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探究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发展的定位和方向

2022-08-30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探究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发展的定位和方向

发表时间:2020-08-07T16:41:49.96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8期 作者: 毛丽珍[导读] 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将参观博物馆作为一种全新的出游方式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将参观博物馆作为一种全新的出游方式,通过参观博物馆不仅能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而且能够感受文化艺术的熏陶,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在新时期,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不断深入,必须要积极推动博物馆的转型升级,通过创新发展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博物馆作为旅游产品最主要的核心文化支点,在不断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文旅领域发展进行判断,也应该制定完善的旅游文化融合背景,确保博物馆文化旅游的整体质量与水平全面增强,保证博物馆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推动文旅产业的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关键词:文旅融合;博物馆;发展定位

博物馆作为历史文物最主要的集中展示空间,能够帮助人们对当地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入了解,越来越多的现代人通过参观博物馆来丰富自己的文化体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通过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不仅能够为广大博物馆提供大量游客资源,也能够推动博物馆的建设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在新时期博物馆必须要加强自身的转型与升级,重点把控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重视博物馆旅游活动的开展。一、博物馆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文旅旅游能够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目前的主要社会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愿望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关系。从目前来看,在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方面,能够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产生深远影响。博物馆参观游览作为文化和旅游结合最紧密的产物,具有艺术性、科教性、历史性等多方面的价值和功能,显著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1]。 (二)文化和旅游市场催生文旅旅游的热潮

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各种相关的文旅类节目热播,例如《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一系列综艺节目,人民群众对文物的热情这也使得文化体验市场空前繁荣。为了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很多的博物馆纷纷以文物原型设计一大批衍生的文创产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古董收藏的热情,引发了强烈的市场反响。(三)国家职能部门的推动

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资源开发的效果,充分发挥文化旅游的效应。国家将原有的文化部旅游局等相关职能进行充分整合,重新组建文化和旅游部,通过国家层面的政策调控能够进一步推动文旅旅游产业的发展,充分运用文化内涵提高旅游效果,运用旅游的方式传承文化。二、博物馆旅游发展的主要现状

(一)基础设施不完善,文化吸引力比较低

尽管我国很多的城市博物馆都已经开展了文旅活动的建设,但由于当前我国大多数的博物馆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很多著名的旅游景点,没有做好宣传工作,缺少文化吸引力,导致客源极差[2]。我国目前的大多数博物馆。尽管藏品价值非常高,但是其展览活动开设次数较少。而且展示形式千篇一律,无法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二)博物馆旅游发展缺乏特色

在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军事类、艺术类、历史类博物馆发展数量比较多,但很多博物馆与社会大众相脱节,没有进行大力的推广,导致很多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不高。(三)展示形式单一,缺乏新鲜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高科技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影响。在博物馆展览的过程中,应用高科技不仅可以帮助游客体验到各种科技文化产品的魅力,而且也可以感受到未来世界的无限可能。我国许多博物馆由于缺乏资金投入,在展览设计方面还比较落后,导致游客的体验效果不佳。

三、博物馆旅游发展的主要定位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一)博物馆必须要加强创新力度

创新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推动博物馆事业不断发展的关键在博物馆旅游事业大力发展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树立科学办馆的理念,充分发挥博物馆文物收藏、保护、展示、教育、研究的各项功能,将做好历史文物的保护者与记录者[3]。在博物馆发展时要坚持绿色、创新、开放、共享的理念,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博物馆工作的建设水平,将文物资源和信息资源充分融入到旅游文化产业之中,这样才能够实现博物馆的协调统筹发展,而且在博物馆建设的过程中更应该突出文化特色,追求特色鲜明、服务大众,将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在文物保护与收藏时,还应该运用高科技手段加强对文物资源的保护协调,在博物馆旅游文化事业融合的同时,还要推动博物馆管理体系不断创新,打破传统的思维僵局,将机构设置、人才培养、运行管理充分协调,促进博物馆展览,满足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需求。(二)提高博物馆的策展能力

在文旅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博物馆作为供给侧其产品的形式和层次,必须要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要积极夯实文物藏品的深入研究,保证文物博物馆的供给侧改革。根据文化行政部门的安排,做好协调统筹管理,促进文物产品的流通,要加强文物产品的体系建设。 通过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科学技术手段,推动文物资源数据库的构建,让公众能够更加方便了解到文物信息。

策展能力作为博物馆工作的主要核心竞争力,只有将深藏在库房中的藏品唤醒,这样才能够提高博物馆文物藏展的比例,让更多精品文物呈现给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4]。 (三)融合走向开放合作新时代

博物馆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最主要的就是改变自身的思维观念,鼓励博物馆与社会力量紧密合作,促进博物馆文物资源的开发投资有效拓展。

在文化旅游协同发展的格局之下,必须要推动博物馆文化资源的协调共享,促进彼此的深入交流,形成有机合作的关系。

在文旅事业发展的背景下,必须形成战略合作关系,让文物充分释放活力人才作为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仅需要博物馆自身加大培养力度,而且还需要借助社会力量整合科研机构的资源,为博物馆人才培育提供更加宽广的空间。

(四)推动博物馆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紧密结合

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把握博物馆经营管理的重要特点,同时要深入分析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内在,形成全新的文化创意产业,还要将更多极具艺术性和趣味性的产品提供给游客,拉近博物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在新形势下,博物馆之间的不仅要加强沟通与交流,同时还要对现有的博物馆经营体制进行改革,根据不同的合作对象建立民族博物馆、科研博物馆等,通过这样的方法促进博物馆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

尽管博物馆并不属于盈利性组织,但其主要的服务对象依然是消费者,所以在开展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必须以消费者为主体。积极协调多个部门,群策群力将博物馆旅游营销推陈出新,继续推动博物馆旅游事业的建设发展水平。结束语:

在新时期,随着旅游与文化产业交融,不断深入博物馆作为文旅产业的重要构成必须要把握当下,将文化资源转变为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社会公众参观浏览。博物馆也应该通过文化创意产业获得更多的经营利润,保证博物馆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面提高,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文物观赏体验。参考文献:

[1]付森.文旅融合发展下的博物馆公众服务创新理念探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08):112-113.

[2]黎巍巍.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博物馆网上预约服务分析——以重庆自然博物馆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07):37-38. [3]相培娜,李宜霖,李玉.加强博物馆供给侧改革 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20):122-124. [4]张凯杰,王颖.文旅融合背景下旅顺潜艇博物馆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33):40-4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