是想当然的说法。近人唐兰、高亨怀疑“沮诵”就是“祝融”(唐书52页、高亨《文字形义学概论》 27—28页。高氏认为祝融是仓颉的官名),是否可信,尚待研究。 2.八卦说
八卦说是较晚出的一种说法。孔安国《尚书》序(属伪作,但年代甚古)里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易纬•干•凿度》认为:乾卦,天字的古文;坤卦,地字的古文;离卦,火字的古文;坎卦,水字
6
的古文;巽卦,风字的古文;震卦,雷字的古文;艮卦,山字的古文;兑卦,泽字的古文。
古代学者很早就认为在文字产生之前,结绳和八卦曾经起过某些类似文字的作用。一般认为作于战国晚期的《易·系辞·下》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罔(网)罟,作佃以渔……又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包羲氏就是伏羲氏。“书契”据汉末郑玄注,指写有文字的木质契券。后来这个词往往用作“文字”的同义语。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叙”(通“序”)文的第一段,是根据上引《系辞》文改写的。比较重要的改动是把“结绳而治”归在晚于伏羲氏的神农氏名下,并指实“后世圣人”为“黄帝之史仓颉”。不过不管是《系辞》还是《说文》“叙”,都没有直接把八卦跟文字联系起来。
《尚书》伪孔传的“序”说: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这篇序的作者大约是魏晋时人。他认为三皇时代就已出现文籍,所以把“造书契”这件事提早到了伏羲之世,与“画八卦”并列,同时不得不把为书契所取代的“结绳之政”推到了伏羲王天下之前。但是他也还没有直接把八卦跟文字联系起来。
据《易经》的《象传》和《说卦传》,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分别是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的象征。
易纬《乾凿度》进一步认为八卦就是“天”“地”等八个字的“古文”。易纬本出汉代,但是今所传《乾凿度》一般认为是宋代伪书。上引说法究竟出于何时尚难确定。如果撇开此说不管,最先明确主张“天”“地”等字出自相应卦形的,似是一些宋代学者。
这种爻形出现的时代,无疑是比汉字起源的时代晚得多。从这些新的研究成果来看,文字之形出自八卦的说法的荒谬性就更明显了。 3.结绳说
《北史•魏本纪》中说,北朝魏的先世“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
7
刻木结绳而已”。记录了原始社会部落或中国一些少数民族,在文字出现之前,以结绳记事的方法,把战争、猎获、会盟、选举、庆典、联姻、生育、疾病和灾害等大大小小的事件记录下来。在《周易•系辞下》中有“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对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4.图画说:
现代学者认为,汉字真正起源于原始图画。一些出土文物上刻划的图形,很可能与文字有渊源关系。出土于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彩陶盆上有四个鸟形图案,与古汉字中的“鸟”(上行)和“隹”(下行)对照,十分相似。《说文》说,“隹”是短尾鸟的总名。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盆上,和晚商青铜器上的鱼形图案,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拿它们与古汉字中的一些“鱼”比较,其相似的程度,足以使人确信汉字是从原始图画演变出的。
5.河图洛书说
《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玉版》:“仓颉为帝,南巡狩,发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图”“书”出自河洛,其事何其神秘!神秘主义正是此说的一大特点。虚而言之,可以理解为图画与书录,实而言之,可以理解为《易经》与《尚书》。《辞海》“河图洛书”条下说: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种“图”“书”画成八卦,就是后来《周易》的来源。一说禹治洪水时,上帝赐给他以《洪范九畴》(《尚书•洪范》),刘歆认为《洪范》即洛书。 (二)跟汉字起源有关的考古资料及其研究情况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
8
汉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专业工作者,他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比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近年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
王蕴智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壶上,发现有毛笔朱书的“文”字。这些符号都属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可惜这样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汉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见到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
9
铸在青铜器上。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商代文字不仅表现在字的数量多,材料丰富,还突出地表现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结体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取人体和人的某一部分形体特征为构字的基础;以劳动创造物和劳动对象为构字的基础;取禽兽和家畜类形象为构字的基础;取自然物象为构字的基础。从构形的文化内涵上来考察,这些成熟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对象与当初先民们的社会生活相当贴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的特征。同时,这些字形所描写的内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个层面,因而还具有构形来源广泛性的特征。
(三)对汉字形成过程的推测
由于确凿可信的夏代以前的汉字尚未发现,商代前期汉字的资料又很贫乏, 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还曾使用过跟所表示的对象没有内在联系的硬性规定的符号,把这种符号用作所有权的标记。原始社会时期使用的甲类符号,显然有很多是属于这种性质的。我们姑且用一个现成的词——“记号”,作为这种符号的专称。那些难以为它们造表意字的词要克服表意字和记号字的局限性所造成的困难,只有一条出路:采用表音的方法。这种由表音的符号和指示字义的符号一起组成的字,就是文字学上所说的形声字,表音部分称为声旁,表意部分称为形旁。
人们为了使文字跟它们所表示的词的联系更为明确,一方面在一些被假借的字上加注形旁,另一方面还在一些表意字上加注音符。形声字起初都是通过在已有的文字上加注指示字义的意符或音符而产生的。就汉字的情况来看,直到它已经成熟之后,这仍然是形声字产生的主要途径。
形声字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文字表达语言的明确性,是文字体系形成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步骤。汉字一定也经历过跟纳西文相类的、把文字跟图画混合在一起使用的原始阶段。不过二者的具体情况肯定会有较大的不同。纳西文主要是用来帮助经师记忆经典的,所以图画的成分很多。原始汉字当然不会长期停滞在这种阶段。
10
文字排列方式跟语言中的词序不完全相应的现象,在甲骨文里偶尔也能看到。这些都可以看作古汉字曾经经历过把文字跟图画混在一起使用的原始文字阶段的证据在形声字出现之后,原始汉字大概还经过了多方面的改进,才最后发展成为能够完整地记录汉语的文字体系。估计在不断增加新字的同时,至少还需要进行这样一些改进:逐渐摒弃图画式表意手法,简化字形并使之趋于比较固定,使文字的排列逐渐变得与语序完全一致。
对汉字的形成过程目前只能作以上这些很初步的推测。 (四)对汉字形成时间的推测
由于缺乏资料,对汉字形成过程从何时开始的问题,目前还无法进行认真的讨论,汉字形成过程开始的时间可能在公元前第三千年的中期。我们只能主要根据商代后期汉字的发展水平来推测汉字形成完整体系的时间。
汉字脱离原始文字阶段而形成完整文字体系的时代,应该已经有一段不太短的时间了但是另一方面,在商代后期文字里仍然可以找到一些比较原始的迹象,这些现象在西周以后的汉字里基本上已经绝迹。从这方面看,商代后期距离汉字形成完整文字体系的时代似乎也不会很远。还有学者认为“中国象形文字出于商代后期(盘庚、武丁以后)的卜人集团”。这未免把汉字形成的时间估计得过晚了。
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
(一)
远古时候,人们只会说话,不会写字,要把事情记录下来很不方便。传说有一次,仓颉的母亲出外采桑,仓额一人在家编筐。突然,一位同年好友跑来告诉他,山上的一只猛虎将本村一头黄牛咬死吃掉了。仓颉十分气愤,约了伙伴去除害。临行前,他在西墙上画了一只老虎,又画了一个圆圈,里面点了一点,意思是他出外打虎,太阳落山才能回来。仓颉的母亲归来,见墙上画了一只老虎,旁边还有一口井,误以为自己的儿子被老虎逼得
11
跳了井,气得晕了过去。傍晚,仓颉打猎归来,见娘脸色蜡黄,气息奄奄,忙问有何伤心事,娘说明了原委,由于过度惊吓,不久便去世了。仓颉既后悔又难过。从此,他便骑着驴骡,离开家门,体察各地风土人情,记录方言土语,立志要造出字来。
那时没有纸,仓颉便把搜集到的资料记录在树皮和苇叶上。驴骡驮得过重,行到今岐山县境内仓颉庙村时累死了。仓颉不能继续前行,便寻了座茅草房住下,从早到晚写写画画,忙着造字不停。当时,他正琢磨着“出”和“重”两个字,山上架山本该为“重”,远行千里本该为出门在外的“出”,但由于青蛙的聒噪扰乱了他的思绪,把这两个字给弄颠倒了。他一气之下,饱蘸了浓墨,狠劲向旁边的池塘中甩去。墨点子把青蛙的嘴全都油墨了,青蛙这才不叫了。至今,这里的青蛙嘴全是黑的,有诗云:“仓颉造字思绪浓,小蛙咯咯叫不停,神笔轻点墨封嘴,从此闭口永无声”。据说,仓颉在这儿造的字非常多,民间有诗为证:“仓颉造字一石粟,孔子读了七斗七,剩下二斗无用处,撒到邻邦赠外夷。
(二)
有一次,黄帝军队与蚩尤军队交战,打得难分难解,胜负未分。黄帝准备改变战术,叫仓颉把作战图拿来,仓颉一摸,身上带的作战地图早已丢失,黄帝又气又急,只好暂且收兵回营。
黄帝对仓颉说:“你是我身边最聪明的一位大臣,怎能在打仗的生死关头把作战地图丢失这是多大的过错啊!”仓颉回答说:“黄帝,如今人多事杂,又要经常打仗,用结绳记事,刻木为号的传令办法已难以应付。若照这样下去以后还会出更大的乱子。”黄帝问:“那该怎么办”仓颉说:“要是有一种图,天下人一看,就能明白是什么意思。用这种图把你要说的话画出来,人们都会按照你的意思去做。”黄帝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便说:“好吧,今后边你就不要随军打仗了,专门留下来给咱们画图造字吧!”
