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乐府诗集》第三首《上邪》

2023-06-30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乐府诗集》第三首《上邪》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赏析一]~~[赏析五】【古风泊客一席谈】

上 邪 [乐府诗集·汉乐府诗·鼓吹曲辞·铙歌】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作品介绍]

《上邪》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乐府民歌。这是一首情歌,是女主人公忠贞爱情的自誓之词。此诗自“山无陵”一句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情,充满了磐石般坚定的信念和火焰般炽热的激情。全诗准确地表达了热恋中人特有的绝对化心理,新颖泼辣,深情奇想,气势豪放,感人肺腑,被誉为“短章中神品”。 [注释]

① 上邪(yé):上天啊。上:指天。邪:语气助词,表示感叹。② 相知:结为知己。③ 命:古与“令”字通,使。衰:衰减、断绝。④ 陵(líng):山峰、山头。⑤ 震震:形容雷声。⑥ 雨(yù)雪:降雪。雨,名词活用作动词。⑦ 天地合:天与地合二为一。⑧ 乃敢:才敢。“敢”字是委婉的用语。[译文]

上天呀!我渴望与你相知相惜,长存此心永不褪减。除非巍巍群山消逝不见,除非滔滔江水干涸枯竭。除非凛凛寒冬雷声翻滚,除非炎炎酷暑白雪纷飞,除非天地相交聚合连接,我才敢将对你的情意抛弃决绝!赏析壹壹/与文人诗词喜欢描写少女初恋时的羞涩情态相反,在民歌中最常见的是以少女自述的口吻来表现她们对于幸福爱情的无所顾忌的追求。这首诗属于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鼓吹曲辞》,是一位心直口快的北方姑娘向其倾心相爱的男子表述爱情。由于这位姑娘表爱的方式特别出奇,表爱的誓词特别热烈,致使千载之下,这位姑娘的神情声口仍能活脱脱地从纸上传达出来,令人身临其境。首句“上邪”是指天为誓,犹言“天啊”!古人敬天畏命,非不得已,不会轻动天的威权。现在这位姑娘开口便言天,可想见她神情庄重,有异常重要的话要说。果然,姑娘终于把珍藏在自己内心,几次想说而又苦于没有机会说的秘密吐出来了:“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相知”就是相爱,相好。姑娘经过自己的精心选择,认为这位男子确实值得相爱。“长命无绝衰”是说两人的命运永生永世连结在一起,两人的爱情永生永世不会衰退。前一句是表白爱情的态度,后一句是进一层表白爱情的坚贞。爱情,只有与坚贞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是无比纯洁美好的。姑娘当然懂得这一点,因此她要进一步表明心迹。不过,她不愿再从正面直说,而是通过出人意料的逆向想象,从反面设誓。她先举出了五件非常之事作为设誓的前

提:“山无陵,江水为竭”,是说世上最永久的存在物发生了巨变;“冬雷震震,夏雨雪”,是说自然界最永恒的规律发生了怪变;“天地合”是说整个宇宙发生了毁灭性的灾变,然后吐出了“乃敢与君绝”五个字。由于这五个字有五件非常之事作为支撑点,因此字字千钧,不同凡响;又由于设誓的前提没有一个会出现,因此“乃敢与君绝”的结果也就无从说起了。 清张玉谷《古诗赏析》卷五评此诗说:“首三,正说,意言已尽,后五,反面竭力申说。如此,然后敢绝,是终不可绝也。迭用五事,两就地维说,两就天时说,直说到天地混合,一气赶落,不见堆垛,局奇笔横。”可谓句句在理。这首古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敦煌曲子词申的《菩萨蛮》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上明显地受到它的启发:“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桔。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不仅对坚贞专一的爱情幸福的追求是如出一辙的,并且连续用多种不可能来说明一种不可能的艺术构思也是完全相同的。佚名赏析贰贰/这首诗属于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鼓吹曲辞》,出自汉乐府民歌《上邪》中的句子。《上邪》是热恋中情人对爱情的宣言,是对恋人承诺。它语言质朴,却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主人公呼天为誓,直率的表明了:“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之后,作者避开平铺直叙,避免直接表达爱意,转而从反面“与君绝”落笔,设想了三组奇特的自然变异作为“与君绝”的条件:“山无陵,江水为竭”——山河消失了;“冬雷震震,夏雨雪”——冬夏颠倒了;“天地合”——天地重合了。这些设想一个比一个荒谬,一个比一个离奇,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把这首诗的奇思妙想推到了极致!人们不禁问:这能实现吗?对啊,能实现吗?是的,不可能发生,根本不可能发生。真是这些不可能发生的设想,让我们看到主人公把至死不渝的爱情放在了至高无上的位置,甚至敢为美丽的爱情牺牲自己,直到地老天荒!至此“与君绝”也就成了无稽之谈!这种独特的抒情方式准确的表达了热恋中的人特有的绝对化的心理。新奇的想象,大胆的夸张,为此文平添神来之笔,它不愧是短章中的精品!如果你想写封情书,表达对恋人的忠贞不渝,就可以采取这样用多种不可能来说明一种可能的艺术构思,驰骋你的想象,酝酿好词语,你就可以向心仪之人述说心曲了!成不成就要看你们的缘分了,但在气势上你肯定能胜人一筹。一个热情奔放的女子,面对心爱的人,不扭捏不掩

