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心理学》导论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
1、在西方,文艺心理学是在19世纪后半期,随着 自然科学 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随着现代 心理学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
2、19世纪,西方主要的文艺心理学流派或文艺心理学理论有: 实验心理学 、 移情说 、 距离说。
3、 实验心理学 是文艺心理学的第一个重要流派,代表人物是德国心理学家 费希纳 。 4、实验心理学与传统美学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是 研究对象 不同。二是 研究方法 不同。
5、实验心理学使美学研究发生了由“ 自上而下 ”的研究向“ 自下而上 ”的研究的转变,开辟了现代美学的新纪元,标志着文艺心理学的产生。 6、“移情说”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心理学家 里普斯 。“距离说”是瑞士心理学家 布洛 提出来的。 7、20世纪西方主要的文艺心理学流派有: 精神分析文艺心理学 、 格式塔文艺心理学 、 人本主义文艺心理学 、 社会文化历史文艺心理学 。 8、20世纪影响最大的文艺心理学流派是 精神分析文艺心理学 。其代表人物是 奥地利 的精神病学家 弗洛伊德 和 瑞士的精神病学家 荣格 。
9、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 泛性论 为基础,强调 无意识 的重要性。 10、荣格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后自力门户,创立了“ 心理分析学派 ”。同弗洛伊德的个人无意识和性本能的立论不同,荣格强调 集体无意识 ,认为艺术就是要揭示人类集体无意识的原型 。
11、 格式塔心理学 是20世纪德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其代表人物是考夫卡和 阿恩海姆 。 12、阿恩海姆把格式塔心理学系统运用于美学研究之中,主要以 视觉艺术 作为分析对象。 13、 人本主义 是20世纪文艺心理学的最新潮流,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 马斯洛 。
14、 社会文化历史文艺心理学 是苏联的一个文艺心理学流派,它以 马克思列宁主义 为指导,代表人物是 维戈茨基 、 列昂节夫 和 鲁利亚。
15、 王国维 是我国现代文艺心理学的鼻祖。他在《〈红楼梦〉评论》中运用 叔本华 的观点来说明《红楼梦》的悲剧。在《 人间词话 》中,他提出了“境界”说。他的“境界”说是对西方的“ 移情说”说和“ 距离说”说的创造性运用。
16、 郭沫假设 在《论诗三札》中把诗的创作看成是一个由 生活现实 转化为 心理现实 再 转化为 艺术现实 的过程。在其他文章中,他还自觉地运用 弗洛伊德 的精神分析学来解 释《 西厢记 》的创作动机和自己的小说《 残春 》主人公梦的起因和变态。 17、 鲁迅 翻译了日本学者 厨川白村 文艺心理学著作《苦闷的象征》。 18、中国现代最早在高等学校开设文艺心理学课程的人是 鲁迅 。
19、朱光潜在美学研究方面走的是一条从 心理学 角度研究美学的道路,他的文艺心理学 专著有 《悲剧心理学 》 、 《变态心理学》 、 《文艺心理学》 。其中 《悲剧心理学》 是他在1933年用英文写作的,此书使他获得了博士学位并在国外出版。 20、在现代中国, 是第一个对审美经验作出系统的理论概括的人。
21、 朱光潜 的三本文艺心理学专著的出版,特别是《 文艺心理学 》一书的出版,标志 着中国现代形态的文艺心理学的形成。
22、 胡风 结合革命文艺的实践对创作心理进行独特的研究,他把 创作主体 提到主要地 位,认为创作过程是创作主体和 创作对象 “相生相克”的过程。
23、文艺心理学的产生和兴起始终受到 科学主义 思潮和 人文主义 思潮的影响。 人文主义 思潮对文艺心理学
的推动是主要的、深层的。
24、文艺心理学重视 审美主体 ,这是对注重审美客体的传统美学的挑战。
25、文艺心理学是一门 自然科学 和 社会科学 的交叉学科。我们现在所研究的“文艺心 理学”实际上是 文艺学 或美学的一个分支。
1
26、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审美主体 在一切审美体验中的心理活动,是文艺创作和文艺接受活动中的 审美心理机制 。在文艺心理学研究对象中, 审美体验 是一个核心命题。 27、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四个部分: 艺术家 、 创作过程 、 艺术作品 、 和 艺术接受 。 28、文艺心理学有 描述性 的文艺心理学和 功能性 的文艺心理学之分。我们要建立的文艺心理学不仅是 功能性 的文艺心理学,而且是具有现代科学形态的 功能性 的文艺心理学。
29、文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的综合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指 多种学科的综合 ; 二是 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 。
30、文艺心理学的研究日趋综合的原因是:一是 时代的要求 ;二是 同研究客体的特点有关。 31、 辩证唯物主义 和 历史唯物主义 是运用多种学科和多种方法研究文艺心理学的哲学基础。
32、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主体审美体验,必须注意两个重要观点:一是审美主体心理活动的 历史制约性 。二是审美主体心理活动的 社会实践性 。
33、同文艺心理学的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科是 普通心理学 。
34、普通心理学和文艺心理学的区别是:一是 研究对象不同 不同;二是 研究方法 不同。 35、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人类普遍的心理 ,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人类的特殊心理——审美心理 。
二、名词解释
1、文艺心理学
文艺心理学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它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文艺创作、文艺作品和文艺接受中的问题,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审美主体在一切审美体验中的心理活动,是文艺创作和文艺接受活动中的审美心理机制。 2、审美体验
指人在对审美对象的感受审辩中所到达的精神超越和生命感悟,一种极为强烈的人格、心灵的高峰体验。 3、距离说
是瑞士心理学家布洛提出来的。布洛认为审美活动既不纯粹是主观的、理想的,也不纯粹是客观的、现实的,而是在这两者之间保持适当“距离”所获得的审美效应。布洛主张审美应该采取一种自由的欣赏态度,主客体之间要保持无功利、非实用的“心理距离”。布洛的所谓“距离”,指的不是客观现实中时间或空间的距离,而是主体与客体之间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这种距离出现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 4、移情说
代表人物是德国心理学家里普斯。所谓“移情”,就是指人们在审美过程中,把物化成人,以人度物,设身处在物的地位,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好象物也象人一样有感觉、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从而使人与物发生同情与共鸣,到达物我交融、物我同一的境地。里普斯的“移情说”,强调了审美主体的情感在审美活动中的能动作用,抓住了审美过程中的重要心理特征。
三、简答题
1、文艺心理学同文艺学其他分支相比,有什么优势?
文艺心理学与文艺学的其他分支相比,有自己的优势:文艺心理学能进入到文艺哲学和文艺社会学所无法深入的领域,能进入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的个性心理的深处。例如关于艺术本质问题,文艺哲学往往从哲学反映论和认识论的角度,从存在决定意识的角度来说明艺术和生活的基本关系,但这样做无法揭示艺术活动中审美主体复杂而微妙的心理过程。长期争论不休的形象思维问题就是一个例子。如果只是从哲学思辨的层次对形象和思维、感性和理性进行宏观研究,不深入到创作过程中直觉、想象、情感等心理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就很难对形象思维问题作出科学的阐述。
2、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文艺心理学为什么把“审美体验”作为核心命题?
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主体在一切审美体验中的心理活动,是文艺创作和文艺接受活动中的审美心理机制。具体研究对象包括四个部分:艺术家、创作过程、艺术作品、艺术接受。文艺心理学把“审美体验”作为核心命题,原因是;首先,体验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指向人的生命,人的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人的一种生命体验。其次,审美体验具有精神上的超越性,能够弥补现代科学技术给人的心灵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人类可以通
2
过审美体验使情感和理性和谐地统一起来,使人格得到完善,使人性得到全面发展。 3、文艺心理学同普通心理学是什么关系?