这下可把仓颉难住了。图和字怎么造呢他整天苦思冥想,半年过去了,眼看已到冬天,仓颉还没有想出造字的办法来,一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雪,仓颉一早起来到山上去打猎,只见满山遍野白雪皑皑,山川树木全被大雪覆盖。仓颉转了一座山,也未见到一个猎物。正准备下山回去突然从树林里窜出来两只山鸡,在雪地上觅食。山鸡走过后,在雪地上留下
12
了两行长长的爪印。接着,又有两只小鹿也窜出树林,发现人后撒腿跑掉了,雪地上又留下了小鹿的蹄印。仓颉看得出神,把打猎的事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他把山鸡的爪印和小鹿的蹄印一对比,发现形状不一样。于是他想,把鸡爪印画出来就叫鸡,把鹿蹄印画出来就叫鹿。世界上任何东西,只要把它的象形画出来不就成了字吗!想到这里,仓颉心花怒放,回去后就把他的这个想法向黄帝报告。黄帝听后笑看说:“我说过,你是个精明人,果然不出所料。好吧!你就把天下的山川日月,飞禽走兽,都按照象形造出字来,我再颁布天下。”从这以后,仓颉每日仰观日月星辰,俯察鸟兽山川,创造象形文字。不久,人、手、日、月、星、牛、羊、马、鸡、犬这些字都造出来了。可是象形文字越造越多,往哪里写呢写在石尖上拿不动,写在木板上太笨重,写在兽皮上也不合适,这又把仓颉难住了。一天,有个人在河边捉住一只大龟,前来请仓颉给它造字。仓颉把龟细看了一遍,发现龟背上有排列整齐的方格子,便照龟的象形,造了个“龟”字。然后又把字刻在龟背上的方格子里,龟由于背上刻字感到疼痛,乘人不防时,爬进河里去了。三年以后,这只背上刻字的龟,在另一个地方又被人捉住。人们告诉仓颉,刻在龟背字的字不但没有被水冲掉,而且还长大了,字迹也更明显……
从此以后,仓颉就命人捉到龟把龟壳都取下来,他把自己造出的所有象形字都刻在龟壳的方格子里,然后用绳子串起来,送给黄帝。黄帝看了很高兴,命人好好收藏,并给仓颉记了一大功。传说从这时起,我们中华民族就有了最早的象形文字和甲骨文 附文字趣谈:
(一)
一位搞文字研究的学者,告诉我说,仓颉太伟大了。他造的象形字几千年来涵义不变,古人和平人一看都能理解,就“好”字而言,男子和女子不仅相好,其中包含阴阳,异性相吸,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的哲理。你看“喜”字造得多绝妙!从古到今,男女谈情说爱,除过拥抱,下来就是口对口,亲热一番。现代叫作接吻。仓颉先生大概根据这个象形原理,才造出了“喜”字。至于其他的就更多了,如二口为“吕”,三口为“品”,四口为“器”,三石为“磊”,二山为“出”,二人为“从”,三人为“众”,二木为“林”,三木为
13
“森”,二火为“炎”,三金为“鑫”等。有一幅组字对联更为绝妙:
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更“妙” 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为“柴”
可是,后世人却说仓颉造了千万个象形字,却把两个字造错了。这便是“出”和“重”,理由是两座山叠起为“重”,从推理上讲,似乎还有些道理,岂不知最早的象形“出”字,并没有造错。规范后的“出”字只是后世人一种想象推理而言。
黄帝时期开始把贝壳作为商品交换的“钱”使用。后来发现金属最贵重,因而就把金银作为货币商品换钱使用。岂不知仓颉在造“钱”字费了多少心血!仓颉认为“钱”是国家的命根,必须严加看护,同时还要手持兵器看守。对抢劫金钱的人定要杀头。所以,仓颉在钱字右边造了两个“戈”(古代兵器)字,这便是繁写的“钱”字。他告诫人们不要贪钱财,更不要见利忘义,发不义之财,小心杀头。对于‘利”和“名”两个字造法,仓颉更加严格。他说,成熟了的禾苗,必须用刀去收割。为了保护禾苗,防止他人偷窃,必须手持铜刀看护。“利”字就这样造出来了。对于“名”字,仓颉认为一个人奋斗一生,待到有成果时,已经年老体弱,或者说已是久阳西下了。这时,一定要注意保持晚节。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一定要记住“祸从口出”这句话。所以,仓颉就把“夕”和“口”字连在一起造了个“名”字。从此以后,有人就靠出名得了利,发了财;有人为了出名,不惜一切代价,采用一切不正当手段,结果丢了官,坐了牢杀了头。所谓“名扬四海”,“名声大振”,“名不虚传”,“名利双收”“臭名远扬”,“名不副实”等都是为了一个“名”字,落了个这样和那样的下场。
尽管仓颉为中华民族造了那么多的字,有一个字把仓颉难住了。这就是“够”字。天下什么东西有个够呢仓颉若思冥想很长时间,伤脑筋没有想出来。仓颉只好去请教黄帝。黄帝想了想说:“民用五材(金木水火土),再多都不够,唯有多余的话,多余文章,哪怕是半句就够人呛!”仓颉一听恍然大悟,就把“够”字留了下来。
唐代诗人李白曾在一首诗中说到“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体现了黄帝
14
思想。到了清朝,康熙皇帝在纂编“康熙字典”时,把“‘够”字收入字典内作为通用。沿续至今。
中国文字笔画繁,但它有一定道理,早在八百年前,汉字就进行过简化,那时简化的字很少,也很慎重。人们大都能接受。如台湾一位学者告诉我:大陆实行简化字,我双手赞成,但我不同意轻率简化,为了简化而简化。他举了四个字的例子说:“亲”字简去“见”字,再亲不得见;“爱”字简去“心”,再爱没心;“产”字简去“生”字,没有产品,工厂自然空的。这就形成“亲不见,爱没心,产不生,工厂空。”北京一位大学教授在一九九五年撰文说:他主张认繁体字,用简化字,学用兼备。得到人们赞同。
(二)
仓颉墓位于河南省虞城县固堆坡村,始建于汉代。现存有康熙九年重修大殿一座,为三门出厦,明柱木雕装饰,座梁嵌檩,八砖扣顶。殿内塑有仓颉高大坐像,孔子拜坐身前。明柱上书“天下文章祖,古今翰墨师”,殿两端各设配房。它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景区占地100亩,共规划有6个主功能区:伊尹祠、伊尹博物馆、伊尹墓园、花戏楼、民间艺术学校、烹饪医药学校。现对外开放的有伊尹祠、伊尹墓园、花戏楼3个景区。伊尹生于空桑(今洛阳),因居伊水,故名伊尹。原为有莘氏的做饭奴仆,后提为厨师兼有莘氏之女的教师。他勤奋求知,抱负远大,精于烹饪,并研创出以陶器煎服中药\"汤液\"。 商汤闻知,欲聘为已用,有莘氏留而不放。汤乃求婚,有莘氏遂嫁女于汤,以伊尹为陪嫁之臣。汤知伊尹精通治国之道,任以国政。伊尹佐商汤来夏桀,建立商朝,尊伊尹为阿衡(相当于宰相)。汤去世后,伊尹又先后辅佐了外丙、中住、太甲沃丁四信帝王,百岁卒,沃丁帝以天子礼将伊尹葬于此。后人称伊尹是我国烹饪界的鼻祖,是我国中药史上伟大的药剂学家,“汤液”的创始人。他不仅是我国第一位奴隶出身的宰相,也是商王朝开国的元勋,我国历史上的名臣。 伊尹墓园有唐植古柏近200株,苍劲挺拨,郁郁葱葱,最大株3人才能合抱。传说此柏林为程咬金带兵所载。程咬金和魏征(唐丞相)是结拜弟兄。魏征死后葬在伊尹墓400米处。程咬金带兵打仗行走到这里,听说大哥葬在此处,异常悲痛,领兵连夜载植柏林以示纪念,由于军情紧急,又是夜间,错把伊尹墓当成了魏征墓,
15
将柏树载在了伊尹墓周围,县横竖不成行,疏密也不一样,很少有人能够数清。名柏有鸟柏渡江、相思柏、母子柏、龙柏、闯王柏、罗汉柏等。 概念。“苗”本意小苗,“苗”字也延伸为“可培育的人才”,盖小孩、小苗相象,理则相通。这样,“苗”字外延就扩大了,这是,“理”的例子。从“猫”字的解剖中,可以看到“声、形、象、数、理”五种基本造字方法,并能看到汉字演变的历史沿革。
二、汉字的发展与演变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六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一)汉字的发展
根据学者研究, 它是起源于图画,经长时期演变, 才形成文字。 图画 文字 象形文字 文字体系 1.汉字发展的原因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一种文字的发展变化,主要是出于完善地记录语言的需要,例如,中国的上占汉字反映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字量是3、4千个,反映在汉代《说文解字》这部书里就有9千多了,汉字字量的增加,和汉语词汇数量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世界上拼音文字的字母大多数都来源于古代塞姆人。塞姆人大约在公元前2千多年居住在叙利亚、巴勒斯坦一带,他们在古埃及文字的基础上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拼音文字。古代地中海东岸的贸易很发达,塞姆人的字母随着海上贸易四处传播。后来许多民族都受到这种字母的影响,改造成自己的字母系统。
