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两课时 学习目标:
1、整体感悟文意,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 2、品析语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01年4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70周年大会上讲:闻一多先生横眉冷对反动派,宁死不屈,表现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风亮节,这是清华大学的骄傲,也是我们知识分子的光荣。江泽民同志为什么高度赞扬闻一多先生?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现代着名诗人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去探寻赞扬的原因。(板书课题) 二、相关资料介绍 走近作者
臧克家,诗人。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被誉为农民诗人。
臧克家和闻一多
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1932年回清华任教后写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可见相知之深。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三、自主学习 1、注音 衰微( ) 赫然( ) 迭起( ) 典籍( ) 弥高( ) 卓越( ) 校补 ( ) 函寄( ) 2.释词
锲而不舍: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潜心贯注: 心会神凝: 迥乎不同: 一反既往: 慷慨淋漓:
气冲斗牛: 目不窥园: 3.搜集古往今来有关“说”与“做”的名言警句。
四、整体感知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明确:
2.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 明确:
3.由此来看,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有何作用? 明确:
4、他的“说”和“做”各有什么特点?这两方面矛盾吗? 明确: 5、闻一多先生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明确:
6、闻一多先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记述的事很多很多。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来表现闻一多先生精神品格的?并说说这样选材的好处。 明确:
7、本文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闻一多先生的高尚品质与精神? 明确:
五、品读鉴赏
1、“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等。
2、“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3、“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六、找一找。找出文中运用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它的好处
1.“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2.“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
3.“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七、总结
闻一多既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又是大勇的民主战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我们要学习闻一多先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的精神,学习他为了民主革命事业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精神。 课堂检测:(我学习,我充实;我达标,我快乐!)
阅读课文“课文开头”至“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用不超过20字概括选文主要内容。
明确:
(2)、“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的意思是 。
(3)、“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这是一处 描写,表现出 。
(4)、怎样理解“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这一句话的意思?
(5)、选文的最后一段在表达上属于 是 。
(6)用一个成语概括闻一多勤奋刻苦的治学精神。
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