文艺心理学同普通心理学的关系:普通心理学同文艺心理学的关系最为密切,它在文艺心理学的研究中占有特殊地位,文艺心理学研究离开普通心理学是很难完成的。普通心理学的一般理论、观点和方法对于文艺心理学的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它是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但是文艺心理学在运用普通心理学的一般理论、观点和方法时不能机械照搬,必须根据文艺心理学对象的特点加以消化和改造,使之成为文艺心理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
四、论述题
1、试述西方文艺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教材第1-3页〕 2、试述我国文艺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教材第3-5页〕 3、试述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文主义思潮对文艺心理学的影响。〔教材第5-6页〕
《文艺心理学》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审美阀原则
这是德国实验心理学的先驱费希纳在《美学导论》中提出的16种审美原则的第一个原则。这一原则运用于意识水平,它要求刺激在它能够使主体产生快乐或者痛苦之前必须到达一定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换言之,进入审美阀限的刺激,才有可能唤起审美愉悦。 2、唤醒理论
是英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贝里尼提出的理论,又称为“标准与审美愉悦的关系理论”。贝里尼特别关注美感的唤醒,提出通过不同的刺激类型的特性,如新奇性、好奇性、复杂性、模糊性和费解性等,可以促使唤醒的产生。他认为审美愉悦由两种唤醒而得到。一是“渐进性”的唤醒:它使情感到达适当程度,其过程是紧张情绪的适度递增。二是“亢奋性”唤醒:情感超过可意的程度而剧烈上升,然后在唤醒下退时获得一种解除的愉快。 3、无意识
又叫潜意识。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层面。无意识是人类精神活动中最深层和最原始的部分,在这个层面中充满着不容于社会的各种本能和欲望,它们时刻想冲出前意识和意识的层面表现出来。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根本内容是“本能冲动”,主要表现为性本能。尽管无意识处于人的精神结构的最低层,大部分的无意识不能呈示到意识的水平上,但它却在冥冥之中影响甚至规定着心理的最微妙的活动。无意识时时刻刻影响着人的一切言行。 4、俄狄浦斯情结 也叫“恋母情结”,是弗洛伊德分析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创作心理机制时运用的一个重要概念。弗洛伊德把性本能视为精神活动的原动力,并把性本能追溯到人的童年时期。由于人生下来处于不能自立的状态,只能完全依赖父母的照料,于是,婴儿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与父母结成了特殊的性关系,这就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发生了爱的竞争。男孩怀着对母亲的柔情,视母亲为自己的所有物;女孩则怀着对父亲的柔情,视父亲为自己的所有物。这种关系甚至会引起男孩视父亲有如情敌,女孩视母亲有如情敌。弗洛伊德把这种“性”的选择和竞争叫做“俄狄浦斯情节”。他认为所有的人在儿童时代都有恋母情结。 5、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构成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本我是原始的、生来就有的、非理性的无意识的部分,集中了人的各种本能的欲望和冲动,而性欲则是一切欲望和冲动的根本。本我遵循顺应本能冲动的快乐原则。自我是意识系统,代表着理智,以现实的原则控制本我的活动,它是调节本我与外界的中间人,既按现实原则行事,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快乐原则的需要,调和了现实原则和快乐原则这两个对立的原则。超我是伦理化的自我,带有理想的特征,它的目的是控制和引导本能冲动。超我中充满了对本能欲望实行制约的种种因素,譬如理性、禁忌、社会的伦理道德标准和标准、宗教戒律等等。 6、集体无意识
3
这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理论。集体无意识指的是那种由于某种潜在体验的普遍性而形成的人类悟性的基本模式或原型的贮存。它并不为个体的显意识所掌握,尽管它包含了连远祖在内的过去所有时代积淀的经验及其影响。 7、原型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理论。在荣格的心理学理论中,原型是与艺术家的集体无意识相联系的一个重要概念。原型指的是集体无意识中一种先天倾向,是心理经验的一种先在决定因素,它使个体以其原本祖先当时面临的类似情境所表现的方式去行动。原型是一种形象,也叫原始意象。荣格认为,原始意象或原型对于所有民族、所有时代和所有人都是相通的。它们是人类早期社会生活的遗迹,是重复了亿万次的那些典型经验的积淀和浓缩。原型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基本范型,是一种先天固有的直觉形式,它决定着人类知觉、领悟、情感、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致性。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就是原型或原始意象。 8、自卑情结
是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来的。所谓“自卑情结”,原指来自于器质性缺陷的自卑感,后兼指种族歧视造成的少数民族儿童自卑感。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人人都会有的一种情绪,起源于童年期的弱小和无助。但是只有身体具有器质性缺陷或在精神上受到社会性的挫伤时才会形成一种复杂的自卑情结。自卑感本身并非变态,它是人类改善地位的原因,人类的一切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阿德勒用“自卑情结”来解释艺术创作。他认为艺术创作的动力就来自于童年的“自卑情结”和“追求优越”的动机。 9、镜像说
是当代法国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拉康在考察主体形成的时候提出来的。拉康认为,人初涉世界是非主体的、不分化的存在,在我与物之间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一旦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人就到达一次主体性跃迁的转换点。当婴儿在镜子中看到自己,也就是看到镜像活动与自己身体活动之间的关系时,他为自己的发现感到高兴,并拼命向镜子靠近,以便看得清楚些。这种识别的行动正是“我”的初次出现,也就是所谓的“初次同化”。〔婴儿和镜子的合一〕。但“初次同化”也意味着第一次的“自我疏异”。原因是现时活动中的“我”与镜中之“我”是分裂的。拉康的镜像说与视觉艺术有相当的类比性。 10、简化原则
是格式塔心理学家阿恩海姆提出来的。他认为事物的种种复杂的刺激的动力结构在人的知觉中会趋于简化,而艺术作品中的形象正是对外在原型的一种简化。视知觉的简化规律和艺术的简化规律,都有其生理的根源。人的眼睛观看事物,总是捕捉它的几个突出特征而见出全貌。观看不是通过细节,而是把握事物的粗略结构特征。人的眼睛倾向于把任何一个刺激式样看成已知条件所允许到达的最简单的形状。这就是视知觉的简化原则。 11、优格式塔
格式塔心理学家用整体观来解释艺术。他们认为一件艺术品就是一个格式塔。艺术品不是各组成部分的简单的集合,而是各部分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艺术品的魅力是通过它的结构特质来认识的。考夫卡提出了“优格式塔”〔也称为“格式塔质”〕这一概念。他对“优格式塔”的特点作了概括:它不仅使自己的各部分组成了一种层序统一,而且使这统一有自己的独特性质。即“优格式塔”是一种总体特征,它不存在于艺术品的各个组成部分之中,而是存在于各部分所构成的联系中。对一个优格式塔作任何改动势必改变它的性质,如果这种变动属于次要的方面,这格式塔也势必退化。 12、需要层次
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由低到高排列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层次的需要,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时,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发生。 13、高峰体验
这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理论。按马斯洛的定义,最高快乐实现的时刻,称之为高峰体验。这是审美的知觉、创造性的时刻、智力的顿悟、情欲高潮的体验,以及运动完成的某种状态,等等。高峰体验是自我实现者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虽然高峰体验在许多领域都可能出现,但是,马斯洛认为在审美活动中高峰体验最容易出现。美的高峰体验是人类生活的一个中心部分。 14、自我实现
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来的理论。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需要是一种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希望能完成和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的需要。简单说,所谓自我实现,
4
是指人的自我发挥和自我完善的一种欲望,也就是一种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实现的倾向。 15、表现性
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之一阿恩海姆提出来的理论。阿恩海姆认为艺术式样与情感反应之间在结构性质上是同一的。任何对象所具有的表现性都是它本身结构所固有的,而外部事物和人的内在情感在结构性质上是等同的。 16、知觉概念
是格式塔心理学家阿恩海姆在阐述知觉的抽象作用时提出来的一个术语。阿恩海姆认为,知觉过程就是形成“知觉概念”的过程。视觉实际上就是通过创造一种与刺激材料的性质相对应的一般形式结构来感知眼前的原始材料的活动。这个一般的结构不仅能代表眼前的个别事物,而且能代表与这一个别事物相类似的无限多个其他的个别事物,即人们感知外物时,大脑皮层就开始了对该物的结构特征的提炼过程,而不是将这个物体的形状原原本本地印进脑海中。
17、决定论原则
苏联社会文化历史学派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出发,认为人的心理和人的意识具有社会历史性,是受社会文化历史制约的。心理决定于生活方式,并且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它总是积淀着社会文化历史的蕴含。社会的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的心理的根本特点,就在于人的心理的社会性。 18、同型性〔异质同构论〕
这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又称为异质同构论。这一理论认为在知觉活动中,在作为对象的物理现象与作为认知主体的人的大脑生理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同形关系。
二、简答题
1、如何评价实验派的文艺心理学研究?