文字也是交际工具。人们对工具性的事物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就是高效、便捷、易于掌握。对于文字这个书写工具,人们总是不断的追求它的“体系的完善化”、“结构的规律化”、“形体的简明化”。体系完善,则功能性好,能精确明晰丰富的传递信息。结构有规律,则符号的系统性强,便于提纲挚领地加以掌握。字形简明,则实用性大,易
16
学、易写、易读,表记率高。这种多方面的需求,促成文字发展的动力,也是多方面的。除上述的语言原因外,社会的分化和统一、文化科技的进步、宗教生活的变迁、文字应用范围的扩大、不同类型文字的相互接触、书写工具的重大变革等等因素,都从不同的侧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文字的发展变化。例如,在汉字史上战国时代六国文字字形的大分化和秦代“书同文”的字形大统一,是由这两个时代政治、经济上的分化与统一促成的。 2.汉字发展的几种趋向
①体系完善化的趋向
一种文字记录语言的功能的强弱,取决于它体系的完善与否,是否有一套足够的符号系统和一套完备的正字法规则。文字发展变化的好些方面,都是围绕体系完善的目的进行的。原始的表意文字脱离记事的图画不久,不可能有足够的记录语言的符号数量,字和词的对应关系,不严整,不稳固。书写词语的顺序,往往不合语法序列。例如,我国纳西族使用的东巴文,就是一种原始形态的文字,字和词缺乏严整的对应关系,写一句话只把重要的词写出来,或者用字的形式来表现。
早期文字体系的完善化,主要表现在字量的增加,字的结构的定型,字和词的对应关系的确定,以及严格按语法顺序书写原则的形成等等。为实现这些目的,造字的方法和表记语词的方式,都需要相应地发展变化。当体系初具规模之后,体系的完善化的变化,即表现为适应语言的发展,对上述的几个方面不断加以巩固、补充和调整。就古汉字发展的情况看,可以想见,以象形字为主体的那个时期的上古汉字的字量是很有限的,因为,反映在汉许慎《说文解字》里的象形字,也不过260多个。几百个象形字再加上来自刻画符号的少量指事字,用来记录上古汉语,肯定是不够的。甲骨文时代的汉字已发展到既表形也表意,今天发现的甲骨文字量就有3千多了;造字方法除“象形法”外,又有了“会意法”和“形声法”;写词的方式,除按字意与词意对应的原则之外,又出现了同音假借的纯表音原则。词语的书写顺序,大都合乎语序,只是字的结构尚不大定型。可见,汉字发展到甲骨文时期,是经过体系完善的变化过程的。到了汉代,从收录在《说文解字》中的字量看,已增加到9千多个,其中形声字占80%以上。字的结构基本定型了,形声造字法,
17
上升为主要造字法。至此,汉字的体系又进一步完善了。表音文字体系的完善化,主要表现在字母表和拼写法的完备上。例如,塞姆字母只拼写辅音,不表示元音,体系原始,不够完善。塞姆字母演变为希腊字母之后,希腊人增加了元音字母,修订了辅音字母,调整了书写顺序,字母的形式也进一步定型。字体上也出现了“大写”和“小写”,“楷体”和“草体”的区别。这就给音索文字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②构形符号化的趋向。
人类的文字脱胎于图画,所以原始字形往往带有图画性或象形性。文字的本质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所以,文字产生以后,在构形上的发展趋势,就是符号化的程度逐渐加深。
汉字从诞生到今天,一直是保持者表意体制,即使这样,字形发展的符号化趋向也很明显。如“马”字在古汉字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具有相当的形象性,演变为大篆、小篆后,象形的意味已经不多了。
③笔画简便化的趋向
文字的应用,是为了能把语言“写”下未、“读”出来。笔画简单就便于书写,也便于记忆,便于阅读,所以,笔画简化,是文字发展的又一趋向。表意文字字量大,字与字间构形上的区别性要求或理据上要求,往往使笔画不易简化,需要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删繁就简的调整。所以,表意文字笔画简化的发展趋势,表现得尤为突出。汉字自始至终贯穿着笔员简化的规律。不仅是笔画数目的简省,也包括笔画形式的简易。如“车”宇在甲骨文金文里像车形,笔画繁多。到了大篆、小篆,笔画已有所省省,到了楷书又省简,今天又写作“车”。和篆书相比,不仅笔数大大减少了,笔形也由圆转简化为直折。
④体制的表音化趋向
这里说的“体制”主要指的是造字的方法。按照通常的说法,造字的方法不外表意和表音两种。表意率的造法主要是象形。还有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说拿汉字与西洋文字比较,汉字是表意的,西洋文字是表音的。这个说法当然很不全面,因为汉字不仅表意,也表音,所以现在好多人称它叫“意音文字”,就是一种“语素音节文字”;而西洋文字
18
v1.0 可编辑可修改 的“字”如果用来指那些拼音的符号,那可是只能叫“字母”,“字”是由“字母”拼成的(“字”是汉语的说法,用“字母”拼成的单位,西洋称“词”),而“字”(词)就是表意的。所以不论是西洋的“字”,还是汉字都是兼表音义的。 3.汉字发展的几种阶段
汉字形体变化主要有六个阶段: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小篆、隶书、楷书。 ⑴ 记事符
使用一些线条组成不同形状的符号,作为某种标志或表示一定的含义,通常刻画在石壁、石块和陶壁上,最初出现的符号可能是个别人根据自己的意图刻画出来的,线条较简单,随意性也大。这种表示文字的方法不但简单,而且因为线条横竖的交叉,圈点各异,疏密繁简不一,组合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不断出现新的符号。 ⑵ 几何型刻画符号
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期偏晚出现了最早的刻画符号,晚期的刻符是用直线、横线和交叉线条组成的几何形状,日前发现的都刻在陶器上,根据资料,中华大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内,几乎都发现了这种几何型刻画符号,这足以说明某些符号在不同的地点都已具有同样的记事功能,而同时为人们接受和使用。 ⑶ 图象型刻画符号(时间:原始社会时期)
黄河下游山东省营县大汶口文化遗址中,1960年曾采集到三件陶器大口尊,尊口沿下刻线划着显然与几何符号不同的图象符号,非常的奇特,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些图象分布很广。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刻画图象,线条工整,墓葬中,大口尊都放在墓
主的脚下部,与死者骨架成一条直线,尊上的图象符号应同这种葬俗有密切联系。 ⑷ 原始文字(时间:新石器时代晚期)
19
v1.0 可编辑可修改 现在人们公认,各民族的文字是从图画发展过来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几何符号和大汶口时期的图象符号,在文字发展中起了过度作用。这其中大汶口陶器的刻画符号有两点值得注意,它与文字的起源密切相关;一是这些图象符号同后世的甲骨文、金文的形状接近,一看就和文字很接近;二是这些图象符号象形而又有相当程度的抽象化,不是简单的描绘。
视频: 甲骨文(时间:夏商时期)
甲骨文,是迄今所见的相当成熟的最早的汉字,指刻在占卜用的龟甲兽骨以及一般兽骨和骨角器上的文字。写而不刻的字在甲骨上也有发现,但数量很少。在已发现的甲骨文里,最重要的是殷墟甲骨文。
