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1学年人教版四年级(下)期末数学模拟试卷(15)有答案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2021学年人教版四年级(下)期末数学模拟试卷(15)

一、想好再填.

1. 0.28是由________个0.01组成的。

2. 306900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___万,把387330000改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________亿。

3. 太平洋的面积约是179679000平方千米,改写成用“万”为单位的数是________平方千米,改写成用“亿”为单位的数是________平方千米(保留一位小数).

4. 三角形中至少有________个锐角。

5. 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是5厘米和6厘米,那么第三条边的长可能是________厘米。

6. 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是100∘,它的一个底角是________.

7. 0.56千克=________克 64厘米=________米 4吨5千克=________吨

2.08米=________米________厘米。

二、请你判断.(对的在后面括号里“√”,错的打“×”)

2.954保留一位小数是3.0.________(判断对错)

把0.080化简后是0.8.________.(判断对错)

1250÷2=1250÷(25÷5).________(判断对错).

小数比整数小。________.(判断对错)

小数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 10.________.(判断对错) 三、只选对的.(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等边三角形一定是( )三角形。

试卷第1页,总12页

A.锐角

把0.8改写成以百分之一为计数单位的数应是( ) A.0.08

晶晶从一楼上到三楼走了36个台阶。且每层楼的台阶数相同,她家住五楼,她到家一共要走( )级台阶。 A.48

计算125×24的简便算法是( ) A.125×20+4

比1大比9小的数有( )个。 A.无数 四、计算.

B.7

C.8

B.125×20×4

C.125×8×3

B.60

C.72

B.0.80

C.0.800

B.直角

C.钝角

直接写得数。 24×5= 0.28+0.52= 3.4−0.8=

125×8= 25×4= 12×99+12= 0.5+8.6= 6−4.3= 4.7+2.9= 8.2−7.1= 用简便方法计算。 324×16+176×16 5.4+3.2+4.6+6.8 25×2×19×2 三、动手操作.

25−7.35−2.65 4800÷25÷4 95×101+0.95.

请你分别画出一个锐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 四、解决问题.

一头大象重2300千克,比15头猪还重200千克,平均每头猪重多少千克?

试卷第2页,总12页

两个工程队同时开凿一条水渠,甲工程队每天挖130米,乙工程队每天挖108米,经过80天水渠开通,你知道这条水渠有多长吗?

方方和圆圆沿学校环形跑道跑步,他俩从同一地点往相反方向跑去,方方每秒跑4米,圆圆每秒跑6米,经过40秒两人相遇,学校跑道长多少米?

水果店运进苹果28箱,香蕉26箱,两种水果每箱都是16千克,运来的苹果比香蕉重多少千克?(两种方法解答)

试卷第3页,总12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1学年人教版四年级(下)期末数学模拟试卷(15)

一、想好再填.

1.

【答案】 28

【考点】

小数的读写、意义及分类 【解析】

0.28是两位小数,计数单位是0.01,0.28里面有28个0.01(百分之一);据此解答。 【解答】

解:0.28是由28个0.01组成的。 故答案为:28. 2.

【答案】 30.69,3.8733 【考点】

整数的改写和近似数 【解析】

306900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万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据此改写;

把387330000改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亿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在数的后面带上“亿”字,据此写出; 【解答】

解:306900=30.69万; 387330000=3.8733亿; 故答案为:30.69,3.8733. 3.

【答案】

17967.9万,1.8亿 【考点】

整数的改写和近似数 【解析】

把179679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在万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把末尾的0去掉同时在后面写上“万”字,同理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然后利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 【解答】

解:179679000=17967.9万; 179679000=1.79679亿≈1.8亿; 故答案为:17967.9万;1.8亿。 4. 【答案】 2

【考点】

试卷第4页,总12页

角的概念及其分类 三角形的内角和

【解析】

因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所以组合下有三种可能:1.三个锐角;2.一个直角,两个锐角,且锐角和为90;3.一个钝角,那么剩下的两个角相加一定小于90,所以只可能是两个锐角,所以至少有2个锐角。 【解答】

三角形中至少有2个锐角; 5.

