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赵中学 田丽芳 一、 思路综述
本设计意在结合歌词的创作背景,通过对歌词的读-----赏-----唱,让学生欣赏歌词的美,作者的情。三首歌词采用的教学方法为:引----扶-----放(即教师引导学习第一首,小组合作学习第二首,课外自学第三首。) 二、 教学简说 (一) 心灵交汇,导入
新课
同学们,喜欢唱歌吗?你最喜欢的歌名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同学们喜欢这些歌的理由不外呼它们有优美的旋律,更有意味隽永的歌词,以及蕴含在歌词中那深深的情。的确,一首好歌像春风,为我们送来缕缕清新;一首好歌像甘泉,给我们心灵润泽;一首好歌更是一首诗,情感充沛、意味无穷。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用耳朵聆听,用心灵去感受,并从文学的角度来欣赏两首经久不衰的歌曲。 (二) 聆听歌曲,整体
感知 (三) 学生自主,重点
学习(我的中国心) 1, 读一读 a.读一读
b,读歌词三遍(一,读要求,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读正确:而,读要求,同桌互相听读,读流利:三,读要求,组内赛读,读出感情) 2,赏一赏
点拨,找出歌词中自己认为写的最恰当,最生动,最精彩,最能给人强烈的美感,给人最自然的思想教育的词,句,段 3.唱一唱
学唱(唱准,唱会,唱出感情) 赛唱(男女生比赛)
齐唱(全体起立。前八句选一名男生领唱,后八句齐唱) (四) 合作探究,尝试
学习
1教师引导
一个海外游子对祖国如此眷恋,那么我们生长在祖国温暖怀抱里的人,该如何赞美我们美丽、可爱的祖国,可爱的中国呢?
下面就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由陈晓光做的歌词——《在希望的田野上》
2小组长组织学习
3.组与组开展“读——赏——唱”竞赛
(五)课外自学,拓展延伸 1,自学第三首《黄河颂》
2, 据《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歌谱,创作歌词,以“我的祖国”或“我的校园”为主题 3, 收集歌词(每人三首) 三,备课反思
歌词的学习,结合唱,更易懂易记,但绝不能将语文课上成音乐课,所以本课教学应该将重点放在读,赏这两个环节上。
附:板书设计
歌词三首
读————赏————唱
《皇帝的新装》教案设计
东赵
中学 田丽芳
一、思路综述
在快速阅读并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从
审丑中学会审美,通过美与丑的对比,通过联系生活实际,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 感知童话的特点。
理解本文的寄寓、主旨。 学习想象和夸张的写法。 2、技能性目标
学会复述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运用对比和心理描写进行写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保持童真的率直、诚实的特征。 三、教学重点
理解童话深刻的讽刺意义。
理解想象和夸张手法的特点及其作用。 四、 教学难点
理解童话深刻的讽刺意义。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调动原有认知,导入
同学们,小的时候,安徒生的童话就陪伴着我们,你们能把你熟悉的安徒生的生平和作品讲给大家听吗?
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安徒生的另一篇著名童话-------《皇帝的新装》(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故事情节
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不理解的字词利用工具书解决。
2、小组交流,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看谁概括的最精炼。
教师点拨:幻灯呈现:
引子——皇帝爱新装 开端——骗子做新装 发展——君臣看新装 高潮——游行穿新装 结局——揭穿假新装
(三)局部探究,感受形象,领悟主旨
1、人物形象探究
A、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1)《皇帝的新装》是一部闹剧,更是一出丑剧,你认为故事中谁是丑角?。
(2)你能说说丑角丑在哪里吗?
(3)联想现实生活中有诸如此类的例子吗? B、同伴交流。 C、教师点拨
整篇童话,从头至尾,丑角们丑态百出:骗子的狡诈、大臣的奉承。皇帝的昏庸、老百姓的旁观,从游行大典的准备乃至庆典的整个过程,都笼罩着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以丑为美的荒诞无耻的阴霾。可见,在当时的社会,无论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都普遍存在着“贪图虚荣”的性格弱点。后来,“皇帝的新装”就成了一切掩盖真相,惧怕真理的象征。
D、设问
故事中,又是谁石破天惊的喊出了事实的真相?他为什么会喊出真相?皇帝和大臣以及成年人会有什么感受?
E、对比小孩与大人的表现,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四)、教师总结
生活中美与丑密不可分,美与丑是同时出现,认识丑与认识丑一样重要。我们要在审美与审丑中,不断完善自己。下节课我们要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再接着赏析这篇美文。 (五) 布置作业 1、 填空 (1)《皇帝的新装》是一篇--------------,作者是---------(国家)-------------。
(2)文章按照--------顺序,以-------------为线索,按皇帝----------、骗子----------、君臣---------------、游行------------、揭穿--------的顺序展开
故事情节。
2、你认为童话中的皇帝和小孩分别具有什么样的个性特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述童话的故事情节。 2、主要人物的个性特征。 (二)艺术手法探究
(1)童话最大的特点是夸张和想象,找出本文中运用“夸张”的例子。
(2)夸张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之上,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任选一题,合理想象:
A.皇帝赐封两个骗子是“御聘织师”时,这两个骗子的心理活动怎样?
B.骗子行骗成功之后要逃之夭夭,当皇帝去大街上游行时,如果两个骗子也混在人群之中偷看,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对话?