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体系较为完整的时代最早的文字。甲骨文是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殷墟。从清末开始发现以来,在殷墟已经出土了十多万片刻有卜辞的甲骨(绝大多数是碎片)。这是研究商代文字的最重要的资料。殷墟是著名的殷商时代遗址,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花园庄、侯家庄等地。这里曾经是殷商时代后期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称为殷墟。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目前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50年代以来,在山西省、北京市和陕西省的一些地方陆续发现了一些西周时代的甲骨卜辞。其中以周原的发现最为重要。1977年在陕西岐山县凤雏村周原遗址西周前期宫室废墟的窖穴里发现了大量卜甲碎片,其中有近三百片刻有卜辞。据研究有一小部分卜辞的时代早到周灭商之前。1979年在同属周原范围的扶风县齐家村一带也发现了一些刻有卜辞的西周时代甲骨。
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中国商代和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6~前10世纪)以龟甲、
20
v1.0 可编辑可修改 兽骨为载体的文献。
我国汉字,从不成熟到成熟,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表明,甲骨文的确是由刻画符号演变而来。从文字形象表意的角度来看,应该肯定说明了刻画符号发展成文字的事实。
民国初年经董作宾先生的研究整理,将收集到的甲骨文分为五期:盘庚武丁时代、祖庚祖甲时代、禀辛康丁时代、武乙文丁时代、帝乙帝辛时代。
这五期甲骨文的书风各有特色,有兴趣者可自行研究。以文字特性来说,甲骨文还保留着绘画的色彩,但又不失素描式的写意神态,在排列上不似一些
来的书法,比较自由。
甲骨文的特点:1.象形、象意字多。形声字占百分之二十。2.字无定格,异构字多。3.存在不少异字同形现象。 视频: 金文,
金文是古汉字的一种字体,又称吉金文字、钟鼎文字、钟鼎彝器款识等,是古代铸(少数是刻)在青铜器物上的文字,主要是指商周时代刻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古代铜器铭文的搜集和研究,早在宋代就已开始。一千年来陆续发现的有铭文的古铜器为数颇多,属于先秦时代的就有万件以上。中国大约从夏代开始进入青铜时代,晚商达到
鼎盛阶段。商周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 “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在商代后期较晚的阶段,出现了一些篇幅较长的铭文,已发现的最长铭文有四十余字。研究西周、春秋时代的文字,金文是最重要的资料。
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当时的青铜器上常铸有作器者的族名、私名和所要祭祀的祖先名,字形比较原始,字数由少到多,能很清楚地反映出汉字发展演变的脉络。记事涉及面很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21
v1.0 可编辑可修改 由于铜器的制作大多有纪念价值,因此刻写者也较用心,比较起甲骨文,金文就像是装饰体。依据出土的铜器文字研究,金文也分为三期:前期是武王、成王、康王时期,此时的铜器上金文文字不多,而字势阔大,笔力宏肆。中期是昭王、穆王时期,此时的器物较少,金文亦无大变化,跟前期比较起来,字势相近,但不如其雄健的风格。已逐渐看不到肥体,字体紧密而又疏落,字形方阔,极为优美。
金文的特点:1.象形性弱化,符号性增强2.趋向定型化,但异体依然不少。3.形声字增加。4. 注重字形美化。 ⑺ 战国文字(六国文字)
战国文字处于从商周时代的甲骨文、金文向秦汉时代的篆文、隶书过渡的重要阶段,内容比较丰富。依据记录文字的材料,战国文字的品类很多包括:金文、石刻文字、陶文、盟书文字、简帛文字、玺印文字和货币文字。
① 石刻文字
先秦的石刻文字往往见于戈、磬等器物上,非器物的刻石为数不多,其中最著名的是石鼓文。
石鼓文是唐代初年在天兴县(今陕西省宝鸡市)境内发现的,共约700余字,分刻于十面石头之上。石鼓文刻在十个一米左右高的高脚馒头形的石碣上(《说文》:“碣,特立之石也。”),原来立在秦国雍城(今陕西凤翔县)南面的三畴原上,唐初始见记载,后来曾经经过几次迁徙,现在收藏在故宫博物院内。由于这些石碣的外形稍有些像
鼓,一般称之为石鼓。石鼓各石都刻有一首四言诗,原来共有七百余字,由于石的表面不断剥蚀,残脱的字已达一大半。关于石鼓的时代,历来有很多争论。由于石鼓有些字的写法跟《说文解字》所收的、相传为西周宣王时文字的“籀文”相似,过去很多人把它看作周宣王时的东西。经过一些学者研究,石鼓已经证明是东周时代秦国的东西。但是关于它的具体年代仍有不少异说,最早的早到春秋早期,最晚的晚到战国中期。从字体看,石鼓
22
期金文,
v1.0 可编辑可修改 文似乎不会早于春秋晚期,也不会晚于战国早期,大体上可以看作春秋战国间的秦国文字。
② 盟书文字
盟书文字1965年出土于山西侯马晋城遗址的战国初叶的盟书文字,不仅是中国早期盟书类文献的典型代表,更是早期毛笔字文献的典型代表。
③ 简帛文字
简帛文字,简指简册,帛指帛书,是按材料称呼的。
简册:我国在使用植物纤维纸之前,长期以竹木简为主要书写材料。简是细长条的薄片,用绳把简编连起来就成为册,通常用毛笔蘸墨在上面书写。殷墟甲骨文屡见“册”字,《尚书·多士》也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可见至迟在商代简册就已通行了。商代和西周春秋时代的主要文字资料应该是简册文字,可惜竹木易腐,未能保存下来。
已发现的简册以战国时代的为最早。西汉和西晋时代都曾发现过大批战国时代的简册(西汉时代发现的就是后面要讲到的“古文经”。西晋时代发现的是“汲冢竹书”),但原物早已毁坏。50年代以来,在湖南长沙市、常德市、慈利县、河南信阳市和湖北江陵县、荆门市等地的楚墓里都出过竹简。此外,1978年在湖北随州市发现的战国早期
的曾侯乙墓也出土了一批竹简。这是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一批简。曾是附属于楚的小国,文字作风与楚国基本相同。
秦简是在70年代第一次发现的。1975年底,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了一千一百多枚竹简。这座墓是在始皇三十年(前217年)或稍后的时间下葬的。竹简抄写时间不一,估计不出战国末年至秦初这段时期。
从清末(20世纪初)以来,在西北地区两汉和魏晋时代的边塞等遗址里,陆续发现了很多汉简和一些魏晋简。50年代以来还在各地的汉墓里发现了很多汉简。西北边塞遗址出土的汉简包括所谓敦煌汉简、居延汉简等,一般都是木简,时代起自西汉武帝晚期终于东
23
汉晚期。(图四)墓葬出土的汉简大都是竹简,时代有不少属于西汉早期,补上了边塞汉简时代上的空白。魏晋简主要出土于新疆罗布泊西南的“楼兰遗址”以及新疆民丰北部的尼雅遗址,都是木简。“楼兰遗址”所出木简记年的较多,所记年份由曹魏晚期延续到东晋初,而以西晋的为多。(图五)
古代往往以简、牍并称。简很窄,通常只写一行字。牍是可以写几行字的长方形木板(宽度不一)。已发现的最早的牍出土于战国晚期的秦墓。汉代的边塞遗址和墓葬也都出过一些木牍。
对研究字体来说,简牍文字跟下面就要讲到的帛和纸上的文字非常重要。因为这些文字一般是以当时日常使用的字体书写的,不像金石文字往往比较保守,倾向于使用比较旧的字体。秦简是研究秦代隶书的最重要的资料。汉简是研究隶书的发展变化和草书形成过程的最重要的资料。魏晋时代简、纸上的文字是研究行书、楷书等字体的重要资料。
帛书:在使用植物纤维纸之前,除竹木简外还有一种比较重要的书写材料,这就是帛。古人常说“竹帛”,以帛与竹简并提。
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一件帛书,也是属于战国时代的楚国的。这件帛书是1942年在长沙的一个楚墓中盗掘出来的,早在40年代中期就流入了美国。它是一张长47厘米高38.7厘米的帛,上面有墨书的九百多个字,还有一些跟文字配合的彩色图像。