实验派心理学主要是专业心理学才能涉足的领域。这些专业心理学家不太关心艺术理论家更关心的宏观性课题,因为他们要考虑研究的可行性、信度和效度。对于大多数的实验艺术心理学家来说,心理学的考虑往往高于对艺术本身的思考。实验艺术心理学家对艺术活动至关重要的情感、动机和人格都没有充分涉及,或者暂时不可能充分涉及。实验的艺术心理学虽然会稳步地向前发展,但不太可能产生石破天惊的结论。实验心理学的缺陷是:由于它没有顾及到实验者的主观条件和实验时客观环境的影响,这就使得一些统计数字带有偶然性和不稳定性。同时它也没有涉及到艺术中的情感表现和对现实的感情把握等主要现象。
2、格式塔文艺心理学是如何解释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心物关系的? 格式塔文艺心理学用同型论〔异质同构论〕来解释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心物关系。同型论依据“场”的概念去解释“力”的样式在审美知觉中的形成,认为外部事物、艺术样式、人物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在结构形式方面,都是相同的,它们都是“力”的作用模式。自然物虽然有不同的形状,但都是“物理力作用之后留下的痕迹”。艺术作品虽然有不同的形式,却是运用内在力量对客观现实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总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其基本结构最后都可以归结为“力的图式”。正是在这种“异质同构”的作用下,人们才在外部事物和艺术作品中,直接感受到某种“活力”、“生命”、“运动”和“动态平衡”等性质。事物的形体结构和运动本身就包含着情感的表现,具有审美的意义。人的生理活动和内在情感,也是一种“力”的表现形态,只不过内在情感的这种“力”发生在内心深处罢了。 3、如何评价弗洛伊德的文艺心理学观?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是一种反理性的学说。他的学说和达尔文的进化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起,构成了对现代社会影响最大的四种学说。弗洛伊德在心理学上的奉献主要有三个。〔1〕最大奉献是提出了无意识理论。弗洛伊德以前的心理学,一直把意识作为研究的对象,很少有人考虑行为的无意识动机,是弗洛伊德首先充分注意到人的心理生活的特殊复杂性,用观察的事实〔主要通过梦的解释〕证实了无意识的存在,以及无意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这就填补了传统心理学的空白,为人类精神世界的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2〕他提出了一个人格结构的框架,把人格视为由本我、自我、超我这三个系统组成的一个整体,揭示了人格的复杂性。说明心理学对人的研究和认识深化了。〔3〕他冲破了假道学和伦理的偏见,把性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打破了科学上对性心理的鄙视,冲破了西方中世纪遗留下来的禁欲主义道德观,为从精神方面研究性奠定了基础。 弗洛伊德理论的缺陷是:〔1〕他否认人的心理的社会制约性和人的本质的历史性,他的生物主义唯能论,明显地具有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2〕他把意识与无意识对立起来,无限夸大无意识在人的精神生活中的作用,抹煞了意识
5
的作用。实际上,意识与无意识共存,两者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共同构成人的精神生活的整体。〔3〕他把性欲看作人类精神生活的核心,认为性欲冲动是艺术家的创作动机,这不符合事实,缺乏普遍根据。艺术家的创作动机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不能仅仅归结为生物学意义的性欲冲动。〔4〕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精神病患者和心理不健康的人,从精神病患者和心理不健康的人身上得出的研究结论不适用于心理健康的人。而他仅仅根据部分的客观现实,却作了普遍性的解说,在方法论上是错误的。 4、为什么马斯洛的心理学是第三思潮?
马斯洛是20世纪60年代崛起于美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他称自己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第三种力量”或“第三思潮”。第一思潮是弗洛伊德主义心理学,第二思潮是行为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上的第三思潮同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形成鼎立之势。弗洛伊德的研究对象是神经病和神经病患者,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就是建立在这样的研究对象的基础之上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则大多基于对动物的研究,他们抹煞动物与人之间的本质区别,强调刺激-反应是人和动物的行为的共同机制。针对上述两种心理学的弱点,马斯洛在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上实行了两个转变。第一个转变是,弗洛伊德提供了心理疾病的那一半,他要补上心理健康的这一半。所以,他所着重研究的是健康的、自我实现的人的心理学,名曰:健康心理学。第二个转变是,他致力于开掘人的潜力、创造性,因此他竭力发现和研究发展得好的、出色的人物。他自认为这种发现和研究,是“正在发生一次人的形象的改变”。
5、运用阿德勒理论简述艺术活动中的自卑和超越。 自卑和超越理论是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来的。“自卑情结”是阿德勒心理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自卑情结”,原指来自于器质性缺陷的自卑感,后兼指种族歧视造成的少数民族儿童自卑感。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人人都会有的一种情绪,起源于童年期的弱小和无助。但是只有身体具有器质性缺陷或在精神上受到社会性的挫伤时才会形成一种复杂的自卑情结。自卑不一定是坏事,它往往成为超越的原动力。处在比较低下情境的人总要力求到达更为优越的地位。意识到自己处于劣势,会使人产生一种内驱力或动机要改善处境争取优势,求得对卑下的补偿。人的一生就是由卑下处境向优越地位的运动。处于相对卑下地位而心情沮丧或装模作样往往就是自卑情绪的流露。自卑感本身并非变态,它是人类改善地位的原因,人类的一切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阿德勒用“自卑情结”来解释艺术创作。他认为艺术创作的动力就来自于童年的“自卑情结”和“追求优越”的动机。艺术家在很多方面和处于自卑或无能状态中的儿童一样,他们的心中总是拥有某种目标,而且往往是由想象而生的优越性目标。因此,艺术家的内心充满了种种心理冲突。想象的目标越是优越,艺术家的不安和痛苦就可能越深,也就越可能激发更为惊人的创造力,获得某种真正的自卑和超越。
6、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文艺心理学有什么重要特征和主要观点?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一般指的是心理学中的苏联学派,这一学派继承了俄国心理学的传统,同时又自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这一学派认为人的心理是受人的社会实践制约的,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历史环境中形成的,它力求把心理学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既重视人的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又强调人的心理活动的社会制约性,既关注个体心理也重视社会心理,特别强调活动在心理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代表人物是维戈茨基和梅拉赫。前者是20世纪上半世纪的代表,后者是20世纪下半世纪的代表。这一派只有维戈茨基曾经研究过文艺心理学,其他代表人物并没有专门研究过文艺心理学,但他们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对苏联的文艺心理学研究影响很大。这一学派对文艺心理学研究有重要启示的是三个原则:决定论的原则、意识和活动统一的原则、心理在活动中发展的原则。
7、弗洛伊德是怎样论述梦与艺术创造之间的关系的?
弗洛伊德对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认为梦是有意义的精神现象,梦总是有所指涉,有所意味。梦有四个特征。〔1〕梦总是有巨大的压缩作用。〔2〕梦总是呈现视觉的形象,绝少有抽象、无形的思想。〔3〕梦中的视觉形象几乎都处在一种高度紧张的“戏剧性”中。〔4〕梦具有相当的象征意义。做梦是一种无意识行为。梦是愿望的满足。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欲望在梦中可以得到替代性的满足,在现实生活中受压抑的精神在梦中可以得到宣泄。梦和艺术家的创作意识状态具有惊人的一致性。艺术家的欲望往往比普通人强烈,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就好似做白日梦,在艺术的虚幻世界中,艺术家的力比多能量获得了宣泄或转移,得到了替代性的满足。艺术家都是白日梦型的梦想者。艺术创作是对现实中无法满足的欲望的补偿。 8、简述马斯洛的“存在性世界”与艺术的关系。
马斯洛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往往是一些“匮乏性价值”,如恐惧、疑心等。与“匮乏性价值”相对的
6
是“存在性价值”,如美、正义和完善等。“存在性价值”最明显地表达在高峰体验的时刻。在“存在性世界”,艺术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是,对于存在性价值的提升与实现,艺术的作用其实是有限的、间接的,因为存在性价值更是艺术以外的重大问题。
9、格式塔文艺心理学是如何解释审美活动的生理基础的?
