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童话中的道德隐喻与儿童道德教育——以“彩虹鱼”故事为例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Moral Metaphor in Children Stories and Children Moral Education——Exemplification with The Rainbow Fish

作者:杜传坤[1]

作者机构:[1]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出版物刊名: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168-174页 年卷期:2015年 第1期

主题词:童话;道德隐喻;儿童道德教育;彩虹鱼

摘要:童话因其普遍存在的道德立场和隐喻叙事可以作为儿童道德教化的重要形式。然而当代儿童道德叙事对童话中的道德隐喻缺乏深入省察,这可能比低效或无效的道德教育更有害。以"彩虹鱼"故事为例,它作为"分享"主题的童话影响深远,但本故事所隐含的群体与个人之道德关系表明这是一种"伪分享"。在分享的名义之下隐藏着自私、掠夺与平庸,显示出群体道德的可疑与危险。"彩虹鱼"故事揭示了人性中相通的东西,具有打动人心的文学品质,这是一个好故事,但不是一个关于分享的好故事。错误地解读这一故事不但无益于真正的分享品质的培养,还会破坏儿童的同情心与正义感。借助童话故事对儿童进行德性教化应有审慎的态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