1973年在下葬于西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的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现了大批帛书,有《老子》《易经》等典籍和医书、占书等等,种类很多。其中有一件字体为篆书的占书,是秦统一前一年(前222年)抄写的。大部分帛书的字体属于早期隶书。其中一部分,字体跟篆书比较接近,可能抄写于秦末或汉初。此外的抄写于西汉早期。
二世纪初蔡伦造纸之后,植物纤维纸开始用于书写。作为书写材料,纸跟帛的性质比较接近。帛由于价格高昂,不能取代简牍。纸出现后逐渐把简牍排挤出历史舞台,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这一过程大概到四世纪才基本完成。
比较重要的时代较早的字纸,发现于上面提到过的魏晋时代的“楼兰遗址”,其年代
24
v1.0 可编辑可修改 范围大概跟同出的简牍差不多,内容有书信、文书和簿籍残片等。在敦煌莫高窟和新疆吐鲁番等地,发现过一些晋代和南北朝的卷子和字纸,对研究字体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自古流传下来的魏晋以来名家书迹,一般也属于帛纸文字。可惜现存的大都是临摹本或临摹本的刻本。
④ 玺印文字
根据文献记载及出土实物,玺印大约出现于春秋中叶,到战国时代已很通行,这与当时战事频仍、贸易发达的局面相应。
⑤ 货币文字
在商品交易媒介上所使用的文字,如布币、刀币、圜钱等。 战国文字的特点:1.形体歧异多。2.俗体使用广泛。 ⑻ 篆书
大篆和小篆统称篆书,主要流行于汉代之前。大篆代表为今存的石鼓文,以周宣王时的太史籀所书而得名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为石刻之祖。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秦国固有的籀文形体简省删改,形成了一种新的正式字体,形体固定,图画性减弱,线条符号性加强,字形有方
块字的形式,称为小篆。李斯是历史上篆书的第一大家。秦权上刻制的小篆,据说是李斯书写的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西汉末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小篆的特点:1.结构定型,固定了偏旁部首的位置和写法。2.符号化(表意抽象化,笔画线条化,书写规整化)3.构形系统性加强(基本构件、组合模式、组合层次三要素)
视频:
25
v1.0 可编辑可修改 ⑼ 隶书
隶书历史上也称佐书、史书、八分,是以点、横、掠、波磔等点画结构取代篆书的线条结构而使之便于书写的一种字体,由小篆简化而成,体形有楷书的雏形,是汉朝通行的文字,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
隶书有秦隶、汉隶。一般指汉隶。汉隶由秦隶发展,秦隶是秦系文字的发展。汉隶又叫“八分”。隶书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 隶书是把篆书中的圆匀对称,而做平正,以求书写时的快捷,利于一
般公文的操作,所以称之为隶书。隶书用笔不同于篆,横书起笔收笔特异。笔法又可分古隶、八分等。
隶书的特点: 1.用方折、平直的笔法改变篆书圆转的笔道。2.用点、画结构取代篆书的线条结构。3.书法上有挑法、波势、和波磔。 视频: 楷书
楷书新字体,比隶书平直,成为定型的方块字,因其可作为习字的法式楷模,所以叫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始于东汉,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唐-欧阳询)、“虞体”(唐-虞世南)、“颜体”(唐-颜真卿)、“柳体”(唐-柳公权)、“赵体”(宋元-赵孟頫)等。
楷书通行后,汉字字体就没有很大的变化了,一直通行到现在,是由魏晋开始流传,书体架构严谨、端正整齐。楷书书写重纵势,要善于利用毛笔丰富的弹性、锋芒,才能表现出点墨的优美;其碑帖众多,自魏晋以来,历代名家都有佳作,除了在民间普遍使用外,更是官家文书的标准。所以初学书法宜从平稳的楷书下手,立下基础,再求其他的变化。
楷书的特点:1.彻底摆脱了篆书的影响,构形单一。2.点画形态丰富
26
v1.0 可编辑可修改 视频: ⑾ 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字)体。写的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的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行书不同于隶、楷,其流动程度可以由书写者自由运用。行书表现出浪漫唯美的气息。
行书的特点:1.大小相兼,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2.收放结合,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线条长的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3.疏密得体,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 ⑿ 草书
草书就是比较草率的字体,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草书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当时通用的是“草隶”,即潦草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汉末,张芝变革“章草”为“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唐代张旭、怀素又发展为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的“狂草”。
草书分为藁书、章草、大草、小草、狂草、标准草书、新草、全草书、独草、连绵草和游丝草。
藁书:亦称“藁草”、“草藁”。“藁”即“稿”。作文必先起稿,其书多涂改而潦草,故名。
章草:也称“隶草”,“急就”,“行草”。章草是早期草书和汉隶相融的雅化草体,波挑鲜明,笔画钩连呈“波”形,字字独立,字形扁方,笔带横势。章草在汉魏之际最为盛行,后至元朝方复兴,蜕变于明朝。
大草:指“今草”中形体较大、笔划较“小草”更省简、体势更放纵者,与“小草”
27
相对称。“大草”几近于线符、纯用草法,难以辨认,亦一时兴至之作也。唐张旭、怀素有“狂草”之作,最为放恣,或混称为“大草”。
小草:指“今草”中形体较小、笔划虽省略但较易认者,与“大草”对称。 狂草:最为恣肆放纵的草书。唐·张旭所创。
标准草书:近人于右任主持创造。于氏为近代草书大家,三十年代在上海成立草书社,集合海内专家,根据易识、易写、准确、美丽四个原则,制定“标准草书”。于氏认为历史上有三系草书、即章草、今草、狂草,故“标准草”书又称第四种草书。
新草:王羲之变法张芝“今草”,别开生面,后世谓之“新草”。“新草”较“今草”更为省略放纵,一说即“大草”。
全草书:唐·张彦远《法书要绿》卷二《梁庾元威论书》:“宋中庶宗炳出九体书,所谓缣素书、简奏书、笺表书、吊记书、行押书、楫书、藁书、半草书、全草书,此九法极真草书之次第焉。”详其所指,“全草书”与“半草书”相对而言:“全草书”纯部草书,“半草书”在草、行之间。唐段成式“酉阳杂殂》卷十一《广知》所举百体书中有“半草书”,而无“全草书”,则“全草书”即“草书”可知矣。
独草:指形体不相连接、单字基本独立的草书,与“连绵草”相对而言。宋姜夔《续书谱·草书》:“自唐以前多是‘独草’,不过两字属连。累数十字而不断,号日‘连绵’、‘游丝’,此虽出于古人,不足为奇,更成大病。”
连绵草:又名“连绵书”。宋朱长文《墨池编》卷十《续书断下》:“吕向字子回,章草、隶峻巧,又能一笔环实百字,基萦发然,世晋草书,多不环连,唐人变为连绵,后世病之。”
游丝草:一种字划细如游丝、连绵环绕的草书。元郑杓《衍极》卷二《书要篇》刘有定注,一笔书,张芝临池所制。其倚伏,有循环之趋。后世又有“‘游丝草’者盖此书之巧变也。”宋高宗赵构《翰墨志》:“至若绍兴以来,杂书、游丝书,惟钱塘吴说。”可
28
见宋、元之时犹行于世。然连绵回环,并非古法,书家病之。