格式塔心理学致力于对知觉的完形研究,主张以人的大脑的完形机能,去阐明事物的形象结构与人的知觉心理结构的“同构”原理。人之所以能把外界众多无组织的刺激在知觉中予以完形,是因为大脑的神经系统具有组织作用。格式塔心理学强调脑的神经系统的组织作用,并提出了这种组织作用的基本规律,叫孕含性,即“完形趋向”。“完形趋向”的意思是说:只要主要的条件允许的话,心理的组织作用总是力求趋于完善。阿恩海姆认为,知觉过程就是形成“知觉概念”的过程。人们感知外物时,大脑皮层就开始了对该物的结构特征的提炼过程,而不是将这个物体的形状原原本本地印进脑海中。阿恩海姆认为,艺术品所要求的平衡是视知觉的平衡,而不是实际上的力的平衡。视知觉的平衡来自于外物的刺激使大脑皮层中的生理力的分布到达可以互相抵消的状态时心理上的感受。阿恩海姆运用同型论解释审美经验的形成,说明审美经验的生理机制。他提出了著名的简化原则,认为事物的种种复杂的刺激的动力结构在人的知觉中会趋于简化,而艺术作品中的形象正是对外在原型的一种简化。视知觉的简化规律和艺术的简化规律,都有其生理的根源。人的眼睛观看事物,总是捕捉它的几个突出特征而见出全貌。观看不是通过细节,而是把握事物的粗略结构特征。人的眼睛倾向于把任何一个刺激式样看成已知条件所允许到达的最简单的形状。简化原则在绘画中得到普遍应用。
10、维戈茨基如何通过分析文学作品结构的内在矛盾来揭示审美反应的心理机制?
维戈茨基认为分析作品的结构主要是分析结构的内在矛盾,从心理基础来讲就是所谓的“逆向感情”的运动。正是这种运动造成艺术的感染力,产生艺术的特殊功能。他认为,“逆向感情”就是构成作品内容的情绪和激情沿着两个相反而又趋向同一终点的方向发展。在终点上仿佛发生“短路”似的,排除了激情,感情得到改造和净化,也就是痛苦的和不愉快的激情得到一定的宣泄,转化为相反的激情。他认为审美反应本身实质上就是一种净化。 11、简述荣格心理学理论的奉献和局限。
荣格心理学理论的奉献:第一,把作家艺术家的视野从表现个体日常心理引导到关注社会文化心理,这是荣格对文艺的最大奉献。第二,他是第一个极力高扬无意识在人类心理中的地位的人。他大胆区分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把两者沟通的可能性寄托在原型上,纠正了弗洛伊德的性决定论。第三,荣格的原型说涉及到具体的实证分析,减少了先验论的成分。荣格心理学理论的缺陷:第一,荣格的理论假设的成分太多,研究的有些问题很空洞。他的“集体无意识”、“原始意象”、“原始经验”这些概念的内涵,过于神秘和玄妙。虽然他作了解释,但人们仍然不能明确无误地把握“集体无意识”的内涵。集体无意识怎么会像遗传基因似的一代一代地传下来呢?何以证明艺术家的创作在冥冥之中受到集体无意识的支配?这些问题都难以说清楚,荣格自己也承认“集体无意识”本身不能说是存在着的,它只是一种可能。实际上,无论是艺术家进行创造的心理动力,还是艺术作品的涵义,都因受到社会现实、历史、文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呈现为极其复杂的情形,很难设想,我们回复到洪荒时代去寻找原始经验之根,查找原始动机之源,能够对它们作出令人信服的、科学的解释。第二,他夸大了集体无意识的作用,把艺术创作看作是集体无意识的表现,作家个人不过是个“工具”,不能控制创作,反而被创作所控制,这些都带有片面性。 12、简述弗洛伊德和荣格在文艺心理学理论上的主要分歧。 两者主要有两方面的分歧。〔1〕对力比多概念的解释不同。弗洛伊德认为力比多是性的能量,早年的力比多冲动受到伤害会引起终身的后果。荣格却认为,力比多是一种广泛的生命能量,在生命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荣格反叛弗洛伊德的突出表现,是他批判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论支柱——力比多的观念,即性本能说。荣格并不否认性欲在人的心灵生活中的重要性,但他不赞成弗洛伊德把性欲看作唯一的心灵推动力的观点。当荣格用他的心理学理论解释艺术的时候,舍弃了弗洛伊德强调性本能作用德观点。〔2〕对人格的理解不同。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童年经验决定的。荣格却认为,人格在后半生能由未来的希望引导而塑造和改变,即童年以后所产生的人生理想、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也能够塑造和改变人格。这两个分歧的发展导致两人对人性本身看法上的深刻分歧。荣格更强调精神的先定倾向,反对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立场,认为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人性中有黑暗的一面,也有光明、美好的一面。
13、如何评价格式塔文艺心理学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强调知觉的整体性,用“异质同构”说明审美心理结构同审美对象的关系,是有一定道理的。格式塔心理学为我们研究审美心理,特别是审美知觉,提供了许多值得吸取和借鉴的材料,其研究方法也有可借鉴之处。
7
但是,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理论也有不少漏洞,如借用物理学的一些术语来解释审美心理现象,带有猜测的性质,是否真正具有科学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过分强调知觉在审美中的作用,而无视了其他心理因素的作用,无视了特定感官对特定审美对象的作用,这不免带有片面性;在解释“物理——生理——心理”之间的异质同构时,仿佛这是一种生物本能似的,无视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也无视了历史的和社会的原因。人的心理和审美活动,毕竟不是用机械力可以完全说明的。
14、如何评价马斯洛的人本主义文艺心理学理论?
