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与评价的研究

2021-04-27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7.09

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

与评价的研究

李建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现代社会对各行各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衍生地, 更是对其提出更高要求。而目前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 需要。本文就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现状进行一个分析,再针对现状提出相对应培养建议,仅供 参考。【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对策

随着体育教育专业新课改的发布,对普通高校体育教 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目标,因此,为了应对这 一要求,就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进而提升高校教育

工作者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水平。本文研究意在增强对体育 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理论研究。

_、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现状

近年来,就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工作能力 所作调查,显示目前来说高校毕业生工作能力和社会实际 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调查也显示,学生在思想教育的能 力、体育教育的能力、运动训练的能力还有科研创新的能 力和专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只有在体育社交活动能力和 运用工具的能力比预期的要好很多。但这也不能忽略了和 其他的师范专业比较仍有很大差距的这个事实,而且能力 发展也不尽相同。形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在高校教 学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方式不能与时俱进,跟不上社会的 需求变化,进而导致高校课堂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社会需 要严重脱节。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 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任一方面能力的缺失都会对工作质量 产生一定的影响。有鉴于此,就要增强学生全面发展能力 的培养,打破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能力不平衡的现象, 让此专业毕业生具备现代体育老师所要有的各方面能力, 使其在未来的工作中可以发挥最好的教育作用[1]。

另外,导致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不足的原 因还有受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也有受到老课程设 置的影响。因为长久以来,我国体育课程设置受前苏联影 响较大,它们主要以专业性强但灵活性差著称,缺少对能 力的着重培养[2]。此外,高校的教学设备也要进行一个改 善。就目前来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教学设备上还难以 满足教学需求,教学设施跟不上,难以适应专业发展需要, 课堂教育老师大多还是停留在书本知识的传授上,没有进 行深人的课堂实践,这些现象都或多或少影响了培养效果, 极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高校应该重视并做出改变,给 学生提高更加完备的教学设施,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进而 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再次,一些老师职业精神缺乏,有 些学生学习态度较差也是导致学生能力较低的原因。因为 很多学生认为毕业时找工作的时候和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关 系并不是很大,也受到社会一些其他不良思想的影响,导 致学生在学习方面不积极,学习态度差,缺乏求知精神, 对自身能力提升重要性认识不够[$]。最后,缺乏相对应行 之有效的评价体系也是导致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 力不足的原因之一。

• 248 -

二、 提高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建议

对学生能力的有效培养,第一,要做到有计划。学生 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有一 定的计划性,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培养计划并结合实际,采 取有效措施,采用相应方法,有计划地培育学生全方位的 能力。第二,要遵循渐进原则,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 期的过程,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培 养,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 整体,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进行教学[%]。第三,要采取结 合性原则,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要结合各门学科综合培养, 多种学科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才能达到更好地培 养效果。第四,遵循个体性原则,在对学生能力进行培养 的过程中,要注意到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培养方式应该 多元化,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区别对待,在 根据学生特点的基础上,选取适合的方法让他们朝最好的 方向发展[5]。

三、 结语

当今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越来越高,因此对普通高校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这对提高高校 教育办学水平,促进高校专业发展,培育更多优秀的教育 工作者有着重大的意义,学校和社会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不仅仅对学生能力培养有促进作用,对整个教育行业的健 康发展更是有不容忽视的至关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丽华.现代心理学关于能力的研究[J].辽宁师大学报 (社科版),1989(4):11 ~16.[2] 易锋,程新英,张建军,陈明清.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 结构体系与评价系统的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 (2).[3] 卓杰先,李志杰,兰政,蒙军.高专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应 用人才能力结构的调查研究[J].铜仁学院学报,2008(4).[4] 彭贻海,王莉,严精华,赵淑英,高连顺,陈勇军.论体育教 育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社会需求的相互关系[J].武汉 体育学院学报,2003,37(6).

[5] 冯忠良.结构一定向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

, 1992: 327.

(作者单位:四川理工学院)

作者简介:李建(1978-),男,汉族,四川人,本科,

讲师,研究方向:运动训练、体育教育、体育相关产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