古文字有古文字的草率写法,今文字有今文字的草率写汪。狭义的说,草书是一种书体,特征是笔画连带、结体简约。 (二)汉字的演变
字体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书写材料的制约的,在甲骨文刻画很难,主要以直线、横线和斜线来组织文字,可是,写在织帛和织牍上的字就不一样了,例如,隶书是从篆书发展过来的,形体中出现了撇、捺、点、挑的笔画;正是使用了毛笔,又在易走笔的书写材料上,才出现这种变化,这种改进,是人们在刻划和书写的过程中,出现的伟大创造和发明。
总之,汉字字体的演变,是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中,最受注目的文化现象之一,演变的字体,前后衔接,内容丰富,特别是发展成独特的书法艺术,更成为世界文化中的一支奇葩。
1.汉字演变的主要过程
⑴ 历史角度
即使只从商代后期算起,汉字也已经有三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段很长的时间里,汉字的意音文字的本质没有改变,但是无论在形体上还是在结构上,都发生了很重要的变化。
大约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遗址等仰韶文化遗址的陶器外壁,已经出现刻划符号,共达五十多种。它们整齐规划,并有一定规律性,具备简单文字的特征,可能是我国文字的萌芽。
在距今约四五千年的大汉口文化遗址晚期和良津文化遗址的陶器上,发现有更整齐规则的图形刻划,是早期的图形文字。
29
2O世纪8O年代初,在河南登封夏文化遗址发掘出的陶器上,发现了更完备的文字。这是被学者们确认的迄今为止我国有确切时代的最早的文字。商周时期,通用的文字是甲骨文。春秋以后秦统一后制定出小篆。曹魏时钟繇创立楷书。至此汉字的演化已臻完善。而且自东汉末年起,汉字的书写已成一种专门的艺术即书法。
⑵ 字体角度
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简略归纳为五个阶段:声、形、象、数、理。
⑴ “声”是任何一种语言的必要组成部分。在遥远漫长的太古时代,人类从本能的“哭声、笑声……”或模仿大自然的“鸟鸣、虫叫、兽吼、风声、雷声、雨声……”中逐渐分化出具有一定意义、代表一定事物的“声音”,这就是语音的进化。例如:“ma、ba”用于代表“妈、爸”可能是从哭声“啊……”中分化出来。语音进化到现代,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汉语中大约有4×400=1600种声音。语音的分化必定有其自身一定的规律,从现代语言中可以分辩出一些线索。例如:
“鹅、鸡、鸭、猫……”等家禽和家畜可能是依据其叫声而定其名的。 “哈、喔、嘘、哎唷……”等声音是直接表示人类在不同情绪下的自然发声。 “五→午”、“苗→渺”、“木→冒”……音相通,意相联。
⑵ “形”是语言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必要的。在远古时代人类主要面临的是生存和种族延续问题。在与大自然和猛兽毒蛇等的斗争过程中,有时需要用“形”或“画”来表示事物。例如:远出狩猎,为了不至于迷失道路,可能在岩石上或树干上做一些标记。人类在狩猎时,也注意观察野兽的足迹,以辨别出野兽的特性。另外,人类也可能出于对神秘大自然的崇拜或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在岩洞壁上,画上“日、月、人、山、木、屮、动物、祖先……”等图象。
由“图画”经过一个简化过程,取事物的主要特征,开始了“文字”的进化过程。拼音文字是由原始图象向表示声音的字母方向发展,以语音作为主体。汉字由原始图象向
30
v1.0 可编辑可修改 “象、数、理”方向发展,用不同的图象来表示各种各样的意思。
⑶ “象”是创造汉字和《易》说理预事的主要方法。“日、月”等属于象形文字,是造字的基本部件。这些基本部件相互组合,产生各种各样的“象”,创造出更多的字。基本部件和字还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组合,产生用于表示各种事物、各种意念的诸多文字。
⑷ “数”概念是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类首先掌握的概念可能是“无”和“有”。没水喝会渴,没东西吃就会饿。“有→
月”字中“
”表示手,“月”
表示肉。“有”字原意“手下有肉”,有肉吃就不会挨饿。“有”进一步分化形成“一、二、三、多”等数的概念。
“数”向易符方向演变,逐渐从文字中分离,形成八卦,并在历史上的夏、商、周时期形成《易经》(《连山》、《归藏》、《周易》)。例如:奇数(一、三、五、七、九)和偶数(二、四、六、八、十)是两组不同性质的数。若奇数属阳,偶数则属阴。在《河图》和《洛书》中以“黑、白”或“实心、空心”分别表示。《易》中用“阳爻、阴爻”(、)表示。数字“一、二、三”中若按《易》之思维,将“一”视为阳爻“”,“二”即为“”,“三”即为“☰”。按阳爻重叠之原理,将阴爻也重叠,即为“、、☷”。若再将“、”符号组合,即产生所有的易符。
研究“数”的加减乘除为算术。研究“数”的“象”,并且以“象”说“理”,这是演绎《易经》了。汉字中,字根重叠现象比比皆是,这是“数理”在造字中的具体表现。例如:
唱→口昌→ckv(“唱”,从口、昌声) 哭→吅犬→kv(“哭”,从吅、狱省声)
噪→口喿→口品木→zkv/zkvm(“喿→品木”,表示树上有许多小鸟在叽叽喳喳的叫,“品”三口,评头品足。)
嚣→页→xvy(“嚣”,从、从页。页,首也)
31
土→十一→ti(《说文解字》中,土→二丨,从二,二为阴数,象地。模糊元码中按直观分为“十一”,与“士→十一”相同。)
⑸ “理”是“象、数”的扩展。汉字外延的演变主要是通过“理”来扩大的,即相“象”的事物,“理”也相通。例如:“明”本意是明亮,延伸出“眼睛看得清楚、心里明白、事情变得明显……”等。
上述汉字演变的五个阶段“音、形、象、数、理”,本质上也是创造汉字的五种基本方法。
2.汉字形体的主要变化
从形体上看,汉字主要经历了由繁到简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字体和字形两方面。字形的变化指一个个字的外形的变化。字体的变化则指文字在字形特点和书写风格上的总的变化,而且通常是指较明显较巨大的变化而言的。这两方面的变化往往交织在一起而难以截然划分。
⑴ 字体的主要变化
汉字字体演变的过程可以分成两个大阶段,即古文字阶段和隶、楷阶段。前一阶段起自商代终于秦代(公元前三世纪晚期),后一阶段起自汉代一直延续到现代。
由象形变为不象形,是字体演变过程中最容易觉察到的变化。在整个古文字阶段里,汉字的象形程度在不断降低。古文字所使用的字符(“字符”是我们为文字所使用的符号,也就是构成文字的符号所起的专名),本来大都很象图形。古人为了书写的方便,把它们逐渐改变成用比较平直的线条构成的、象形程度较低的符号。这可以称为“线条化”。在从古文字演变为隶书的过程里,字符的写法发生了更大的变化。它们绝大多数变成了完全丧失象形意味的、用点画撇捺等笔画组成的符号。这可以称为“笔画化”。下面所举的是“马”“鱼”二字字体演变的简单情况。
隶书书写起来要比古文字方便得多。由古文字变为隶书,应该看作汉字形体上最重要
32
的一次简化。从表面上看,楷书对隶书的改变似乎不大。但是楷书的笔画书写起来比隶书更加方便,所以由隶变楷也是一次重要的简化。
⑵ 简化
从总体上说,简化是汉字发展中体现出来的主要趋向。简化改变了笔画的造型和写法,为的是要加快书写速度。
最初的简化主要是由图形为主转变为以线条为主,但同种字体亦存在着由繁到简的发展趋势。殷周之古体减为秦篆,秦篆减为汉隶,汉隶减为汉草(章草),汉草减为晋唐之草(今草);汉隶的体势变为楷书,楷书减为行书;宋元以来,又减省楷书,参取行草,变成一种简体(即所谓“破体”“俗体”“小写”)。这都是最显着的减省笔画。而篆与篆,隶与隶,草与草,简体与简体,其中尚有繁简之不同,总而言之,汉字的字体,在数千年中是时时被减省的。从殷周之古体变到宋元之简体,时时向着简易的方面进行,可说是没有间断。