马斯洛的心理学理论,致力于探索人的健康心理;他区分了人的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论证了人不同于动物的内在本性;他高度重视人的主体性,充分肯定人的创造潜力;他对自我实现者的高峰体验、创造性、整合能力的描述,等等,都是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他的这些理论同心理学美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今天,文艺心理学的开拓与建设,在许多方面要直接、间接地受惠于他。但他的理论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其理论的主要弱点是:首先,他讲人格的成长、人性的完善,单纯强调人的动机发展〔由低级需要到高级需要以到达自我实现〕的决定作用,而无视了实践对于促进人格成长和人性完善的根本作用。如果说,自我实现就是充分发挥人的潜在的天赋、才能、创造性的话,那么,这决不只是人的主观动机的发展所能做到的,而必须有相应的社会历史条件和主体的实践。其次,他讲人的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与实现,也基本上不谈社会、历史、文化对人的制约作用。他强调人的能动性的一面,却无视了人的受动性的一面。
三、论述题
1、试述格式塔文艺心理学理论中的“整体论”,并进行评论。
2、试比较弗洛伊德文艺心理学理论与荣格文艺心理学理论的异同,并进行评论。
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体会、观点及掌握的材料自由发挥。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酌情给分。答题基本要求:
1.简要阐述弗洛伊德理论和荣格理论的基本观点。 2.指出弗洛伊德理论和荣格理论的相同处和不同处。
3.对弗洛伊德理论和荣格理论进行评论,分析各自的奉献和缺陷,以及对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4.要有自己的认识、体会,或提出自己的观点。
5.要求观点正确,答题思路清晰,条理清楚,语言通顺流畅,行文具有逻辑性。
3、用荣格的文艺心理学理论分析原型与特定文化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和特定的原型切入〕
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体会、观点及掌握的材料自由发挥。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酌情给分。答题基本要求:
1.简要阐述荣格文艺心理学理论的基本观点,重点是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论。 2.根据荣格理论具体分析古今中外文艺作品中的一个原型。 3.论述该原型与特定文化之间的关系。 4.要有自己的认识、体会,或提出自己的观点。
5.要求答题思路清晰,条理清楚,语言通顺流畅,行文具有逻辑性。
4、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文艺心理学理论中的有关观点具体分析某个作家的创作或某部文艺作品。
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体会、观点及掌握的材料自由发挥。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酌情给分。答题基本要求:
1.简要阐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文艺心理学理论的基本观点,重点是无意识、俄狄浦斯情结、人格结构、梦与艺术的关系、泛性论、本能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论述思路和内容选取弗洛伊德的一、二个观点进行阐释。 2.根据弗洛伊德理论具体分析某个作家的创作或某部文艺作品。
3.选择的分析对象要合适,要有针对性,应是确实可以用弗洛伊德理论去分析研究的对象,不能生拉硬扯。 4.要有自己的认识、体会,或提出自己的观点。
5.要求答题思路清晰,条理清楚,语言通顺流畅,行文具有逻辑性。
5、试述格式塔文艺心理学理论中的“场论”,并进行评论。 6、试述格式塔文艺心理学理论中的“同形论”,并进行评论。
《文艺心理学》第二章练习题答案
8
一、名词解释
1、缺失性体验
缺失性体验是指主体对各种缺失的体验,包括精神的和物质的缺失。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成5个层次,这5个层次的需要不能满足时,都可能使个体产生缺失性体验。艺术家常常处于缺失状态之中,有时是物质方面的缺失,有时是生理上的缺失,如受到疾病的折磨,有时是精神方面的缺失,如事业上遭受挫折。一般说来,艺术家的缺失越多,他的缺失性体验也就越强烈。 2、丰富性体验
指的是艺术家获得爱、友谊、信任、尊重和成就时的内心感受。丰富性体验是一种欢悦、幸福的体验,它使艺术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人的心灵的美好。丰富性体验是艺术家心灵的珍贵财富,对他们的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 3、崇高体验
崇高体验是艺术家经由自然或社会的某种外在刺激所唤醒的压抑在内心的带有痛楚和狂喜成分的激情体验。 4、超越体验
艺术家的超越体验,指的是他们超越实用功利和超越个体实存时的经历和感受。这种超越体验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对实用功利的超越。其次,是对世俗艺术趣味和文化环境的突破。再次,是对个体存在的超越。 5、孤独体验
是指一个人内心的寂寞,而不是指一个人的外在孤单。孤独体验实际上产生于主体渴望沟通的强烈需求与这个需求不能实现之间的矛盾。只有害怕孤独的人才会有孤独感。 6、归依体验
归依体验是艺术家在寻找精神家园的过程中到达的神圣的境界,一种结束无意义的生活以后重新获得生活意义的充实感、安适感与幸福感。根据归依的对象,归依体验有三种比较典型的类型:向宗教的归依、向自然的归依、向童年的归依。 7、艺术体验
艺术体验是艺术家对人的生命、生活及其意义的价值性的评判和领悟。艺术体验是生命的体验,属于生命内部的情感活动,它具有社会性、生命性和强烈的情感色彩。 8、神秘体验
神秘体验是一种关于神秘同一或终极现实直接交流的体验。当主体通过神秘的感悟与“最高的存在”到达契合时,会产生一种迷狂式的同一性体验,这就是神秘体验。 9、童年经验
是指一个人在童年〔包括从幼年到少年〕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的各种感受、印象、记忆、情感、知识、意志等。 10、愧疚体验
愧疚体验是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感受。当个体因自己的某种行为违反内心的道德准则而引起了愧悔、内疚、自责的心理反应时,这种种心理反应就叫愧疚体验。像常人一样,艺术家在生活中违反了自己的道德准则时,就会产生愧疚之感。
二、简答题
1、体验有哪些特性?它与艺术活动有哪些同构关系?
体验的特性与艺术活动的同构关系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体验的生命性与艺术的心灵性。二是体验的情感性与艺术活动的意蕴性。三是体验的“忘我”与艺术的“移情”。四是体验的“反刍”与艺术的“诗意”。 2、简述体验与经验的联系和区别。 两者的区别:〔1〕作为人的生物的与社会阅历的个人的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统称为经验。经验主要是知识和认识的积累,不一定非包含情感体验不可。体验则是主体的内在心理活动,是经验中见出意义、思想和诗意的部分,必然包含着主体对客体的情感态度。简单说,体验是经历之后能够让人回味的有收获的东西。体验是一种价值性的评判和领悟,它指向的是价值世界。〔2〕经验必须亲身经历,即使是得自于书本或来自别人传授的间接经验也需要亲自读或听才能获得。而体验不一定要亲身经历,可以用想象弥补经验之不足。〔3〕经验只涉及过去和
9
现在,而体验不仅涉及过去和现在,也指向未来。〔4〕经验更偏重于客观性,并且即使经验中包含着某些主观因素,这些主观因素也只属于过去时态,而不是现在时态。体验则更偏重于主观性,而且是当下的,体验的主观因素属于现在时态。两者的联系:经验是体验的基础,而体验则是对经验的意义和诗意的发现和升华。当下的体验与过去的经验的关系是一种因果关系。 3、艺术体验的生成有什么特征? 艺术体验的生成有三个特征:〔1〕体验生成的互渗性。艺术家的观察或知觉尽管发生在一瞬间,但这中间包含着艺术家自己的、建筑于全部生活基础之上的情绪、动机、认知定势等主体因素,这些主体因素在一瞬间凝结、固定在观察对象的印象中,而这些印象一旦被输入人大脑之中,就会与其他印象相融合,并因此而有了新的意义。〔2〕体验生成的意向性。意向是一个人所形成的具有固定结构的心理图式,它使一个人在某种场合容易或带有习惯性地做出某些事情和感受到某种东西。意向结构对一个人的认知活动〔包括体验活动〕具有很大的控制作用。每个人并不是对任何东西都能获得真正的体验,而是要受主体意向结构的筛选和影响。〔3〕回忆:体验生成的重要形式。个人的生活经历,包括感受、体验过的观念和情感都可以化为经验储藏在记忆里,积淀在无意识心理中。这些沉积在深层心理中的生活经验受到外界事物和信息的刺激可以在艺术创作中复现,赋予艺术作品以不同的色彩和情调。任何艺术创作都离不开对过去经验的回忆。 4、童年经验对艺术家的创作有什么重要作用?
艺术家童年时期的经验,特别是那些印象深刻的经验往往给艺术家的一生涂上一种特殊的基调和底色,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艺术家对于创作题材的选择和作品情感或情绪的基调。艺术家童年时期的生活环境和特殊的生活经历对于打开与启迪未来艺术家的心灵与想象来说,是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许多作家、艺术家的作品尽管不是直接地描写童年时的经历,但仍然可以隐约窥见其童年生活的影子。痛苦的体验对于艺术家的性格和气质的影响特别大,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艺术家的创作题材的选择、人物原型、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等。艺术家童年生活中某些创伤性事件或一系列事件会给他带来强有力的效果,影响他日后的艺术体验。痛苦的体验常常使艺术家具有敏感的心灵和博大的同情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童年的痛苦体验对艺术家的影响是深刻的、内在的,它造就了艺术家的心理结构和意向结构,艺术家一生的体验都要经过这个结构的过滤和折射,即使不是直接表现,也常常会作为一种基调渗透在作品中。童年经验包蕴着最深刻、最丰富的人生真味,它本身经常就是一种审美体验,所以艺术家一般都很珍视童年经验。童年经验是最接近艺术本质的体验,作为建构艺术家体验生成的重要因素,比其他体验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5、缺失性体验为何激活艺术家的异常认知?
缺失性体验是指主体对各种缺失的体验,包括精神的和物质的缺失。缺失即未满足。此时主体为了克服缺失、求得满足,会调动自己的各种心智力量,因此,缺失性体验不仅包括着情感的反应,也包括认知活动的变化,缺失能激发人的认知活力,缺失对想象力的激发作用就很明显,个体处于缺失状态时,想象力往往很活跃。现代心理学研究证实,人处于缺失状态时,知觉活动有明显的变化。比方在“感觉剥夺”的状态中,人对极微弱的刺激也会有敏感的反应。
在缺失状态下,个体认知的活跃是为了“消解”缺失,但并非总能到达目的。在此情况下,个体往往会出现某些奇异的心理,如产生错觉、幻觉。心理学家认为,许多错觉、幻觉与个体内心的欲望有关,当个人的强烈欲望无法满足、处于严重的缺失状态之中时,个体往往会将心中的欲求所形成的意象幻化到某一现实对象上,以至将与所需对象有某种相像之处的对象认错。这种奇异性认知,实际上表现的是人的潜能,这种潜能因缺失而被激活。 6、是否只有信仰宗教的人才有神秘体验?为什么?