【答案】

2、3、4、5、6、7、8、9、10 【考点】 三角形的特性 【解析】

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依次分析即可。 【解答】

解:6−5<第三边<6+5,

1<第三边<11,那么第三边的长度可能是1∼11厘米(不包括1厘米和11厘米), 所以第三边的长可能是2、3、4、5、6、7、8、9、10厘米; 故答案为:2、3、4、5、6、7、8、9、10. 6.

【答案】 40∘

【考点】

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 角的度量 三角形的内角和

【解析】

由已知条件等腰三角形顶角等于100∘,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答。 【解答】

因为顶角等于100∘,

所以一个底角为(180∘−100∘)÷2=40∘. 7.

【答案】

560,0.64,4.005,2,8 【考点】

质量的单位换算 长度的单位换算

【解析】

(1)高级单位千克化低级单位克,乘进率1000. (2)低级单位厘米化高级单位米,除以进率100.

(3)把5千克除以进率1000化成0.005吨,再与4吨相加。

(4)2.08米看作2米与0.08米之和,把0.08米乘进率100化成8厘米。

试卷第5页,总12页

【解答】

解:(1)0.56千克=560克; (2)64厘米=0.64米; (3)4吨5千克=4.005吨; (4)2.08米=2米8厘米。

故答案为:560,0.64,4.005,2,8. 二、请你判断.(对的在后面括号里“√”,错的打“×”)

【答案】 √

【考点】

近似数及其求法 【解析】

保留一位小数,即精确到十分位,看小数点后面第二位,利用“四舍五入”法解答即可。 【解答】

解:2.954≈3.0

2.954保留一位小数是3.0. 故答案为:√. 【答案】 ×

【考点】

小数的性质及改写 【解析】

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化简0.080,然后判断即可。 【解答】

解:0.080=0.08,所以把0.080化简后是0.08; 故答案为:×. 【答案】 ×

【考点】

整数的除法及应用 【解析】

由于1250÷(25÷5)=1250÷5,依此即可作出判断。 【解答】

解:因为1250÷(25÷5)=1250÷5, 所以1250÷2=1250÷(25÷5)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答案】 ×

【考点】

小数大小的比较 【解析】

运用举例法找出反例即可。 【解答】

举例:小数:4.5;整数:(4) 4.5>4,这个小数比整数大。 【答案】

试卷第6页,总12页

【考点】

小数的读写、意义及分类 十进制计数法

【解析】

根据整数和小数的意义,整数和小数都采用十进制计数法,不论整数部分还是小数部分,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解答】

解:小数和整数都采用十进制计数法,所以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三、只选对的.(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答案】 A

【考点】 三角形的分类 【解析】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都是60∘,由此根据三角形按角分类的方法即可进行选择。 【解答】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都是锐角,所以等边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答案】 B

【考点】

小数的性质及改写

小数的读写、意义及分类

【解析】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根据小数的性质,把0.8改写成用百分之一为计数单位的数,只要在0.8的末尾添上一个“0”即可。 【解答】

解:把0.8改写成用百分之一为计数单位的数是0.80; 故选:𝐵. 【答案】 C

【考点】 植树问题 【解析】

根据“从一楼到三楼走了36个台阶,”知道走了(3−1)个间隔是36个台阶,由此求出走1个间隔的台阶数;要求“住五楼一共要走的台阶数”,即求(5−1)个间隔数的台阶数,由此用间隔数乘1个间隔数的台阶数即可。 【解答】 故选:𝐶. 【答案】 C

【考点】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解析】

计算125×24,先把24分解成8×3,再运用乘法结合律简算。

试卷第7页,总12页

【解答】 解:125×24 =125×(8×3)

=125×8×3(与选项𝐶相同) =1000×3 =3000. 故选:𝐶. 【答案】 A

【考点】

整数大小的比较 【解析】

此题没有说明比1大比9小的数是什么数,则有无数个,据此即可判断。 【解答】

解:比1大比9小的数有无数个。 故选:𝐴. 四、计算. 【答案】 解:

24×5=120 3.4−0.8=2.6 【考点】

整数的乘法及应用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125×8=1000 0.5+8.6=9.1 4.7+2.9=7.6 8.2−7.1=1.1 0.28+0.52=0.8 25×4=100 6−4.3=1.7 12×99+12=1200 【解析】

根据整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12×99+12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解答】 解: 24×5=120 3.4−0.8=2.6 125×8=1000 0.5+8.6=9.1 4.7+2.9=7.6 8.2−7.1=1.1 0.28+0.52=0.8 25×4=100 6−4.3=1.7 12×99+12=1200 【答案】 解:(1)324×16+176×16 =(324+176)×16 =500×16 =8000;

(2)25−7.35−2.65 =25−(7.35+2.65) =25−10 =15;

(3)5.4+3.2+4.6+6.8

试卷第8页,总12页

=5.4+4.6+(6.8+3.2) =10+10 =20;

(4)4800÷25÷4 =4800÷(25×4) =4800÷100 =48;

(5)25×2×19×2 =25×2×2×19 =100×19 =1900;

(6)95×101+0.95

=95×100+95×1+0.95 =9500+95+0.95 =9595.95. 【考点】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解析】

(1)(6)利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2)利用减法的性质简算;

(3)利用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简算; (4)利用除法的性质简算;

(5)利用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简算。 【解答】

解:(1)324×16+176×16 =(324+176)×16 =500×16 =8000;

(2)25−7.35−2.65 =25−(7.35+2.65) =25−10 =15;

(3)5.4+3.2+4.6+6.8 =5.4+4.6+(6.8+3.2) =10+10 =20;

(4)4800÷25÷4 =4800÷(25×4) =4800÷100 =48;

试卷第9页,总12页

(5)25×2×19×2 =25×2×2×19 =100×19 =1900;

(6)95×101+0.95

=95×100+95×1+0.95 =9500+95+0.95 =9595.95. 三、动手操作. 【答案】 解:如图:

【考点】 三角形的分类 【解析】

根据含义: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据此分别画出即可。 【解答】 解:如图:

四、解决问题.

【答案】

解:(2300−200)÷15 =2100÷15 =140(千克)

答:平均每头猪重140千克。 【考点】

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解析】

根据题干,先求出15头猪的总重量是2300−200=2100千克,据此再除以猪的头数15,即可求出平均每头猪重多少千克。 【解答】

解:(2300−200)÷15 =2100÷15 =140(千克)

答:平均每头猪重140千克。 【答案】

解:(130+108)×80

试卷第10页,总12页

=238×80 =19040(米)

答:这条水渠有19040米。 【考点】

简单的工程问题 【解析】

甲工程队每天挖130米,乙工程队每天挖108米,则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和就是130+108=238千米,工作时间是80天,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

解:(130+108)×80 =238×80 =19040(米)

答:这条水渠有19040米。 【答案】

解:(4+6)×40 =10×40 =400(米)

答:学校跑道长400米。 【考点】

简单的行程问题 【解析】

首先根据他俩从同一地点往相反方向跑去,方方每秒跑4米,圆圆每秒跑6米,求出两人的速度之和;然后根据经过40秒两人相遇,速度×时间=路程,求出学校跑道长多少米即可。 【解答】

解:(4+6)×40 =10×40 =400(米)

答:学校跑道长400米。 【答案】

解:(1)28×16−26×16 =448−416 =32(千克);

运来的苹果比香蕉重32千克。

(2)(28−26)×16 =2×16

=32(千克);

答:运来的苹果比香蕉重32千克。 【考点】

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 【解析】

(1)分别求出两种水果的重量,再用苹果的重量减香蕉的重量,求出运来的苹果比香蕉重多少千克。

(2)求出苹果的箱数减香蕉的箱数,再乘上16,.就是运来的苹果比香蕉重多少千克,据此解答。

试卷第11页,总12页

【解答】

解:(1)28×16−26×16 =448−416 =32(千克);

运来的苹果比香蕉重32千克。

(2)(28−26)×16 =2×16

=32(千克);

答:运来的苹果比香蕉重32千克。

试卷第12页,总12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