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科左中旗林业生态建设的实践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生态文明 科左中旗林业生态建设的实践 文/徐志民 沙逼人退。同心协力绝地反击 科左中旗大地,春天,是花的海洋;夏 天,是绿的世界;秋天,又是硕果满枝的果 树之乡。 正因为有这浓浓绿色,科左中旗连续 多次荣获自治区林业厅颁发的“绿化杯” 勇于探索,创造科学治理模式 上世纪70年代末,科左中旗党委、 政府以“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为起点,展 开了更大规模的生态治理。实施了 “5820”和“双百万亩”两大生态建设示范 历史上,科左中旗曾是水草丰美、人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疏林草原。近百年来, 几次大规模的垦草种粮、毁林开荒,造成 林草植被日益减少,草场缩减退化,再加上 气候干旱,固定沙丘开始活化,流沙蔓延。 到上世纪7O年代末,全旗沙化、潜在沙化 和“人工造林奖”。2003年被自治区政府 授予“全区造林绿化先进旗”称号。2008 工程,探索出了许多符合当地实际的生 态建设模式。“两行一带式”林草复合经 营模式、生物经济圈(带)建设模式、自然 林治理模式、“乔为骨、灌为带、优质牧草 中间盖”的治理模式等生态建设模式,最 大限度地产生了生态治理的效果,使昔 日张牙舞爪的“黄龙”在全旗境内逐渐萎 缩,气势全无,被稳稳当当地束缚在片片 绿洲中。大工程带动了林业生态建设的大 发展。截止2009年底,全旗累计造林351 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到530万立方米,森 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4.2%提高到24.2%, 600多万亩固定、半固定沙地得到治理,200 多万亩农田实现了林网化,225万亩草牧场 得到有效保护。 立足产业。加强林业发展后劲 年又被国务院授予“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 突出贡献单位”、“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示 范旗”称号。 面积已达652.5万亩,形成四条总长度500 随着生态条件的不断好转,科左中旗坚 多公里的千里风沙线,90%的农田和草牧 场受到风沙侵害,每年农田因流沙而重种、 毁种面积在150万亩以上,严重困扰着当 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70年代末,科左中旗旗委、政府带领 全旗各族干部群众开始大面积的植树造 林、种草,向风沙发起绝地反击。30年 持对林业生态建设实施市场化运作,产业化 经营,为全旗经济建设增添无穷后劲。以速 新中国成立6O年来,科左中旗林业生 态有过三次转折性发展:一是建国初期全旗 有林面积持续下降,到1978年仅为60.77 万亩,森林覆盖率4.2%。二是改革开放后的 20年,随着三北造林工程启动、开发性造林 生丰产林建设作为打造林产业的突破口,营 造速生丰产林20万亩。以退耕还林还草工 程为契机,全力抓好生态建设,完成造林 92.4万亩,同时鼓励农牧民积极发展退耕还 林后续产业建设,积极推广林草、林药间作 模式,走出一条生态建设与农牧民群众增收 共赢之路。 旗里还先后引进建设科左中旗元丰木 业公司、佳禾木业等木材加工企业,不断拉 长林业产业链条,增加林产业对财政的贡 和农村牧区家庭承包制的落实,给全旗林业 带来新的生机,有林面积增加到200万亩, 森林覆盖率达到13.8%。三是进入21世纪 来,建设者换了几代,领导干部换了十几 任,但是一张“有山皆绿、有水皆清、有天 皆蓝”的美好家园的蓝图,在科左中旗人 民的心里没有变。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 来,科左中旗党委、政府从实现经济社会 科学发展的高度来认识生态建设,把林 业产业列为全旗“四大产业”之一,全旗 后,国家启动了退耕还林、风沙源治理、“三 北”四期等国家重点工程,给科左中旗林业 生态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从2000年至2009 献率。如今,科左中旗已实现了年加工木 材近10万立方米能力,年实现产值1.2 亿元。随着木材深加工企业的入驻,强力 拉动了科左中旗林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口 (作者单位:科左中旗委宣传部) 年,该旗共投入38915.9万元生态建设资 金,人均林业收入500元以上,人工造林 163.91万亩,截止2009年末,全旗森林覆盖 率已达近25%。 上下形成了支持林业、大搞林业的良好 氛围,使该旗林业生态呈现出“不尽春潮 滚滚来”之势。 28 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