神秘体验是一种关于神秘同一或终极现实直接交流的体验。当主体通过神秘的感悟与“最高的存在”到达契合时,会产生一种迷狂式的同一性体验,这就是神秘体验。神秘体验人人都可产生,并非宗教信徒所独有。原因是:其一,神秘体验具有超越性,但超越的对象往往是广义的,许多艺术家不是教徒,但是他们同样能够体验到超越终极的美。 其二,不一定非得存在一种神秘的实体才能引发人们的神秘体验,人们常常在最平常的普通对象上也能够体验到神秘。其三,艺术家的神秘体验与宗教体验固然有相似之处,但两者之间也有实质性的区别。宗教所设想的“上帝”和“此岸”是一种心理虚构。艺术家的神秘体验实际上只是表现了美感经验的特殊性。伟大的艺术家常常对于此岸、超越等具有特殊的敏感与体验,因此中外历史上杰出的文学作品往往都有神秘之美。 7、崇高体验有哪些重要特征?
验渗透着道德律令,所以是高尚的。无论是大自然激起的感慨和抗争,还是专制制度引发的愤怒和献身,都有利于
10
公理、正义的树立。崇高体验往往有一种健康向上的正气。其二,崇高体验是遭受挫折后的异常体验。崇高的基本特征是严峻和冲突。崇高是人的本质力量与客体的严峻冲突在对象世界的感性显现。主体所受到的挑战越严重,遇到的挫折越酷烈,斗争的历程越险恶,就越能激发和显示人类自身的本质力量,也就越令人感到崇高。其三,崇高体验渗透着强烈的献身冲动。艺术家一般都有崇高的理想,为了崇高事业,他们可以忍辱负重,抛洒热血,奉献生命。如果理想难以实现或一时无法实现,他们就会在内心产生无限的焦虑。 8、艺术家的超越体验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艺术家的超越体验,指的是他们超越实用功利和超越个体实存时的经历和感受。这种超越体验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对实用功利的超越。从本质上说,文学艺术活动是对现实的超越。尽管艺术家也要在现实中生活,不能完全不讲实际。但如果艺术家过于讲究实际,在艺术上就很难真正有所创造。在现实生活中,艺术家为了维护自己的艺术理想,常常需要做出牺牲,这就是对实用功利的一种超越。其次,是对世俗艺术趣味和文化环境的突破。艺术家需要有自己的读者、观众,因此必须考虑艺术消费者的要求。但艺术消费是一种精神性的消费,与物质生产和物质消费不同。艺术有自己的特殊性,艺术家在从事艺术创作时不能象商人那样只看行情,不能为了赚钱而迎合世俗和读者的低级趣味。迎合世俗的艺术作品大都是平庸的。艺术家想要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往往需要突破世俗风气。再次,是对个体存在的超越。表现为艺术家在感受社会时,将自己的感受与社会民众的感受融合在一起。 9、艺术家的归依体验有哪几种类型?
归依体验是艺术家在寻找精神家园的过程中到达的神圣的境界,一种结束无意义的生活以后重新获得生活意义的充实感、安适感与幸福感。根据归依的对象,归依体验有三种比较典型的类型。一是向宗教的归依。向宗教的归依是指向一种具有宗教意味的本体或终极的回归,它不一定局限于向一个特定的人格神〔如基督教的上帝〕的回归。也就是说,艺术家的宗教性回归体验不一定是回归到一个有具体名称、形象的人格化的神,而是回归一种具有神圣性的价值。二是向自然的归依。文艺作品中表现的人对自然的归依欲望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人对于社会世俗生活以及物质文明的厌倦或反思。崇尚自然、归依自然是艺术家一种根深蒂固的内心需要。尤其是现代艺术家更加渴望回归自然。三是向童年的归依。向童年的归依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向人类的童年时代的归依。另一种是向个体童年时代的归依。这两者具有内在的联系。人类的童年与个体的童年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它们都表达着一种本真、自然、原始的人性。童年的世界常常被比喻为艺术的世界,童年时代的人类〔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常常被认为是天生的诗人,而原始思维则被等同于诗性思维。 10、简述审美体验与宗教体验的异同。
审美体验与宗教体验是人类最基本的两种体验,也是最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大众心灵的两种体验形式。两者的相同点:〔1〕两者都是对生命意义的终极追问和终极关心,都建立在生命体验的基础之上。〔2〕两者都具有非功利性,都是对日常经验的中断,完全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3〕两者都具有强烈的情感性。无论审美体验还是宗教体验都表现为情绪和情感体验。〔4〕两者都带有神秘感。〔5〕两者都具有超越性。两者的不同点:〔1〕宗教体验是一种消极性体验。宗教体验把生命存在抽象化、虚无化了。而审美体验则是积极的,富有活力的,它是对自我、对此岸、对现实人生的肯定,是一种精神上对美好世界的渴望状态,包含着理性因素。〔2〕宗教体验以信仰为基础。而审美体验则是对客体的直接和直觉的领悟。〔3〕宗教体验不自由。而审美体验却是完全自由的。自由感是审美的最高境界。〔4〕宗教体验缺乏个性。而审美体验却是丰富多彩的,带有明显的个体特性。〔5〕宗教体验带有更多的主观性。较之宗教体验,审美体验带有更多的客观性。 11、造成艺术家愧疚体验的原因有哪些?
造成艺术家愧疚体验的原因有:第一,艺术家的愧疚体验与艺术家有很高的道德水准有关。尽管艺术家的愧疚体验与自己的“不当”行为有关,但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有很高的道德水准,这种道德水准使他们对自己的某些行为有着苛刻的评价,由此才产生愧疚的痛苦。第二,艺术家的愧疚体验还与艺术家内心深处的矛盾情感有关。愧疚体验往往产生于这样的情境:个体接受某种道德准则,但又没能坚持它,即是说,愧疚体验往往源于对道德准则的某种矛盾心理,他内心的某种力量试图冲破道德的束缚而且也成功了,但随之而来的是道德力量因受刺激、震动而增强,由此个体感受到了良心责备的痛苦。第三,艺术家的愧疚体验还可能因自己所属群体之罪而产生愧疚之感。艺术家常常从自身的体验出发,引申出对自己所属群体罪过的反思,甚至对人类各种过错的追悔。这是常见的现象。艺术家的愧疚体验往往成为他们艺术创作的一种动因,也往往成为创作的一种内容。
12、简述神秘体验的三维结构。
神秘体验的精神结构大致包含三个维度:〔1〕在神秘体验中必定有一个超越日常经验与智性逻辑的对象,主体在它
11
面前充满了敬畏、震惊、信赖、臣服、归依之感;〔2〕神秘体验作为通向这个对象的超常心理能力既不是普通经验或日常感觉,也不是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理性;〔3〕一旦通过顿悟、启示等超常心理能力与最高的美〔即终极的现实〕契合为一,主体将会体验到一种心醉神迷的同一性体验。 13、简述体验在文学活动中的美学功能。
体验在文学活动中的美学功能表现为两点:第一,体验使艺术形象具有生气勃勃的活力。作家体验不同于站在对象的旁边,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作外部的观察和描写,而是进入对象,物即是我,我即是物,物我同一,这样作家对描写的对象就有了极为真切的理解,简直就象理解自己一样理解对象,那么作家笔下的艺术形象自然生气勃勃,就像活的一样。这就是“移情”体验。第二,体验使艺术形象具有诗意的超越。超越有二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获得对对象本身的超越。作家的描写不受对象本身形体、姿态和颜色等物理性的束缚,而能见出事物的物理性以外的审美价值来。即作家写的是平凡的事物,却能放射出不平凡的光芒;作家所写的是司空见惯的事物却能放射出特异诗性光芒。美是到处都有的,只有当作家处于体验的超越状态中时,才有可能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诗意的美。第二层意思是获得“童心”,对传统的陈规旧习和既定成见实现超越。世界上伟大的艺术家总是要向自己身上累积起来的成见和偏见作斗争,以便能摆脱平庸的常识的眼光,用孩子般的率真而惊奇的眼睛去看世界。
