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教学设计
一、内容简介
《爱的教育》讲述的是作者亚米契斯的少年时代生活,当时正值意大利爱国主义的高潮。此书教育人们充满希望,从心底里热爱自己的祖国。其实,书中所描述的爱是完全可以超越时代和国界的。
《爱的教育》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主人公恩里科的日记。记述了恩里科从头一年十月开学到次年七月放假十个月间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的所见所闻,日记中刻画了学校里善良的老师、各色各样的同学以及形形色色的家长。在班里,学习最好的德罗西代表善良,高高大大的加罗内代表慷慨、高尚,斯塔尔迪代表执着,沃蒂尼代表嫉妒,诺比斯代表傲慢,加罗菲代表精明……这些孩子之间,处处充满着关爱。第二部分是主人公的爸爸、妈妈、姐姐写给他的信。这些信有劝导,有责备,娓娓道来,动之以情,充满着亲人之间的爱。第三部分是老师教给学生抄写并讲述的“每月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是孩子,这些孩子都以不同的行为表现出对祖国、对家庭、对他人的爱。这一部分是书中最具文学性的文字,以优美的语言传达着道德与教育,充满着广义的爱。
后两部分是交叉在第一部分之中的。在人世间,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爱的教育,也永远在进行中。
二、阅读要点
1.真正读透这本书,需要深入了解意大利刚刚统一时的历史背景。意大利的统一来之不易,刚刚实现统一的意大利需要统一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爱的教
育》在作者德·亚米契斯的笔下产生了。
2.这是一本充满爱的情意的书。但是,语言有些淡淡的忧伤,看起来略觉枯燥。开始读时,要引领孩子们一起读,共同交流,读书的速度可以适当减慢。先激发出兴趣,再继续读。爱的教育,需要慢慢体会,设身处地地去读。
3.书中有十个“每月故事”,每个故事都在教育孩子如何去爱周围的人、爱祖国。“每月故事”若以老师或学生深情朗读的形式呈现出来,达到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4.本书是以主人公恩里科的日记形式呈现的,这样的表达方式能够让整本书显得更真实,也能够让小读者接受。
5.书中的许多景物描写得非常好,尤其是“每月故事”中,描写中多处用到了排比和比喻的写法。
6.书中爸爸、妈妈、姐姐给恩里科写的信用了另一种字体,并且,如果把这些信单独拿出来,也可以成为一个教育系列故事。
7.这是主人公整整一年(三年级)的生活写照。想象若恩里科每年都受到这样的教育会怎样。
三、问题提示
1.概括全书大致内容。
2.浅谈自己所喜爱的书中人物,结合原书举例并集体交流、讨论。
3.深受“爱”的教育的同时,结合自身,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
四、教学目的
1.通过交流《爱的教育》,提高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品味《爱的教育》,渗透读书方法。
3.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受到爱的教育。
五、教学过程
<一>揭题,了解主要内容。
1.导入,揭示课题。
2.简介作者,概括交流主要内容。
<二>走进书中人物。
1.在这本书中,作者描写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你读了这本书,就来介绍一下自己熟悉的人物吧!
2.来看看谁认识的人物多。
3.书中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4.小组交流。
5.指名交流。
揭示读书方法:走进人物
<三>感悟交流
1.书中写了好几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教育,哪位老师令你最难忘?
2.安利柯的朋友各有各的可贵品质,你能总结一下吗?
卡隆 代洛西 斯带地 克莱谛 洛佩谛
3.在安利柯的朋友中,你最佩服哪个?为什么?
4.安利柯常请朋友到家里来玩或一起出门远足,度过了许多快乐时光。你和朋友开展过哪些有趣活动?和大家分享。
5.认真阅读父亲教育安利柯写的几篇短文,哪篇让你最感动?推荐给父母读一读。
6.读读六月最后一篇日记“感谢”,想想安利柯感谢了哪些人?
7.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你认为应该感谢哪些人?为什么?
8.安利柯在日记中写了几个意大利的伟人,如卡华伯伯爵、温培尔脱王和格里巴第将
军,这让你想起了我们国家的哪些令人敬仰的伟人?查资料了解一下。
<四>指导过程
1.学安利柯观察研究你的同学或朋友的良好品质和专业特长,并向他们学习。
同学姓名 良好品质 专业特长
2.假日和朋友商议聚会,开展一个大家都喜欢的活动,增进之间的友谊。
3.父母和老师的爱体现在哪儿?让我们想一想,找一找。
4.“感恩、回报”活动能表达自己对亲人和朋友的爱,制定一个活动方案,并逐步落实。
<五>资料连接
本书是一本描绘亲情、友情和师生情的,以“爱”为主题的经典儿童文学著作。
类似作品还有很多,推荐阅读:
《爱心树》 【美】谢尔·希尔弗斯坦
《猜猜我有多爱你》 【英】山姆·麦克布雷尼
《我说,你是一头熊》 【德】雅诺什
《夏洛的网》 【美】E·B·怀特
《马列耶夫在学校和家里》【前苏联】尼·诺索夫
《铁路边的孩子们》 【美】内斯比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