简体字的大量流行是在唐宋以后。这时期,由于民间文学盛行,刻印技术进步,书籍出版大量增多,简体字也就在民间广为流行。在刘复、李家瑞编的《宋元以来俗字谱》一书中就收集到1,600多个简体俗字,但当时的简体字是难登大雅之堂的。 1909年,清末学者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的文章,认为:“最便而最易行者,莫如采用俗体字。”“五四”以后钱玄同先生着文提倡简化字,认为汉字繁难是“学术上、教育上之大障碍”,汉字改革“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地步”。他的《简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得到广泛响应,学界成立了汉字省体委员会,从此简化字运动蓬勃发展起来。到1936年容庚先生出版《简体字典》,已收简体字4,445个。1952年,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陆续确定的简化方法是:采用普遍通行的简体字,用草书楷化加以增补,根据行草书和简体字的偏旁适当类推。经过数年反复酝酿,1956年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编印了《简化字总表》。《简化字总表》收入2,236个简化字,笔画数平均减少5画多。
根据王均先生主编的《当代中国的文字改革》一书的分析,《汉字简化方案》收入的
33
简化字可分为以下八类:
1.简省原字形体,如“医”作“医”,“疟”作“疟” 2.保持原字轮廓:如“肃”作“肃”, “伞”作“伞” 3.草书楷化:如“专”作“专”,“长”作“长” 4.采用古字体:如“丰”作“丰”,“从”作“从”
5.用符号代替原字的一部分:如“汉”作“汉”,“仅”作“仅” 6.另造新形声字:如“惊”作“惊”,“护”作“护” 7.同音代替:如“裏”作“里”,“几”作“几” 8.其他:如“旧”作“旧”,“灵”作“灵” ⑶ 繁化
汉字的结构会出现繁化的现象,因为有时为了区别、强调字音或字义,会给字形增加一些成分。例如为了区别被“假借”的独体字的各种字义,往往在独体字上加上声符或形符,产生了“形声字”。如“箕”字在古文字阶段就写作“其”,但后来它常被假借作虚词用“他的”的意思。为了区别字义,原先代表“簸箕”意义的“其”,反而要加上一个“竹字头”,写成笔画较多的“箕”。又如“然”,下部有个“火”,本义是“引火点着”“燃烧”,可是又常常被假借作代词“这样、那样”或形容词“对,是的”。这些假借意义甚至比本义更常用,后来用作本义时就再加“火”字旁作“燃”,形符“火”就变得重复了。
繁化使汉字的数量不断增加。例如,“辟”有多种意义,为了区别它们,人们把它们分别写成“僻”(偏僻)、“避”(躲避)、“辟”(开辟)、“譬”(譬喻)。这样,一个字变成五个字,因为“辟”字自身也仍在使用,如用“复辟”。
34
⑷ 异体字
汉字是用来记录汉语和传达汉语的工具。但是,在记录同样的汉语单词时,不同地方或不同的人会因为习惯问题使用一些不同的字。由于是记录同一个词,只是形体不同,因而这些词、字往往都会被社会承认,于是这些字之间就形成了异体的关系。汉字形体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是从异体繁多演变到字有定形的。甲骨文、金文中异体字就比较多。《甲骨文编》中收“鱼”字二十个,“马”字五十个。《金文编》中收“鱼”字三十九个,“马”字四十四个,而到小篆时就各采用一个。这也可以看作是汉字的简化。
⑸ 古今字
上古时代,特别是先秦时代,汉字的数量比后代要少得多。《说文解字》只收了9,353个字,到《康熙字典》已收汉字47,035个。一个原因是,新字随新事物的产生而产生,旧事物虽已灭亡,但其字却保留下来。另外,造字之初人们常用假借的方法使一字兼有数义,后来为了明确地传达语义,使文字易于辨认和区别,人们就将原先的字加上种种的部件,这样就产生了很多的新字。例如:“见、现”“受、授”“辟、避、僻”等。新字和原先的那个字在时间上有古今的差别,所以称为古今字。由于新字是在古字的基础上添加部首产生的,所以可以把这种变化看做汉字的一种繁化。
⑹ 正俗字
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字曾被统治阶级利用来进行文化统治。一般说来,在正式的场合下使用的汉字,形体结构和书写风格都必须是规范的,是官方所认可的,因此这些规范字可以被视为正体。现在我们能看到最早的汉字正体,应算是出现在商代中后期的青铜器上的铭文。当时又有一些讲求便捷但又被官方承认的字体,它们相对于正体文字,只保留了各自的“区别性特征”。这种字体多是由地位较低的人员书写,例如一般的史官、卜筮人员等。相对正体而言,这些字体比较大众化,可视为俗体。
事实上,在汉字的每个发展阶段都存在正体和俗体。小篆是秦朝文字的正体,而隶书就是当时的俗体。楷书作为其后直至今天广泛使用的正体,它是从后期汉隶的俗体,经过
35
魏晋南北朝的演变才逐步定形的。正体、俗体的对立统一,彼此的消长转化,可以说是贯穿汉字发展史中的一条相当重要的线索。 3.汉字形体演变的三个问题
⑴ 隶变
所谓隶变,是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演变,是汉字由古文字演变为今文字的一次质的飞跃。隶变抛弃象形特征,用笔势代替笔意(用书写符号代替描绘符号),失去构形理据。
隶变在汉字发展史上的作用:隶变使汉字形体彻底摆脱了古汉字象形、象意的桎梏,冲破了篆书线条结构的严密裹刺的纠缠,由“描绘”符号一变而为“书写”符号。隶变在汉字发展史上确实是一次质的飞跃,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⑵ 讹变
讹变是指汉字形体在演变过程中,由于误解字形或为着书写的方便而破坏原本表义结构的变形。讹变造成了字形与字义的乖戾,丧失了构形的理据。
讹变是个别字的现象,无规律可循,在汉字形体演变的每一阶段都发生。
讹变的原因:1.因形体相近而致误。2.因割裂象形性笔画而致误。3.因增加装饰性的笔划而致误。4.因增加声符而破坏了原来的象形、象意结构。
⑶ 字形的趋繁与趋简
字形的趋繁与趋简是指某个字在其形体演变过程中笔划的增多与减少。 4.造字原则和方法——六书
中国的文字,是由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等六种文字组成,即人们所说的“六书”。六书是汉代人根据对小篆的形体分析而归纳、总结出来的六条造字原则和具体的造字方法。
36
中国文字创造之初,虽与埃及相同,都是由图画、象形文字演化而来的。但其进化情况却不同。中国文字的演化,始终维持着原始的绘画或符号内容,只是在形成更多文字时,在原有文字构成的基础上,加以种种组合,以求形成更多的文字,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⑴ 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象形即字的形状是依照物体的外貌特征来描绘出来。如日、月、山、水等四个字,就是模仿日、月、山、水之形书写并逐渐演化而来的。保留着原始的绘画特征,并反映自然界的真实形象。
⑵ 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形声是由形与声两部分组成。例如“河”、“湖”二字,均以“水”为形,字义与水有关;而后半字的“可”“胡”,则与读音相同或相近。在近代的艺术创作及平面设计上,亦不难找出利用“形声”手法的设计。
学习形声字应注意的问题:
1.形声字的义符只能表示某种意思的范围,而不能标明表声字的具体含义。 2.形声字的声符除了标声之外,往往兼有表意的作用。 3.形声字的义符和声符在表现形式上有多种复杂的情况。 ⑶ 指事
这种构字方法,是用文字来反映事物的真实状况的。
象形和指事的辨别:在结构上都归“独体”。象形多表示具体概念,指事多表示抽象
37
v1.0 可编辑可修改 概念(但高、大为象形)。
⑷ 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其字的构成原则,是将两个原有字之字义联系起来而派生一个新字义,从而产生一个新字。如 “人”字和“言”字合并成“信”字,意思是言而有信。
会意包括会形合成和会义合成。
会意字、象形字和指事字的区别:象形、指事是以独体、静态而名物,会意则是以合体、动态而示意。所以反映在语法上,象形字、指事字多用为名词,会意字则多为动词。
⑸ 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
转注的含义在于用两个字互为注释,彼此同义而不同形。例如“考”、“老”二
字。古时“考”可作“长寿”解释,两字相通,意义一致,故这类字称为转注字。
对转注的多种解释:1.训诂上的互训。戴震、段玉裁主此说。 2.语词派生,文字孳乳。章炳麟主此说。