三、论述题
1、举例分析崇高体验与成就动机相互转化的机制。 答案略。
2、用具体例证分析童年经验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 答案略。
3、举例分析回忆与体验生成和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 答案略。
4、举例分析宗教体验与审美体验的统一性。 答案略。
5、举例分析艺术家的孤独体验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 答案略。
《文艺心理学》第三章练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审美相似律
审美相似律是以存在于原始思维中的那种广义相似性原理为基础的。它是艺术品外在形式生成的一条基本规律,也是人在审美活动中所遵循的独特心理规律,基本上是一种无意识的存在。它是使人将本来与人无关的外在事物变为主观存在,再由主观存在升华为新的客观存在的心理规律,标示着艺术创作主体与艺术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2、形象范式
是掩藏于现象形态之后,因而不易在创作与阅读中发现的一种艺术范式形态。形象范式是艺术的特殊存在方式和艺术形象特殊的内在结构,能表达出艺术独具的内在性质。形象范式既具有表象的抽象性,又具有情感性、充盈性和个异性。 3、显动机
创作显动机是从事创作的直接心理驱力。生活中,艺术家因各种物象、事件的触发,常发生心理波动,造成失衡,并引发适当强度的情感。宣泄情感,以恢复心理平衡,便是显动机的主要内容。 4、动机冲突
指一个动机簇内各种子动机的矛盾纠葛。 5、内在形式
又叫审美意象,它是艺术家的心理体验与艺术品的外在形式之间的一个中间环节。是指艺术创作或艺术欣赏以及其他审美活动中主体脑海里活跃着的包含丰富意蕴的形象。 6、同形性
12
这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又称为异质同构论。这一理论认为在知觉活动中,在作为对象的物理现象与作为认知主体的人的大脑生理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同形关系。 7、潜动机
指艺术家从事创作时内心的某种无意识驱动力量。潜动机的主要特点是驱动性和潜在性。 8、内觉体验 “内觉”是美国心理学家阿瑞提的术语,指的是那些不能用形象、语词、思维和任何动作表达出来的“无定形认识”,亦即非语言的、无意识的或前意识的认识。内觉是一种深层心理状态,不可能获得直接显现,人们只能通过它的转化形式去推测它的存在。对那些深层心理内容的捕捉和体验叫内觉体验。内觉体验虽然是创作主体对深层心理的把握,但其中也包含着高层心理因素,它不是纯粹的生理本能,而是包含着不同层次心理因素的综合体。 9、动机簇
指一个动机内由几个子动机形成的丛簇现象。其来源是,任何一个艺术家都有多层次、多维度的生理、心理、精神需求,它们汇通于同一创作活动,便构成既矛盾又趋同的创作动机。动机簇是统一的,因为各个子动机暂时联合,为同一创作活动服务;又是冲突的,因为各个子动机内涵不同,背后蕴蓄着不同的力。 10、癫狂状态
指艺术创作中,当创作主体的情感到达一种极致状态时出现的一种奇异的创作现象。此时,创作主体进入了如痴如醉、物我不分、意不由己,情难自禁的非自觉创作的精神状态。 11、艺术沉思
艺术沉思是创作冲动的思绪之流如惊涛般涌过之后的一种深沉的平静。在深思之中涌上心头的纷纭思绪、物象被反复回味、体验,从而形成艺术的内形式——审美意象。
二、简答题
1、简述癫狂状态的心理特征。
作为艺术创作中的奇特性创作现象——癫狂,从心理学上来阐释,它是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协同活动的结果,它包括了化学激活、神经激活等整个有机体内部器官和效应器官的活动。癫狂是一种强烈的情感心理活动,至少有两种心理特征:一是以激情的强化为标志。激情,是一种迅猛勃发、激烈而短暂的情感。激情的发生往往是在强烈刺激或突如其来的变化之后。这种强烈刺激或突如其来的变化又是有主客观条件作为基础的。一方面是外部环境的适宜刺激。另一方面是自身条件的适宜刺激。二是无意识创作的突发。无意识创作是指不自觉的潜意识活动在创作主体身上发生,但主体却感知不到的心理活动。无意识是天才产生的土壤,也是癫狂发生的先决条件,可以说无意识创作的突发性恰恰标志了癫狂的发生形态。
2、为什么说艺术家的癫狂不同于精神病患者的疯狂?
艺术家的“癫狂”作为人类创造活动中的一种反常的非自觉的精神现象,是一时的如痴如狂,而不是真痴真狂,不是精神病人无理智的病态而是一时的变态式癫狂。两者根本不同的是,艺术家还能从变态中返回常态,回到现实,还能从癫狂状态中恢复理智,正视现实,因而能给予创作活动总体上的控制;而精神病患者却失掉了这种能力,完全与现实失去联系。再则,艺术家的癫狂意向是有意义和价值的,是长期情感积累的瞬间爆发,相比之下精神病患者的意向是无价值和意义的,他们通常爱做呆板的、老套的、重复的、明显是无意义的事。精神病患者的癫狂是一种“病态”,而艺术家的癫狂则是能有所创造,两者尽管有着很多相似,但实在是不能同日而语。 3、艺术沉思是如何将自然情感化为艺术情感的?
首先,平静的心情是艺术沉思将自然情感化为艺术情感的首要条件。艺术情感是“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人在处于强烈的自然情感的状态时,艺术沉思是不可能顺利进行的。因为此时人的心理为那些与自然情感直接相关的利害得失所困扰,难以对情感本身进行体验和观照。平静的心情就是审美心境。审美心境的产生有赖于主体与其对象之间一定的心理距离。其次,平静的心境中,对被压抑在心理深层的情感储备加以“回忆”,就是艺术沉思对情感的初步把握,也是艺术情感的初级生成。任何人重新唤起记忆中的情感,对它进行再度体验,都带有一定的审美性质。各种各样的自然情感,经过记忆的陶冶,再度被人体验时,就具有了它前所未有的审美特性。 4、简述内觉体验与幻象型艺术的内在联系。
“内觉”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提出来的,指的是那些不能用形象、语词、思维和任何动作表达出来的“无定形认识”,即非语言的,无意识的或前意识的认识。内觉体验与幻象型艺术有内在的联系。
13
梦想型艺术的特点是,它既不再现具体的生活画面,又不借助自然景物来完成情感冲动的宣泄与升华,它呈现于人们面前的乃是一个变幻莫测的幻象世界,面对这样一个世界,接受者的感觉既不是经验的认同,也不是情感的共鸣,而是莫测高深。阿瑞提认为,幻象型艺术的心理来源就是内觉。幻象型艺术家最善于体验到内觉状态,善于从心灵深处挖掘艺术材料,他们捕捉到那些含混、模糊、迷离、杂乱的潜在意象并以某种物质形式固定下来,于是人们就得到了那些扑朔迷离、难于理解的绘画、音乐、小说和戏剧。对于它们,接受者不能按通常的接受定势加以理解,只有以同样深度的内觉体验和哲学沉思才能把握其意蕴。
5、作为艺术品内在形式的审美意象有何特征,它是如何形成的?
审美意象是指艺术创作或艺术欣赏以及其他审美活动中主体脑海里活跃着的包含丰富意蕴的形象。审美意象的特征是:第一,就其与外在相关物的关系而言,审美意象并不指涉固定的单一之物。第二,审美意象是包含着理解、评价和情感倾向的复合性心理构成,即审美意象不仅关涉着事物的外部形态,而且包含着丰富的心理投射,它本质上不是“反映”,而是体验。第三,从心理功能上来看,审美意象将主体心灵引向超越现实的自由之境,它指向主观体验。
审美意象绝不是一般的心理构成,它的产生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审美意象只有在审美心境中才能产生。审美心境是这样一种心理状态:主体暂时放弃了对对象的功利要求与关心,只对它加以体验性把握,因此心灵处于自由之境。审美意象是生命体验的形式化,生命体验寻求感性形式的过程就是审美意象生成的过程。 6、审美意象有哪些类型?