饰,大胆的指天地为誓,借不变的自然之物,表白自己爱恋的坚贞和决绝,其语发至肺腑掷地有声,其情真挚感人痴痴情深,真是率真可爱。一个痴情的女子,敢于直白“长命无绝衰”,把自己的生命与爱情连在一起,为爱而生果敢洒脱,为爱而亡坚贞不渝,能不让相爱的人为之感动吗。古往今来,多少人追求不变的真爱,多少人也曾经发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相伴一生,地老天荒的誓言。可是红尘俗世里,又时时在演绎背信弃义,劳燕分飞的爱恨情愁。相爱总是简单,相守太难。想爱不等于婚姻,相爱是激情,婚姻是生活。相爱相携走进婚姻的时候,如果少一分冲动,少一分天真,少一分幻想,少一分盲目,少一分功利。也许人世间会多一些真情,多一些执着,多一些坚守,多一些理性,多一些相伴永远。佚名

赏析叁叁/ “上邪”犹言“天哪” ,“相知”即相亲相爱。此句说:“天哪!我要和君相爱,让我们的感情永久不破裂,不衰减。”为了证实她的矢志不褕,她接连 举五种自然界的不可能出现的变异,“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意思是:要想背叛我们的誓言,除非出现山平了,江水干了,冬日里雷雨阵阵,夏天里大雪纷纷,天与地合而为一!女主人公充分发挥她的想象力,一件比一件想得离奇,一桩比一桩令人难以思议。到“天地合”时,她的想象已经失去控制,漫无边际地想到人类赖以生存的一切环境都不复存在了。这种缺乏理智、夸张怪诞的奇想,是这位痴情女子表示爱情的特殊形式。而这些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自然现象都被抒情女主人公当作“与君绝”的条件,无异于说“与君绝”是绝对不可能的。结果呢?只有自己和“君”永远地相爱下去。全诗写情不加点缀铺排。“上邪”三句,笔势突兀,气势不凡,指天发誓,直吐真言,既见情之炽烈,又透出压抑已久的郁愤。“长命无绝衰”五字,铿锵有力,于坚定之中充满忠贞之意。一个“欲” 字,把不堪礼教束缚,追求幸福生活的反抗女性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此三句虽未进行形象刻画,但一个情真志坚,忠贞刚烈的女子形象已清晰地站在读者面前。这古今中外无与伦比的表达爱情的方式,可以说是绝唱之作。诗中女主人公以誓言的形式剖白内心,以不可能实现的自然现象反证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确实具有一种强烈的主观色彩。诗短情