C.假如皇帝游行完毕,在皇宫门口碰到两个骗子,他们之间将会发生怎样的对话?
D.加入皇宫中有个敢讲真话的人,向皇帝直言进谏,将会使一番什么情景?
E.假如小孩不说真,会是怎样的情形? a) 再读课文,读出情感,读活人物 (1) 分较色朗读 (2) 组内推荐优秀角色 (3) 班内选最佳角色朗读表演 五,布置作业 (1) 续写《皇帝的新装》。(要求:不违背原作;运用想象和夸张
手法。) (2) 编写课本剧,表演。
板书设计
25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丑(成人) 对比 ?美(小孩)
受社会浸染
未涉人世
愚蠢 虚荣 自私 保持生命本真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性目标
《论美》教案设计A、 掌握文中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B、 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代表作。 2、 技能性目标
A、 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理解作者的审美观。 B、 举例分析文中精彩论述的意义和作用。 C、 诵读文章,培养学生锤炼语言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A、 以文章为例,联系相关知识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 B、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二、 教学重点
1、 初步了解培根的审美观,品味文章的有关论述,培养锤炼语言的意识。
2、 学习杂感的写法,联系相关知识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 三、 教学难点
精读课文,品评揣摩稳重一些精彩的论述,题为这些句子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四、 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
手机作者资料。 2、 学生准备
A、 读通读顺课文。
B、 收集关于“美”的名言、警句。 五、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不同的人对美的认识也不同,什么是美?你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雨后彩虹是美;春雨滋润下的万物是美;胜利者的微笑是美;和谐是美;奉献是美„ „)
刚才同学们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培根是怎样论美的。(板书课题:12 论美) (二) 诵读-----感悟 1、 教师引入
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将课文读通、读顺,大家完成的怎样啊?下面我们一起诵读全文一次。同学们要放声地读,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读出文章的味道来。这篇课文是培根写的一篇杂感,杂感文有个特点,就是论述不受形式的束缚,比较自由。大家在读时要注意体会、感悟。注意要读得平缓一些。 2、 学生齐读。 3、 教师简评。 (三) 深读------理解 1、 教师引入
本文是一篇杂感,也是一篇逻辑很严密的议论文。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议论文文体知识深读全文,要求明确作者的观点,理清作者的思路并适当做些批注。 2、 学生按要求读。 3、 提问: A、本文符合议论文的一般结构,可分为三部分,这三部分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第一部分提出了什么问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美德最美;比喻论证、举例论证。)
B、第二部分怎样论述美德最美?(第二段以两种人为例,论述人生“内在美”的重要。运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第三段通过颜色之美、形体之美、行为之美的比较,论述美德之美,运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第四段通过老年人和年轻人的对比,进一步强调美德最美。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证的论证方法。)
C、第三部分得出的结论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让美放射出真正的光辉;比喻论证。)
(四)精读----品味 1、教师引入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又走近了作者。本文确实是一篇充满智慧的经典之作。对这样的文章,我们就应深读、精思,反复品味。下面请同学们学学牛吃草的反刍法,反复诵读,看谁能读出精髓,读出个性。读出精髓呢?就是找出你赞成的观点,说说你的理解,还可以补充论据证明;读出个性就是针对你不
赞成的观点,向大师挑战。同样要求同学们讲道理、摆事实。 2、生读。 3、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提示:其他同学要认真听,有不同看法要敢于争辩。)
(五)再读----积累、创造 1、教师引入
同学们刚才见仁见智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勇气可嘉,那同学们愿不愿意一鼓作气,写出自己的论美格言呢?可以仿写课文中的格言,也可仿写课外收集的格言,自己创写的更好。
4、 学生写自己的论美格言。(可以写到黑板上,并署上自己的大名。)
5、评选优秀格言。 (六)总结
从同学们的论美格言中,老师读出了大家智慧的火花,希望、相信培根、莎士比亚式的大师会在咱们班诞生。
(七) 布置作业
1、 有一位品学兼优的同学,他脸上有难看的胎记,其他同学的异样眼光使他难为情,作为好朋友,请你写一封信劝说他。 要求:1、运用文中所学观点,或你收集、自创的论美格言劝说。 2、 借鉴杂感的写法。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板书设计 12论美
培根
提出问题 (美德最美)
两种人(对比、举例)
论美? 分析问题-- 颜色、形体、行为(举例、对比)
(为什么美德最美?)
老年、青年(举例、对比、引用)
-解决问题 (美德+德行) 诵读------感悟 深读------理解 精读-----品味
再读-----积累、创造
教学反思
本课结束时,我深深地被孩子们的激情打动了,前后两块大黑板已经写满了他们自创的论美格言,可有些同学还要见缝插针地再补上几条。我成功了!同学们自创的格言是美的;同学们的激情是美的;同学们自我展示的勇气也是美的。他们用他们的行动见证了自己对美的内涵的理解。激动之余,我反思再三,终于对新课程理念提出的“对话教学”有了更深地理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诵读-----感悟”这一层次的阅读中,体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深读-----理解”这一层次的阅读中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与作者对话,在“精读-----品味”这一层次的阅读中,
学生挑战大师,互相展开辩论,着就又在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的基础上,融入了生生对话,而每个层次的阅读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