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第12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
1.先把带“āi”字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句子中。
( )思 ( )声叹气 ( )近 悲( )
(1)那墓碑前的一束束白花,寄托着人们对烈士的 。
(2)他一边无精打采地踱步,一边 。
2.看拼音,写词语。
xūn táo( ) háng zhōu( ) jū shù( )
yǒu shì wú kǒng( )
3.下列诗词名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王师北定中原日 南望王师又一年
B.但悲不见九州同 九州生气恃风雷
C.西湖歌舞几时休 物是人非事事休
1 / 6
D.直把杭州作汴州 飞流直下三千尺
4.读句子,完成练习。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熏”的意思是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
(2)对这两句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熏”字暗示了歌舞场面的庞大和热闹,表达了当朝的国力强盛之态
B.“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的淫靡之风
C.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优虑,以及对统治者苟且偷安、对外屈膝投降的愤慨之情
D.“醉”字把“游人们”醉生梦死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5.下列关于《示儿》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
B.从诗的内容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临终前写的绝笔诗
2 / 6
C.这首诗语言精雕细琢,有助于流露出真情,使诗更美、更感人
D.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思绪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6.课文综合回顾。
《示儿》和《题临安邸》都是爱国诗,《示儿》是写给的 ,表达的是爱国情《题临安邸》是写给 的,表达的是亡国恨。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1)解释字词
生气: 恃:
(2)下列对诗句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
3 / 6
B.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3)用自己的话说说“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这两句诗的意思对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描述最正确、全面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以祈求上天的口吻,呼唤风雷般的变革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杀人才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表达了作者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B.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期盼上天不拘一格地降下人才的迫切心情
C.作者表达了只有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更有生气的观点
8.《己亥杂诗》是组诗。将下面这首诗与本课中的进行对比分析其感情上的异同。
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两首诗讲的都是关于( )的问题。
A.朝廷 B.人才 C.天公
(2)两首诗的不同之处在于课文中表达的是
的思想感情,本诗表达的是 的可贵精神。
4 / 6
D.表达了作者对朝野臣民噤口不语的现状的无限悲哀
9.小练笔。
用自己的话写写《题临安邸》这首诗描述的场景,可以加上合理的想象,比如对“山外青山楼外楼”的景色描写等。
参考答案
1.哀 唉 挨 哀 (1)哀思 (2)唉声叹气
2.熏陶 杭州 拘束 有恃无恐
3.D
4.(1)吹 暖洋洋的香风吹得游人醉醺醺的,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故都汴州 (2)A
5.C
5 / 6
6.诗人儿子 当朝统治者
7.(1)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依靠。
(2)B
(3)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4)A
8.(1)B (2)希望解放人才、变革社会 奉献自己、培养人才
9.示例: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祖国片大好河山。可是那无休止的轻歌曼舞,什么时候能停止呢?淫靡的香风陶醉了享乐的贵人们,简直是把偷安的杭州当作昔日的汴京!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