长,撼人心魄。从艺术上看,《上邪》的抒情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其间的爱情欲火犹如岩浆喷发不可遏制,气势雄放,激情逼人。读《上邪》,仿佛可以透过明快的诗句,倾听到女子急促的呼吸之声。《上邪》是一首用热血乃至生命铸就的爱情篇章,其语言句式短长错杂,随情而布。音节短促缓急,字句跌宕起伏。佚名赏析肆肆/ 《上邪》为《铙歌十八曲》之一,属乐府《鼓吹曲辞》。《上邪》是一首民间情歌,是一首感情强烈,气势奔放的爱情诗。诗中女子为了表达她对情人忠贞不渝的感情。她指天发誓,指地为证,要永远和情人相亲相爱。《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认为当与《有所思》合为一篇。《有所思》是考虑决裂,《上邪》则是打定主意后做出更坚定的誓言。《乐府诗鉴赏辞典》认为两者相互独立。佚名赏析伍伍/上邪!我欲舆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敌舆君绝!《上邪》也是铙歌十八曲之一。这首既不表现征伐,也不宜用于朝会道路的情歌,怎麼会归到鼓吹曲中去呢?因为《上邪》属“食举乐”。在汉代,“武乐”和“食举乐”都用于朝会,而演奏者又多是邯郸、江南(汉代扬州地区称江南)、淮南等地的地方鼓员,因此作为地方民歌的《上邪》、《有所思》等被有意无意地借入武乐,是很有可能的。但清代一些道学气很重的学者却不这麼认为,他们说《上邪》不是什么情歌,而是臣子对君上的忠心表白和陈情,所谓:“歌者不见知于君,而终不忍绝也。”(王先谦《汉鐃歌释文笺正》);“此忠臣被谗自誓之词歟,抑烈士久要之信歟”(陈沆《诗比兴笺》)。既然是堂堂皇皇的阐发君臣之义,当然要归于“铙歌”了。其实,这种解释如同宋儒把《诗经》中的情诗《关睢》解成“颂后妃之德”,把《汉广》说成是“美文王之化、被于南国”一样的迂腐。这是一首情诗,是一位女子对情人表白忠贞不渝爱情的誓言。它表现得那样强烈炽热,像地壳深处喷出的岩浆那样可以流金烁石:它想像又那样新鲜奇特,像“天柱绝、地维裂”一样令人瞠目结舌。因此,不但感动了她的情人,而且千百年后还深深打动着并不知道她姓名、身份,也不知道她爱情经历的亿万读者。在乐府民歌中,表现情人间相思相恋的,一种是以物喻人、含而不露,显得缠绵委婉;一种是直抒胸臆、尽情倾吐,显得直白热烈。前者如《江南》、《子夜四时歌》,后者如《有所思》、《地驱乐歌辞》。《上邪》显然是属于后者,只不过它在激越地发出爱情呼号时,又使用大量的比喻来抒发内心的挚

情,这在手法上是别具一格的。《上邪》没有曲折的情节,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敍述和描写,通篇是一个女子冲口而出的爱情誓言,一开始就是指天为证:“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上”即上苍;“邪”是语助词,“上邪”即是“苍天呀”;“君”是古代男子的美称,由这个称呼我们才得知发誓者是位女子。“长命无绝衰”是说两人间的爱情永远继续下去,永远不会衰竭。这两句中的关键是“我欲”二字。清代有的学者把“我欲”解释成“冀幸之词”,认为“‘欲’字有不敢自必意。君果倾心向我,则我实欲永以为好,窃恐君之未必然耳”(陈本礼《汉乐府三歌笺註》)。这样一来,女方就变成了爱的承受者,性格上也由大瞻主动争取,变成了畏缩、担心失去爱情,女主人翁的整个性格和形象都被扭曲了。实际上,这里的“欲”是“要”或“一定要”的意思。她为什么在誓言的一开头就强调“我要”、“我一定要”呢?这当然意在表现她为了爱情天不怕、地不怕的执拗意念和无所顾忌的果敢精神,同时也使我们感受到,这两人间的爱情不是什么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而似乎是受到某方面的阻挠、难以继续下去。女方对爱的前景似乎感到了某种不祥的预兆,才会使用这种“我就是要与你相爱”的执拗语气。因此,诗的基调不是热恋的甜蜜和欢乐,而是执拗地坚持著爱的权利,“我欲”这两个字既突出了主人翁的性格,也奠定了全诗的基调。由此看来,这两个字虽直白浅近,却是一字千钧的。接著,女主人翁为了表示这种爱情不可逆转、不容阻遏,她一连用了五个假设:“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这五个假设都是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出现的现象,喻体的本身又是人人都熟悉的、最通俗不过的事物,女主人翁用它们从反面来证实她要与情人“长命无绝衰”的心愿,这样人人都懂,人人都会明白这位女子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从结构上来看,“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三句是从正面发誓,这四句则是从反面假设,一正一反,使人感到这位女子对爱情的追求不但大胆执拗,而且强烈炽热,简直像从地壳深处喷发出来的岩浆,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清人王先谦称赞这几句是“节短韵长”、“情以真而愈婉”。这首诗最出色的艺术成就,是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泼辣又刚毅的抒情女主人翁形象。她大胆表白自己的情感,公开追求自己的所爱,天不怕、地不怕,无所顾忌,万难不屈,这是对男尊女卑的封建伦理观念的挑战,也为我们在文学史上树立了一个新的情人形象。在