⑹ 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託事。令、长是也。”
假借即一字两用。原来本无此字,然而有些新的意义又无字表达,于是就把这种尚无字可以表达的意义赋与一个原有的字。如借当毛皮讲的“裘”字,作请求的“求”即是。
假借现象产生的原因:1.为了限制造字的数量。2.由于要记录的词意思抽象,不好
38
通过字形来显示,于是借用同字来代替。
总结以上六书,前两项,“造字法”也;中两项,“组字法”也;后两项,“用字法”也。这六个原理,是古代文字学学者归纳出来的字学理论。其所含汉字构成法则,是长期演化而成的,不是任何一个人独创的。 5.汉字的数量
汉字的数量并没有准确数字,大约将近十万个(北京国安咨询设备公司汉字字库收入有出处汉字91251个),日常所使用的汉字只有几千字。据统计,1000个常用字能覆盖约92%的书面资料,2000字可覆盖98%以上,3000字时已到99%,简体与繁体的统计结果相差不大。
历史上出现过的汉字总数有8万多其中多数为异体字和罕用字
三、汉字的优点
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字像汉字那样历尽沧桑,青春永驻。古埃及5000年前的圣书字是人类最早的文字之一。但它后来消亡了,有记载的古埃及文化也被深深埋藏起来了。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也有5000年的历史。但在公元330年后,它也消亡了。历史上衰亡的著名文字还有玛雅文、波罗米文等等。而汉字不但久盛不衰,独矗世界文字之林,还不断地得以发展,影响也越来越大。为什么有以下一些原因: 1.汉字是读音最动听的文字之一。
汉字一字一音,每个音又分为四个音调,因此读起来响亮清晰,婉转动听,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用这种语言写成的诗文,有铿锵锐耳、抑扬顿挫的美感,特别是诗。中文诗讲究平仄、对仗,所以,诗句可以特别整齐、节奏特别鲜明,读之特别琅琅上口。
由于汉字语音响亮清晰,没有轻辅音,所以汉字在“人机对话”方面占有明显优势。
39
有人预言,21世纪是“汉字的世纪”。 2.汉字也是最优美的文字之一。
优美到什么程度呢它已成为一种艺术——书法艺术。汉字的书法艺术是任何其它文字所无法相比的。 下列的古代书法作品已经成为无价之宝。
3.汉字好认直观达意 4.汉字意思好懂(具有关联性)
四.汉字的作用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的作用,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字一样,是记录语言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人们交流思想的辅助工具。它是由汉族人民创造并使用的文字。
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所使用的文字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拼音文字,如英语、法语、俄语、德语等;一类是非拼音文字,如汉语、日语等。拼音文字是表音文字,它的特点就是用拼音字母把音素、音节记录表示出来,字形与语音一般有较为密切的关联。非拼音文字是表意文字,它的特点就是字形与语音一般没有直接的关联。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所以,我们说,表意是汉字的性质。
汉字是表意文字,所以,一般不能直接表示出字的读音来,而只能够一个字表示一个词或词素的意义。这就是汉字(词)涵义丰富的原因之一,也是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所无法媲美之处。
汉字具有表意的性质。因此,每一个汉字都是自成为一个音节,又都是在书写上为各不相同的独立符号。所以,汉字一般说,都是一个具备音、形、义的统一体。
汉字的表意性,还可以从字形与字音的关系上来说,即我们看了一个字的字形,一般
40
仍不能读出字音来,而读出了字音,一般也不能就写出它的字形。
通常,我们根据汉字的构造特点,而把汉字分成主要三类。这三类中的第一类是单纯的表意字;第二类是表音字;第三类是有表音成分又有表意成分的字。这里,第二类和第三类字实际上多半是以象形字为构造基础的。所以,我们从汉字的构造与构造特点上看,汉字基本上属于表意文字。
我们从上述“三类”汉字还可以发现汉字另一个特点,即汉字实质是形、音、义的结合体。例如“田”字,自古以来,这个字一直未变化,沿用至今;它的字形像一块已开垦用于耕种的土地;它的字音读作tián;它的字义则为“用于耕种的土地”。
汉字所具有的上述这种形、音、义的结合体特征与特点最能表现汉字的性质和特点。
五.汉字的影响
1.汉字对日本文字的影响
日本民族虽有着古老的文化,但其本族文字的创制则相当晚。长期以来,其人民是以汉字作为自己传播思想、表达情感的载体。日本文字的最终创制是由吉备真备和弘法大师(空海)来完成的。他们俩人均曾长期留居中国唐朝。前者根据标音汉字楷体偏旁造成日文“片假名”,后者采用汉字革体创造日文“平假名”。尽管自十世纪起,假名文字已在日本盛行,但汉字的使用却并未因此而废止。时至今天,已在世界占据重要地位的日本文字仍保留有一千多个简体汉字。 2.汉字对朝鲜文字的影响
中古时期的朝鲜亦如日本没有自己的文字,而是使用汉字。李朝初期,郑麟趾、成三问等人依中国音韵,研究朝鲜语音,创造出11个母音字母和17个子音字母,并于公元1443年“训民正音”,公布使用。朝鲜从此有了自己的文字。
41
3.汉字对越南文字的影响
十世纪以前的越南曾是中国的郡县。秦、汉、隋、唐在此设官统辖,故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较深。独立后的越南,直至十三世纪,才以汉字为基础,用形声、假借、会意等方法创制出越南文字——字喃。十五世纪时,字喃通行全国,完全取代汉字。
六、汉字的发展前景
我们所熟知的汉字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而演变成为今日集艺术、民族文化等
特色为一体的文化产物。在众人眼中,汉字具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每一个中国人也不得不承认,汉字是人类文明,尤其是华夏文明的伟大发明。我们对汉字所结下的深厚情谊是难以言喻的,而我们也深信,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多人使有的一种语言将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世界文化。
七、关于汉字的风俗
射虎:就是猜灯谜,也叫打灯虎,与汉字有著密切关系。旧时的射虎格复杂多样谜底多为四书五经中的原句;一类是市井灯谜,谜面谜底均很通俗。射虎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合体字:中国民间常将一些带有吉祥含义的短语合写为一个字,以祈求吉祥,常见的合体字如“招财进宝”、“双喜”等。
谐音字:华人喜欢利用汉字的同音特点用谐音字取吉祥之意,比如蝙蝠的“蝠”谐音为幸福的“福”,走兽的“兽”谐音为长寿的“寿”。
九九消寒图:中国北方地区的一项民俗在每年数九的季节写下“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个双钩字,这九个字每字九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根据天气为一个笔画填充颜色,到
42
数九结束完成全图。
花鸟字:一些民间艺人用一些花卉和禽鸟的图案拼写成汉字,近看细节是一些花鸟画,远看整体却是一幅字,这种字画结合的艺术形式被称作花鸟字,是一种多彩花鸟虫鱼组合书法。在中国,只有在春节庙会中,和一些节日集会中才可以看到。花鸟字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也成为一种街头艺术。早期的鸟字画大多写的是一些吉祥话语,以祈求吉利,现在在庙会见到的鸟字画则以书写顾客的姓名为主,购买者的目的也由祈求吉祥逐渐转变为猎奇。
4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