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进城考试考试试题及答案定稿版

2020-08-24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进城考试考试试题及答案精编WOR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密……………封……………线……………内……………不……………要……………答……………小学数学教师进城招聘考试试卷

一、填空。

1、按规律填空。8、15、10、13、12、11、()、()。 1、4、16、64、()、()。

2、两数相除,商为1800,如果被除数缩小50倍,除数扩大20倍,那么商就是()。 3、小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780末尾的“0”漏写了,结果得到商是80,正确的商应该是()

4、10个队进行循环赛,需要比赛(45)场。如果进行淘汰赛,最后决赛出冠军,共要比赛(9)场。

5、有一个两位数,若将它减去3,则所得的结果是4的倍数;若将它减去4,则所得的结果

是5的倍数;若将它减去5,则所得的结果是6的倍数。这个两位数是 59 。 6、已知最大的负整数是y,4的相反数是x,最小的正整数是z,则代数式3x―[―2y―1+ (4x-y+z)]的值为 。

7、车站里等候买车票的人整齐地排成一列队伍,小明也在其中。他数了数人数,排在他前

51面的人数是总人数的,排在他后面的人数是总人数的。小明排在第 36 名。

678、一次生日宴会共有三种饮料。宴会后统计,三种饮料共有52瓶,平均每2个人饮用一

瓶A饮料,每3个人饮用一瓶B饮料,每4个人饮用一瓶C饮料。参加宴会的有 48 人。

9、五位选手进行象棋比赛,每两个人之间都要赛一盘。规定胜一盘得2分,平一盘各得1

分,输一盘不得分。已知比赛后,其中四位选手共得17分,则第五位选手得了 3 分。

10、有一类自然数,从第三个数字开始,每个数字都恰好是它前面两个数字之和,如246、

1347等等,这类数中最大的自然数是 10112358 。

11、一个数列有如下规则:当数n是奇数时,下一个数是(n+1);当数n是偶数时,下一

n个数是。如果这列数的第一个数是奇数,第四个数是13,则这列数的第一个数是

251 。

12、骰子是麻将游戏中的必要工具,一颗骰子就是一个小正方体,它的六个面上分别标有

1、2、3、4、5、6点。任意掷一颗骰子,朝上的面出现1、2、3、4、5、6点的可能性是

相等的。请问:任意掷2颗骰子,它们朝上的面点数之和是8的可能性是 5/36 。(填

几分之几)

13、有两批人要坐到排成一排的72个座位上,第一批人坐下后,恰好使得第二批入座的人

必定在与第一批入座的人的相邻的座位上。第一批入座的人至少有 24 人。 14、云峰小学六年级一共有99名学生,分成每3人一组参加植树劳动。在这33个小组中,

只有一名男生的有5个小组,有两名或三名女生的一共有17个小组,有三名男生和有

三名女生的小组同样多。六年级一共有男生 49 人。 15、这里的“平移”,是指只沿着方格的格线(即上下或左右) 运动,将图中的任意一条线段平移1格称为“1步”。现通 过平移,使右图中的3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一个三角形,最 少需要平移 步。

16、一个长方形表面涂色,然后分割成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如果只有7个六面都未

涂色的小正方体,那么分割后的小正方体一共有 81 个。

17、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自主探索 、 动手操作 与 合作交流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18、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组织者 、 引导者

与 合作者 。

19、《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 数与代数 、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 等四个学习领域。

20、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___基础_____ 性____普及____ 性和_____发展___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____有价值______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____必须____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_____不同_____的发展。

21、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__有意义的______ 、_现实的_______ 、__富有挑战的_ 22、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__认知发展水平______ 和__已有的知识经验________ 的基础上。 二、判断题。

1、“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对 )

2、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 )

3、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对 ) 4、数学课程的内容不仅要包括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要包括这些结果的形成过程。

( )

5、“实践与综合应用”部分的内容在第一学段以实践活动为主题。( 对 ) 6、提倡算法多样化,就是要求学生掌握所有的算法。( 错 )

7、“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是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

( 错 )

8、第一学段的评价结果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出现,以定性描述为主。

( )

9、“能估算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是数感的表现形式之一。

( 对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用x表示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x2一定是( )。

A、奇数 B、偶数 C、质数 D、合数 2、A看B的方向是北偏东30°那么B看A的方向是( )。

A、南偏东60°? 30°

3、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 )的教学。

A、概念

B、计算?

C、应用题

B、南偏西60°?

C、南偏东30° D、南偏西

4、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 )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

A、自我评价

B、相互评价?

C、多样评价

5、“用数学”的含义是( )。

A、用数学学习? B、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C、了解生活数学

6、下面三个图是由一些完全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那么搭成这个几何体所

用的小立方块的个数是( )。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A、5 B、6 C、7 D、8 四、解决问题。

1、一块面积为135平方分米的圆形铝板(如图),剪出7个同样大小的圆铝板,余下的边

角料总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6分)

2、甲、乙、丙三人同时从A地向B地跑,当甲跑到B地时,乙离B地还有30米,丙离B地

还有40米;当乙跑到B地时,丙离B地还有16米。A、B两地相距多少米?(6分)

3、用6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轴对称图形,要求每个小正方形至少有一边与另一个小正

方形的边完全重合,请你画出所有不同的拼法。(10分)

五、1、案例描述:这样的合作有效果吗?

………………………………密……………封……………线……………内……………不……………要……………答……………场景1

一位教师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一课时,在学生根据情境列出16-7这样一个算式之后,马上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应该怎样计算16-7。 场景2

某校四年级六班有56名同学,老师在教学实践活动课“秋游计划”一课时,在让学生合作制订购买秋游所需物品及所需钱数之后,又设计了一个活动——乘车与买门票。“一辆大客车可坐50人,每辆300元;一辆中型客车可坐30人,每辆200元。个人票每人10元,团体票每人8元(10人为一组)。”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这些数据,讨论交流应该怎样租车、怎样购买门票比较合理(在第二次合作学习时,有的学生在继续计算买哪些吃的更好,有的在互相玩计算器)。 场景3

一位教师在教学二年级数学课“克和千克”一课时,让小组合作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在小组汇报时,有一个学生说:“我称的是竖笛,它的重量是8克。”老师问道:

“是8克吗?”坐在旁边的学生提醒了一下:“它的重量是85克。”这名学生终于说出了合理的答案。

思考题:场景1的合作缺少了什么场景2在第二次合作学习时,有的学生在继续计算买哪些吃的更好,有的在互相玩计算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场景3中为什么会出现第一次说是8克而第二次说是85克的情况呢

2、案例分析:

教学设计一:在教学生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讲授如下:连接AC,因为三角形ABC与三角形CDA的三边分别相等,所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角形ABC的面积等于1/2底乘高,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命题得到证明。然后,教师列举很多

不同大小的平行四边形,要求学生求出它们的面积,结果每个问题都正确解决了。下课前,教师又布置了十几个类似的问题作为家庭作业。

教学设计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即如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变成一个长方形,然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并获得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

请问:两则教学设计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何不同?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