参照心理学家弗拉赫和哲学家萨特的观点,审美意象可分为“思想的图解”与“象征性图式”两大类。“思想的图解”是一种以联想为基础的意象,这种意象虽然不能使人对相关物获得准确、全面的理解,但在文艺作品中常常被用来有效地表现某种思想或情绪。例如中国古代诗歌中经常用“柳”、“柳色”来表现离别之情,就是基于“柳”与“留”的谐音联想。“象征性图式”的意象是指不借助于明显的联想而让人们领悟到相关物之外的内涵的意象。它是主体关于某种相关物全部理解、感受、情感等多种心理反应的综合性的感性呈现。这种意象不是对相关物外部特征的把握,而是深刻的内在体验。例如,“寒山一带伤心碧”这句诗的中“碧”的颜色为什么会令人伤心?“碧”与“伤心”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不能借助于联想,只能是在特定语境中的一种“象征性图式”。 7、简述由感觉与知觉构成的感性形式在审美意象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由感觉与知觉构成的感性形式在审美意象形成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没有感性形式,生命体验只是一种非常朦胧的心理感受,它不能作为主体自我观照的对象,因此不具有审美意义。审美意象的感性形式不是凭空产生的东西,它最终只能来自生活。如果主体心理上没有各种表象的储备,就不可能形成审美意象。审美意象是对心理学意义上的表象的借用。审美意象只有通过对“表象”的借用,主体的内在体验才能成为可见的感性形式。审美意象是心理建构的产物,审美意象的感性形式与其内在蕴含之间并无本然性关联,它们要借助于通感而契合为一个整体,即主体的内在体验要成为可见的感性形式必须借助于通感,通过通感,表象被“借用”为审美意象的感性形式。人们在审美体验的过程中,各种感觉能相互打通,即出现通感。人通过眼、耳、鼻、舌、身感知客观世界,而人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感觉是息息相通的。通感〔也叫联觉〕构成了审美意象形成的主观条件。 8、情感体验是作为审美意象的表现性内涵而存在的,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审美意象的核心是情感体验。情感体验或生命体验是作为审美意象的表现性内涵而存在的。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情感体验是一种综合性心理要素,它具有整合功能,能够将各种互不相关的心理因素统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其次,情感体验就其本质而言是指向感性形式的。再次,情感体验使审美意象成为有生命的形式。审美意象是情感体验的感性形式。
9、在抒情性艺术和视觉艺术中,意境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艺术品往往不是由单个的审美意象构成的,在创作过程中,一种审美意象形成后,还要与其他审美意象相联结而构成一个新的统一体。在抒情性艺术和视觉艺术中,审美意象的联结表现为意境。意境的意义在于通过将不同审美意象联为一个整体而呈现出一种新的韵味,这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意境使审美意象所呈示的生命体验得到进一步突显与强化。第二,意境还可以使单个审美意象难以传达的内涵呈示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单独意象的感性形式与其包容的生命体验之间的联系是间接性的,不借助于整个意象,审美意象的感性形式就不能呈现自身所包含的生命体验。第三,在整体意境中,单独审美意象被一些非意象因素所连缀、修饰,从而呈现特定的生命体验。 10、简述现代人的审美思维与原始思维的异同。
14
在现代人的思维中,尤其是在现代人的艺术思维中,存在着大量与原始思维十分相似的现象。现代人的审美思维与原始思维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在艺术活动中,艺术家的心理上存在着一种类似于“集体表象”的东西。它将各种心理机能导向对自身的生命体验,并使激发起来的生命体验进入意识的心理层面并进而外化为艺术品。二是审美思维与原始思维一样具有非现实化倾向。逻辑思维总是引导人去客观地把握现实存在,进而使人按照现实原则去行动。而原始思维和审美思维却具有非现实化倾向,即使人的情感、意愿投射于客观存在,使之失去客观性而成为某种主观形式。但艺术思维与原始思维有根本的区别:原始思维本质上是一种解释行为,是原始人对他们并未真正理解的对象的想象性把握;现代人的艺术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个体生命的自我体验,是自觉地引发深层心理蕴含的升华与呈现,而不是主体意识受到阻碍之后被迫回归内心。 11、如何理解形象范式是“形象的抽象框架”的说法?
从词语学上看,用“范式”一词表达事物的抽象属性是古已有之的。在古希腊,“范式”与“形式”、“种”、“本性”、“理式”等词语表示的意义是相同或相近的。范式有两种表述形态,一是那种数理对象式的“图型范式”。另一类是反映事物本质化属性的“属相范式”。这两类范式均为可视的抽象表象,同时也都存在于艺术作品之中。但图型范式和属相范式都不是艺术形象特殊的内在结构。形象范式才是艺术的特殊存在方式。既然均属范式,形象范式必定会有图型范式与属相范式所具有的一些共同性,即具有表象的抽象性。因此,西方有些理论家认为形象范式是“形象的抽象框架”。 12、简述潜动机的品格和内在机制。
潜动机,指艺术家从事创作活动时内心的一种无意识的具有强制性的驱动力。潜动机的主要特点有三:〔1〕驱动性。潜动机是一种内驱力,它从内部膨胀并催化着艺术家的创作活动。〔2〕强制性。潜动机一旦支配了艺术家,艺术家就别无选择,被迫前行,好象冥冥中被一只强有力的手推着。〔3〕潜在性,即无意识性。这种强大驱力从何而来,常常是主体的意识自我难以省察的。被潜动机控制时,艺术家似乎没有了自我,他热情地投入创作而处于不觉知状态。潜动机虽然是主体的一种不觉知状态,但依赖于一定的心理材料,并在一定的心理环境和心理时间中进行,这便留下了其内在机制的运行轨迹。这些内在机制包括直觉、表象、外在机缘、情绪、情感、解构、重构等。任何一种潜意识要想转换为创作潜动机,就必须将驱力转化为艺术的直觉和表象活动。外在机缘又叫触媒,它是将无意识转化为潜动机的契机或刺激物,常有微不足道的事物、事件所充当。在它的作用下,艺术家的直觉、表象、情感和创造性突然被唤醒。情绪情感与潜动机有密切联系。情绪情感本身就是动机,具有推动性和方向性,情绪情感可放大艺术家的直觉和表象。在创作中,情绪情感的推动性、方向性和放大作用始终伴随着主体的心理活动。解构指艺术家心理的混乱状态,重构指某种契机介入后所导致的零散材料被组合起来的状态。 13、简述审美相似律的意义和类型
原始人对外部世界的把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物与人的心理之间的某种直观的相似性。他们正是根据这种相似性来赋予外物原本不存在的种种神秘性质的。现代人的艺术思维也同样凭借着这样一种直观的相似性来寻找艺术的感性形式。正是这种相似性决定了艺术品外在形式生成的一条基本规律——审美相似律。在现代生活中,由于科学的发达,人们一般不再把这种直观相似性作为认识事物或为事物分类的标准了。但是在审美领域,这种直观相似性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审美活动中,人对事物的分类与感受,不同于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被视为完全不同的事物,在审美活动中常常被归并为一类。如寒冷与悲愁、秋风与凄凉、大海与胸襟、高山与品德等。我们把这种只存在于审美活动中的,对客观景物与内在情感进行重新分类、联结的心理现象称为审美相似律。在艺术创作中普遍存在的象征、隐喻、暗示、比拟、寓言化等表现手法都是以这种审美相似律为依据的。审美相似律有两种主要类型:因果相似律和结构相似律。根据不同类型的审美相似律创造出来的艺术品的幻象世界具有差异性。在创作过程中,因果相似律表现为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的循环转换过程。结构相似律是创作主体依据心物间的共同结构样式,使客体主观化、主体客观化的一种创作心理规律。
三、论述题
1、如何理解创作过程中自我体验与角色意识的矛盾冲突?请举例分析。 答案略。
2、用“艺术创作的心理动机”的有关原理具体分析某一作家或作品的创作动机。
15
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体会、观点及掌握的材料自由发挥。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酌情给分。答题基本要求:
1.用“艺术创作的心理动机”的有关原理分析作家作品,选取的原理要适当,作品分析要有针对性。 2.要有具体的切入角度。
3.既要有理论阐述,又要有具体的实证分析。 4.要有自己的认识、体会,或提出自己的观点。
5.要求答题思路清晰,条理清楚,语言通顺流畅,行文具有逻辑性。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