此之前,一些民歌中虽有不少是反映男女情爱的,但都不如《上邪》这样大胆泼辣,如《诗经·柏舟》写一位姑娘爱上了一位「髧彼两髦」的小伙子,但由于母亲阻挠,不敢公然相会,只好在一边怨天尤人:“母也天只,不谅人只。”相反地,在汉乐府以后的民歌中,倒出现了不少与《上邪》在情调上相似的作品,如明代的民歌《偷》:“结识私情弗要慌,捉著子奸情奴自去当。拼得到官双膝馒头跪,咬钉嚼铁我偷郎。”(《冯梦龙辑《山歌》》这位明代山歌中的女子在爱情上的胆识和主动精神,倒很像《上邪》的女主人翁,可见《上邪》的文学影响是相当深远的。另外,这首诗连用了五个不可能实现的假设,作为爱情坚贞的反证,这种奇特的想像,增加了女主人翁情感的份量,也为此诗增添了那种排山倒海、一往无前的气势。正如沈德潜所感叹的那样:“重叠言之,不见其排,何笔力之横也”(《古诗源》)。这种表现手法对后代的影响也是很深远的,如敦煌残卷上的唐代曲子词《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 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朝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出日头。女主人翁用六种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来作假设,藉以表白自己爱情的忠贞,手法与《上邪》几乎完全相同。还有明代的另一首民歌《精选劈破玉歌·分离》:要分离除非天做了地,要分离除非东做了西!要分离除非官做了吏!你要分时分不得我;我要离时离不得你!就死在黄泉也做不得分离鬼。诗的前一部分也是采用和《上邪》相同的表现手法,我们虽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实敦煌曲子词《菩萨蛮》和明代山歌《分离》是刻意摹仿《上邪》,但我们至少可以说,这种新颖的表现手法是由《上邪》开其端的。佚名《上邪》 [乐府诗集·两汉乐诗]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白话译文:

上天呀!我渴望与你相知相惜,长存此心永不褪减。除非巍巍群山消逝不见,除非滔滔江水干涸枯竭,除非凛凛寒冬雷声翻滚,除非炎炎酷暑白雪纷飞,除非天地相交聚合连接,我才敢将对你的情意抛弃决绝!

泊客知道这首《上邪》,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在读台湾著名诗人席慕蓉的诗选中读到的,是席慕蓉引用的。当初,读《上邪》第一个感觉就是震撼!而今,无论是多少次读到《上邪》,仍然有震撼的感觉。 泊客自从学习《诗经》、《楚辞》和《乐府诗集》以来,其实也读到了很多诸如女子大胆向男子表白的诗文。但是,不管是在《上邪》制成之前,还是从那往后到现今,一句话,从古到今,在凤求凰这类爱情诗文当中,就没有什么诗文能比《上邪》给人带来更大震撼的。 诗文可以分两段: 第一段就是诗文前三句。首句就是“上邪”,开口就是向上天宣誓。然后“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我”想与你相亲相爱,永世不变。这一段,不仅仅是女子向男子强烈的表白,更是女子向男子爱的宣誓。 第二段是从“山无陵”到末句。女子设置了五个假设条件,“乃敢与君绝!”这五个条件是:一为巍巍群山消逝不见;二为滔滔江水干涸枯竭;三为凛凛寒冬雷声翻滚;四为炎炎酷暑白雪纷飞;五为天地相交聚合连接。这五个假设条件其实绝无

可能,表现了女子对男子爱的决心。 说到最后,《上邪》到底震撼在哪里?《上邪》采用了以往从未用过的否定之否定的反证写法,只有五个永远不可能出现的假设条件一起出现,女子才敢、才愿意放弃对君子的情意。 在《上邪》诗文当中,我们看不到古代爱情表达方式一贯的羞涩和委婉。我们看到的就是大胆、直接、泼辣、炙热、坚决;我们看到的是气势磅礴、排山倒海的爱的宣言。 《上邪》中的女子为什么会这般的“死了都要爱”呢?我们可以想象到,在男女主人翁的爱情当中,也许遇到了来自男方或者女方的阻碍--泊客根据诗文理解猜想可能是女方家庭有阻碍--但是女子不屈不挠,这首《上邪》诗文,既是女子爱的宣言,同时也是给男子爱的决心的信心。 《上邪》是一首女主人公忠贞爱情的自誓之词,一首震撼人心的情诗。点击《古风泊客》辑期,畅游古诗文世界。《古风泊客》第一辑《文言文经典》《古风泊客》第二辑《诗经》《古风泊客》第三辑《楚辞》《乐府诗集》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现存100卷,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乐府诗集》是汉朝、魏晋、南北朝民歌精华所在。内容十分丰富,反映社会生活面很广,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古风泊客》第四辑主要辑录汉魏南北朝乐府诗经典诗作,其他朝代乐府诗则跟随朝代专辑介绍。作者:佚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